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广播系统远距离传输方法介绍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与实施

四、系统设计
吸顶扬声器安装距离
03
参数配置
计算方法: 1、扬声器的布距(如图) 扬声器的扩散角大小可决定扬声器的布距。 S1=2×(H-h)×tan(Q/2) S2=4×(H-h)×tan(Q/2) 其中,S1:布距参考值最小值 S2:布距参考值最大值 H:设备安装的吊顶高度 h:设定的闻听高度 Q:扬声器的扩散角 计算得到: S1=2× (3200mm-1500mm) × tan (120。/2),约6米。 S2=4× (3200mm-1500mm) × tan (120。/2),约12米。 由此可知,每个扬声器最大的辐射直径为24米,半径为12米。
一、基础知识
3、广播功放通常都有70V/100V的接口和4-8Ω或4-16Ω接口,常规广播接定压100V接 口。 4、定压扬声器都有70V/100V的接口,部分音箱还带定阻档位,阻抗8Ω。定压常规接 100V。注意接定压档时大部分扬声器具有多功率可选。但是接定阻档时功率为扬声器最 大功率。 5、广播功放和扬声器如果接定压一定要注意电压大小要对应,70V接70V接口,100V接 100V接口,定阻接定阻接口。同时注意接70V时只有100V功率的一半。
漏出声 衰减
≥15dB ≥12dB
- ≥15dB ≥12dB
- ≥15dB ≥12dB
-
系统 设备 信噪比 ≥70dB ≥65dB — ≥70dB ≥65dB
- ≥70dB ≥65dB
-
扩声系统语言 传输指数
≥0.55 ≥0.45 ≥0.40
- - - ≥0.55 ≥0.45 ≥0.40
四、系统设计
调音台 采集器
网络寻呼话筒
交换机
IP有源监听音箱
校园广播站主要部署设备:分控电脑1台、分控软件1套、调音台1 台、模拟话筒2只以上,网络寻呼话筒1台、IP有源监听音箱1对等 。
模拟广播系统的技术要点

模拟广播系统的技术要点广播系统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将音频信息广泛传播的技术系统。
它在娱乐、新闻、天气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下面将介绍广播系统的技术要点。
1.调频与调幅技术:广播系统主要采用调频(FM)和调幅(AM)两种调制技术。
调频广播系统采用频率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传递音频信息。
调幅广播系统则采用幅度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来传递音频信息。
两种调制技术各有优劣,调频广播系统具有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而调幅广播系统传输距离较长、覆盖面积较广。
2.带宽分配:广播系统中的频谱是有限的资源,因此需要对不同广播电台进行带宽的分配。
通常采用国际电联(ITU)制定的频段划分方案,将频谱分配给各个广播电台。
在分配带宽时需要考虑到频段的利用率、频谱效率和干扰等因素,以实现频段的最优利用。
3.多路复用技术:广播系统中通常需要同时传输多个电台的信号。
为了有效利用频谱资源,需要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号合并在一起传输。
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和码分复用(CDM)等。
4.发射与接收技术:广播系统的发射和接收过程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
在发射端,需要通过调制器将音频信号进行调制,并通过功放将信号放大后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需要采用合适的接收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并经过解调器进行解调、放大和滤波等处理,最终还原音频信号。
5.抗干扰和改善传输质量的技术措施:广播系统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如电磁干扰、多径传播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证传输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进行抗干扰和改善传输质量,如前向纠错码、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等。
6.覆盖面积与传输距离的平衡:广播系统的传输距离与覆盖面积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关系。
较大的传输距离需要较高的发射功率和较好的传输条件,而较大的覆盖面积需要较低的发射功率和较好的传输信道。
因此,需要在传输距离与覆盖面积之间进行平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信号覆盖范围。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新技术研究与实践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新技术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新技术研究与实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新技术如数字信号传输、光纤传输、微波传输等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优势和应用实例,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新技术;数字信号传输;光纤传输;微波传输引言: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
信号传输作为广播电视的核心环节,其技术的进步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技术如数字信号传输、光纤传输、微波传输等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些新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新技术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信号传输作为广播电视的核心环节,其技术的进步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数字信号传输、光纤传输和微波传输等新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数字信号传输技术以其高效、稳定的传输性能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与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相比,数字信号传输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强的信号保真度,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
此外,数字信号传输还具有易于存储、复制和传输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广播电视节目的高质量传输要求。
数字信号传输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视听质量,还为节目的多元化、交互性和实时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多个节目信号的同时传输,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观众还可以实现与节目的实时互动,提高观看体验。
(二)光纤传输技术以其传输容量大、损耗低、保密性好等优点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纤传输利用光波在光纤中的全反射原理,将信号以光脉冲的形式进行传输,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长的传输距离。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娱乐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一、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原理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通过调制和前向纠错等技术进行处理,以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
具体来说,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信号源产生:广播电视信号的源头可以是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内容、电台播放的音频内容,或者其他数字媒体源。
2.调制:在调制过程中,信号源的模拟或数字信号被转换为适用于无线电传输的高频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幅(AM)和调频(FM)。
3.放大:经过调制的信号被放大为适合传输的功率水平,以便能够覆盖较远距离。
4.天线发射:放大后的信号通过特定的天线系统发射出去,形成无线电波。
5.传播: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传输到接收器所在的地方。
二、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原理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是指将传播中的无线电波转换回原始信号的过程。
接收器是接收信号并提供可视化或可听化内容的设备。
接收信号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天线接收:接收器中的天线接收到传播中的无线电波。
2.放大:接收到的信号被放大到适合后续处理的水平。
3.解调:解调是将调幅或调频信号转换回基带信号的过程。
解调器能够将无线电波转换为可供电视或收音机接收的信号。
4.反馈和校正:接收器通过反馈和校正机制来消除信号传输过程中引入的失真和噪音。
5.转换和显示:最后,接收到的信号被转换为人类可视或可听的内容,并通过显示屏或扬声器播放出来。
三、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技术和设备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接收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和设备有很多。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技术和设备:1.模拟与数字转换:如今,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信号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
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更好地处理和传输。
模拟广播与IP广播的区别

IP网络广播系统介绍ITCIP网络广播系统采用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TCP/IP网络技术, 将音频信号以标准IP包形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传送,是一套纯数字传输的双向音频扩声系统。
彻底解决了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音质不佳,维护管理复杂,缺乏互动性等问题。
该系统设备使用简单,安装扩展方便,只需将音频终端接入计算机网络即可构成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广播系统,每个接入点无需单独布线,真正实现计算机网络、数字视频监控、公共广播的多网合一。
IP网络广播系统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广播系统、调频寻址广播系统和数控广播系统的产品。
因建立在通用网络平台上,并融入ITC自有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技术,多方面体现了显著的优越性:功能方面:可独立控制每个终端播放不同的内容(如:局域网内200个终端同时播放200路节目)。
不仅能够完全实现传统广播系统的功能(如:定时打铃、分区播放、消防报警等),而且还具备终端自由点播、终端间双向对讲等功能;传输方面:音频传输距离无限延伸,可运行在跨网关的局域网和Internet网上,支持大范围的重要型应用,从主校区到分校区集中控制广播,从公司总部到各个地区分部的同声广播,从银行总部至全国各地分行,都能实现快速、可靠的信息沟通;音质方面:终端输出音质接近CD级(44.1K, 16bit), 满足对声音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不再为含混不清的声音所困扰;可靠性方面: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与IP网络主控机(嵌入式操作系统)提供双重保险,如一方故障,另一方可接管所有终端,确保系统基本功能正常运行。
主控机与终端均采用工业级芯片,全天24小时工作,完全不受病毒侵扰。
借助于成熟的以太网络硬件,整套系统无需额外的线路维护。
IP网络广播系统的优势更强的功能纯数字广播系统,涵盖了传统模拟广播系统的所有功能。
并实现了音频点播的功能(AOD)。
并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可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上的音频资源。
由于每个终端有独立的IP地址,因而可以控制任意一个终端播放不同的节目更好的音质由于采用了网络传输技术,使音频信号无传输干扰及失真。
广播系统技术参数

广播系统技术参数广播系统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音频信号的一种系统,它在传媒行业、娱乐行业和公共事务通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广播系统的技术参数和相关知识。
1.频率范围:广播系统的频率范围通常涵盖中波、调频和短波等不同频段。
中波频率范围为535千赫兹至1605千赫兹,调频频率范围为88兆赫兹至108兆赫兹,短波频率范围为1.6兆赫兹至30兆赫兹。
2.发射功率:广播系统的发射功率对于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中波广播系统的发射功率可达数十千瓦至数百千瓦,调频广播系统的发射功率一般在几千瓦至数十千瓦之间。
3.调制方式:广播系统通常采用调幅(AM)和调频(FM)两种调制方式。
调幅是通过改变信号的振幅来传输信息,适用于中波广播。
调频是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适用于调频广播。
调幅广播系统的音质相对较差,但传输距离更远,调频广播系统的音质较好,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4.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灵敏度是广播系统接收信号的能力。
一般来说,广播系统的接收机灵敏度应达到-100分贝毫瓦(dBm)至-120dBm的范围。
5.信噪比:信噪比是指接收到的信号与背景噪声之比。
广播系统的信噪比越高,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越清晰。
一般来说,广播系统的信噪比应达到50分贝至60分贝。
6.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广播系统在不同频段上对信号的传输响应程度。
广播系统的频率响应应尽可能平坦,即在不同频段上能够传输相同强度的信号。
7.调制度:调制度是指广播系统中传输信号的承载率。
广播系统的调制度越高,能够传输更多的信息。
一般来说,广播系统的调制度应达到80%至100%。
8.调制深度:调制深度是指广播系统中信号的幅度变化范围。
调制深度越大,信号的动态范围越广,音质也相应提高。
一般来说,调幅广播系统的调制深度应达到80%至100%。
9.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广播系统接收信号时对外电路的抵抗程度。
输入阻抗应与广播系统的输出阻抗能够匹配,以实现最佳的信号传输。
音频远距离传输方案TO京东方

音频远距离传输方案及设备报价一、方案原理说明将音频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通过模拟音频线直接传输是不可行的,考虑到光纤具有信号衰减低传输距离远的优点,故采用光纤传输。
将模拟音频源通过飞利信音频光端机的发射机转换成光信号并发射,然后通过单模光纤传输到目的地,之后再由飞利信的音频光端机的接收机接收并转换成模拟信号。
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原理示意图二、设备及报价推荐使用飞利信公司自主研发的PX-3200D基于飞利信流媒体总线技术的传输立体声单向音频信号光端机。
光端机使用时以“对”为单位,一台发射机和一台接收机为一对。
表1为该光端机及辅材报价。
设备名称型号单价(¥)数量金额(¥)飞利信流媒体总线光端机PX-3200D 4800/对8对38,400辅材及辅料(音频接口、凤凰端子、音频线等)——10016套(8对)1,600安装及调试——800 5天——优惠后肆万圆整40,000 表1 飞利信流媒体总线光端机及辅材报价三、产品详细参数1.产品型号及名称PX-3200D基于飞利信流媒体总线技术的数字单模两路单向音频光端机2.产品特点(1)一根光纤传输2路单向高质量音频信号。
(2)采用18、20、24位数字编码技术。
(3)全数字无压缩、无损伤、实时广播级传输。
(4)20Hz-20KHZ音频通道带宽。
(5)单模或多模传输方式。
(6)ST 型或FC 型光纤接口。
(7)波长1310nm 、1550nm。
(8)传输距离可达100km。
(9)带电热插拔。
3.产品技术指标音频输入/输出电平0dB阻抗600Ω平衡或非平衡带宽20HZ - 20KHZ信号接口凤凰端子信噪比(SNR) ≥90dB光纤模式单模工作波长1310nm或1550nm光纤接口ST 或 FC光纤数量 1 芯光纤允许最大链损1310nm/30dB,1550nm/28dB4.产品应用范围制造业工控主机远程控制系统危险行业人机分离方案安防系统远程多媒体教学 / 校园监控智能交通监控系统(ITS) 电视电话会议楼宇控制系统平安城市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医疗系统5.产品一般指标工作温度-40℃~+70℃储存温度-40℃~+85℃工作湿度0~95%无冷凝MTBF >100,000小时电源5VDC独立式尺寸230mm×150mm×30mm独立式重量0.5Kg6.产品图片PX-3200D数字单模两路单向音频光端机。
通信原理amfm调制的应用案例

通信原理:AM-FM调制的应用案例1. 摘要本文将介绍通信原理中的AM-FM调制,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首先,介绍AM-FM调制的基本原理;其次,列举一些AM-FM调制在无线通信、广播和音频处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最后,总结本文内容。
2. AM-FM调制的基本原理AM-FM调制是一种常见的调制技术,它将音频信号(即基带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上,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具体来说,AM调制是利用载波信号的幅度来携带音频信号的调制技术。
在AM调制中,载波信号的幅度会根据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在接收端可以通过解调还原出原始的音频信号。
FM调制则是利用载波信号的频率来携带音频信号的调制技术。
在FM调制中,载波信号的频率会根据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在接收端可以通过解调还原出原始的音频信号。
3. AM-FM调制的应用案例3.1 无线通信AM-FM调制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案例:•蜂窝手机通信:蜂窝手机通信使用AM-FM调制来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AM-FM调制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音质和较大的通信范围。
•无线电广播:AM-FM调制被广泛用于无线电广播中。
AM广播主要用于传输较远距离的信号,而FM广播则提供更高质量的音质。
这两种调制方式使得广播可以达到不同的传输需求。
•数字调制:AM-FM调制也被用于数字调制中。
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而AM-FM调制可以实现这一转换。
数字调制在无线通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无线局域网(WiFi)和蓝牙等通信标准中。
3.2 广播AM-FM调制在广播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案例:•电台广播:AM-FM调制是电台广播的关键技术之一。
AM广播主要用于中短波广播,而FM广播则主要用于调频广播。
AM广播可以传播较远距离,而FM广播提供更高质量的音质。
•卫星广播:卫星广播通过AM-FM调制来传输音频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频放大模块和音频光端机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在设计项目方案过程中,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功放到前端喇叭输出的距离超过1000米的情况,很多客户为了省成本,不想用数字IP广播,而用模拟广播这就需要解决远距离传输信号的问题。
下面简单介绍下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使用音频放大模块T-6241A/T-6241
工作原理与应用:把功率信号转换成低电平音源信号的设备;适用于1000米到2000米内长线功率信号的输入,衰减音频信号输出给前置或功放设备进行二次放大,延长定压信号的传输距离。
这个只需在机房加一台小功率的合并式功放,输出100V定压信号,到了前端,再把定压信号通过音频放大模块降为弱音频信号,再接前端功放。
如果功放到前端喇叭输出信号超过2000米,最好选择用另一种方法---用音频光端机来传输信号。
第二种:音频光端机
工作原理与应用:音频光端机就是发射端把传统的音频模拟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再转换成模拟信号的一种音频设备。
音频光端机分为1~N路音频,还分单声道/双声道( 及立体声),单向/双向,平衡输出/非平衡输出。
由于信号是通过光纤传输,通过音频光端机传输音频信号,传输的距离可以达20-30千米。
音频放大模块和音频光端机的区别:
音频放大模块还具有24V强切电源输出功能;输入是100V定压信号,输出的是0.7V,1V,1.2V的弱音频信号;使用音频放大模块,功放到前端喇叭输出信号距离一般不超过2000米。
音频光端机输入输出的都是弱音频信号,使用音频光端机,功放到前端喇叭输出信号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千米;我们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设备,选用不同的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