PTN测试标准文件
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59-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etwork Management of China Unicom Local Integrated Bearer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v1.0(NEQ)2013-1-18发布2013-1-18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在参考CCSA、ITU-T、IETF、IEEE相关标准,结合中国联通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和IP城域网的具体需求制定而成。
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标准将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标准系列包括以下四个标准:——QB/CU 056-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与IP 城域网技术体制v1.0》——QB/CU 057-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v1.0》——QB/CU 058-2013《中国联通城域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测试规范V1.0》——QB/CU 059-2013《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v1.0》本标准作为网管系统规范,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本地网元网管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网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中国联通技术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光全王海军满祥锟郑滟雷支春龙杨宏博周晓霞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III / 74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缩略语 (4)4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8)4.1 系统结构 (8)4.2 总体技术要求 (9)5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络管理需求 (14)5.1 拓扑管理 (14)5.2 配置管理 (19)5.3 故障管理 (46)5.4 性能管理 (56)5.5 安全管理 (62)6DCN要求 (68)6.1 DCN的组成 (68)6.2 DCN的网管系统 (69)6.3 DCN的保护 (69)6.4 DCN的性能 (69)1 范围该标准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网管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主要包含总体技术要求、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PTN测试规范

PTN设备测试方案2022-04-25目录1.分组传输网(PTN)设备及组网方案概述 (4)2.测试仪表 (4)3.主要测试参考标准 (5)4.测试项目 (6)4.1CES业务测试 (6)4.1.1 SAToP的CES业务测试 (6)4.2IP化业务承载性能测试 (7)4.2.1 EP-Line业务(点到点的业务) (7)4.2.2 EVP-Line业务(点到点的业务) (8)4.2.3 EP-LAN业务(多点到多点) (9)4.2.4 EVP-LAN(多点到多点) (10)4.2.5 E-Tree(点到多点) (11)4.2.6 长期丢包率 (12)4.2.7 以太网专线业务线速转发性能测试 (13)4.2.8 时延 (14)4.3TDM业务承载性能测试 (15)4.3.1 E1 CES测试(E1-E1) (15)4.3.2 E1 CES测试(E1-STM-1) (16)4.3.3 CES E1输入口抖动 (17)4.3.4 输出口抖动 (18)4.3.5 分组化等待时延对CES业务时延影响测试 (19)4.3.6 E1帧数参数对CES业务时延影响测试 (20)4.4T-MPLS标签处理能力测试 (21)4.4.1 T-MPLS入口节点业务及标签处理功能 (21)4.4.2 T-MPLS出口节点业务及标签处理功能 (22)4.4.3 T-MPLS 中间节点标签处理功能 (23)4.4.4 TMC复用至TMP功能测试 (24)4.4.5 TMC 和TMP 的标签范围测试 (25)4.5QoS 功能测试 (26)4.5.1 业务流分类(8级COS)和优先级映射能力测试 (26)4.5.2 带宽控制能力测试 (28)4.5.3 连接允许控制(CAC)机制 (29)4.5.4 优先级调度与拥塞控制策略测试 (30)4.5.5 层次化QoS策略测试 (31)4.6维护管理OAM测试 (32)4.6.1 验证ETH 连通性(ETH-CC)功能 (32)4.6.2 验证ETH-LB 功能 (33)4.6.3 验证ETH-LT 功能 (34)4.6.4 T-MPLS连接性校验功能(CV) (35)4.6.5 保护倒换OAM功能测试(OAM APS(SF/WTR)) (36)4.7网络保护功能测试 (37)4.7.1 TMP 1:1 双向路径保护倒换及连接性校验功能(CV)测试 (37)4.7.2 在保证50ms情况下支持的保护组数量测试 (38)4.7.3 负载分担LAG (39)4.7.4 非负载分担LAG (40)4.7.5 以太环网保护测试 (41)4.8设备保护功能测试 (42)4.8.1 交叉单元的冗余保护测试 (42)4.8.2 主控单元的1+1 保护测试 (43)4.8.3 电源板的1+1保护测试 (44)1. 分组传输网(PTN)设备及组网方案概述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是指面向分组传送的新一代光传送设备。
现阶段传输工程的PTN测试要求-4月8日投稿

现阶段传输工程的PTN测试要求随着移动公司全业务传送网络的建设,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日益增多,特别是PTN设备,他有别与传统MSTP平台的传输设备,在测试方面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随着PTN 设备的大量投入,对工程中的指标测试项目也越来越完善,根据移动公司下发的最新测试要求,大概归来如下:一、SDH光接口测试(抽测比例要求每光口全测),测试项目如下:1、发送端平均发送光功率;2、接收端接收灵敏度;3、最小过载光功率;4、输入、输出抖动容限(附图)这些测试指标都SDH的传统测试项目,我公司测试人员对这些指标测试掌握较为熟练。
二、PDH电接口测试(抽测比例要求100%测试),测试项目如下:1、PDH支路口的自环测试该指标与SDH测试的100%通断测试一致,主要是验证板件及线缆是否有故障,硬件安装过程中线缆是否有鸳鸯线、虚焊情况。
三、ETH接口单机测试(抽测比例要求GE口全测、FE口抽测),测试项目如下:1、光接口指标测试平均发送光功率;2、光接口指标接收机灵敏度;3、ETH单机测试吞吐量;4、ETH单机过载丢包率测试;5、ETH单机时延;以上测试指标为以太网常测指标,较以前的测试项目有所增加。
我公司仪表在功能可以满足测试要求,面对较大的测试量和较紧的工期,建议后期再购置一台以太网分析仪。
以上测试内容要注意业务必须经过被测试板件,不能只是简单的做外环回测试,要将设备处理数据的能力测试到而不只是测试一个物理接口,类似SDH测试中业务要经过交叉板的要求。
四、整机测试1、单站网元电压测试;2、告警上报测试;3、电源保护以上指标为统测指标,用万用表和网管就可实现,测试电源双路保护时,建议挂表检测丢包率,电源保护应该做到无缝切换。
四、系统测试1、ETH吞吐量测试;2、ETH过载丢包率测试;3、ETH时延测试;4、保护倒换指标测试主控交叉时钟合一板主备保护倒换指标测试;5、MPLS Tunnel的APS保护倒换指标测试;6、CES业务24小时误码测试;7、时钟指标测试IEEE 1588V2时间精度以上测试指标要求测试人员对网络熟悉,对PTN测试项目有一定理论基础,督导能够熟练配置数据,排除故障。
PTN测试计划安排

PTN承载网测试方案
以PTN网络模型(已经建设的PTN网络环境)条件下,利用PTN设备的各种接口,接入实验的子系统(模块),包括:电力线路光线2M复用保护装置;承载自动化信息的调度数据网子系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装置;PCM终端机;变电站遥视子系统;会议电视子系统;IAD终端等,利用PTN测试仪、2M误码测试仪、网络测试仪等测试仪表,按照测试规范进行业务承载测试。
正定县供电公司PTN网络现场,其网络拓扑如图一所示。
图1 正定县PTN光传输网拓扑
测试地点:正定县调、柏棠站、正定站、罗家庄站。
测试人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舒俊、王妙心
正定县供电公司PTN网络维护人员
厂商配合人员:烽火网络、ZTE、华为、阿朗的技
术研发人员及测试人员。
测试场所所需设备:现网运行相关的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安稳装置、视频系统装置等,线路故障模拟放生器(如能在实际线路侧进行试验亦可)、可调光衰、试验用线材。
测试项目计划如下表所示:。
PTN测试表格20120223

用户代表:
4、
测试分项目
帧格式测试
站名及
机器编号
板位
单板名称
速率
端口号
结论
预期结果:业务正常收发。支持802.3和以太网II型帧
测试仪表:测试人:年月日
厂家代表:
监理代表:
用户代表:
5、
测试分项目
流量控制
站名及
机器编号
板位
单板名称
速率
端口号
结论
预期结果:采用pause功能来在全双工以太网链路上实现流量控制。防止瞬时过载导致缓冲区溢出时不必要的帧丢弃。
测试仪表:测试人:年月日
厂家代表:
监理代表:
用户代表:
6、
测试分项目
吞吐量
站名及
机器编号
板位
单板名称
速率
端口号
结论
预期结果:满足RFC2544建议之要求。
测试仪表:测试人:年月日
厂家代表:
监理代表:
用户代表:
7、
测试分项目
时延
站名及
机器编号
板位
单板名称
速率
端口号
结论
预期结果:满足RFC2544建议之要求。光缆时延正常为每1000公里5ms,每个设备正常处理时延一般在0.05ms左右
单机测试
1、
测试分项目
能够处理的最小帧长度
站名及机率
测试值
结论
预期结果:业务正常收发,最小帧长64。
备注
测试仪表:测试人:年月日
厂家代表:
监理代表:
用户代表:
2、
测试分项目
能够处理的最大帧长度
站名及机器编号
板位
单板名称
OTN PTN调测介绍

率,使后续无法扩容; 调测过程中要考虑功率补偿量Offset; 网管查询光功率与仪表测试光功率相差应在1dB以内。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8
目录
波分设备调测介绍
调测步骤 注意事项
PTN设备调测介绍
调测步骤 注意事项
Huawei Confi准
项目名称 地线
电源
标准与要求 (1)地线连接方法符合标准 (2)地线路由及绑扎工艺符合要求 (3)设备保护地阻值小于1Ω (1)设备内部电源布线无接地现象 (2)电源线的路由及布放整齐 (3)直流电源线的接头符合要求 (4)直流馈电线的绝缘电阻值符合要求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6
波分系统受限因素
接收光功率
接收功率需要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最好能设置在要求范围的中 心值,以便有足够的冗余。
OSNR
OSNR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和放大器单波输入光功率和传输级数 有关。放大器输入功率越低,OSNR降低越快。在工程上要确保实际 的信噪比应大于设计信噪比。
Page 10
PTN系统调测流程
创建网络拓朴 带内DCN调测 功能调测
测试ETH/ATM/CES业务的连通性
保护调测
测试APS/FRR/LMSP等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1
PTN设备调测注意事项
1. 测试用的仪表要进行校准,有接地要求的仪表要良好接地; 2. 测试用的附件(包括尾纤、法兰盘等)引入的误差要计算在测量值内; 3. 系统调测过程中需进行光纤清洁,清洁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光纤清洁工具,尾纤接
中国移动小型化接入PTN设备测试规范-报批稿-1117-互通部分-0112最新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PTN及测试

实时 5 0 <5 <1 <0.001 100
5 Mbps
高等级数据 10 5 5-15 n/a <0.05 200
普通数据 (英特网) 2.5 5 <30 n/a <0.05 300
14
阶段 1 – 网络配置测试
环回或双 向 测试
对各个业务重复阶跃测试
EIR CIR
每步1-10秒
所有SLA指标在每一步都测试 (带宽,时延,丢包,抖动, 帧失序), 通过/未通过判断
过滤器配置: 最多 4 个标准,通过3 种操作进行区分
每个过滤器的详细 统计
非常强大的故障定位工具
24
保护倒换测试
MPLS 端-到-端保护倒换验证:
• 该项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和保护通道配置正确,且自动倒换工作正 常
工作通道 保护通道
25
PTN时间同步测试-
All-in-One测试仪:E1/T1, SyncE 和 IEEE 1588 紧凑的设计: 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 灵活的操作模式 (USB模式, 独立模式, 管理模式) 可提供高精度的内部参考源 完整的同步度量机制
Ethernet 100Mbps • SyncE • IEEE 1588v2
管理和电源接口 • LAN 口 • 3x USB • RS-232 串口 • -48V DC 电源输入 • 干式继电器
© 2010 EXFO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7 27
工作模式和对应的生命周期
0.05ppm
3us
IEEE 1588V2
频率同步
频率同 步
时间同 步
时间同步(频率+相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T-MPLS/MPLS-TP技术的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标准文件一、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分组传送网(PTN)设备二、检验依据GB/T15941-2008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GB/T16814-2008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GB/T7611-2001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YD/T655-94 34368kb/s光端机质量分等标准YD/T1141-2001 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YD/T 1109-2001 ATM交换机技术规范YD/T 1238-2002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 1246-2002 ATM交换机设备测试规范YD/T 1420-2005 基于2048kbit/s系列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技术要求YD/T 1628-2007 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安全测试方法YD/T 1479-2006 一级基准时钟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ITU-T G.8011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以太网业务框架ITU-T G.8011.1 以太网专线业务ITU-T G.8011.2 以太网虚拟专线业务ITU-T G.8110.1 TMPLS分层网络的体系结构ITU-T Y.1731 基于Ethernet的网络OAM功能和机制ITU-T G.8114 T-MPLS OAM功能和机制ITU-T G.8131 T-MPLS线性保护倒换ITU-T G.8132 T-MPLS环网保护倒换ITU-T G.8151 TMPLS网络的管理ITU-T Y.1711 MPLS网络的OAM功能和机制ITU-T Y.1720 MPLS网络的保护倒换ITU-T G.823 基于2M 系列的数字网络的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 G.825 基于SDH 的数字网络的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 G.8261 分组网络的定时和同步方面ITU-T G.8262 同步以太网设备从钟(EEC)的定时特性IEEE 802.3 (2005) 局域网协议标准IEEE802.1D 以太网的桥接协议IEEE802.1Q VLAN标准IEEE802.1ad 运营商网桥(QinQ)标准IEEE802.1ag 连接性故障管理(CFM)IEEE802.3ah 以太网接入链路OAMIEEE 1588(V2)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MEF 6.1 以太网业务定义-第2部分MEF 8 穿越城域以太网络的PDH电路仿真的应用协议MEF 10.1 以太网业务属性-第2部分RFC5086 PSN上的结构相关的TDM 电路仿真服务RFC4553 PSN上的结构无关的TDM 电路仿真服务RFC5085 伪线虚拟电路连通性确认(VCCV)RFC4842 SONET/SDH的分组电路仿真(CEP)RFC 2212 有保障QoS的规范RFC 2475 差分服务的结构RFC 2597 确定转发PHB组RFC 3246 扩展的转发PHBRFC 3270 MPLS支持差分服务RFC 4124 MPLS DS-TE协议扩展V1RFC1112 IGMPV2RFC2236 IGMPRFC 3376 IGMP V3分段伪线需求draft-ietf-pwe3-ms-pw-requirements-07多段伪线仿真的架构draft-ietf-pwe3-ms-pw-arch-04MPLS-TP框架相关草案draft-ietf-mpls-tp-framework-00draft-ietf-mpls-tp-requirements-02MPLS-TP的帧结构相关草案draft-ietf-mpls-tp-gach-gal-01MPLS-TP OAM相关草案draft-ietf-mpls-tp-oam-requirements-00MPLS-TP保护相关草案AF-PHY 0086 ATM反向复用规范-版本1.1AF-TM 0121 ATM流量管理规范-版本4.1三、检测项目一览表检测项目测试项数较上一个版本新增项数备注第一部分网络信息安全测试1.通信安全1.1 以太网业务安全 5 0 1.2 业务性能14 0 1.3 网络保护能力10 01.4 设备保护能力 5 02. 安全网管2.1 安全管理和维护操作 3 0 第二部分性能要求测试性能要求测试1 常规检验 1 02 物理设备检验2.1 业务承载功能1) TDM业务 4 0 2)以太网业务14 0 3) ATM业务(可选) 5 0 2.2 分组承载方式2.2.1 T-MPLS/MPLS-TP标签交换能力 6 0 2.2.2 MPLS标签交换能力 6 0 2.3 QOS能力1)单层QOS 12 0 2)层次化QOS(可选)7 0 2.4 OAM 能力1)以太网接入链路OAM功能(可选) 4 0 2)以太网业务OAM功能10 0 3) MPLS-TP OAM功能(适用于采用T-MPLS/MPLS-TP承载技术的PTN设备)28 04) MPLS OAM功能(适用于采用MPLS承载技术的PTN设备)14 05) ATM 业务OAM功能(可选)13 02.5 分组同步功能和性能1) CES时钟同步 4 0 2)同步以太网(可选)9 0 3) 1588V2功能和性能(可选)12 0 2.6 设备物理接口性能2.6.1 SDH光接口测试12 0 2.6.2 PDH E1电接口测试 3 0 2.6.3 以太网接口测试17 02.7 设备分组交换容量 1 03 网管功能3.1 网元管理功能3.1.1 配置管理22 0 3.1.2 拓扑管理 2 0 3.1.3 故障管理 5 0 3.1.4 性能管理 5 0 3.2 子网管理功能(可选) 4 0四、测试项目第一部分网络信息安全1通信安全1.1以太网业务安全序号检查项目标准与要求属性类别1.MAC地址学习禁止和使能功能YD/T 1141-2001 5.4节,能够禁止和使能MAC地址学习功能A2.ACL功能YD/T 1628-2007 6.2节,DUT实现基于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某端口的ACL功能B3.端口MAC地址数目限制YD/T 1628-2007 6.6节,设备支持端口MAC地址数目限制B4.VLAN MAC地址数目限制YD/T 1628-2007 6.6节,设备支持VLAN MAC地址数目限制B5.以太网业务安全未知单播、组播报文的过滤功能符合IEEE 802.1Q 8.6节,对未知帧过滤的要求,或遵照运营商需求,对未知报文进行阻塞B1.2业务性能序号检验项目标准与要求属性类别PDH/SDH业务长期性能6.STM-1业务的常温24小时误码性能(线路最高速率为GE的设备可选)YD/T 1238-2002第6.2.6条:系统常温24小时误码性能(SDH接口)注:针对不同的仿真方式分别进行测试A7.E1业务的常温24小时误码性能GB/T 16814-2008第10.5和10.9条注:针对不同的仿真方式分别进行测试A8.E1业务的时延RFC 5086第2.3节:分组化引入的时延范围应在1~5ms之间,时延范围可配置,配置颗粒0.125msB9.STM-1业务的时延(线路最高速率为GE的设备可选)RFC 5086第2.3节:分组化引入的时延范围应在1~5ms之间,时延范围可配置,配置颗粒0.125msB10.E1接口输出抖动GB/T15941-2008第12.2.1条 B11.STM-N接口输出抖动(注:STM-N包括STM-1业务接口和STM-N POS接口)(线路最高速率为GE的设备可选)GB/T15941-2008第12.2.1条B12.E1接口输入抖动容限GB/T15941-2008第12.2.2条B13.STM-N接口输入抖动容限(注:STM-N包括STM-1业务接口和STM-N POS接口)(线路最高速率为GE的设备可选)GB/T15941-2008第12.2.2条 B以太网业务长期性能14.系统常温24小时丢包性能YD/T 1099-2001第9.13条:丢包率小于0.01%A15.时延YD/T 1099-2001第9.12条:64字节的数据帧时延小于100μsB16.时延抖动企业标准 B ATM业务长期性能17.系统常温24小时信元丢失率YD/T 1109-2001第7.3.2条,表2、表4A18.时延YD/T 1109-2001 第7.3.2条,表2、表4B19.时延抖动YD/T 1109-2001第7.3.2条,表2、表4B1.3网络保护能力序号检验项目标准与要求属性类别20.线性保护倒换功能应至少支持以下一种线性保护倒换功能:(1)G.8131第7章规范的1+1保护(2)G.8131第7章规范的1:1保护(3)Y.1720第7章规范的1+1保护(4)Y.1720第7章规范的1:1 保护(5)RFC 4090规范的FRR 1:1 保护(6)RFC 4090规范的FRR Facility保护A21.线性保护倒换时间G.8131第6章、Y.1720、RFC 4090规范保护倒换时间<50ms。
A22.环网保护倒换功能(可选)应至少支持以下一种环网保护倒换功能:(1)G.8132第10章规范的Wrapping环网保护(2)G.8132第10章规范的Steering环网保护(3)RFC 4090 FRR 1:1Detours(4)RFC 4090 FRRFacility BypassC23.T-MPLS/MPLS-TP/MPLS网络保护倒换环网保护倒换时间(可选)G.8132第7章规范T-MPLS环网的保护倒换时间<50ms;RFC 4090规范FRR的保护倒换时间<50ms。
C24.SDH网络保护倒换(可选)SDH线性复用段保护倒换功能GB/T 15941 第11.1 条,支持SDH线性复用段保护倒换方式中的一种:1)1+1 MSP 保护;2)1:N MSP 保护。
C25.SDH 线性复用段保护倒换时间GB/T 15941 第11.1 条,保护倒换时间<50ms C26.SDH 环网共享保护倒换功能(可选)GB/T 15941 第11.2 条,支持SDH 复用段共享保护环。
C27.SDH 环网共享保护倒换时间(可选)GB/T 15941 第11.2 条, SDH 复用段共享保护环的倒换时间<50ms 。
C28. 链路聚合保护功能 符合IEEE 802.3第43章中对链路聚合功能的要求C 29.以太网链路聚合(LAG )(可选)链路聚合保护时间 企业标准C1.4 设备保护能力序号 检验项目标准与要求 属性类别30.交换盘1+1/1:1冗余保护 (接入设备可选)YD/T1276-2003第9.1.4.3.3条 设备保护倒换管理 B 31.主控盘1+1/1:1冗余保护(线路最高速率为GE 的设备可选)YD/T1276-2003第9.1.4.3.3条 设备保护倒换管理 B32.时钟盘1+1/1:1冗余保护(线路最高速率为GE 的设备可选)YD/T1276-2003第9.1.4.3.3条 设备保护倒换管理 B33.电源盘冗余保护(线路最高速率为GE 的设备可选)YD/T1276-2003第9.1.4.3.3条 设备保护倒换管理 B34.支路盘1:N TPS (可选)企业标准C2 管理安全2.1 安全管理和维护操作序号 检验项目标准与要求 属性类别35.操作权限划分YD/T1276-2003第9.1.5.2条:操作权限划分B36.用户管理YD/T1276-2003第9.1.5.2条:用户管理 B37.操作日志管理YD/T1276-2003第9.1.5.1 ~9.1.5.6条:操作日志管理B第二部分性能要求测试1.常规检验序号检验项目标准与要求属性类别38.外观、装配、资料检查YD/T655-94 C 2.物理设备检验2.1. 业务承载功能序号检验项目标准与要求属性类别1)TDM业务39.E1业务的电路仿真(CES)功能至少支持以下一种PWE3CES方式:1)非结构化(SAToP):符合RFC 4553(200606)第4、5章对信号封装格式的要求2)结构化(CESoP):符合 RFC 5086(200712)第4、5章对信号封装格式的要求3)RFC 4842 (CEP):符合RFC 4842第5、6章对信号封装格式的要求B40.STM-1业务的电路仿真(CES)功能(注:线路最高速率为GE的设备可选)至少支持以下一种PWE3CES方式:1)非结构化(SAToP):符合RFC 4553(200606)第4、5章对信号封装格式的要求2)结构化(CESoP):符合 RFC 5086(200712)第4、5章对信号封装格式的要求3)RFC 4842 (CEP):符合RFC 4842第5、6章对信号封装格式的要求B41.电路仿真业务(CES)的控制字测试CES的控制字应至少符合以下一个标准的控制字规范:1)非结构化(SAToP):符合RFC 4553(200606)第4.3.1节对控制字(L、R、FRG、LEN、Sequencenumber字段)的要求2)结构化(CESoP):符合 RFC 5086(200712)第4.3节对控制字(L、R、M、FRG、LEN、Sequencenumber字段)的要求3)RFC 4842 (CEP):符合RFC 4842第5.2节对控制字(L、R、N、P、FRG、LEN、Sequence number字段)的要求B42.多路E1到通道化STM-1的汇聚功能(注:线路最高速率为GE的设备可选)符合RFC 4553、RFC5086或RFC 4842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