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普遍女性要求男方月入五千到一万

合集下载

单身贵族也滋润

单身贵族也滋润

单身贵族也滋润作者:暂无来源:《理财(市场版)》 2020年第12期文/付一夫付一夫中国社科院管理学博士。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很多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身边的青年男女明明条件和素质都不错,却成了“剩男”与“剩女”,有些是因为自己不想找另一半,有些是因为眼光太高,有些则是想找找不到。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单身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早在2013年,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就写过一本名为《单身社会》的书,他对海量的第一手资料与调查统计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后指出,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地社会变革,不少发达经济体都已经进入了这一社会形态。

另有数据显示,瑞典的单身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51%,美国为45%,日本为32.4%,韩国为23.9%。

我国同样不例外。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这一数字甚至比俄罗斯和英国的总人口数之和还要多。

单身贵族们由于没有家庭的负担,单身人群的储蓄倾向要明显低于非单身人群,边际消费倾向却要远高于非单身人群。

他们注重精神上的消费,喜欢精致。

他们,或许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孤单,而是正在享受单身状态。

单身社会正来临单身,已经成为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2013年,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完成了一本名为《单身社会》的书,将“单身人口在大城市里越来越多,并逐渐赶超核心家庭数量”的社会定义为“单身社会”。

在中国,单身社会的形态正初现端倪。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粗结婚率快速上升,在2013年达到峰值9.92‰,此后便逐年下降,2018年为7.3‰;粗离婚率则持续上升,从2002年的0.9‰升至2018年的3.2‰。

与此同时,中国结婚登记数自2013年的1346.9万对见顶后持续回落至2018年的1013.9万对;离婚登记则从2002年的117.7万对增加到2018年的446.1万对。

中国单身人士调查报告

中国单身人士调查报告

中国单身人士调查报告中国单身人士调查报告村上春树说:没有人喜欢孤独,但他们不喜欢失望。

以下是中国单身人士调查报告,仅供参考!中国单身人士报告在一档爱情真人秀节目《喜欢你,我也是》中,主持人张绍刚说,中国现在有2亿人单身。

我对这个数字很好奇,就查询了一些关于中国单身群体的统计报告。

为了从数据和合理性上更好的理解,我选择了以下几个方面:1.性别比例影响2.人口的年龄比例3.个人主观意愿4.经济形势5.消费情况根据2021年全国抽样人口调查,全国15岁及以上未婚人口达到2.15亿,其中性别比例为1.45,即单身男性比女性多3900多万3900万美元是什么概念?上海和北京的常住人口官方数据在2000-2500万左右。

把这些多余的男人加在一起,就能填满上海、北京这样的一个半超级大都市!单身男比单身女王还多我们来看看哪个年龄段的人还单身。

在中国的单个群体中,80年代前的比例为10.7%,80年代后为41.6%,90年代后为47.7%。

换句话说,90后单犬占整个单犬种群的一半,80后的比例也不容小觑,达到41.6%。

需要注意的是,这也包括已婚然后离婚的人。

继续细分,在47.7%的单身90后中,71.5%是非自愿单身,28.5%是自愿单身。

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90后单身人士对爱情持开放态度,但没有遇到合适的伴侣,而近30%的人更喜欢单身,暂时不考虑结婚。

过去,当经济不发达、生产力低下、收入不足时,婚姻是人们,特别是一些弱势妇女非常重要的生存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男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收入。

从以上数字来看,63%的单身人士收入超过6000元/月,20%超过1万元/月。

此外,单身人群中,36.43%为自有住房者,59.94%为租房者(其中29.88%表示有购房计划,23.78%表示暂时无购房计划,6.28%表示无意购房)。

这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经济基础的提高,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赋予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

中国单身人群调查报告

 中国单身人群调查报告

中国单身人群调查报告中国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村上春树道过:哪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喜欢绝望而已。

下面是中国单身人群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在一档恋爱真人秀节目?喜欢你,我也是?里面,主持人张绍刚说中国如今有2亿人属于单身状态,我很好奇这个数字,于是查询了一下有关中国单身群体的一些统计报告,为了更好地从数据和理性角度认识,我选取了以下几个方面:1.性别比例影响2.人群年龄占比3.个人主观意愿4.经济情况5.消费情况XX年全国抽样人口调查显示,全国15岁及以上未婚人群规模达2.15亿人,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45,即单身男性比女性多出3900多万3900万是什么概念呢?上海、北京的常住人口官方数据在2000-2500万左右。

假如把这些多出来的男性放在一起,可以填满一个半上海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单身男汪“远多于“单身女汪“我们再来看一下到底是哪些年龄的人还处于单身呢。

在中国单身群体中,80前的人群占比是10.7%,80后人群占比为41.6%,90后人群占比47.7%。

也就是说,90后“单身狗〞奉献了整个单身人群的一半,80后的比例也不可小觑,到达了41.6%。

要说明的是,这里面也包括了已婚再离婚的人群。

继续细分,在47.7%的单身90后人群中,71.5%的人属于非自愿单身,28.5%的人属于自愿单身。

即四分之三占比的90后单身人群中都对恋爱保持开放态度,但却没有遇上适宜的另一半,而有接近30%的人是喜欢单身的状态,暂时不考虑结婚。

以前经济不兴隆,消费力低下,收入缺乏的时候,结婚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手段,特别是对一部分处于弱势的女性而言。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开展,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获得一份收入。

从上面的数字来看,单身群体中63%的人群收入超过了6000元/月,而其中有20%的人群收入超过了10000元/月。

另外,在单身人群中,有房一族的人群占比为36.43%,租房状态的人群占59.94%〔其中29.88%的人表示有购房方案,23.78%的人表示暂时没有购房方案,还有6.28%的人表示没有购房意愿〕。

单身人群调查报告单身人群调查报告(精选6篇)

单身人群调查报告单身人群调查报告(精选6篇)

单身人群调查报告单身人群调查报告(精选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细心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的单身人群调查报告【精选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单身人群调查报告篇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多元化,单身现象已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特征之一。

单身,这一曾经可能被视为人生阶段过渡状态的身份,如今正逐渐转变为越来越多人主动选择或被动接受的生活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单身人群的生活状态、心理需求、价值观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我们特此开展本次单身人群调查,通过科学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为社会各界提供关于单身群体的全面视角,促进对单身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为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1、揭示单身人群的基本特征:包括年龄分布、性别比例、职业背景等,以描绘单身人群的基本轮廓。

2、探索单身原因:分析促使个体选择单身生活的内外部因素,如个人追求、经济压力、社交环境等。

3、了解生活状态与心理需求:考察单身人群在日常生活、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及心理需求。

4、评估社会支持与认知:探讨社会对单身人群的态度变化,以及单身人群自身对社会认知的感受。

5、展望未来趋势:基于当前数据,预测单身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地域分布的单身人群。

问卷设计兼顾全面性与深度,确保能够收集到丰富多样的信息。

同时,通过随机抽样与目的性抽样相结合,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三、调查结果1、基本特征:调查显示,单身人群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高学历群体占比较高,职业分布广泛,但IT、金融、教育等行业较为集中。

2、单身原因:个人发展与职业追求成为主要驱动力,同时经济独立、享受自由生活也是重要原因。

单身潮席卷而来——京沪适婚单身人群已冲破百万

单身潮席卷而来——京沪适婚单身人群已冲破百万

概 念 。 改 革 开放 以 来 ,在 北 京 、上 海 等 地 的独 身 阶层 已经 是一个 事 实存在 。
她 说 ,现 代 人 对 物 质 要 求 高 了 ,对 精 神 要 求 也 高 了 ,婚 姻恰 好 是 物 质 精 神 两 种
要 素 构 成 的 一 种 模 式 ,两个 要素 中有 一 个 没 达 到 ,现代 人 都 可 以 不选 择 婚 姻 。 这 就 说 明现 代人 对婚 姻没 有必 然 的要 求 。 所 以在 没有 最 优 化的婚 姻 之前 ,他( ) 她 就 先选 择 别 的 ,在 他( ) 里 ,婚姻 和其 他 她 心 ( ) 她 的生 活 方式 未必 有高 低 之分 。婚 姻 成 为
“ 感情 破 裂 ”这 种 很难 量 化 定 性 的指 标可 以作 为 离婚 的 合 适理 由 ,使离 婚
人 口突然 剧增 。
新 生 儿 男 女 比例 失 衡 已成 事 实 。正 常
6 2 中国经济信息 2 o /7 o 61
维普资讯
经 济 生 活
五次 全 国人 口普 查 的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发现 ,
广东 未 婚 人 口存 在 明显 的 性 别 差 异 ,其 中 男性 未婚 人 口 为 1 9 万 , 占同龄 男 性 人 口 06 3 % ;女 性 未婚 人 口9 8 ,占 同龄女 性人 4 6万
口3 O% 。
求 自由、快乐的思潮在青年男女中爆发,加之1 8 年 《 90 婚姻法 》修改后 ,
的 出生 婴儿 男 女性 别 比应 在 1 31 7 间 , 0 :0 之 而 第 五 次人 口普 查 资料 显 示 ,2 0 年全 国 00
出生婴 儿男 女性 别 比为 1 68 。 : 1 6 但 南 开 大学 人 口与 发 展 研 究所 教 授 、

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 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 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西南证券(zhèngquàn)的教师给大家做了一份关于单身狗的专题报告:?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或在屏幕深处?。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单身人口近2亿,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

造成(zào chénɡ)单身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有5个,包括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择偶经济要求也越来越高等。

(据统计,2022年深圳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15920元,北京14900元,上海12065元,广州8975元。

) 目前(mùqián),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婚恋交友需求庞大。

同时,伴随着离婚率的持续增长,二次婚恋需求也将持续扩大。

?2022 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202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20 岁至59岁年龄段单身人口总数为 1.7 亿人,其中男性为 1.04 亿人,占比 59.6%,女性(nǚxìng)为 0.7 亿人,占比 40.4%。

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万人,将来此差异将不会改变。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几次单身潮。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和女性地位及自主意识的进步,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增多(zēnɡ duō),第四次单身潮降临。

为什么单身狗越来越多?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剩男〞问题严重中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重男轻女、偏好男孩的思想观念是造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注:结合国明确认定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 102-107 之间,其他值域被视为异常。

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衡造成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调,适婚年龄段的男性人数大大高于适婚年龄段的女性人数,导致女性人口紧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 136 比 100,“70 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 206 比 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不少男性被迫成为“光棍〞。

中国进入第四次单身潮 为什么大家不脱单

中国进入第四次单身潮 为什么大家不脱单

中国进入第四次单身潮为什么大家不脱单作者:来源:《中国经贸聚焦》2017年第09期有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单身人口达2亿,中国内地单身成年人的数量已经相当于俄罗斯和英国全部人口的总和。

中国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

为什么大家不脱单?有人说,不婚是为了逃避责任,也有人坚决地反对这一观点。

为什么单身的人这么多?是真的如网友所说这是一种“逃避”,还是有其他原因?亦舒在小说《我的前半生》里说,婚姻仍是最体面的制度,她笔下的罗子君离婚后,用再婚重启后半生。

尽管亦舒被新女性尊为师太,但距离小说出版不过短短十年,新女性却已升级换代,更为果决。

所谓中国的第四次单身潮,她们便是主角。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经用镜头探究过日本的少子化现象。

少子化的前一个环节,便是单身潮。

镜头下,日本一部分适婚男性宅在家中,与他们的电子情人互动,享用它们虚拟的可爱乖巧与顺从。

镜头切换到日本的另一部分适婚女性,她们则奋战在职场,凭自己的努力赢得人生,谈到结婚,她们笑着说,男人们都被妈妈宠坏了。

在中国的家庭里,更多的情况是,男人躺在沙发上打游戏看球赛,女人做家务带孩子,很多已婚女性抱怨自己在丧偶式育儿,中国的传统婚姻,大多数依赖于女性的重大牺牲。

所以,现代女性走出围城后哀怨的少了,感觉重获新生的反倒多了。

新时代女性与男性一样,学业工作,一路拼杀过来,到了家庭,你让她牺牲,这不公平。

单身是无奈的选择吗?新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看似是单身潮的原因,但根子恐怕出在男女意识发展的不同步。

新女性已经坐上了飞机高铁,很多男性还在赶着牛车。

网络上的直男癌一意孤行,越走越远。

鲁谨写过一篇《暖男》的文章,曾经让无数女性心有戚戚焉,暖男触动女性的,并不是大半夜的一盒美食。

而是男性对女性的那种理解与体恤。

现代社会,节奏飞快,两个疲惫不堪的人回到家中,互相支撑与安慰,才是婚姻该有的样子。

所以,符合新女性理想的优秀男性非常抢手,同时也非常不够用,不愿意将就的女性便主动选择单身,毕竟经济独立为她们提供了这种可能,但她们并不是天然的独身主义者,这只是一种不得已,两害相权取其轻。

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来袭婚恋态度调查报告ppt模板

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来袭婚恋态度调查报告ppt模板
,而非“自身条件困难”,
一定时间以后就会
达到平衡
必然阶段
生活选择
“回归”理性层面
公寓
单身公寓

小号商品

单身俱乐部

交友网站

陪吃陪聊服务

家政

独食餐厅

理财
单身经济
单身者,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群
体一个社会符号,由此催生出“
单身经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身族增多,婚龄推迟,
已经是一个
无论是享受单身,还是盼望早日脱单,
只要 就好,
“单身汪”的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世界性的趋势,
理性对待
3次的单身潮
中国历史上共经历了
已有超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 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式来临……
出生人口逐年下降
202X
年末中国总人口
万人
7.11 ‰
4.96 ‰
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
全年死亡人口975万人
比上年下降0.25个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137462
原因
中国第四次单身潮爆发的
男女比例
严重失衡
02
单身潮的背后,有着很深的社会隐忧
一人报团旅游被加收单房费
老板总让单身的加班,反正没结婚嘛
中国经营性墓地20年后无子女续费,按无主墓处理
想进养老院,必须有子女或监护人签名
市场规模相对下降
!
发放
组织相亲
对未婚高收入者
征收
“单身税”
津贴
男女约会政府买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普遍女性要求男方月
入五千到一万
一份关于单身狗的专题报告:《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或在屏幕深处》。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单身人口近2亿,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

造成单身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有5个,包括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择偶经济要求也越来越高等。

(据统计,2016年深圳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15920元,北京14900元,上海12065元,广州8975元。

) 目前,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婚恋交友需求庞大。

同时,伴随着离婚率的持续增长,二次婚恋需求也将持续扩大。

《2016 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2016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20 岁至59岁年龄段单身人口总数为亿人,其中男性为亿人,占比 %,女性为亿人,占比 %。

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万人,未来此差异将不会改变。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几次单身潮。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女性地位及自主意识的提高,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增多,第四次单身潮来临。

为什么单身狗越来越多?
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剩男”问题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重男轻女、偏好男孩的思想观念是造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注:联合国明确认定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 102-107 之间,其他值域被视为异常。

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衡造成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调,适婚年龄段的男性人数大大高于适婚年龄段的女性人数,导致女性人口紧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 136 比 100,“70 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 206 比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不少男性被迫成为“光棍”。

“剩男”社会问题越发严峻,适婚年龄段男性婚恋难度加大,单身问题难以解决。

当“90 后”进入婚育年龄,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

2、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高学历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和普及,女性与男性有着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近年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只
有 %的女性进行大学本科学习,2016 年这一比例达到 %,涨幅近6 倍。

另外,2016 年女性人数占研究生总数为 %,相比 2000 年上升个百分点。

女性受教育年限增加势必影响婚恋年龄,导致结婚年龄推后。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学历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

2000 至 2016 年,男女的结婚率显著下降。

2016年,女研究生的结婚率下降到 50%以下,其中 25-34 岁这个年龄段下降明显。

表:不同年龄阶段研究生有配偶比例( %)
2016 年,研究生群体中20-29岁年龄组的女性人数已经超过男性,换句话说,新入学的研究生中以女性为主。

对于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女性来说,年龄增长和候选配偶减少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学历的女性倾向于选择同等学历或比自己学历高的配偶,以求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男性则不介意找一个学历水平高于自己的妻子。

3、经济收入要求水涨船高:深圳女性要求达15920元
单身男女在择偶时,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发布的《2016 年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第三期》显示,
随着物质经济发展,女性对男方的经济要求也水涨船高,超八成单身女性认为5000元是男性收入的起点。

其中,%的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在 5000-10000元,%的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过万元。

全国范围内对男性收入要求最高的五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

相比之下,男性对于女性的收入要求普遍较低, 80%的单身男性表示对方收入低于 5000 也可以接受。

图: 2016 年中国女性择偶收入要求占比
表: 2016 年中国女性择偶收入要求前五名城市
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8000 元的单身男女被称为黄金单身族,根据珍爱的数据,上海黄金单身族占比最大,其次为北京、深圳、杭州、广州。

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8000 元的群体里,单身女性人数多于单身男性。

一线城市中,经济独立的单身女性日益增多,择偶要求越来越高。

4、女性择偶对年龄要求低于男性:男性倾向找比自己年轻的
根据发布的《 2016 年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三》,从年龄上看,80%的单身男性倾向找比自己年轻的伴侣,而女性中,超过 90%的单身女性表示未来另一半必须要比自己年龄大。

可见,女性择偶选择范围大于男性。

另外,基于经济和家庭的考虑,女性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大多岁的男性。

从经济方面来看,比自己年龄大多岁的男性先进入社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从家庭方面来看,年龄较大的男性性格沉稳,耐心和容忍度较高,婚姻家庭较稳定,今后离婚率较低。

因此,同年龄段的男性较难找到合适的择偶对象。

5、离婚率增长,女性再选择机会多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快速转型,结婚观念也随之改变。

婚姻永恒的观念越来越淡,诱惑也越来越多。

另外,离婚手续的简化也使离婚变得简单方便。

1978 年至2002 年,我国离婚率稳中有升。

2002 年至2016 年,离婚率快速上涨,增长个千分点。

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人格和价值,对夫权不再逆来顺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传统思想已经被摒弃。

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离婚不再是忌讳,而是得到重新选择的机会去争取新的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