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矿业废物的酸化潜力
矿山废石综合利用可行性报告

矿山废石综合利用可行性报告在今天全球发展中,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矿业废弃物堆积成为环境重要问题之一。
而在矿山废弃物中,废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果将其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轻环境负担,还可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因此,本篇文章将关注矿山废石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矿山废石的现状矿山废石是矿山开采中产生的难以充分利用的废弃物。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废石往往堆积在矿山的周围或内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
现实情况表明,大多数矿山废石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往往会威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矿山废石的综合利用概述1. 生产建筑材料矿山废石可以作为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料。
通过特殊的加工和处理方式,废石可以被转化为建筑中的砖石材、开采道路需要的碎石等等。
同时,废石的制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地铁建设以及绿化工程等方面。
2. 生产工业原料废石还可以用于生产工业原料。
某些废石中含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非金属元素,如果能够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提取出来,就可以制成各种工业原料。
这将有助于减少铜、铝和其他矿物等原料的使用,有别于传统的原材料需求。
3. 生产肥料废石可以用于生产肥料。
废石中可能含有的磷、钾等元素能为土地提供养分,并且可以获得可控的提取技术,使其在土壤中得到最大的吸收,还能起到逐渐改善土地性质的效果,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土地修复利用废石还可以进行土地修复,能够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废弃物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一般简单的处理方法并不能解决,处于植被生长较为困难的野外地区做土地修复,利用废石覆盖并__/end__/正确调剂土壤,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够减缓土地的腐蚀速度。
三、矿山废石的可行性分析1. 资源丰富根据文章开头所述,矿山废弃石材具有巨大资源潜力,废石的综合利用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垃圾等,同时也可以为资源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补充。
2. 技术先进废石的综合利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发展先进的工艺可以实现对各种物质的利用。
矿山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矿山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矿山废弃物是指在矿业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再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由于其数量庞大且含有有害物质,正确的处理和有效的利用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矿山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利用方式,以及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和效益。
一、矿山废弃物的分类矿山废弃物通常可分为两大类:矿石尾矿和矿山岩石碎屑。
矿石尾矿是从矿石中提取出有用矿物后剩余的残渣,其中可能含有金属、非金属等有害物质;矿山岩石碎屑是在矿业开采过程中剥离、破碎的固体岩石材料。
根据具体矿种和开采方式不同,废弃物的组成和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二、矿山废弃物的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矿山废弃物,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埋、深海放置、回填和综合利用等。
1. 填埋:填埋是将废弃物堆填至矿区内的废弃土地中,进行永久封存。
填埋方式简单、成本低,但可能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会增加环境风险。
2. 深海放置:深海放置是将废弃物投放至海底较深的地方,远离陆地。
这种方式能够节约陆地资源,但存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和监测。
3. 回填:回填是将废弃物重新填回矿坑中,将矿山恢复成为原始的形态。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但需要考虑到废弃物的体积和性质,以及回填后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
4. 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是指将矿山废弃物加以处理,将其中的有用成分回收利用。
例如,通过浸出、筛分、磁选等技术,从尾矿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金属物质,或者将岩石碎屑用于建筑、路基等工程。
综合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并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矿山废弃物的利用措施和可行性考虑到矿山废弃物的种类和性质,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利用措施:1. 回收有价值金属:通过矿石尾矿的浸出、浮选等流程,提取出有价值金属,如金、银、铜等。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利用和再生,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应注意加强对环境污染物的处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环保合规。
2. 废弃物用作建材:岩石碎屑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应用于道路、堤坝等工程。
铅锌尾矿

1 金马铅锌矿细粒尾矿库的加固实践魏发正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 42 河南某铅锌尾矿回收白钨试验研究刘亮田树国... 矿业快报2008 63 柿竹园铅锌尾矿湿化学法合成硅酸钙粉末毕松梅徐利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 A024 广西环江铅锌矿尾砂坝坍塌对农田土壤的污染及其特征翟丽梅陈同斌... 环境科学学报2008 65 充分利用澜沧铅矿尾矿与废渣的思考赵永生资源再生2008 46 铅锌尾矿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朱建平李东旭... 硅酸盐学报2008 A017 南京铅锌银矿全尾砂胶结充填汪顺才曹维勤... 有色金属2008 28 某氧化铅锌尾矿浮选试验研究余艳平童雄...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8 29 废弃尾矿中碳酸锰矿铵盐焙烧富集工艺研究汪顺才王方汉... 金属矿山2008 310 从四川某铅锌矿尾矿中回收氧化锌的选矿工艺研究周怡玫严志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8 111 回收尾矿中有价多金属的试验研究王雅静田锋资源再生2007 1212 先河公司启用旧址储存尾矿,造矿依然闲置无中国铅锌锡锑2007 1113 用铅锌尾矿制备中热水泥熟料的研究宣庆庆朱建平... 硅酸盐通报2007 514 某低品位铅锌尾矿的浮选试验研究邓惠英魏宗武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 515 怀集坑尾鸡公涌铜铅锌矿找矿分析顾锡明西部探矿工程2007 1116 从凡口铅锌矿尾矿中回收铅锌曾懋华颜美凤... 金属矿山2007 917 从磁选尾矿中回收钼和锌的选矿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余祖芳刘建远...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7 418 会理锌矿尾矿中氧化锌的综合回收罗仙平严志明... 金属矿山2007 819 某银铅锌多金属矿尾矿废水自然净化试验研究朱来东吴国振甘肃冶金2007 420 铅锌矿尾渣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及潜在生态风险彭晖冰刘云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21 铅锌尾矿砂综合利用及用于制备阻尼材料填料王世芬楚合磊... 江西科学2007 122 铅锌尾矿对环境污染的初步研究卓莉沈王庆中国科技信息2007 1223 湖南临湘铅锌矿尾矿库环境状况及开发利用研究郭建平吴甫成... 土壤通报2007 324 潘洛铁矿从尾矿中回收有价元素成效大无金属矿山2007 525 拓开铜铅锌尾矿在水泥制造中的全面应用(二)傅圣勇俞寿苗... 四川水泥2007 326 充分利用澜沧铅矿尾矿与废渣的思考赵永生云南冶金2007 227 拓开铜铅锌尾矿在水泥制造中的全面应用(一)傅圣勇俞寿苗... 四川水泥2007 228 从磁选尾矿中回收伴生锌的试验与实施黄尚明矿业工程2007 229 回收磁选尾矿中锌的试验与生产实践温永富中国矿山工程2007 130 尾矿再选回收金锌的试验研究鲁军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7 131 从凡口铅锌矿尾矿中回收硫精矿的研究曾懋华颜美凤... 矿冶工程2007 132 ZnO添加剂对复合尾矿微晶玻璃的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陆雷江勤... 矿产综合利用2007 133 铅锌尾矿与莹石在水泥生产中的利用及对比欧天安江西建材2006 434 某钨锡矿抬浮中尾矿钼铜锌浮选试验研究叶雪均张亚娟... 中国钨业2006 635 尾矿烧水泥——高效利废、节能环保傅圣勇秦至刚中国水泥2006 1136 用铅锌尾矿和页岩制备高C3S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朱建平宫晨琛... 硅酸盐通报2006 537 浅谈铅锌选矿厂尾矿的综合利用张美钦福建化工2006 438 EDTA调控下灯心草和龙须草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孙健铁柏清... 环境科学研究2006 441 铜铅锌尾矿作混合材试验傅圣勇秦至刚... 四川水泥2006 442 提高某铅锌矿尾矿浆浓缩脱水效果的研究严群邓建红... 金属矿山2006 843 高锌尾渣的湿法处理张丽霞(译)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 844 贵州利用锌尾矿渣研制非烧结砖和空心砌块梁嘉琪砖瓦2006 745 利用锌尾矿渣生产非烧结砖的探索梁嘉琪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6 746 不同改良剂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灯心草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特性的影响孙健铁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 347 利用铅锌尾矿代替粘土和铁粉配料生产水泥熟料的研究吴振清周进军... 新世纪水泥导报2006 348 使用铅锌尾矿实施无铁配方庞东卫中国水泥2006 249 老尾矿锌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王雅静张宗华云南冶金2006 150 铅锌矿尾渣重金属在化学萃取前后的形态变化特征刘云国王显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51 铅锌尾矿人工湿地中PFU原生动物群落特性阳承胜张干...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 152 四种草本植物对铅锌尾矿土壤重金属的抗性与吸收特性研究袁敏铁柏清... 草业学报2005 653 氰化尾渣回收铅锌混合精矿过程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吴向阳王明勤...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5 654 银合欢在大厂矿区锡锌尾砂库生长的野外试验研究宋书巧吴欢...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 655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尾矿综合回收试验王雅静张宗华中国矿业2005 1156 利用铅锌尾矿配料在2 500t/d预分解窑的应用吴振清周进军水泥2005 1157 改良剂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上龙须草生长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袁敏铁柏清... 农村生态环境2005 458 氰化尾渣回收铅锌混合精矿过程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吴向阳王明勤... 中国科技信息2005 17A59 从云南边境某选矿尾矿中回收铅锌的工艺试验研究刘全军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5 561 阳朔铅锌矿的环境现状与尾矿废水处理模式分析覃朝科李艺... 矿产与地质2005 162 4种草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重金属的抗性与吸收特性袁敏铁柏清... 生态环境2005 166 铅锌尾矿渣代替硫酸渣烧石英尾矿代替粘土生产水泥熟料张献伟河南建材2004 268 多花黑麦草在酸化铅锌尾矿上的定植和生长简曙光杨中艺... 应用生态学报2004 269 铅锌银尾矿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滕应黄昌勇... 土壤学报2004 170 凡口铅锌矿尾矿的综合利用曾懋华龙来寿... 韶关学院学报2004 1271 尾矿坝非饱和带滞水曲线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段蔚平李广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 B1073 硫化矿尾矿堆的温度变化和动态淋溶规律研究马少健王桂芳... 金属矿山2004 1074 铅锌矿尾渣生产烧结砖的研制及工艺设计王伟陈春来... 砖瓦2004 975 大厂矿山尾矿选锌试验研究刘进张宗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4 376 香蒲植物生理特性及其对矿山尾矿的环保作用戴晶平胡岳华矿冶工程2003 677 尾矿氧化锌及碱式硫酸锌替代焙砂作中和剂对铁矾渣含锌的影响杨斌金忠甘肃冶金2003 B1278 铅锌尾矿渣代替铁粉在立窑生产上的应用林伟水泥2003 1179 在高硫铜锌浮选尾矿综合回收白钨矿中预先脱硫工艺试验研究周士强石志强... 国外金属矿选矿2003 1280 营养杯对长喙田菁在铅锌尾矿上的生长、固氮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简曙光杨中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 181 氰化尾渣中铅锌浮选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浅析贺政赵明林... 矿冶2003 382 会东铅锌矿尾矿初期坝施工实践樊述斌幸江涛... 有色矿山2003 283 从高硫铜锌浮选尾矿中综合回收白钨矿试验研究周士强石志强... 国外金属矿选矿2003 884 铅锌银尾矿污染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及主要生理类群研究滕应黄昌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485 华南铅锌尾矿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束文圣叶志鸿... 生态学报2003 886 南京铅锌银矿全尾砂胶结充填试验与系统改造王方汉曹维勤... 金属矿山2003 1087 超细粒氰化尾渣多金属浮选试验研究与实践王宏军金属矿山2003 788 银山铅锌矿尾矿坝浸润线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蒋卫东李夕兵... 金属矿山2003 489 某铅锌矿选矿尾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肖福渐湖南有色金属2003 190 某铅锌矿高铅高PH值尾矿废水处理陈家栋胡厚勤... 有色金属2002 291 氰化尾渣中锌浮选的研究贺政矿冶2002 392 茎瘤对长喙田菁在铅锌尾矿环境适应中的意义Ⅱ—茎瘤对长喙田菁固氮和积累重金属的影响简曙光杨中艺植物生态学报2002 293 茎瘤对长喙田菁在铅锌尾矿环境适应中的意义—I.茎瘤对长喙田菁生长发育的影响简曙光杨中艺植物生态学报2002 195 尾矿氧化锌脱氯试验研究强娟茹贡大雷有色冶炼2002 196 利用尾矿生产氧化锌微粉的试验研究张得秀张昱琛有色冶炼2002 197 应用铅锌尾矿煅烧水泥熟料吴振奎建材工业信息2002 598 银山铅锌矿尾矿库扩容稳定性研究李信斌江西有色金属2002 499 高岭矿铜锌矿废弃尾矿植物分布及超量积累金属元素植物研究苏国兴万志刚... 农业环境保护2002 1101 铅锌银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研究滕应黄昌勇... 中国环境科学2002 6102 从氰化尾矿中浮选回收铅、锌的生产实践于振福郝建贞黄金2002 7103 浅谈含重金属离子的铅锌矿尾矿废水危害及治理邓敬石陈家栋... 云南冶金2002 2104 铅锌尾矿作矿化剂生产P·0525水泥党君灏周国新建材技术与应用2002 5105 铅锌矿废弃地尾矿砂对银合欢幼苗定居的影响张翠君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 2108 银山铅锌矿尾矿库3#副坝综合治理实践李信斌湖南冶金2001 5110 锌精矿沸腾焙烧尾气制酸系统开车防止SO2污染的实践陈昌学有色冶炼2001 5111 广东乐昌铅锌尾矿的酸化潜力束文圣张志权... 环境科学2001 3112 铅锌尾矿上自然定居植物孙庆业蓝崇钰... 生态学报2001 9113 香根草和百喜草对铅锌尾矿重金属的抗性与吸收差异研究夏汉平束文圣... 生态学报2001 7 114 重选法回收铅锌尾矿中硫的研究邱乐黄美媛有色金属2000 4120 铅锌尾矿废水处理系统中PFU原生动物群落变化特征及其与…徐润林黄铭洪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 4121 铅锌矿尾砂的利用何水清中国物资再生1999 11122 利用铅锌尾矿与晶种作复合矿化剂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试验研究权胜民云南建材1999 3 123 大型玻璃钢螺旋溜槽在选锌尾矿中选硫的应用余增辉江苏冶金1999 5124 广东乐昌铅锌尾矿废弃地酸化控制研究胡宏伟黄铭洪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 125 低品位多金属矿石扫选尾矿的选锌试验杨连环胡土林浙江冶金1999 1126 澳大利亚Cannigton银铅锌矿含硫废石尾矿处理马利军四川有色金属1999 3127 会理锌矿尾矿床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罗洪涛四川有色金属1999 1128 乐昌铅锌尾矿的酸化及重金属溶出的淋溶实验研究胡宏伟束文圣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 3 129 某铜浮选尾矿中锌的综合利用综合王占岐矿产综合利用1998 4130 采用快速浮选工艺对锌尾矿的超级扫选诸达.,MW 汤国新国外选矿快报1998 24131 低锌,低硫铅锌矿尾帮在我公司的成功应用范斌福建建材1998 4132 上游法尾矿坝的中后期技术管理陈来建有色矿山1998 3133 湖南临湘矿区铅锌尾砂对杉木生长的影响汪政科郭菊荣林业科学研究1998 6134 铅锌尾矿作矿化剂在我厂的成功应用蒋高柱云南建材1998 1135 用铜锌尾矿和锡渣配料生产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苏延任水泥1998 10136 利用泥灰岩和铜锌尾矿烧制水泥熟料的研究黄其秀胡卫民水泥1998 5137 利用铅锌尾矿代替部分原料生产水泥孟祥金水泥1998 3138 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新工艺和装备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罗良士韩振中矿产保护与利用1998 1 139 尾矿中绢云母综合回收的试验研究刘维阁矿产保护与利用1998 1140 铅锌尾矿中被石灰强烈抑制的黄铁矿活化浮选回收研究邓海波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98 1 141 闪锌矿酸化焙烧并回收尾气制酸冯本荣张常润河北化工1998 3142 铅锌尾矿作为水泥熟料煅烧矿化剂的研究管宗甫张素芳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1 143 尾矿综合利用——银山铅锌矿从尾矿中回收绢云母陈建文环境与开发1997 4144 铅锌尾矿中锌的测定程绍华邹月珍四川水泥1997 6145 我国大中型铜,铅锌,铁矿山尾矿含金性及综合利用可行性王静纯何双梅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7 A00146 锌尾矿制取饲料级硫酸锌刘开宇湖南化工1997 4147 细粒尾矿选硫研究及生产实践戴晶平广东有色金属1997 3148 凡口铅锌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分析束文圣蓝崇钰应用生态学报1997 3149 铅锌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冯定五等西部探矿工程1996 6150 EDTA络合滴定铅锌尾矿中的锌程绍华北京建材1996 3151 铅锌尾矿作矿化剂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张平水泥1996 2152 酸性淋溶对铅锌尾矿金属行为的影响及植物毒性蓝崇钰束文圣中国环境科学1996 6153 用磁分离和高梯度磁选综合利用铅锌选厂尾矿彭世英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 1154 铅锌尾矿做水泥矿化剂在我省的应用前景张平云南建材1995 3155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尾矿废水的研究宋绘有色金属设计1995 1156 铅锌矿尾矿污染区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曾清如杨仁斌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 2157 用细菌硫脲浸出法从铅—锌硫化矿浮选尾矿中回收金和银Mur.,DSR 袁慧珍有色矿冶1994 4 158 铅—锌矿老尾矿堆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陈焱吴为世界采矿快报1994 11159 铅锌矿尾矿场植被重建的生态学研究:Ⅰ.尾矿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张志权蓝崇钰应用生态学报1994 1160 从铅锌浮选尾矿中回收硫的研究何力顾愚矿产综合利用1993 3161 应用铅锌尾矿—磷石膏复合矿化剂生产425^#早强水泥王开吉安徽建材1993 4162 用重选预选铅锌浮选尾矿中低品位钨矿的研究许德明有色矿山1993 2163 利用铅锌矿尾砂生产免烧砖徐有林程晓军新型建筑材料1993 9166 铅锌矿尾砂制砖的探索徐有林程晓军砖瓦1993 4167 铅锌尾矿作矿化剂烧制水泥熟料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冯正良四川水泥1992 1168 石煤铅锌矿铜矿尾矿烧制特种水泥董文彬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科技与信息1992 1169 某铅锌矿尾矿坝工程勘察与稳定性分析王武林杨春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2 4170 利用微生物增强硫脲浸出铅—锌硫化矿浮选尾矿中的金根Mur.,DSR 李建忠国外锡工业1992 2171 关于从龙泉铅锌矿选矿尾矿中回收硫的研究卢土法蔡芝芳浙江冶金1992 1172 重选—重尾氰化锌置换提金工艺王庆民邹魁凰江西冶金1992 2173 苏联铅锌矿山的尾砂充填料制备工艺牧阳有色矿山1991 2174 合理应用高硫煤与铅锌尾矿降低水泥成本温世庆适用技术市场1991 2175 采用铅锌尾矿作复合矿化剂的实践易保社彭安辉湖南建材1991 6176 应用高硫煤与铅锌尾矿代替石膏作复合矿化剂温世庆湖南建材1991 4177 利用铅锌尾矿萤石复合矿化剂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陈政元湖南建材1990 6 178 利用铅锌尾矿作原料与矿化剂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实践朱良文湖南建材1990 4 179 用铅锌尾矿—茧石作复合矿化剂煅烧水泥熟料黄爱群水泥工业技术1990 1。
矿山开采的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
填埋材料
矿山废弃物可用于填埋 矿坑、采空区以及塌陷 区,实现废物的减量化
和稳定化。
土壤改良剂
尾矿中的微量元素可用 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
农作物产量。
制备陶瓷和玻璃
部分尾矿可作为陶瓷和 玻璃的原料,实现资源
化利用。
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
有价金属回收
经济价值展望
循环经济
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推动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延伸
将矿山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与相关产业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提高经济效益。
创造就业机会
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 就业压力。
政策法规完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
02
矿山开采废弃物处理技术
废弃物分类与分离
分类与分离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成分,将其分为 不同的类别,如废石、尾矿、废水和 废气等。分离过程包括重力分离、浮 选、磁选和化学分离等。
目的
分类与分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处理 和利用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废弃物压缩与固化
压缩
通过机械手段将废弃物压缩,减 少体积,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
05
矿山开采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未 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废弃物资源化
01
利用先进技术将矿山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建筑材料
、土壤改良剂等。
生态修复物等自然力量对矿山废弃
地进行生态恢复。
遥感监测技术
03
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监测,实现快速、准确的废弃
木质素磺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资料合集目录一、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二、木质素磺酸盐的溶液行为及其在气液和固液界面的吸附机理研究三、木质素磺酸盐的接枝共聚反应及两性木质素基絮凝剂LSDC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四、蔗渣木质素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五、木质素磺酸盐对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六、木质素磺酸盐的结构特征及其作为染料分散剂的性能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木质素磺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木质素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建材、石油、农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稳定性,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
本文将介绍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主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等,而化学方法则包括酸析、离子交换等。
其中,沉淀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调节pH值或改变温度等条件,使木质素磺酸盐从溶液中析出,再经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得到分离。
吸附法则利用某些物质的吸附性能将木质素磺酸盐从溶液中吸附出来,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等。
膜分离则是利用膜的透过性,使木质素磺酸盐透过膜而被截留,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木质素磺酸盐的降解主要采用生物或化学方法。
生物降解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木质素磺酸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酸、醇、酮等。
而化学降解法则主要采用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将木质素磺酸盐分解为更小的分子。
其中,氧化降解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将木质素磺酸盐氧化成小分子物质。
还原降解则是采用还原剂如硫酸钠、氯化钙等将木质素磺酸盐还原成低分子量物质。
水解降解则是利用酸或碱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糖或多糖。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对木质素磺酸盐的高效利用和环保处理需求越来越高。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更高效、环保的分离及降解技术,以实现木质素磺酸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化回收。
矿山废弃地的环境问题

矿山废弃地的环境问题摘要:作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直接结果之一,矿业废弃地对环境的压力与污染在相当程度上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及环境直接相关。
依据矿业废弃地污染环境的性质与特点,具体治理过程中,将基于生态恢复与生物技术利用以及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约束方面的对策措施结合起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基质改良,制度创新与约束一、矿业废弃地内涵及其我国矿业废弃地的现状所谓矿业废弃地主要是指因采矿活动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
依据其性质与形态上的区别,矿业废弃地主要涵盖了六大种类型:由剥离表土堆放而成的排土场废弃地,由开采的岩石碎块以及低品位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废弃地,由矿体采空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所造成的采矿坑废弃地,由采出的矿石经选出精矿后留下的尾矿堆积而成的尾矿废弃地,由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山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受采矿影响而无法利用与开发的土地。
此外,广义的矿业废弃地还应包括矿石的冶精所带来的冶炼渣堆积地以及冶炼厂周边的、因冶炼过程中重金属和排放所导致的退化土地。
显然,矿业废弃地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同时,也无形中说明了矿业废弃地对环境影响的广泛性及其治理工作的难度。
矿业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而且因这种废弃物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已成了整个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据统计,世界各国每年因矿业开发而造成的尾矿就达!$亿吨以上;自#()*+'$$$年,估计世界采矿活动累计占地面积高达,)$$$-.',相当于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0;由于一般情况下,矿山的污染范围又为其占地面积的#$倍,因此,总体而言,矿业的环境污染面积就占了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0,情况之严重不可谓不触目惊心。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矿业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状况也不容乐观,而且总体上看,至今为止,因矿业开采而造成的环境恶化之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废弃矿山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废弃矿山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一、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废弃矿山资源化再生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废弃矿山指的是已经停止采掘或者生产的矿山,这些矿山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再生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废弃矿山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废弃矿山资源的分类废弃矿山的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煤炭资源、地下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其中,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是废弃矿山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包括铁、铜、铅、锌、锡、钨等多种金属矿物和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石膏、白云石等多种非金属矿物。
三、废弃矿山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1. 废弃矿山资源调查和评价技术废弃矿山资源调查和评价是废弃矿山资源化再生利用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了解废弃矿山的地质、矿产、环境等情况,确定可利用资源类型和数量,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调查和评价的内容包括:废弃矿山的地质条件、矿产类型和储量、环境质量、开采历史和遗留问题等。
2. 废弃矿山资源开采技术废弃矿山资源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地下采矿和露天采矿两种方式。
地下采矿是通过井口或坑道等通道进入矿山进行采矿,主要适用于开采深度较大的矿山资源;露天采矿则是直接在矿山地表进行采矿,主要适用于开采浅层的矿山资源。
在废弃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废弃矿山的地质条件、矿产类型和储量、露天采矿的开采方法等因素。
3. 废弃矿山资源处理技术废弃矿山资源处理技术是将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废气等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保标准并且可以继续利用的技术。
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将废渣、废水和废气进行分离和处理,包括筛分、过滤、沉淀、离心等;化学处理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渣、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等生物体进行处理,包括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等。
矿山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研究进展

矿山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采矿活动对矿区周围水体及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表生条件下重金属元素迁移转化途径和规律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字]矿山地球化学环境矿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石和尾矿不仅占用耕地,还产生含有害重金属的酸性或碱性排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1998年不完全统计,我国金属矿山在地面积存的尾矿已达40多亿吨,并以每年约2×108吨的速度在增长(蔡嗣经,杨鹏,2000)。
近十几年国内外地球化学在矿山环境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区、城市周围及道路两侧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造成土壤环境、水体、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等方面,尤其采矿活动引起的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王亚平等,1998,2000)。
1 采矿活动对矿区周围水体和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R.P.Borba等(2002)对巴西Iron Quadrangle矿区周围三条河的水、沉积物和风化金矿化岩石中砷的地球化学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水和沉积物中As的最高浓度出现在矿区附近,在表层水中最高可达300ug/kg,水系沉积物中As的含量在20~4000mg/kg之间,通过就地对黄铁矿和毒砂的风化过程取样研究,与矿石堆积风化相关的As的迁移可以追踪到一些已关闭的金矿。
As主要吸附在针铁矿上,最终释放进地表水和地下水,这个过程相当于产生大量As污染的矿井废水。
河流沉积物和尾矿堆样品的淋滤过程显示,样品中最大释放量为初始As总量的1~4%。
Claudia Herr和N.F.Gray(1997)研究了爱尔兰Avoca矿区废弃硫磺和铜矿石产生的酸性排水(AMD)对Avoca河的污染,发现在沉积物中Zn的吸附和解吸附过程中pH扮演了重要角色,当AMD排入时,Zn主要以溶解态存在于河水之中,河流沉积物中的Zn浓度低于背景值,其它重金属元素含量也不高,但当在距矿区下游7公里的一个肥料厂的排水导致河水pH升高时,河水中金属元素产生沉淀,混合区沉积物中Cu和Fe的含量明显增加,Cu的分离主要是共沉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