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初一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瞭望(liào wàng)缭绕(liáo rào)B. 迸溅(bèng jiàn)蹒跚(pán shān)C. 踌躇(chóu chú)箴言(zhēn yán)D. 徜徉(cháng yáng)缄默(jiān m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操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C.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还乐于助人。

C.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屋里的灯光亮着,我的心却静不下来。

D. 他走了,他去了远方,他再也没有回来。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沉重而坚硬。

B.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地飞翔在蓝天。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口气跑完了五公里。

B.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拔起一棵大树。

C. 她的笑容甜得像蜜一样。

D. 他的知识渊博,如同海洋一般。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

初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初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瞒天过海振聋发聩B. 蹉跎岁月妙手回春C. 轰轰烈烈翻箱倒柜D. 瞠目结舌振臂高呼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功底。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D.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实验。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高兴欢快B. 坚强勇敢C. 优美美妙D. 谦虚谦恭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太阳像个大火球。

B. 小明学习成绩很好,是班级的佼佼者。

C.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很有趣。

D.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是()A. 贪婪懒惰B. 勤奋谦虚C. 拘谨稳健D. 拘束稳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出自哪位古代诗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8. 下列词语中,与“自强不息”意思相近的是()A. 自暴自弃B. 自强不息C. 自怨自艾D. 自高自大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

B. 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C.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很有趣。

D.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10.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是()A. 贪婪懒惰B. 勤奋谦虚C. 拘谨稳健D. 拘束稳重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小明的家乡是一片美丽的田野。

春天,农民伯伯们开始忙碌起来,播种希望。

小明每天放学后,都会帮着父母在田间劳作。

他看着那一粒粒种子被埋入泥土,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能收获满满。

夏天,烈日炎炎。

小明和父母依然坚持在田间劳作。

初一入学语文考试试卷(重点初中)

初一入学语文考试试卷(重点初中)

初一入学语文考试试卷(重点初中)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句子.(5%)guǎ b__249; d__237; zh__242;ng p__236;n r__232;n m__249; b__249; _i__225; jiē( ) ( ) ( ) juān k__232; bō l__225;n zhu__224;ng ku__242; _iǎng yǒu sh__232;ng y__249;( ) ( ) ( ) li__225;ng y__225;n yī j__249; sān dōng nuǎn,__232; y__250;shāng r__233;n li__249; yu__232; h__225;n.( )二.下面三组词语中,读音.字形.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A.张冠李戴(guān):帽子晕船(yūn) 爬山涉水(sh__232;)B.屏息(bǐng):抑止水流湍急(tuān) 恐吓(h__232;)C.好运难却(qu__232;):去.掉精雕细琢(zu__243;) 喷香(p__232;n)D.撇开(piē):抛弃大显伸手(shēn) 惹人喜爱(r__233;)三.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2%)绝:①断绝②极,最③独一无二,没有可比的④走不通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 绝路逢生 ( ) 绝大多数人同意 ( ) 他的手艺真绝(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__215;〞.(5%)1.《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著,是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 ( )2.〝绷.臣.奉〞都是后鼻音,而〝殖.诸.烛〞都是翘舌音. ( )3.《再见了,亲人》和《狼牙山五壮士》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4.〝刚强〞反义词是〝虚弱〞,近义词是〝坚强〞. ( )5.〝他成绩虽好,但很骄傲〞的〝骄傲〞与〝我为自己生长在这伟大的祖国而骄傲〞的〝骄傲〞是表示不同的意思. ( )五.按要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2+2+2)1. 填上有关〝立〞的词语.直立而有力叫( )立长时间站立叫( )立庄严恭敬地站立叫( )立三方势力对立叫( )立2. 用〝严〞字组成四个词语,分别填在括号里.为了( )打击毒贩子,不管是( )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缉毒队员对每一件毒贩的事都( )对待,毫不放松,经受着( )的考验.3. 在括号里写上四个〝从人的神态.外貌显示出很有精神〞的成语.( ) ( ) ( ) ( )4. 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①张水青同学( )虚心听取同学意见,同学们( )会乐意接近他,帮助他.②今年暑假,妈妈要带我去旅游,我( )去游览黄山,( )去攀登泰山.六.按要求改写句子.(5%)1. 即使我看了半天,还是有许多地方搞不懂.(修改病句)2. 绿叶扶持鲜花.(扩句)3. 高建成同志为了保卫长江大堤的安全而光荣牺牲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里.(缩句)4. 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改为反问句)5. 两只小鸟站在树枝上叫着.(改为拟人句)七.联系课文填空.(5%)1.蝴蝶谷( ).( ).( ).( ).( )环境十分清幽.2.〝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个诗句出自( )朝著名诗人( )写的(《》),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把瀑布写得( ).3.时间给勤奋者留下( ),给懒惰者留下( ).八.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写上序号).(3%)( )那条蛇头尾乱摆,平名正扎拼命挣扎.( ) 忽然,小狗停下来,〝汪汪〞地惊叫起来.( )〝呼哧〞一下,小狗勇猛地冲上去,踩住蛇的全身.( )我定睛一看,蚶怕羁勒,害怕极了,一条毒蛇正迎面爬来.( )星期天,我带着小狗到山上去拔草.( )小狗决不退缩,它咬住蛇的七寸,蛇终于死了.( )小狗不像我慌张,只见它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蛇的动向.九.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优美景色.(4%)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赏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照耀十.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问题.(5%)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① ①无遗力:不留余力.遗,保留.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 ②绝:深刻,彻底.躬:亲身.1. 写出诗意.(3%)2. 读了这首诗后,受到什么启发?(2%)十一.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9+21)(一)诸葛亮探病(2+3+2+2)诸葛亮迈步跨进周瑜大帐,高声说:〝几天不见,都督的身体怎么就病了?〞其实他是明知过问,〝嗨……〞周瑜叹道,〝人有旦夕祸福啊.〞诸葛亮笑着说:〝应该是天有不测风云吧!〞周瑜一惊,然后假装呻吟起来.诸葛亮说:〝都督的病是气血淤积所至.必须先理顺气血,才能除病.〞周瑜赶忙问:〝您看吃什么药呢?〞诸葛亮笑着回答:〝我有一个药方,都督用后一定会气顺的.〞于是诸葛亮拿过纸笔,胡乱划了几笔,递给周瑜.诸葛亮说:〝这就是都督的病源啊.〞周瑜接过纸条一看,大惊,不禁内心感叹,诸葛亮真是神人,早就知道了我的心事.早知这样,不如早就把实情告诉他.诸葛亮写了些什么?纸条上只有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病源: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2.周瑜的〝病源〞是什么?你从语段中哪些语句可以知道?3.周瑜〝惊〞了两次,各是为什么?4.从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位怎样的人?(二)台湾神游(2+3+2+2+5+2+2+3)1.中秋节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我注视着它,好像看见美丽的嫦娥仙子正坐胡桂花树下,遥望着美好的人间,思念着久别的亲人.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今晚的节目有些特殊,不管是新闻,还是歌舞.电视剧,大都表现了台湾人民思念故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和祖国人民想念台湾骨肉亲人的主题.2.看完电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望着那轮(a)jiǎo ji__233;的圆月,我好像乘着飞机,飞到了美丽的台湾省.在飞机上我俯视全岛,它真像一座美丽的海上公园.接着,飞机降落在台湾岛东部,这里大部分是山地.远远望去,有险峻的奇峰.悬崖,飞奔的急流.瀑布,平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景色优美.3.台湾岛上还有世界闻名的游览山——日月潭.于是我(b)mu__249; m__237;ng 前去,饱览那(c)hū guāng shān s__232;.我坐在汽车里,看到重峦叠嶂,潭水碧蓝,波光如镜,朵朵白云在翠峰山间飘浮.当夕阳把最后的余辉射向湖面时,日月潭烟霞四起,轻纱般的薄雾在湖面上飘来荡去,我(d)t__225;o zu__236;在这美丽景色之中.4.我又来到了台湾西部平原□我了解到这里盛产甘蔗□水稻□还有香蕉□菠萝□桔子等□随后□我又赶往北部海边□参观了著名的海港——基隆□这里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台湾真是名不虚传的宝岛□5.〝喵——〞小花猫一声叫唤,把我从美丽的幻境中唤醒过来,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让宝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要贡献一份力量!6.夜更深了,中秋节之夜的月亮更圆更亮了.我想:此时台湾的少年朋友也在月光之下神游祖国的大陆吧.我相信,总有一天,海峡两岸的人民会团聚在一起,祖国一定会统一的.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进入甜蜜的梦乡.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上词语.a b c d2.请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名不虚传: 神游: 4.用〝〞画出文中比喻句,用〝——〞划出与课文第一段第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5.给文章分段(在文章中用〝||〞表示),并写出第二段段意.6.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把有关词语写下来.7.从作者的神游中,你觉得台湾是个怎样的地方?8.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十二.作文.(26%)面对〝非典〞,这是你人生中的一次意外的经历,在这些日子里,你所见所闻所感一定很多……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写出你的心里话.(字数不少于400字)。

初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初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初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内容预览:七年级新生入学考试试题(时刻: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存与运用(共33分)1.依照拼音写出词语。

(3分)①wǔrǔ()②kāng kǎi()③zīxún()④juàn liàn()⑤ké sou()⑥bào yuàn()2.用“-”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①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xuán xuǎn)涡中脱出身来。

②他用彩纸折(zhēzhé)了一只漂亮的小青蛙。

③星期天,我背(bèi bēi)着妈妈买了两本书。

④我昨天看了一位艺术大师的肖(xiào xiǎo)像。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3分)①废()忘()②舍()为人③同心()力④居()思()⑤万古长()⑥神机()算4.请写出下列字的结构和笔画数。

(2分)汉字键丸囫淼结构笔画数5.依照前面的提示,把下面这些与“看”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

(4分)①走看看,右看看--左顾右()②站在高处往远处看--高()远瞩③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④看惯了,只当没看见--熟视无()⑤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后⑥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晰楚--一()无余⑦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面相()⑧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主意--()异思迁6.仿写成语。

(3分)①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调兵遣将②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同甘共苦7.句型转换。

(4分)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改:②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怀集体。

”(改为陈述句)改:③这花真香。

(改为夸张句)改:④树干上的枯枝败叶能够吸取一部分雨水。

(缩句)改:8.选择填空。

(4分)①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A.《封神演义》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②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③《孟姜女哭倒长城》是我国古代民间传奇,里面提到的皇帝是()A.刘邦B.秦始皇C.唐太宗D.乾隆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专门受到颂扬,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是()A.梅竹兰B.松竹梅C.梅兰菊D.松梅菊9.蒲松龄从小勤奋好学,为鼓舞自己刻苦攻读,他曾经撰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心志。

初一招生语文考试卷

初一招生语文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B. 奋发向前奋勇争先C. 画龙点睛画蛇添足D. 风和日丽风雨同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的原因,我没能按时参加这次活动。

B. 我要感谢那些在我困难时刻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C. 我们学校最近开展了以“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3. 下列成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助。

B.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成熟的考虑。

C.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默默无闻,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D. 胸无点墨:形容人没有文化或知识。

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着光芒。

B. 他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C. 他的动作像猫一样敏捷。

D. 这本书的内容像山一样丰富。

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精美。

B. 他成绩优异,是班级的佼佼者。

C. 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日新月异。

D. 他因为偷窃被学校开除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填入空白处使句子完整的一项是:因为______,所以______。

7. 下列句子中,将下列词语填入空白处,使句子通顺的一项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8. 下列句子中,将下列成语填入空白处,使句子通顺的一项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9. 下列句子中,将下列词语填入空白处,使句子通顺的一项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0. 下列句子中,将下列词语填入空白处,使句子通顺的一项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初一入学考试试卷语文

初一入学考试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shēn mò)惊愕(jīng è)颠簸(diān bǒ)B. 瞒哄(mán hōng)倔强(jué jiàng)贪婪(tān lán)C. 沮丧(jǔ sàng)碧螺春(bì luó chūn)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D. 沉思(chén sī)奔腾(bēn téng)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栩栩如生、漫不经心B. 欣欣向荣、神采奕奕、错落有致C. 悠然自得、心旷神怡、肆无忌惮D. 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络绎不绝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C.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思考着,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D.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勤奋刻苦的重要性。

4.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假如我是一名老师,我会用爱心和耐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D. 我看到他难过,便安慰他说:“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 下列词语中,与“骄阳似火”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霜天雪地B. 春暖花开C. 风和日丽D. 炎炎烈日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在建筑、绘画、音乐、舞蹈、雕刻、戏剧、文学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古代建筑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从宏伟的宫殿、坚固的城池,到精致的亭台楼阁,都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初一入学语文考试试卷

初一入学语文考试试卷

初一入学语文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共4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每题2分,共10分)(1) 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习课文,还要学习课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2) 春天到了,小草从地里钻了出来,显得生机勃勃。

(3)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2. 成语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______。

(2)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______,而应该迎难而上。

(3) 他做事总是一丝不苟,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可谓______。

3. 词语解释(每题3分,共6分)(1) 栩栩如生:______。

(2) 锲而不舍:______。

4. 句子成分分析(每题3分,共6分)(1) 老师要求我们认真完成作业。

(2) 春天的花园里,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5. 古诗词默写(每题2分,共8分)(1) 床前明月光,______。

(2) 春眠不觉晓,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20分)[文章内容][问题1] 文章中提到的“春天”象征着什么?[问题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春天?[问题3] 你从文章中体会到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情感?[问题4] 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主题?2.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10分)[古诗文内容][问题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问题2] 请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写作能力(共30分)1. 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30分)提示:描述你第一次来到初中校园的情景,包括你的感受、所见所闻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写作内容]结束语:同学们,本试卷旨在考察你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希望你们能够认真作答,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考试,你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找到方向。

祝你们考试顺利!。

语文初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 yuán zì dé)B. 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C.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D.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非常聪明,他的大脑就像一台电脑。

B. 那个男孩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春天的阳光温暖如母亲的手。

D.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心一意B. 千里迢迢C. 雪中送炭D. 风吹雨打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但还是觉得很有趣。

B.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

C. 我去书店买了很多书,包括历史、科学和文学。

D. 他把书包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就去写作业了。

5.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丰富、富裕、富饶B. 高兴、愉快、快乐C. 聪明、智慧、机敏D. 严肃、严厉、严格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小明非常勤奋,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公园的环境非常优美,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C. 我听说这家餐厅的菜很贵,但还是想去尝试一下。

D. 她的歌声非常动听,仿佛能让人飘到云端。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把“希望”写成了“希冀”。

B.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精美。

C.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D. 他把“愉快”写成了“快活”。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B. 你怎么还不去复习?C.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一定能够回答出来。

D. 他真是太棒了!9. 下列词语中,属于量词的一项是:A. 只B. 条C. 个D. 些10. 下列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二期语文期中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蜷.缩(quán)藐.视(mǎo)亲昵.(ní)B.屏.住(bǐn)煎熬.(áo)奚.落(xì)C.累.赘(lèi)嘲.笑(cháo)抵御.(yù)D.偏僻.(pì)权.利(quán)魅.力(mèi)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
( ) ( )不前落荒( )() 谈笑( ) ( ) ()()遍野声名()()名( ) 其实( ) ( ) 吞枣()劳成()3、表示“看”的意思的字很多,请按词填字。

(4分)
一( )如故( )死如归面面相( ) 管中( )豹
( )尘莫及( )前顾后耳闻目( ) 走马( )花
4、按要求填写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6分)
(1)写出四个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 ) ( ) ( ) ( )
(2)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得意忘形()
有条不紊()聚精会神()
(3)读下面的一段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4分)
我们要毕业离校了,看着( )的校园,想着( ) 的老师和( )的同学,心中真有点( )。

5、根据上下文意思和对教材中精典内容的理解填空。

(7分)
(1)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

(填诗句)
(2)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3) 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人名言。

(4)补充诗句名言。

a ,天下谁人不识君。

b ,西出阳关无故人。

c等闲识得东风面,。

d ,不拘一格降人才。

e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f ,润物细无声。

j崇尚文明充实精神生活,
6、仿句。

(任选一个)(4分)
(1)例句:燕子衔来了一个花枝招展的春天。

仿写:母亲用毛线编织出了。

(2)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仿写:鲜花,如果那。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并写出句意。

(2分)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以:()子:()
句译:。

8、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1分)
A.爸爸虽然很胖,但是行动很麻利。

B.书桌里陈设着同学们使用过的文具和书籍。

C.我们每个同学在今天的考试中都要发扬出自己的学习水平。

D.因为他迟到了10分钟,因此他错过了这趟校车。

9、按要求写句子。

(4分)
a 爸爸的目光变得严肃起来。

(改为比喻句)
b 小明对妈妈说,他今天中午不回家吃饭,让妈妈不用等他。

(改为直述句)
c 秋天来了,田野里的稻谷熟了,山坡上高粱红了。

(改为拟人句)
d 这莫高窟是民族艺术的瑰宝。

(把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0、修改语段。

(共6处,3分)
“六一”庆祝会上,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发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

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庆祝,刘华十分激动极了,他表明自己的决心:
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励,刻苦钻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11、将下列习惯用语填完整。

(4分)
翻手为云--------()()------------后无来者
捡了芝麻---------()( ) ---------- -弃之可惜
前事不忘---------()()---------- --祸不单行
口里无风---------()( ) -------------孰能无过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
(1)一儿曰:“日初出(),及其日中(),此不为(
)?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任”是()的意思,
“尔”是()意思,这是()朝诗人()写的《》
中的诗句。

(3)故宫()的建筑艺术和()的珍贵文物,构成了一座()
的()。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9分)
(一)课内阅读。

(8分)
渔夫皱起眉头,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读短文,完成下面
1、这段话选自课文《》,作者是国作家。

(3分)
2、给文中()加上标点。

(1分)
3、“快去!”后加感叹号,应读出( )的语气。

(①命令;②催促)。

(1分)
4、“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读这句话应读出()的心情(①悲伤;②忧虑;③害怕;④欣喜)。

(1分)
5、你认为渔夫和桑娜是怎样的人?(2分)
(二)课外阅读。

(13 分)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

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下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流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
..于其中。

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
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

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
....。

这是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疗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

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

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
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陶醉:。

忧心忡忡:。

2、读第1自然段中“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填写:(3分)(1)“虽然……却……”表示关系。

(2)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缕缕书香弥漫”指。

3、读第2自然段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本本‘苦书’”,填写(2分)
(1)“本本”迭用表示的意思。

(2)“苦书”指的是。

4、“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2分)
(1)选择适当的词填入横线处。

(2)这个词(所填的词)表示的意思,也表现家人的心情。

5、阅读文中画线句“母亲感慨地叮嘱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2+2分)
(1)“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
(2)“父亲的精神”指的是。

6、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这“很多很多”指的就是
(2分)
三、习作。

(30分)
你的身上总有许多闪光点,这足以让你自豪,足以让你值得为自己喝彩!请你选取自己在生活中的闪光点,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45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