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女子各年龄的称谓 你知道吗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的女子嫁给丑陋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的妻子。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的女子嫁给丑陋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的妻子。

只适用时已发迹或兴盛的人称其贫穷或未得志时的妻子。

糟糠之妻:指贫穷时人患难的妻子。

家庭出身大家闺秀:大户人家有才学的女儿,闺秀,有贤良和才学的女子。

专称大户人家的娴淑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古代女子各个年龄段的称谓

古代女子各个年龄段的称谓

古代女子各个年龄段的称谓
古代汉语中,对于女子的年龄有特定的称谓,这些称谓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生命的不同阶段的认识和尊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女子年龄称谓:
1. 婴儿期:
- 婴儿:1岁以下的婴儿。

- 乳儿:1-3岁的孩子。

2. 童年期:
- 的总称:6岁以下的儿童。

- 孩儿:6-10岁的儿童。

- 幼女:10岁以下的女孩。

3. 少女期:
- 少女:13岁至出嫁前的女孩。

- 豆蔻年华:13-15岁的少女。

- 破瓜:13-14岁的少女。

- 碧玉年华:16岁左右的少女。

4. 青年期:
- 亭亭玉立:15-20岁的年轻女子。

- 二八:16岁。

- 桃李年华:20岁左右的女子。

5. 成熟期:
- 芳华:20-30岁的女子。

- 弱冠:20岁。

- 玉貌花容:年轻美丽的女子。

6. 壮年期:
- 半老徐娘:30-40岁的中年女子。

- 花信年华:30岁左右的女子。

7. 中老年期:
- 阅世故:40岁以上的女子。

- 老妇:50岁以上的女子。

- 进入暮年:60岁以上的老妇。

这些称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变迁,一些称谓已经不再使用或含义发生了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年龄称谓并不局限于特定性别,只是在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对女性的称谓更为丰富和细致。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的女子嫁给丑陋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的妻子。

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百科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百科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百科
古代女子的年龄称谓在不同朝代和不同地区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1. 童女:指未成年的女童。

2. 少女:指年龄在十几岁的女子。

3. 女郎:指年龄在二十多岁的女子。

4. 姑娘:指未婚的年轻女子。

5. 妇人:指已婚的成年女子。

6. 贵妇:指地位较高、家庭富裕的女性。

7. 娘子:一般是指已婚女子的敬称。

8. 皇后:指帝王的妻子,地位最高的女性。

9. 太后:指已故皇帝的母亲或已退位的皇后。

10. 皇太后:指已故皇帝的妻子或已退位的皇后。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称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可能有所差异。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我们都经常说:都是有“家室”的人了..但是到底什么是“家室”恐怕没几个人知道..女人有了男人了;出嫁了;就说明她有“家”了;男人娶了老婆;就可以说他有“室”了..这就是所谓的家室;所以有家;有室又可以指男女已经是结婚年龄了..其实;有很多词语和年龄有关;后人就由它作为年龄的代称;我介绍几个对女子年龄的称谓:度——小儿初生之时..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童龀——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垂髫——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髫;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龆——儿童换牙..龆年:童年..髫年——童年..髫龄——童年..稚——称年龄小的为稚..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周晬——指婴儿周岁..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孺子——儿童..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代指少年..黄口——十岁以下..始龀、髫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及笄——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处子——未出嫁的女子..千金——对人家女儿的的敬称;多指未婚者..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幼艾——指美貌的青年男女..《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姥——年老的妇人..。

古代形容女子年龄的称谓

古代形容女子年龄的称谓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女子12岁开始挽上发髻,插上金钗,代表告别童年时代,为金钗之年。

豆蔻之年:女子13-14岁。

用豆蔻表示这个年纪的女子正待开放,惹人喜爱。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古代女子满十五岁后,须结发,行笄礼,也就是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

及笄代表已经成年,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

碧玉之年:女子16岁。

这个年纪女子像玉一样温润透亮,既有少女的稚嫩,还有初为人妇的妩媚。

破瓜年华:女子16岁。

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桃李之年:女子20岁。

桃李用来比喻女子青春年少。

桃李用来比喻女子青春年少
花信之年:女子24岁。

这个年纪的女子是一生中最为明艳动人的时候,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摽梅之年:女子适婚的年龄。

摽梅指梅子从树上掉落,泛指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徐娘半老指女子过了三十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

称呼女子徐徐娘有轻薄之意,但自称徐娘则有自谦自贬之意。

人老珠黄:女子40岁。

喻指女人年老色衰,不被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