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中说禅教你炒股1:分型、笔与线段
分型、笔和线段难点释疑

五分型、笔和线段难点释疑难点1:一笔至少由几条K线组成1条独立K线,见《教你炒股票65:再说说分型、笔、线段》“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膝盖就是分型,而大腿和小腿就是连接的两笔。
”故可知分型的K线是不包括在笔K线数量中的。
若包括顶,底分型,则共计七条K线,其中顶3条,底3条,中间独立一条K线。
见图一图一构成笔的K线数量包括顶底分型5条K线为什么错误?因为5条K线是不完整的。
想一想膝盖,半个膝盖是不完整的,故K线数量若不包括分型最左与最右的两条K线的数量,同样是不完整的。
难点2:K线的合并方向原文:“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那么,在K线序列的方向是向上的,但具有包含关系的K线,与其前一根K线相比,方向是向下的,这种情况下包含关系是按向上还是按向下来进行处理?例如图二所示, 1,2,3,4,5,6,7根K线的高点依次记为g1,g2,g3,g4,g5,g6,g7,满足以下关系:g1<g2<g4<g3<g5<g6<g7;低点依次记为d1,d2,d3,d4,d5,d6,d7,满足以下关系:d1<d2<d5<d4<d3<d6<d7。
图二从图中可明确看出,整个K线序列的方向向上。
第4根K线满足第4根与第5根的包含关系,而第4根与第3根不是包含关系,且有d4<d3,故称第3、4、5根K线是向下的;故第4、5两根K 线的应按向下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生成的新K 线取两根K线中低点中的较低值和高点中的较低值,处理后的新K线见图三。
图三难点3:特征序列元素的合并方向首先明确一点,特征序列元素才需要处理包含关系,非特征序列元素不需要处理包含关系。
缠论第十六讲笔、线段、中枢

分型和笔,是基础构件。这个不难,应该容易 搞清楚。 走势是复杂,是变化的,但走势也有不变 的东西,缠师称之为同构性结构。 通过不同的同构性结构,可以创造不同的 股市理论。也只有找到了同构性结构。才能对 走势进行完全的、唯一的、分解。 在缠论中,有哪些同构性结构呢? 分型、笔、线段、中枢、走势类型。 分型是这些同构性结构中最基础的结构。 这些同构性结构的关系如下: 顶底分型构成笔,三笔以上构成线段(开 头的三笔要有重叠),三段线段构成中枢(三 段要重叠)。有一个中枢的为盘整,两个以上 的为趋势(分为上涨和下跌)。
数法有三个要素:记数符号、进位制、位值制。 记数符号0123.....9;这个都知道,其实还有其他的记数符号. 进位制如果达到一定数值,就用另外一个数代表,古人为了方便,如逢五进一啊,这个
一就用其他数代替.也有逢二进一的,如计算机语言是0和1二进制记数,一个二极管 解决了运算问题,中国古代还有8进制.我们通常用的就是阿拉伯十进制. 位值制一个数值在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含义,比如343,从右算起,3,4,3所 在的位置分别称为个位,十位,百位。出现在最左边的数字3与最右边的数字3表 示不同的意思。或者说一个数字表示什么数值,要看它在什么位置上。这就是 “位值”的含义。这个简单的在大家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是经历了千百年 历史的演化,其中一个是0的发明,具有里程碑意义.在缠的在走势完美中,不同的位 次构成不同的走势类型,同样是笔,30分钟和日线的笔是不同位次的.构成的走势类 型也不同,缠所说的位次,大家可以对应着自然数中的位值来理解. 自然数按照进位制,在记数符号循环下,按照位值制的不同,一直生长,但递进的结构 是相同的.缠所说的走势,是按最初的的最小的笔,按照缠所说的自同构性结构,小级 别自组成大级别,一直生长下去. 现在大家是否明白,缠的走势的终完美实际是一种走势记数法,是按照分型笔线段中 枢走势类型为记数符号,以顶底分型为笔,以三笔以上作为一线段,三线段重合构成 中枢,以中枢个数构成不同走势类型,以自同构性结构生长的整体,在生长中,分钟小 时日月等不同级别,同时赋于分型笔线段中枢不同的位值含义,对走势完美与自然 数整体结构比喻的一点理解,
缠中说禅回复总结之十六 —— 分型、笔、线段

*******************************缠中说禅分型、笔回复**************************************************问:k线n-1区间[8,10],k线n区间[9,10],这两k线是否是包含关系?缠中说禅:当然是。
********************问:老大,有几个问题我比较模糊,关于k线的包含关系。
一。
如果第n-1根K线的高低点全在第n根K线的范围里,那么n-1和n是不是包含关系?缠中说禅:这当然是,难道还有什么疑问的?对于连续包含关系,必须按时间顺序,一个个合并下去。
二。
下列情况是不是包含关系?假设n和n-1 k线的高低点为gn。
,dn, gn-1,dn-1 。
1。
gn=gn-1且dn>dn-1;2。
dn=dn-1。
且gn<gn-1;3。
dn=dn-1。
且gn=gn-1;缠中说禅:当然是。
********************问:老大,如果一段上涨,中间没有三笔,但却是一段走势中的高低点,那么是不是一条线段呢,如今天600505的11点28分到11点38分,中间显然不构成三笔,那么这一段是不是一条线段呢,盼复缠中说禅:必须至少三笔,如果没有,那一笔肯定是归于前面一段,后者后面一段没完成。
至于,在盘整中,三笔之间的高低点是可以有奔走型或扩张型等形态,这在以后再说。
(2007-07-11 16:13:53) ********************问:请问博主,在1分钟图上,某个起点开始的很长时间2-4根k线上上下下的小幅震荡盘整可以构成一笔吗,是不是类似延伸超过9段就扩展的情况,谢谢缠中说禅:不可以,顶和底之间一定要至少有1根K线不完全属于顶和底的,也就是说,该K线至少有部分,既不属于顶也不属于底。
********************问:老大后面走势在顶分型第一个k线的区间内,可以算一笔吗?缠中说禅:不可以,除非在后面根据非包含处理后能找到标准的底分型。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108课完整版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108课完整版原文关于市场哲学数学原理的一共是108课。
通过分类,可以把这108课分为十四个专题来学习。
他们分别是:一、导引篇【该篇72课是为学习做了一次整体的梳理,为方便学习者制定了一个懒人学习路线。
】第72课:本ID已有课程的再梳理二、分型、笔、线段篇【该篇是基础中的基础,方便之后对中枢的各种演化做理解。
】第62课:分型、笔与线段第65课:再说说分型、笔、线段第67课:线段的划分标准第69课:月线分段与上海大走势分析、预判第71课:线段划分标准的再分辨第77课:一些概念的再分辨(缺口、分型、笔线段的释义)第78课:继续说线段的划分三、中枢、走势类型和买卖点篇【该篇是中枢理论的基础,也是中枢内容的核心部分,从中枢定义到最小级别中枢,再到各级别中枢、各级别走势类型和买卖点。
该篇都有系统介绍。
】第17课:走势终完美第83课:笔-线段与线段-最小中枢结构的不同心理意义1第18课:不被面首的雏男是不完美的(主要介绍中枢的生与死)第63课:替各位理理基本概念(主要对级别概念进行形象的比喻和释义)第20课: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级别扩张及第三类买卖点第21课:缠中说禅买卖点分析的完备性第35课:给基础差的同学补补课(该课程是在线段概念出现之前的课程,如果已经认可3线段重叠构成最低级别1分钟级别中枢的统一定义的,需要区别一下)第101课:答疑1(介绍第二类买卖点和走势必完美的问题,可以加深相关概念的理解)第102课:再说走势必完美(包含了级别和完全分类的释义)第53课:三个买卖点的再分辨第56课:530印花税当日行情图解(突发事件下的走势和操作实例)四、背驰篇【该篇的意义在于对动力学的深刻理解,任何判断操作离不开对级别和背驰的理解,所以是动力学的核心基础内容。
】第24课:MACD对背驰的辅助判断第25课:吻、MACD、背驰、中枢第27课:盘整背驰与历史性底部第29课:转折的力度与级别第37课:背驰的再分辨第43课:有关背驰的补习课第44课: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第64课:去机场路上给各位补课(macd对背驰辅助判断的一个实例)第61课:区间套定位标准图解(分析示范六)五、同级别分解篇【该篇我们可以知道对走势进行合理的分解对把握当下走势是非常重要的,最简单的走势分解也就是同级别分解,所以该篇也是必须掌握的。
缠论精典解(笔、线段、趋势)

缠论精典解析-笔、线段、趋势关于高级别的笔与低级别的线段的对应关系其实高级别的笔和低级别的线段是无法一一对应的。
主要的原因是缠论中有结合律的要求。
低级别的图与高级别的图在高低点上肯定是一一对应的,但是由于高级别的图的一条K线包含数条低级别的K线,高级别的K线的结合关系不能与低级别的K线的结合关系一一对应,所以高级别的线段与低级别的笔无法一一对应,进而出现在1F图中看出的5F中枢与在5F图中看出的中枢不同,这都是正常的,并不影响分析的效果。
缠引入线段是为了什么?在没引入线段的概念之前,中枢的定义是三段重叠的次级别走势的重叠部分。
这里面的次级别走势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
为了规范这次级别的走势,缠才引入了线段的概念。
线段肯定来自于图中的元素,比如K线,但是缠也谈到,如果不是有三折的笔构成线段,线段的稳定性太差,对走势的描述没有抽象到合适的地步。
所以在一张图中(注意:是在一张图中)才有了从K线-〉笔-〉线段的说法,主要的目的是在此级别的图中对次级别的走势进行线段化抽象。
到了次级别的图中,还是应该从次级别的K线入手,抽象出次次级别的走势。
从K线-笔-线段这个对次级别走势抽象的方法是每个级别的图中自包含的,与其他级别的图没有对应关系(走势是有关系的)。
对图的分析实际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低级别的图中分析出以上各级别的走势和中枢,比如从1F入手,分析出1F的中枢,1F的走势,5F的中枢,5F的走势,30F的中枢。
等等,另一种直接从30F的图中依据K线-笔-线段的步骤直接分析出30F的中枢。
这两种最后的结果可能有些细微的差别,原因在于结合率,还有你选择的被抽象对象不同。
但是走势还是那个走势,无论怎么分析,它都在那里存在着,所以这些并不会对你的实际操作造成影响,有两种方法:1.实际操作可以从高F图如周线、日线等图中先看,然后向下看,这样比较直接。
2.另外如直接从5F的图中依据K线-笔-线段的步骤直接分析出中枢,相当于最小的显微镜是5F图的。
关于缠论中笔、线段的分析

关于缠论中笔、线段的分辨与思考节 1.01前言缠论应该是在股市中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技术分析手法。
但是如何正确运用缠论又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首先缠论本身写的比较晦涩或者说叫有点分散,作者是采用微博的方式,不是采用出书的方式。
因为微博是一个记录个人日常的工具,所以我们在缠论的108原文中可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维和认知升华过程。
就跟最开始对缠论只是一个模糊且简单的交易手法一样,并没有比较复杂的理论依据,比如用到相对比较简单的均线系统,而不是后面所谓的走势、中枢等复杂的定义后面可能作者一是对自己的交易系统进行了优化和进阶,才将更多的概念和系统引入进来,加上作者本来就是一个自我和傲慢的性格,不希望对前面的自己所提的内容自我否定,也并没有想过对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再叙述,以及后来的由于个人原因突然停更(病逝),还有我认为由于微博这种大众工具,作者不可能把股市背后深层的内幕全部揭露出来,而是采用一种相对晦涩隐喻(比如文中提到的面首等),导致缠论成为了一个我们看起相对残缺的股市操盘理论。
不过后来也有很多的读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但是正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对它的解读又不尽相同(比如基础到关于笔、线段、中枢定义),而是否正确有没了评判,因为评判的权威——作者已经不在了,而且作者也是对其理论应该还有没梳理到位的地方,我们去看下他当时如博友在讨论区的一些对话就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理论都出现过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由于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出现交易者效应,如果一个交易策略使用的过多了之后,那这种策略就可能失效。
所在《海龟交易法则》中说,没有任何一种交易策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策略,反倒是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或许你用简单均线理论来操作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比。
因此尽管不同的人对缠论不同的理解引出了不同的结论,但这并不会影响其在现在以及今后任然可以成为一个重要技术交易理论和策略。
节 1.02缠论精华其实缠论中讲述了很多观点,包括心理学方面、均线交易系统、逗庄家等。
缠中说禅分型

62课:分型、笔与线段像图1这种,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图2这种叫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
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
教你炒股票65:再说说分型、笔、线段例如,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其次,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一些推论:1、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也就是说,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
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3、有人可能还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可说的,任何看过图的都知道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
当然,本ID的理论是严格的几何理论,对向上向下,也可以严格地进行几何定义,只不过,这样对于不习惯数学符号的人,头又要大一次了。
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缠中说禅画笔的难点和线段的通俗划分

一、笔的定义笔的定义:相邻的顶底分型之间构成一笔要点:1、处理完包含关系的顶底分型之间至少有1根非共用K线,即从顶分型的最高一根K线至底分型的最低一根K线至少有5根K线(处理完包含关系的K线)。
2、顶底间才可以连为一笔(比如两个顶分型直接是不允许连接的)。
3、对于顶,如果后面还有一个顶更高,保留后面的;对于底,如果后面还有一个更低的,保留后面的。
为了加深印象,见下面图例,这就是最典型的可以构成笔的结构,前三根构成顶分型,后三根构成底分型,中间一根为非共用K线。
这样最高点到最低点连起来就是一笔。
具体的连法看下图(一笔最少5根K线):下面通过几个测试题帮助加深一下理解:第一题:选出下图成笔的选项。
答案解析:这个题的正确答案是1号。
具体来看,2号顶底之间没有非共用K线不足5根,因此不成笔;3号第3根k线和第4根K线有包含关系,所以处理掉后,不足5根,不成笔;4号顶底之间也不足5根K线,不成笔。
第二题:选出不成笔的选项,并思考下为何不成笔。
答案解析:1号肯定成笔,很标准;2号也成笔,虽然是下降笔,中间有上升K线,但我们不需要管中间K线的方向,够5根即成笔;3号和2号类似,成笔;4号稍微有点难度,4号的第4根K线和第5根K 线有包含关系,处理后取低低,处理完成后仍然够5根,因此也成笔。
答案:1号、2号、3号、4号都成笔第三题:也是最后一个晋级题,这个题作对了,标准笔就没问题了。
看下图,画出标号间相应的笔。
答案见下图: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做对了么?二、画标准笔的步骤顺序第一步:找到图中明显的高低点,估测高低点之间的K线是否有5根。
第二步:如不足5根,直接略过,这里不成笔。
第三步:如够5根,此时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估测远远超过5根,即便之间有包含关系的K线,估测处理完成后也远远超过5根,则可省去处理包含关系的K线一步,直接画一笔。
第二种情况,估测在5根左右,尤其是处理完具有包含关系的K线,不确定是否足够5根,则开始画顶底分型并处理K线的包含关系,处理完毕后再观察高低点是否有5根K线,如没有,则略过,如有,则画为一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K线
新的K线
gn
如果gn>=gn-1, 那么称第 n-1 、 n 、 n+1 根 K 线 是 向 上 的
gn-1
第n+1根
第n根
第n-1根
K线的方向
如果 dn<=dn-1 , 那么称第n-1、 n、n+1根K线 是 向 下 的Βιβλιοθήκη dn-1第n-1根dn
第n+1根 第n根
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 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其 次,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 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 一些推论:
N+1笔
N笔
没有一个底分型低 于前面的底
如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没 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 那么下面一个顶分型,必然高 于前面的底,因此,前面的底 和这个顶分型就是新的N+1笔, 因此,第N笔和第N+1笔就有了 唯一的划分,这个第N笔开始有 不同划分相矛盾
从上面笔划分的唯一性证明中,其实也知道如何去
第二K线高点是相 邻三K线高点中最 高的,而低点也 是相邻三K线低点 中最 高的 ,本 I D 给一个定义叫顶 分 型 ;
顶分型的最 高点叫该分 型的顶
分型区间 下沿
顶分型
第二 K 线低点是相 邻三 K 线低点中最 低的,而高点也 是相邻三K 线高点 中 最 低 的 。
上沿 分型区间
底分型
底分型的最 低点叫该分 型的底
三相邻K线之间 可能组合的一 个 完 全 分 类
上 升 K 线
顶 分 型
下 降 K 线
底 分 型
包 含 关 系 就是一 K 线的高 低点全在另一 K 线的范围里,
包含 关系
可 以 这 样 处 理
在向上时,把两 K 线的 最高点当高点,而两 K 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 成低点,这样就把两 K 线合并成一新的 K 线; 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 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 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 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 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新的K线
1 2 3
新的K线
4
3 1 2
4
新的K线
新的K线
1
2 3 4
新的K线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 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 买的分力,而其中,买 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 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 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 过包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
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 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 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 K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 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 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 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 的上影部分。
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 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 在小级别上,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
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 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 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 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 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 都 是 中 继 的 。
第二根 K 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 的长阴,而第三根 K 线不能以阳线 收在第二根 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 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 终 要 延 续成 笔的 可 能性 就 极大 了
1 2 3
2
第1根长阳,第2、3根小阴 小阳,其分型结构意义不大
1
3
长上影或长阴的最高 与最低的二分之一线
1
2
3 4
笔 , 必须是一顶一底,
而且顶和底之间至少有 一 个 K 线不属 于顶分 型 与 底 分 型 。
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 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 中最高那 K 线的区间至 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 型中最低那 K 线的区间, 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 就是顶都在低的范围内 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 是 不 可 接 受 的 。
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 中最基础的,在 K 线的包含 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 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 也就是说,第 1 、 2 根 K 线是 包含关系,第 2 、 3 根也是包 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 3 根就有包含关系。因此在 K 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 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 2 根 K 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 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 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 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 成新的 K 线,如果没有,就 按 正 常 K 线 去 处 理 。
一笔的最基 本的图形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 构成一笔,所谓笔,就 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 动,都可以忽略不算, 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 顶和底,隔了几个就不 是 了 。
结合律是必须 遵守的
违反结合律了
所以,上升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下降的一 笔,就是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意味着第一个 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第 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可以忽略不算了。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对第二种情况 进行相应处理(类似对分型中包含关系 的处理),就可以严格地说,先顶后底, 构成向下一笔;先底后顶,构成向上一 笔。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 为上下交替的笔的连接。显然,除了第 二种情况中的第一个顶或底类似的分型, 其他类型的分型,都唯一地分别属于相 邻的上下两笔,是这两笔间的连接。用 一个最简单的比喻,膝盖就是分型,而 大腿和小腿就是连接的两笔。
第一根K线的高点,被卖 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 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 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 根K线的下影部分
第三根K线,会再次继 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 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 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 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 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 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 只是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所以一个顶分型就这样 出现了,而底分型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
[mingi] [mingi] 1 2 3 4 [mindi]
[mindi]
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1 2 3 4
新的K线
第1、2根K线是包含 关系,确认新的K线, 但新的K线和地3根K 线不是包含关系了。
如果前面的底高于后面的 底,那么前面的划分显然 是错误的,因为按这种划 分,该笔是没有完成的, 一个底不经过一个顶后就 有一个更低的底,这是最 典型的笔没完成的情况。
前面的划分显 然是错误的
一个底不经过一个顶后就 有一个更低的底,这是最 典型的笔没完成的情况。
前面的底 高于后面 的底
如果前面的底不低于后面的底,那 么如果再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 如果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 那么,这两种划分都是不正确的, 所 划 分 的 笔 都 是 没 完 成 的
1 2 3 4 4 3
新1 新2 3 4
9 6 5 4 1 新1 2 3 新2 7 8
按结合律,新2、4、5、6、 7、8、9构成从底到顶的一 笔。
1
2 新1
3
新2
1、2、3是向 上K线中的左K 线包含右K线 的完全分类 4、5、6是向 上K线中的右K 线包含左K线 的完全分类 7、8是向上K 线中的K线相 互包含的举例 9、10、11是 向下K线中的 左K线包含右K 线的完全分类 12 、 13 、 14 是 向下K线中的右 K 线包含左 K 线 的 完 全 分 类 15是向下K线 中的相互包含 的 举 例 16是向下K线 中的比较复杂 情况的举例
顶 水平线
顶
顶
顶
底 其高点为初始高点
底分型第二元素,
底
底
底
顶的高点在底分型范围 内,没有体现上升概念, 不应算一笔。
顶的高点高于底分型区 间高点,延续上升概念, 可作为上升一笔。
顶完全在在底分型范围 内,底也完全在顶分型 范围内,属于分型的包 含,不应算一笔。
底最低点高于顶分型 最低点,此底无效。
从分型到笔,必须是一顶一底。那么,两个顶或 底能构成一笔吗?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 这种情况,只是把好几笔当成了一笔,所以只 要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自然可以解决;
2、3两根K线包含,3为 长阴。最坏的包含关系。
这顶分型有着较 强 的 杀 伤 力
1
2 3
第3根K线跌破第1 根K线的底且不能 收高到第1根K线区 间一半以上的位置, 最弱的一种。
最强的走势,上 攻这点之上,向 上形成笔的可能 性 很 大 。 底分型的上边沿
一般的走势。
较弱的走势, 在这点之下。
1
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
[maxgi] 1
[maxgi] 4 [maxdi]
2
3
[maxdi]
1 、用 [di,gi]记号第 i根 K线的最 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 时,顺次 n 个包含关系的 K 线 组,等价于 [maxdi,maxgi] 的区 间对应的 K 线,也就是说,这 n 个 K 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 为 [maxdi,maxgi] 的 K 线是一回 事情;向下时,顺次 n 个包含 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 [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划分笔的步骤:
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 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 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 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