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布式标识系统IDIS介绍

合集下载

复杂适应系统与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运行

复杂适应系统与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运行

第23卷第9期计算机仿真2006年9月文章编号:1006-9348(2006)09-0023-04复杂适应系统与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运行张健,戴金海(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摘要: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基于Agent技术实现分布式卫星系统(DSS)自主运行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步骤。

目前国内外关于DSS自主运行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该文试图运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导DSS自主运行技术的研究,并以此扩展CAS理论的应用领域。

首先介绍CAS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然后分析自主运行DSS的控制需求和特征,指出CAS理论用于指导DSS自主运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基于Agent 实现DSS自主运行的整体框架。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智能体;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运行中图分类号:TP391.9;V423 文献标识码:A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nd Autonomy of 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sZHANG Jian,DAI Jin-hai(Coiiege of Astronautics&Materiai Engineering,NUDT,Changsha Hunan410073,China)ABSTRACT: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CompieX Adaptive System(CAS)theory,the methods and main steps of Agent-based autonomy of Distributed Sateiiite Systems(DSS)are discussed.Tiii now,study on spacecraft autonomy is stiii in the eariy stage,and is in great need of theoreticai instruction.We try to adopt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Com-pieX Adaptive System(CAS)theory to research autonomy of DSS,and thereby eXtend the appiication domain of CAS theory.Basic concepts and kernei thoughts of CAS are introduced.Then the controi dema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utonomous DSS are anaiyzed.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iity of instruction of CAS theory is pointed out.In the end,generai frameworks of Agent-based autonomy of DSS are discussed.KEYWORDS:CompieX adaptive system(CAS);Agent;Distributed sateiiite system(DSS);Autonomy引言航天器的自主运行是指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控制技术,实现由地面系统到航天器系统的智能移位,使航天器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实现自我管理并完成各种任务。

dlms idis标准

dlms idis标准

dlms idis标准
DLMS(Device Language Messaging Standard)是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通信协议标准,主要用于智能仪表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

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描述设备的信息模型、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和协作。

IDIS(Intelligent Device Integration Specification)是DLMS的一个子集,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实现智能设备的集成。

IDIS定义了一些通用的服务,如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和报警管理等,以及相应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

总的来说,DLMS和IDIS都是为了实现智能设备的互操作性和集成性而制定的标准,它们定义了设备的信息模型、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相互协作和集成。

分布式和与域控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分布式和与域控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分布式和与域控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分布式系统和域控结构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重要的应用。

分布式系统是指由多个独立的计算机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节点之间通过消息传递和共享资源合作完成各种任务。

而域控结构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网络资源的体系结构,通过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域,实现了资源的管理、授权和安全策略的集中管理。

分布式系统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单一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的问题。

它通过将计算任务分布到不同的计算机节点上,并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共享和协作。

这种分布式的特点使得分布式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容错性,可以应对大规模计算和高并发请求的需求。

域控结构则是为了解决企业或组织中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控制的问题。

通过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域,每个域都有自己的管理员和安全策略,实现了资源的分层管理和授权。

域控结构能够简化网络管理的复杂性,提高资源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有效地保护了组织的信息资产。

分布式系统和域控结构可以互相结合,共同应用于大规模的网络环境中。

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而域控结构则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集中管理和控制的机制。

在这种结合中,分布式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域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的需求,而域控结构能够对分布式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安全控制。

综上所述,分布式系统和域控结构是两个相互关联且相互促进的概念。

它们的发展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强大和灵活的计算和管理平台,对于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分布式系统和域控结构将会进一步融合和创新,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方式和章节目录,以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首先对分布式和域控结构这两个主题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全国智慧城市代码标识体系介绍

全国智慧城市代码标识体系介绍

全国智慧城市代码标识体系介绍2019年1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发布了“全国智慧城市代码标识体系”并启动首批中国城市代码标识申领工作。

智慧城市代码标识体系底层基于区块链技术,是由中国自主研发、自主分配和管理,具有统一分配规则、分布式存储解析、代码不可篡改的特性,可实现城市内部和城市间各要素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是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创新实践。

此次发布的智慧城市代码标识体系是基于中国首个全球顶级节点代码MA而研究设计的,符合ISO/IEC 15459国际标准,将为各个城市及城市管理对象分配全球唯一数字标识。

例如:石家庄城市代MA.156.1301、石市城管部门标识代码MA.156.1301.01、石市交通部门标识代码MA.156.1301.02……从“根”上实现城市各要素标识代码统一和标准化,将有效促进解决城市各行业标识不统一、数据共享难等问题,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在网络和新兴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部门、各行业编码不统一、数据不互通、应用不兼容等问题依然突出,是影响智慧城市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有了智慧城市代码之后,可把所有的智慧数据平台都集合在这个城市代码上,通过集成发挥全部的作用。

智慧城市代码标识以我们熟悉的二维码作为基础。

我们日常用到的二维码有不同的编码方式,只有特定的软件才能识别和使用。

比如,一辆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就无法用其他品牌共享单车的APP进行扫码开锁。

而在城市管理中,涉及到人员、车辆、房屋等不同类型的管理对象,二维码如果不统一,将会给城市智能化改造带来不便。

而智慧城市代码每个代码都是全球唯一的,任何一个软件都可以进行扫描,从而实现各行业、各单位信息互通。

这样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就可以将城市现有的智慧医疗、智慧公交、智慧公安等系统整合在一起。

解决各行业标识不统一、应用不融合、数据难共享等问题,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dds的idl语法

dds的idl语法

dds的idl语法(最新版)目录1.DDS 的 IDL 语法概述2.IDL 语法的基本结构3.IDL 语法中的数据类型4.IDL 语法中的接口和操作5.IDL 语法的应用示例正文【DDS 的 IDL 语法概述】分布式数据服务(DDS)是一种实现实时数据共享的技术,其核心是使用数据分发服务(IDS)来实现数据在不同设备间的分发和同步。

在 DDS 中,IDL(接口定义语言)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结构、接口和操作的语言,它定义了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规则。

【IDL 语法的基本结构】IDL 语法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模块定义:模块定义了 IDL 语法中的命名空间,用于组织和管理IDL 中的各种元素。

2.结构体定义:结构体定义了 IDL 中的数据类型,用于描述数据的组织结构。

3.接口定义:接口定义了 IDL 中的数据分发服务,用于描述数据分发和同步的规则。

4.操作定义:操作定义了 IDL 中的数据操作,用于描述数据的读写和修改等操作。

【IDL 语法中的数据类型】IDL 语法中的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复合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布尔型和字符串等。

复合数据类型包括数组、结构体和联合体等,它们可以用于描述复杂的数据结构。

【IDL 语法中的接口和操作】IDL 语法中的接口定义了数据分发服务的合同,包括数据分发的方式、数据格式和同步策略等。

操作定义了数据分发服务中的具体操作,包括数据的发布、订阅和取消订阅等。

【IDL 语法的应用示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IDL 语法应用示例,用于描述一个实时数据共享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数据:```module SensorData {struct TemperatureData {long timestamp;float temperature;};interface TemperatureSensor {void publish(in TemperatureData data);TemperatureData sample();};};```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 SensorData 的模块,其中包含一个名为 TemperatureData 的结构体,用于描述温度传感器数据。

FusionStorage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和架构原理

FusionStorage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和架构原理

HDD
SSD
HDD
定义:Server SAN is defined as a combined compute and pooled storage resource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storage device directly attached to separate multiple servers (more than one). -- by wikibon
共用一个LUN,LUN操作会影响该LUN上所有 VM
无法更精细化管理,同时会造成资源浪费
传统SAN存储的主要缺点
传统SAN存储
Server1
Server2
Server3
10GE / FC
SAN Controller
Cache
HDD HDD HDD
主要问题
IOPS瓶颈:主机获得的IOPS受存储系统RAID组磁盘数量限制。 带宽瓶颈:10GE/FC带宽在数据仓库场景成为瓶颈 容量有限:受有限SAN控制器数量与处理能力限制,存储系统
Server SAN的优势五:实现旧有业务云化
APP
APP
DATA DATA
DATA DATA
APP APP
DATA DATA
APP
DATA DATA
➢ 将本地存储DAS变为共享SAN存储 ➢ 实现业务云化 ➢ 实现数据中心既有设备的利旧
serverSan前景
现在
( Amazon, Facebook, Google, Microsoft, Yahoo 等 互联网公司自己研发使用的Server SAN)占据Server SAN存储的84%,但Server SAN已经进入了企业的数 据中心,虽然只有16%的份额。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

Feb. 2021Vdl.2& No.22021年2月 第28卷第2期控制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文章编号:1671 -7848(2021 )02-0319-08DOI: 10.14107/ki.kzgc.20190149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张志晨,秦正雁,张朋朋,刘腾飞(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摘 要:研究具有有向通信拓扑的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事件触发控制问题,被控对象采用两轮差速轮式机器人。

首先,建立轮式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利用动态反馈线性化方法将 模型转化为线性双积分器模型。

其次,根据通信拓扑关系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器。

然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设计事件触发器,从而实现分布式编队事件触发控制,并且保证系统不存在Zeno 行为。

最后,通过仿真实验与物理实验验证 了控制昇法的有效性,智能体间通信量显著降低。

关键词:轮式机器人;动态反馈线性化;编队;事件触发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Distributed Formation Control of Multi-agent Based on Event TriggerZHANG Zhi-chen, QIN Zheng-yan, ZHANG Peng-peng, LIU Teng-fe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ynthetical Automation for Process Industrie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stributed formation event trigger control problem of multi-agent with adirected communication topology and the agents use the two-wheel differential robot. Firstly, the kinematic model of wheeled robot is developed and transformed into a linear double integrator model through dynamic feedback linearization. Then the distributed formation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ased on communication topology.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 this paper designs the event trigger on the premise of stability. Thereby, the distributed formation event trigger control is implemented. And it ensures that there is no Zeno behavior in the system. Last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physicalexperiments, and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between agent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Key words: Wheeled robots; dynamic feedback linearization; formation; event trigger1引言由于单个智能体在执行任务时受到自身能力 的限制,因此多智能体集群控制得到了广泛关注⑴。

分布式系统调试器IVD的系统实现

分布式系统调试器IVD的系统实现

中 图 分类 号 : 4 . N95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93 2 0 )20 6 1 0 7 X【0 2 0 l60 6
Re lz to f a di t i ut d y t m aia i n o srb e s se
d t c— e — e e t d — b I VD y t m s se
c 】 cln o 1 to .W e u e a b l tn b a d t x h n e t e d t e we n t e t ̄ a t e s u l i o r o e c a g h a a b t e h VO p r s。t o to h n e v l f e o c  ̄ r l e l t r a t o
r i p a i g ,a d t yn hr ie t o p r s d i g o fln o ki . W h n w o ki e ds lyn n o s c on z w a t urn f i e w r ng e r ng onl e.da a a e o y i n t r nl
vs a ie n 2 o a h e e t e r q ie u fr a i e W h l f—i e,d t r lo r fe t d l 】t a i u l d 1 D t c i v h e u r me t o e lt z m . i o fl e n a a a e as e lc e n v r u l
a f— e I t a e nd o f hn . n bo h c s s,i ic m prs d oft a n pa t .O nei orv s 】z ton.t he sf rda a t so ie wo m i r s f iua 】a i s heot rl o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00 100000 50000
107058.9 50276.5
104885 51538.4
105011.1 47370.9
105000 47478.9
0 500
并发数
1000
2000
2500
开源
C版短连接
C版长连接
211224.5 103217.9
3000
已申请的专利
✓一种实现海量标识数据高效注册解析的装置 ✓一种标识系统在海量数据中高效定位标识的方法 ✓一种handle系统数据同步的改进方法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标识根区数据管理系统 ✓一种用于数字对象标识符引用关系的可视化方法
软件著作权
✓《IDIS软件系统》
10
1 IDIS系统概述
2 IDIS应用场景及案例
3 工业互联网标识相关研究 4 下一步推进计划
5 关于Teleinfo
11
标识应用场景
12
IDIS是泛在资源基于标识互联互通的技术引擎
13
基于标识的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
➢ 基于标识的资源管理 ➢ 基于标识资源确权 ➢ 高效的资源共享
5 关于Teleinfo
18
工业互联网标识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支撑标识解析
✓智能识别异构标识——基于模式识别的智能标识识别技术,实现各类标识 体系的自动化识别
19
人工智能技术支撑标识解析
✓元数据智能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分析工具,实现数据价值挖掘应 用优化
20
区块链技术支撑分布式标识注册
✓支持多种注册模式,随时随地自主注册,实现互联互通
可部署应用在标识全产业链多环节,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中真正起到 中枢神经的作用
5
支持主流标识编码及其互通解析
• IDIS系统全面支持Handle协议和DNS协议 • 支持Handle标识、Ecode、OID等标识注册、解析
6
支持主流标识编码及其互通解析
解析流程:
1. 识读器读取标签上面的标识,将信 息传递给应用平台。
标签(EPC) 标签( E COD E)
标签(OID) 标签(HANDLE)
7
ONS服务器(EPC)
DNS服务器(ECODE)
ONS服务器(OID)
识读器
DNS体系
GHR/LHS服务器(IDIS)
识读器 识读器
2
应用平台
IDIS
IDIS数据库
识读器
EPC数据流 ECODE数据流 OID数据流 HANDLE数据流 公共数据流
Oracle、MySQL、PostgreSQL、Berkeley DB、RocksDB、LevelDB
HANDLE handle协议
MySQL、Berkeley DB
数据同步
1. 数据增量更新 2. 数据全量更新自动化,不停止解析 3. 变更通知
1. 数据增量更新 2. 数据全量更新,手动执行,停
止解析
2. 应用平台将标识编码发送给IDIS系 统。
3. IDIS智能识别为标识编码码,在本 地数据库查询,如果找到则执行第 6步。
4. IDIS向Handle/DNS体系发起查询请 求。
5. 通过Handle system/ONS/ORS服务 器,找到该标识对应的信息服务器。
6. IDIS向信息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 得到物品的详细信息和属性,并返 回给应用平台。
数据库 MySQL
Berkeley DB
毫秒 请求数
40
35
30
25
20
15
10
8 4
5
0
0
500
并发数
响应时间
36
29
23
16
14
18
8
0
0
0
0
1000
2000
2500
3000
9
开源
C版短连接
C版长连接
请求数/sec
250000 200000
207667.1
206870.2
205195.6
210224.5
➢ 自主研发,面向工业互联网更为复杂的技术和应用场景,解决标识解析兼容互通、统一服务、注册等问题 ➢ 遵循DNS、Handle等RFC国际标准
3
IDIS系统架构: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 承载在底层硬件设施上,提供标识注册、解析服务,支撑上层应用
4
IDIS系统特点:是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标识注册、解析软件
21
区块链技术支撑分布式标识注册试验平台
Public Server
& Signer
API
Blockchain network
N1
N2
Nk+1
Nk
Validatorsand
N3
Resolver
API
API Publiபைடு நூலகம் Server & Signer
智能分布式标识系统(IDIS)介绍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Identifier System
1 IDIS系统概述
2 IDIS应用场景及案例
3 工业互联网标识相关研究 4 下一步推进计划
5 关于Teleinfo
1
IDIS系统概述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Identifier System(IDIS系统)
14
基于标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IDIS系统
15
基于标识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 信息快速流转 ➢ ERP等系统对接
16
IDIS系统合作应用 数字对象管理、发布:采用IDIS系统,支撑数字对象的注册、解析等核心功能(图
书、文献) 标识国家节点项目:IDIS系统已在上海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的标识国家节点项目上
使用,并通过初验,支撑相关应用验证、对接
已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签订战略协议,其作为我国标识体系的平台节点,负责数字 版权的标识分配解析
目前已于青岛、宜春、武汉、杭州、佛山等地市沟通,初步达成标识等相关合作
17
1 IDIS系统概述
2 IDIS应用场景及案例
3 工业互联网标识相关研究 4 下一步推进计划
8
IDIS系统相比传统Handle系统大幅度提升了响应时间、吞吐率等性 能指标 性能对比:IDIS系统 vs. 开源Handle系统
功能 注册 解析
IDIS系统 时间:10毫秒 吞吐量:30,000TPS 时间:3毫秒 吞吐量:600,000 QPS
开源Handle系统 时间:1654毫秒 吞吐量:400TPS 时间:8毫秒 吞吐量:50,000 QPS
EPCIS(EPC应用服务系统) ECODE应用服务系统 OID应用服务系统
功能及性能
IDIS系统在Handle协议的基础上完善了各项功能,支持更广泛的平
台、工具
功能对比:IDIS系统 vs. 开源 Handle系统
功能
IDIS系统
开源Handle系统
注册 解析
数据库
HANDLE、ECODE、OID、EPC handle、dns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