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vga信号长距离传输方案的比较

合集下载

cat5双绞线vga长距离传输设备介绍

cat5双绞线vga长距离传输设备介绍

CAT5双绞线VGA长距离传输设备介绍产品简介:CAT5双绞线VGA信号传输/接收器,可以为用户布线带来极大的自由度。

它专为网络平板显示及大屏幕幕墙显示广告工程、工业自动化控制、医疗设备、安防监控、多媒体教学等显示系统工程中高质量视频信号长距离传输的需求而专业设计的集VGA信号转换、分配、驱动、接收和还原功能为一身的信号传输系统。

它可以将VGA信号通过非屏蔽五类网线上平衡传输,以增强对共模噪声及干扰信号的抑制,同时大幅度地节约线材成本并简化了工程布线。

采用专利技术将H和V信号编码至RGB信号上加重处理后发送,仅利用CAT-5电缆的三对双绞线完成VGA、SVGA、SXGA、XGA、SXGA的RGBHV信号的平衡编解码,并采用远距离高频补偿加重处理,带宽高达350MHz。

接收端采用业界独有的平衡输入信号缓冲、地电位隔离、可变增益放大、平衡/非平衡转换、五段极点加权均衡补偿、共模信号恢复、输出增益调节、同频信号解码、高保真视频分配等多级广播级视频信号处理技术,同时还具有连续的亮度和对比度控制,使XGA(1024*768/60Hz)的传输距离达到300-500米,以满足大型工程投影机、显示器、TFT-LCD TV、PDP信号传输的需要。

由于整个传输系统采用了加权零值拆分的平衡传输的专利技术,因此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不会对外造成EMI的干扰。

此外,多出的一对双绞线可以传输音频信号。

产品特点:VGA、SVGA、SXGA兼容超强干扰抑制视频图象亮度/锐度调整高质量视频效果抗地位差功能高质量音频效果距离0~500米范围调整功能SMT表贴工艺视频:0.7Vpp输入电平输入电平0.75 Vpp输入阻抗75Ω(视频)输入阻抗5K Ω(音频)带宽200MHZ/3dB(<500M的情况下)微分增益<2%微分相位<2oK 系数<3%信噪比(加权)60dB共模抑制比60Db@0~6MHZ增益(均衡)3~3.5dB@5MHZ藕合DC线缆要求:线缆类型非屏蔽双绞线对线缆等级2类以上线规24~16AWG(0.5~1.3mm)线缆标称阻抗100欧姆直流环阻18Ω/100米@AWG24分布电容<62PF/米工作温度-25℃~70℃储存温度-40℃~150℃相对湿度0~95%(非冷凝)。

VGA(视频传输标准)详细资料大全

VGA(视频传输标准)详细资料大全

VGA(视频传输标准)详细资料大全VGA(Video Graphics Array)是IBM在1987年随PS/2机一起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具有解析度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套用。

不支持热插拔,不支持音频传输。

基本介绍•中文名:VGA•外文名:Video Graphics Array•全称:Video Graphics Array•推出时间:1987年•主要优点:解析度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标准,显示模式,原理,功能单元设计,文字模式,色版,VGA显示标准,VGA接口,显示系统,标准VGA(Video Graphics Array)即视频图形阵列,是IBM在1987年随PS/2(PS/2 原是“Personal System 2”的意思,“个人系统2”,是IBM公司在1987年推出的一种个人电脑。

PS/2电脑上使用的键盘滑鼠接口就是现在的PS/2接口。

因为标准不开放,PS/2电脑在市场中失败了。

只有PS/2接口一直沿用到今天)一起推出的使用模拟信号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在当时具有解析度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套用。

这个标准对于现今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十分过时。

即使如此,VGA仍然是最多制造商所共同支持的一个标准,个人电脑在载入自己的独特驱动程式之前,都必须支持VGA的标准。

例如,微软Windows系列产品的开机画面仍然使用VGA显示模式,这也说明其在显示标准中的重要性和兼容性。

显示模式VGA最早指的是显示器640X480这种显示模式。

VGA技术的套用还主要基于VGA显示卡的计算机、笔记本等设备,而在一些既要求显示彩色高解析度图像又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的设备上,VGA技术的套用却很少见到。

对于一些嵌入式VGA显示系统,可以在不使用VGA显示卡和计算机的情况下,实现VGA图像的显示和控制。

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套用灵活的优点,可广泛套用于超市、车站、飞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广告宣传和提示信息显示,也可套用于工厂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信息显示,还能以多媒体形式套用于日常生活。

VGA、RGB、DVI、HDMI信号线在投影显示应用中的传输距离问题 VGA视频信号能传输多远

VGA、RGB、DVI、HDMI信号线在投影显示应用中的传输距离问题 VGA视频信号能传输多远

VGA、RGB、DVI、HDMI信号线在投影显示应用中的传输距离问题VGA视频信号能传输多远问:现在我视频教学录播中VGA信号的传输距离较远,超过18米,我现在是买了根20米长的VGA线,连上后开机VGA信号采集没信号。

但是我VGA采集卡中自带的1.5线开机采集都正常,这时候我拔掉自带的线,换上18米的线可以显示信号。

这证明我的18米线是正常能使用的。

不过重启电脑,再开机又没信号。

这样每次我还得先把显示器抱主机那,开机后换线,非常麻烦。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怎么进行解决呢?答:应该是线长了,信号衰减大,开机无法检测到显示器。

您可以使用VGA信号放大器或者高质量的VGA线来进行传输。

VGA信号传输距离是有限制的,采用不同的线材对传输距离影响很大,模拟信号只要传输就一定会有衰减,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减少它的衰减如果选用好的线材可以传输到100 米左右正常显示。

普通3+4/6VGA 线,有效距离15 -30 米,存在的问题:拖尾、重影普通75-2RGB 线缆,有效距离30 -50 米,存在的问题:拖尾普通75-3RGB 线缆,有效距离50 -70 米,存在的问题:拖尾目前正常的VGA线,在10米以下都能正常显示,如果更长或者线质量差的话,信号都会出现损失。

所以在视频工程中,不仅视频采集卡、软件等要求非常严格,视频线同样也非常重要。

DVI信号能传输多远视频领域问:您好,我现在使用的是T100E 高清DVI数字信号采集卡,我想知道,两个设备之间都有DVI接口,是DVI-I接口的!那么它们之间彼此的最大连接距离是多少?超过多少米会出现视频信号损失呢?答:首先我们来了解下DVI数字信号的知识,我们都知道DVI它是一种数字计算机接口。

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和过去的VGA信号相比,DVI信号有很大的优点,比如:传输速度快、消除拖尾、信号无衰减、画面清晰等等。

随着现在高清DVI信号的转换、切换、传输等问题的逐步解决,DVI应用将为图形应用系统实现真正的全数字方式,极大地提高信号质量,改善显示效果。

VGA视频传输技术工作原理

VGA视频传输技术工作原理

VGA视频传输技术工作原理VGA信号传输是最近的视频信号传输的热点,各种不同的传输方式引发很多工程商的关注,各种不同的宣传也模糊了工程商的正常判断,作为双绞线传输的生产商,就VGA传输的发展及原理做一个小小的论述,希望可以澄清大家可能的误判!VGA信号包含有R/G/B/H/V五种,分别是三原色和行场同步信号。

VGA线材虽然包含15根线,VGA 线材里面实际传输图像信号的只有5根线,所以看VGA线材好不好首先看用来传输RGBHV的那五根线的线芯质量。

VGA线芯虽然很细小,衰减比较大,VGA线材在短距离传输的时候基本不会有问题,。

而早期为解决传输距离远的难题,一般都是加大线芯直径,将铜芯做得很粗。

但是传输距离长以后,VGA线里面五种信号相互之间产生串扰的问题就严重起来,同时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粗大的VGA线材布线极为困难,拐弯时候VGA线容易折断,其他问题也是非常多(如:外部干扰,焊接点不好等)。

工程中为解决VGA视频传输问题,依照时间顺序VGA视频传输的发展依次是:(VGA线材+VGA 放大器)→(RGB线缆+RGB长线驱动器)→(双绞线+双绞线传输设备)A)VGA信号放大器它采用简单的放大原理,或将发送端信号放大,或将接收端已经衰减的信号放大。

在接收端放大的方式一出来就被抛弃,因为他会将传输中的干扰一起放大,包括内部信号间的串扰。

采用发送端放大的设备在采用特制VGA视频线缆为传输介质后,可以将电脑的VGA视频信号传输上几十米。

但是随后人们将VGA线材线芯越做越粗,没有改变VGA传输技术原理的缺点越来越明显:第一,长距离VGA线材又粗又硬,不容易找到,需要到工厂定做,拐弯剧烈还容易出现内部断裂,布线极为不便。

第二,VGA头在焊接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出各种问题(如驻波干扰,虚焊等)。

第三,它不能抵抗干扰,不能消去串扰。

VGA线材本身决定它长距离传输内部串扰、共模干扰非常大。

而随着距离的增加,一些本来不是很强的干扰也在长距离的线材里面变得强大,导致有些试验环境下能成功而实际工程做了却根本没有办法应用,造成返工或无法验收的巨大损失。

VGA信号传输

VGA信号传输

VGA信号传输是最近的视频信号传输的热点,各种不同的传输方式引发很多工程商的关注,各种不同的宣传也模糊了工程商的正常判断,广州明控作为矩阵切换器的生产商,就VGA 传输的发展及原理做一个小小的论述。

VGA信号包含有R/G/B/H/V五种,分别是三原色和行场同步信号。

VGA线材虽然包含15根线,VGA线材里面实际传输图像信号的只有5根线,所以看VGA线材好不好首先看用来传输RGBHV的那五根线的线芯质量。

VGA线芯虽然很细小,衰减比较大,VGA线材在短距离传输的时候基本不会有问题,。

而早期为解决传输距离远的难题,一般都是加大线芯直径,将铜芯做得很粗。

但是传输距离长以后,VGA线里面五种信号相互之间产生串扰的问题就严重起来,同时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粗大的VGA线材布线极为困难,拐弯时候VGA 线容易折断,其他问题也是非常多(如:外部干扰,焊接点不好等)。

工程中为解决VGA视频传输问题,依照时间顺序VGA视频传输的发展依次是:(VGA线材+VGA放大器)→(RGB线缆+RGB长线驱动器)→(双绞线+双绞线传输设备),矩阵中控系统生产供应商A)VGA信号放大器它采用简单的放大原理,或将发送端信号放大,或将接收端已经衰减的信号放大。

在接收端放大的方式一出来就被抛弃,因为他会将传输中的干扰一起放大,包括内部信号间的串扰。

采用发送端放大的设备在采用特制VGA视频线缆为传输介质后,可以将电脑的VGA视频信号传输上几十米。

但是随后人们将VGA线材线芯越做越粗,没有改变VGA传输技术原理的缺点越来越明显:第一,长距离VGA线材又粗又硬,不容易找到,需要到工厂定做,拐弯剧烈还容易出现内部断裂,布线极为不便。

第二,VGA头在焊接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出各种问题(如驻波干扰,虚焊等)。

第三,它不能抵抗干扰,不能消去串扰。

VGA线材本身决定它长距离传输内部串扰、共模干扰非常大。

而随着距离的增加,一些本来不是很强的干扰也在长距离的线材里面变得强大,导致有些试验环境下能成功而实际工程做了却根本没有办法应用,造成返工或无法验收的巨大损失。

VGA传输距离

VGA传输距离

1...工程中构建一个vga信号传输、分配系统时,长距离传输是一个常见问题。

由于信号传输距离较远,传输系统的参数及周围电磁环境对信号质量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常见到的现象表现为:图像模糊、变暗、拖尾和重影,以及图像显示不稳定(如:跳动或黑屏等)等,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解决的方法不同。

我们将其分为四大类:一、由于传输系统的幅频特性及群延时特性造成的图像模糊、变暗、拖尾;二、由于设备产生自激或环境电磁干扰产生的高频干扰;三、由于系统电源地线处理不当造成的低频干扰;四、由于设备、传输系统或接插件等阻抗不匹配而引起的重影反射及显示不稳定.造成模糊拖尾和变暗现象的原因从原理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幅频特性既带宽不够而引起的模糊和变暗;二是传输过程中的群延时特性造成的拖尾现象。

幅频特性,简言之就是不同频率分量与幅度衰减之间的关系,以1024*768分辨率为例,一般认为其带宽在90~120mhz之间,所以我们关心100米100mhz的衰减情况。

就矩阵切换器和分配器而言,本身均带有一定的提升和驱动能力,满足信号传输不是问题,但考虑到接插件的损耗,此部分的提升和驱动能力在传输系统设计和分析时不予考虑。

目前造成模糊、变暗、拖尾现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传输的电缆上,因为传输中使用的电缆,就幅频特性而言,其衰减呈反对数型。

频率越高衰减越大,具体指标xx见下表:1mhz/100米100mhz/100米200mhz/100米外径尺寸syv-75-2-3db-22db-38dbsyv-75-3-2.2db-15db-24db15mmsyv-75-1-1.2db-10db-15db22mm由于各频率分变量的衰减,所以造成图像变暗(亮度不够)和模糊,为改善该种情况,应使传输设备的特性曲线呈对数型。

但在电路实践中不可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一般呈抛物线型曲线。

我们一般关心合成后的整形带宽,如:彩讯的长线驱动器(tmx9100)。

各类网线、视频线路的有效传输距离

各类网线、视频线路的有效传输距离
它的学名叫做“二分量视频接口”,俗称 S 端子,传输距离短 15 米。
S-Video 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 指的是“SEPARATE(分离)”, 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 接口 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 五条芯线组成。
DVI-I(Integrated,集成)接口:这是一种集 DVI-A 和 DVI-D 大成于一身的混合式接 口,它既可以兼容 DVI-D 又可以兼容 DVI-A(通过转接头还可以转接为 D-Sub),是目前 兼容性最好的 DVI 接口
一般来说,在传输 1600×1200@60Hz 以下的视频信号时,使用单通道 DVI 和双通 道 DVI 没有明显的差别。如果你的显示器可以支持 Full HD(1920×1080)或以上的分辨 率,就不要选择单通道的 DVI 数据线了。DVI-D 只能接收数字信号;DVI-I 能同时接收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传输距离短 ,为 7-15M。
三、总结:
备注: 1、1000base-SX:是单光纤 1000Mbps 基带传输系统。1000BASE-SX 也对应于 802.3z
标准,只能使用多模光纤。1000BASE-SX 所使用的光纤有:波长为 850nm,分为 62.5/125μm 多模光纤、50/125μm 多模光纤。其中使用 62.5/125μm 多模光纤的最 大传输距离为 260m。 2、1000BASE-LX:LX 代表长波长,所使用的光纤主要有:62.5μm 多模光纤、50μm 多模光纤和 9μm 单模光纤。其中使用多模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550m,使用单模 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3 千米。
与 DVI 相比,HDMI 可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并增加了对 HDCP 的支持,同时提 供了更好的 DDC 可选功能。HDMI 支持 5Gbps 的数据传输率,最远可传输 15 米,足 以应付一个 1080p 的视频和一个 8 声道的音频信号。而因为一个 1080p 的视频和一个 8 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 4GB/s,因此 HDMI 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 缆分别连接 DVD 播放器,接收器和 PRR。此外 HDMI 支持 EDID、DDC2B,因此具有 HDMI 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 择最合适的 视频/音频格式。

如何解决VGA信号传输中拖尾、重影现象

如何解决VGA信号传输中拖尾、重影现象

发布者:
笔特尔日期:
2011-12-15VGA信号传输是最近视频信号传输的热点,各种不同的传输方式引发很多工程商的关注,各种不同的宣传也模糊了工程商的正常判断,现在就如何解决VGA信号传输中拖尾重影现象给予解答:
1、问:
传送VGA信号,根据不同距离,需要选用什么设备和线材?
答:
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选用线缆和设备也不同。

50米以内,
75-2线缆,不需要附加设备;100米左右,75-2线缆,附加长线驱动器;100-300米左右,超五类双绞线,附加双绞线传输器;
300 -1000米左右,多模光纤,附加多模光纤收发器;
1000-100米左右,单模光纤,附加单模光纤收发器;
超过100
米,定制单模光纤收发器;
2、问:
不同线缆传输VGA信号多远有衰减及传输多远后就没有信号?答:
采用不同的线材对传输距离影响很大,模拟信号只要传输就一定会有衰减,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减少它的衰减如果选用好的线材可以传输到
100xx正常显示。

普通
线,有效距离15-30米,存在的问题:
拖尾、重影;
普通75-2RGB线缆,有效距离30-50米,存在的问题:
拖尾;普通75-3RGB线缆,有效距离50-70米,存在的问题:拖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VGA信号长距离传输方案的比较
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VGA信号长距离(大于100米)和超长距离(大于500米)的应用不断出现,单纯靠电缆的传输方式明显不适应使用的要求,所幸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传输方式出现,使这类应用成为可能。

本文主要比较几种目前可实用的传输方式:1、模拟电缆加电缆均衡器(EQ);2、CAT5网线加网线均衡传输设备;3、数字方式,用DVI电缆加DVI电缆均衡器;4、利用光纤传输。

主要比较:适用长度,指标情况评价及成本情况评价等。

一. 模拟电缆(RGB电缆)加电缆均衡器
以前有拙文专门介绍电缆的传输特性,电缆特性主要表现在幅频特性与群延时特性,见图H中的兰色曲线(紫色线为基准线),造成的结果表现在图像模糊,变暗和拖尾(甚至重影)现象。

纯就幅频特性而言,如左图(图H),要设法进行增益补偿,可用电缆长线均衡器(EQ),EQ的其幅频特性曲线如左图(C图),补偿后合成的曲线为左图(F 图)。

取几个特殊点对比补偿的情况:电缆(150米,RG59)100MHZ 点,衰减-12dB(参考点为-10dB)电缆均衡器在100MHZ点,曲线明显在0dB以上,估计有+10dB左右(兰色曲线),合成后的曲线在100MHZ点为-3dB左右,就是说,纯按幅频特性而言,电缆均衡器可将- 12dB左右的曲线提升到-3dB左右,对幅频特性补偿效果明显。

同样对群延时特性造成的拖尾也明显有效,但由于均衡器是靠外挂的几级补偿网络的方式进行补偿的,组合的方式有限,一般为8级或16级调整,无法精确弥补衰减,同时,可能存在幅频特性补偿效果较好但群延时特性不足或反之的情况。

图H
图C
图F
电缆均衡器评估:
1、可调整幅频特性,解决模糊问题;
2、可调整群延时特性,解决拖尾问题;
3、可调整增益情况,解决变暗问题;
4、调整级数有限,不够精确;
5、未改变传输基理,未取得其它好处;
6、在100~200米范围内有效;
7、成本较低。

二.网线(不等长CAT5网线)加均衡器
网线的传输特性比电缆线要差(据说100米在-12dB以上,由于CAT5线径很小,比75-2线要细,估计应远大于此值),由于是平衡传输,目前不易测出曲线。

传输中面临的问题与电缆的情况相同,都要调整幅频特性,调整群延时特性和调整增益。

以前主要是由于网线传输要增大补偿,分级调整更麻烦,外挂网络不易作,再考虑网线的不等长,还要对长度进行补偿,工程中调整较麻烦,可操作性差,设备使用情况不理想。

现在利用最新出的专用芯片,可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此芯片允许对网线长度不等长造成的分色进行补偿(最大65ns),同时可分级(256级)进行均衡和增益调整,补偿精度高(较电缆均衡而言),可分别对均衡和增益分别进行精确调整,实用效果比较满意,完全达到实用程度。

图A 图B
实测曲线如图(A图,基准线为-13dB左右),在85MHZ(200米CAT5)时可补偿到-3dB,100米CAT5在100MHZ(图B)可补偿到-3dB,与电缆的补偿曲线比较,AT5线的补偿情况纯就幅频特性而言,未必明显好于电缆曲线,但其它各项补偿的精度高,实际效果明显好于电缆。

同理,如果用CAT6网线也可传输VGA信号,一般CAT5网线的长度差在1~2%左右,而CAT6网线的长度差在10%左右,需补偿的范围要加大,以目前补偿范围在65ns 而言,CAT6(不等长)的传输距离不大,一定要用等长CAT6线,如果用等长的CAT6线,效果会更好(据说CAT6网线在100米时,衰减在-9dB 左右)。

实测时由于没有等长的CAT6线,没能给出曲线,可预见的情况是,AT6(等长)网线的传输效果要优于CAT5网线。

网线均衡器评估:
1、分级精确调整长度,均衡和增益,优于电缆补偿EQ;
2、图像效果优于电缆传输;
3、成本低,如果再考虑到电缆和网线的成本比较,CAT5的方式优势明显;
4、在CAT5时,300米以内可实用;
5、平衡传输,解决了不共地产生的干扰,而且对其它干扰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三.DVI电缆加均衡器
进入DVI范围后,已经无所谓图像质量的损失,只关心其无损的传输距离了。

以1600×1200×60为例(标准分辨率),DVI电缆可传输7米左右
(1280×1024在10米左右,1024×768在15米左右),如果要加长传输距离,可用Repeater和均衡器(EQ)进行延长,一级Repeater可加大一倍的传输距离,而一级EQ,可将传输距离加大到20~40米(具体距离与显卡有关)。

一般在50米以内,用电缆加EQ的方式可较经济地完成,再长时,可增加EQ的数量(数字信号可无穷的复制,保证图象质量),只是成本较高。

DVI电缆评估:
1、图像质量优秀;
2、无穷的复制,原则上可传无限远,只是成本问题;
3、单级成本较低,级数多,成本上不合算,随着芯片的发展,单级EQ的距离可增长;
4、DVI电缆不便宜,长距传输时中间要加中继,布线困难。

四.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的原理以前有拙文介绍,其核心是DVI信号传输,因此其指标与DVI电缆一致,只是利用光纤传输后距离已变得无足轻重,在几百米~几公里距离内,光纤的传输效果是一致的,可以说与距离无关。

如果在光传输的前后端增加VGA与DVI的转换,就可利用光纤传输VGA 信号。

由于转换时必须要有同步信号,现有的设备无法测其幅频特性,我们只好测其频谱特性。

如下图:
从频谱上看,衰减最大在-6dB左右,而且与距离无关,在超长距离情况下,这个指标相当好了。

光纤传输评估:
1、指标优秀;
2、解决超长距离;
3、成本在短距离时较高,超长距离时,性价比优秀;
4、可传DVI信号(HDMI,HDCP);也可传VGA信号(1600×1200)。

五. 几种方式比较
从VGA信号的频谱分析上可以看出(理论分析也是同样的结论),频谱的第一波的截止点为信号点时钟,以1280×1024为例,其第一波的截止频率在
115MHZ左右,-3dB点在截止频率的1/2,只有60 MHZ左右,而第二波频谱的最高点也已经比第一波的高点低15dB以上,因此第二波频谱不做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