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精美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共23张PPT)-课件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 方大片领土
想一想:结合地图指出清朝
疆域的四至并思考今天我国 的疆域有哪些变化?其中鸦 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 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 域与面积)?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 五个勘界议定书
地理范围
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1、火烧圆明园
时间:1860年 国家:英国和法国 过程:占领天津,进逼北
京。10月初,对圆明园 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贪婪的士兵
雨果的愤怒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 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 了些什么?
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原圆明园珍贵文物(物证)
大英博物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 (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 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抵制商品倾销
根本目的
自然经济
英法
提出 扩大权益
矛修盾约
拒绝
中国
担心危及统治
直接原因
战争
迫使清政府屈服
时 间: 1856年10月
侵略者:
英法联军进攻, 俄美充当帮凶
过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共14张PPT)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0月24日、25 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 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北京条约》的内容:
1.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 继续有效外; 2.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 洗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 的随军记者写道:在场的每 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 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 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 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 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 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 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 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 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 园内到处纵火……
打开中国 市场、掠 夺原料、 倾销商品
18401842
英军
18561860
英法 联军
要求
结果
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等
进一步打开 中国市场
《北京条约》等
相同
扩大
课堂小结
第 起因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
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
次 经过
鸦
1860年,火烧圆明园
片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购买力低下
洪都拉斯
人均934.5便士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材料二:马克思: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PPT优秀课件

1)目的: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
提出 扩大权益
矛修盾约
拒绝
中国
担心危及统治
借口
战争
迫使清政府屈服
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
经过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 争。(开始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 广州。
(5)主权遭破坏更多(鸦片贸易、传教等)
(6)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相同点
1.背景:中国腐败落后
2.发动者:英国 3.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4.目的:变中国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5.手段:武力侵略 6.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7.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8.影响: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 B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于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时,已经过了多少年?( B )
A.12B.14 C.16 NhomakorabeaD.18
3.圆明园遗址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是( A )
A.落后就要挨打 B.封建制度落后 C.鸦片危害严重 D.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4.“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 “火烧圆明园” 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
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C )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5.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割给沙俄的不平等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共17张PPT)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第 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二 次 时间:1856—1860年
鸦 经过: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
片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战 列强侵华罪行
争
俄国侵略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860.8月,英法联军第三次攻陷大沽; 1860.10月,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北京条约》
讲授新课
(二)天津条约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公开航行 签订国家: 俄美英法
(1)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侵占中国外兴安岭,黑龙江 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 土最多的条约。 (2)通过《北京条约》侵占中国西北和东北44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 (3)沙俄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材料研读
雨果的愤怒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 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 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 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兰西,另一个则叫作英格兰……我相信解放 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 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结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 大片领土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问题思考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 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数据,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认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也有图片资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时间和内容上较为接近,学生可能会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区分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之处,并深入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过程和结果,认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过程。
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同之处,加深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素材。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认知。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精品课件

内河中航美 运权通受商到口岸侵,犯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
中英、 自由航行等特权。
中法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鸦中片美税、 收鸦成片贸为易帝合法国的主合法义化要挟清政府
》
的中一法个得力的工具
中英
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
《北京条约》
中英 中法 中俄
香港清为大政商幅国逐府埠增家渐承,加认割。和沦九《人为龙天司津民英地条的方约国一》财的区继给续政殖英有负民国效,,担地赔增增款开额天重也津 割中占中国国丧领土失40大多万片平领方千土米
战 结果 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争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第一单元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 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 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3.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 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 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6.圆明园遗址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是( A)
A.落后就要挨打 B.封建制度落后
C.鸦片危害严重 D.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起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 二 时间 1856年—1860年
次
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10月 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
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1858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知概况
签订时间 1858年
签影订响国:家 俄、美、英、法 1.利于列强对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施加影响外(国监公视使、进操驻纵北)京。
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盗族闯的进耻了辱夏宫;。同一时个进,行它洗也劫让,另清一政个 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放 强更火 盗加焚 叫嚣烧 作张。 法国…。,在它另历永一史个的远则审警叫判示作台着英前国,中。一国个
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我力相学信习解,放了振的兴法中国华、涤。荡了污泥
个时辰。每到午时,所有生肖一起喷水
,人们根据喷水的动物可以知道大概时
圆明园海晏堂
间,所以又称“水力钟”。这是中西结
合的成功范例。
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走进圆明园
材料研读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
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
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现全在人这类座的宫殿犯中罪。。……圆有明一园天被,两烧个毁强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英国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2年
4年
东南沿海
长江中下游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精品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本课《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列强的侵华罪行(2)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温故知新:第一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明确: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导入: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抢劫、焚毁圆明园?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还丧失了哪些领土和主权?2、学习新课:第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时间:1856年10月—1858年(2)发动原因:外国侵略者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发动国家:英法联军进攻,俄美充当帮凶。
(4)发动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5)战争的经过: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了战争。
1857年法国以“马神甫事件”参与战争。
攻陷广州。
1858年联军北上,攻占大沽炮台,逼近天津,签定了《天津条约》。
(6)《天津条约》的内容: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④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