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鲍叔牙真心待友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鲍叔牙真心待友》这篇课文,该课文属于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鲍叔牙真心待友》讲述了传说中历史上一个忠诚善良、真心待友的著名人物,让人们明白了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帮助和关注的基础上的。

同时,它也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礼义廉耻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情操的重要素材。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鲍叔牙这个历史人物,领会其真心待友的品格,理解文中重要词汇、短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分析、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生珍视友谊,遵守诚信、勇敢、真诚的道德准则。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鲍叔牙这个历史人物;•领会其真心待友的品格;•理解文中的重要词汇、短语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学生对鲍叔牙真心待友这个品质的理解;•学生对课文中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他人之间形成的友情,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习和探究步骤一:阅读课文1.教师介绍《鲍叔牙真心待友》这篇课文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

步骤二:品读课文1.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汉字书写技巧。

2.学生跟读并理解生字词汇和短语。

3.学生朗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分段,并归纳出每部分的主旨。

步骤三:深度解读1.教师以问题式教学的方式提问,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深入含义,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通过讨论、解释和分析,概括出鲍叔牙这个人物的特点。

步骤四:语言运用教师设计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所学词汇和短语。

3. 课堂练习教师出题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进行小结,总结出鲍叔牙的真心待友品质,学生可以加深对这个品质的理解。

沪教版《鲍叔牙真心待友》教学设计

沪教版《鲍叔牙真心待友》教学设计
沪教版《鲍叔牙真心待友》教学 设计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德育渗透与情感升华 • 知识拓展与能力训练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概述
01
02
03
课文背景
《鲍叔牙真心待友》是一 篇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的课文,讲述了鲍叔牙与 管仲之间的深厚友谊。
讲解生字词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 碍。
分析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鲍叔牙和管仲的友情, 以及鲍叔牙真心待友的品质。
学生自主阅读与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提出问题和疑惑。
全班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小组讨论的结 果。
感恩心态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他人的付出和帮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 活。
05
知识拓展与能力训练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 2
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帮 助学生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环境。
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
讲述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的友谊故事,突出他们之 间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3
真心待友的主题
忠诚和真诚
通过鲍叔牙对朋友的忠诚和真诚,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品质在人 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宽容和理解
分析鲍叔牙对朋友缺点的宽容和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在与人相 处时应具备包容心。
重情重义
强调鲍叔牙在朋友困难时的不离不弃,让学生感受到情义的可贵 。

五年级语文下册27《鲍叔牙真心待友》 精选教学PPT课件3沪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27《鲍叔牙真心待友》 精选教学PPT课件3沪教版

第一件事:
1• 、鲍叔牙掰着手指算了算,说:“钱由 我出,你就想想怎样做生意吧。”
2、每次赚了钱,鲍叔牙总是把大部分给管 仲,自己只留一小半。
3、鲍叔牙诚恳地说:“我们是朋友,你家有 困难,我理应帮助。你就收下吧。
第二件事: 每次打仗,鲍叔牙都紧紧跟在管仲身边。
冲锋时,他跑到管仲的前头;后退时,他又走 在管仲的后边。遇到危险,鲍叔牙都毫不犹豫 地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管仲。
我更厌倦了那些人嘲笑我的自哀自怜, 甚至有很多时候,我分辨不清人心的真伪。
然而, 他们离去了,我却又这样的不情愿。 世界上的一切人或事都是容易被轻易遗忘的。 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没有什么是永远不能失去的。
曾经拥有的,我渐渐失去了; 曾经的人,渐渐离开了。
友情与爱情,也败给了伟大的时间。 我们离散在岁月的风里,最后,不见了踪影。 突然,我发现自己也在渐渐遗忘某些人,某些事,渐渐在远离一些人的生活。
正因为鲍叔牙真心诚意地对待管 仲,所以——
管仲逢人就说:“生我的是父母, 而真心待我的是鲍叔牙!”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 成语或名言?
(成语)道义之交、患难之交、 生死之交、莫逆之交、 贫贱之交、忘年之交
(名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 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在一次战斗中,鲍叔牙受了伤,管仲急 忙为他包扎伤口。管仲看到流血的伤口,难 过地说:“你是为了我才受了伤的啊!”鲍叔 牙笑了笑,说:“没关系!没关系!”
请复述课文:
为了朋友,鲍叔牙在管仲 家境贫穷时—— 鲍叔牙出钱帮助他做买卖,从生活上资助 他; 打仗时—— 鲍叔牙为保护管仲而受伤,用生命保护他; 做官后—— 鲍叔牙为成全管仲而辞官,这是鲍叔牙从国家的利 益考虑退的。

小学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小学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小学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小学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鲍叔牙真心待友》是一个出自《史记》的历史故事,课文记叙了鲍叔牙真心对待朋友管仲的故事,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诚友谊。

课文脉络清晰,内容通俗易懂,学生阅读并不困难。

第1节开门见山,交代了管仲和鲍叔牙所处的时代及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下面故事的展开作了必要铺垫。

第2~11节是课文的主体,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管仲家境贫困时,鲍叔牙出钱帮助做买卖。

打仗时,鲍叔牙为保护管仲而受伤。

做官后,鲍叔牙为成全管仲而辞官。

这三个小故事发生在他们不同的三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不管是生活贫困还是事业辉煌,鲍叔牙始终真心对待好友管仲,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最后写管仲也把鲍叔牙看成生死之交,从内心发出了“生我的是父母,而真心待我的是鲍叔牙。

”的感叹。

本课虽没有生动的情节描写,但三个小故事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以对话的方式展开,同时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也很形象传神。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字、词,课前的预习养成了一定的习惯,不存在太多的问题。

因此,布置一些书面的预习,进一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更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

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基本以自学为主,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和部分词义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教师在检查的时候,要更关注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上,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在阅读理解方面,读懂课文并不难,但要将自己的理解用概括、流畅的语言表达清楚,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

相对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

五年级语文下册《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示例

五年级语文下册《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示例

五年级语文下册《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故事,理解“真心待友”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3)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真心对待朋友。

(2)懂得宽容与理解的品质,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

3. 学会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人物的名字及其事迹的理解。

2. 对“真心待友”的理解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五、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4. 相关古代人物故事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故事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了解故事大意。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特点,讨论“真心待友”的表现。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重点讲解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

5.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中,学会珍惜友谊,真心对待朋友。

6. 课堂练习:用生字词造句,运用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故事。

3. 写一篇关于“真心待友”的作文。

八、教学反思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材教案(优秀8篇)

2024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材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材教案(优秀8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页是爱岗的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8篇管鲍之交教案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

鲍叔牙真心待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快速默读课文,并通过加小标题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和积累“形影不离”等形容朋友之间关系密切的词语。

3.感受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真诚友谊,懂得为朋友做出牺牲是高尚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1.能通过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懂得为朋友做出牺牲是高尚的行为。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词语:管鲍之交(1)这个词语读?(2)正音:鲍bào2.认识管仲:(1)师:管,指的是管仲;(2)看,这位就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管仲。

从你们查找的资料里用一二句话来介绍一下管仲。

(3)老师从资料中选择了这几句,请读一读:管仲,被齐桓公任为上卿,治齐40年,对内政、经济、军事进行全面改革,制定一系列富国强兵方略;对外以“尊王攮夷”相号召,“九和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3.知道鲍叔牙:成语里的“鲍”就是指鲍叔牙。

4.鲍叔牙和管仲之间是怎样的交情呢?齐读课题――鲍叔牙真心待友。

二、分段概括1.过渡:同为齐国人的鲍叔牙,他和管仲……――他们从小就是好朋友,整天形影不离。

2.解释词语:形影不离谁来说说它的意思?――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3.课文按生活的三个阶段记叙了三件鲍叔牙真心待管仲的事,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表示生活阶段的词语给课文分段,并试着用“什么情况下,鲍叔牙怎么真心待友”来概括这三件事。

4.交流:(1)文中表示他们生活的三个阶段的词语是:有一回(1―6)、后来(7―9)、后来(10―12)(2)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起长大了,鲍叔牙在什么情况下怎样真心待管仲的呢?鲍叔牙知道管仲家境困难,他主动出钱和管仲一起做生意,把赚的钱大部分给管仲。

五年级语文下册《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示例

五年级语文下册《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的友谊,理解真诚相待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历史人物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真诚待人、友谊至上的价值观,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的友谊,以及真诚相待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对鲍叔牙与管仲友谊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活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让学生深刻理解真诚相待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疑难问题。

3. 生字词学习与运用:(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讨论:5.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2)学生分享自己的朋友故事,讨论友谊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后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作文,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分析

的。

五年级语文下册《鲍叔牙真心待友》教案分析一、教材分析《鲍叔牙真心待友》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鲍叔牙和管仲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无私的、真挚的,让学生明确了待人处事的准则和道理。

同时,这篇课文也给学生传递了信仰、责任与担当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古代名人鲍叔牙和管仲的故事历史背景,明确真正的友谊的雄浑气魄和内涵;(2)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学生明确自己在传承发扬中华文明的伟大责任;(3)让学生全面掌握生词,“犒劳”、“聚餐”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3)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倾听和尊重别人的见解,与他人平等交流。

3.情感目标(1)教育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保持真诚、尊重和善良,学会心存感恩;(2)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友谊要富有牺牲、无私和坚韧的精神,让学生懂得尊重和珍爱自己的朋友;(3)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学生懂得勇于担当、锲而不舍,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教学方法1.情境演练法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带入文中角色所处的时空背景,感受当时发生的情感变化,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故事内涵、感受故事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

2.图书馆阅读法可以通过图书馆的馆藏,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感受到古代的文化底蕴及其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3.讨论式教学法可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以此达到信息互动、思想碰撞的效果,有助于拓宽学生对文化、人情和人生的多元认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读者问答方式,询问学生对于真正的友谊理解和认知。

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下来,为后续教学铺垫和桥梁。

2.阅读理解环节通过老师讲解或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整体内容,把握主旨要义和情感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叔牙真心待友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了解“形影不离”、“毅然”等词语的含义,积累“管鲍之交”等表示朋友交情的词语。

2、朗读课文,尝试列小标题来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

3、体会文章围绕中心选材,循序渐进地安排写作顺序的表达特点。

4、感受鲍叔牙待友的情深意重,激发学生敬佩之情。

一、人物介绍,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如果说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那无数历史人物便是一部部传奇。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传奇人物——鲍叔牙(板书:鲍叔牙)
这些成语和哪些历史人物有关?(交流:扁鹊、勾践、蔺相如、廉颇)
2、师:谁来读一读关于他的介绍?
3、鲍叔牙是历史上一个大贤大智之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鲍叔牙,读一读关于他的故事。

4、补全课题,齐读,从课题上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真心待友
师:这里的“友”,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他就是——板书:(管仲)
5、师:管仲是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

谁能将课题表达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文章会哪些事例来突出鲍叔牙待友的真心呢?
二、了解事件,列小标题
1、轮读课文
开头、结尾齐读,其他部分指名读,思考:为什么这样读?(2-6;7-9;10-11)
2、发生在哪几个时间段里的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一起做生意时
一起当兵时
一起做官时
(课文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选写了三个事例,其实作者这样写还有其他用意,学到后面我们再来体会。


3、借助填空,概括内容:
师:三个时间用了两个过渡词做连接?(后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鲍叔牙是怎样帮助管仲的,看着板书和同桌讨论,书上现成的句子尽量用上。

一起做生意时,
一起当兵打仗时,
一起做官时,
4、为了更精练更集中地概括文章内容,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列小标题的方法,老师示范“出资助友”,请同学列后两件事。

板书:出资助友“出资”是干什么,“助友”是目的
其他两件事情的小标题,自己试一试
板书:以身护友
辞官为友
5、小结:“助、护、为”三个字提纲挈领、突出了鲍叔牙是怎么“待友”的。

三、学习三件事,感受鲍叔牙待友的情深意重
(一)了解了文章的脉络,我们先看他俩一起做生意时,文章直接写鲍叔牙真心帮助管仲的句子有哪些?边读边划边体会。

1、出示三句句子,品读
出示:
鲍叔牙掰着手指算了算,说:“钱由我出,你就想想怎样做生意吧。

”每次赚了钱,鲍叔牙总是把大部分给管仲,自己只留一小半。

鲍叔牙诚恳地说:“我们是朋友,你家有困难,我理应帮助。

你就收下吧!”
师:鲍叔牙掰着手指在算什么?赚了钱以后还算吗?
师引读:鲍叔牙提议要与管仲合伙做生意,管仲觉得很为难,可是鲍叔牙却这样说——每次赚了钱啊,鲍叔牙总是——。

管仲有些过意不去,可鲍叔牙却诚恳地说——
2、小结:鲍叔牙的一言一行,透出了他的诚意,为了帮助管仲摆脱贫困,他可以——
板书:舍金钱
(二)再默读他们一起当兵打仗时,在你最有感受的语句做做批注。

1、交流重点——
“跑”、“走”、“毫不犹豫”、“笑了笑”
跑在前面是为什么?走在后边又是为什么?他从来不考虑什么?
正如课文第一节中有个词语所说的:形影不离
师引读:每次打仗,鲍叔牙都紧紧跟在管仲身边,冲锋时——后退时——遇到危险时——
“笑了笑”什么笑?为什么笑?(宽慰的笑掩饰的笑)
小结:鲍叔牙为了朋友真可谓用心良苦,即使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

板书:舍生命
2、小结:“跑”、“走”、“笑”,作者就是用这些最朴实的文字,却让我们感受到鲍叔牙的真心。

来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三)为了朋友能舍金钱,这是一般的朋友也有可能做到的。

但为了朋友能舍命,这已是很难做到的,那么课文记述的第三件事“辞官为友”,鲍叔牙舍去的又是什么呢?
1、出示句子:鲍叔牙知道自己如果继续做官,可能对管仲不利,于是就决定向齐桓公辞官回乡。

师:这段文字和课文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毅然”就是坚决的、肯定的,下定决心的意思)
2、舍身可以毫不犹豫,舍官却要下定决心,读读上下文,想想什么道理?
3、鲍叔牙可不是贪图官职,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出示: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师:在古人的心里,认为一个人的志向是比生命还重要的!经过多年打拼,鲍叔牙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政治家,他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报国志向,但是为了朋友的利益,他甚至放
弃了自己的志向,这比放弃生命更难啊。

板书:舍志向
3、想象说话
面对鲍叔牙的辞官,齐桓公挽留他说:“ ;”(师:想一想这句话
该读出什么语气?诚恳、称赞)管仲劝他说:“ ”;(什么语气?坚定)一些大臣更是议论纷纷,替他打抱不平,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

但是第二天,鲍叔牙还是悄悄离去。

4、了解鲍叔牙这样殚精竭虑为朋友的原因
师:何必呢?为什么鲍叔牙要这样做?在书中找答案。

出示:鲍叔牙说:“我不这样做,管仲也会这样做的。

我总以为,他比我有本领,有胆量,总有一天,他会干出更大的事业。


师:更大的事业是指?(管仲的事业,国家的事业)
管仲没有辜负好友的一片真心,为了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

他还辅助齐桓公作了诸侯霸主,为齐桓公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齐桓公尊为仲父。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6、小结:鲍叔牙是为了朋友,更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放弃自己的官职,舍弃自己的志向,他的胸襟是那样开阔,品格是那样高尚!
7、创设情境:当管仲功成名就时,好多人都来夸他——
人们会夸:“ ”
管仲会说:“ ”
生我的是,真心待我的是!
四、总结全文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现在你们知道这三件事情为什么按这样顺序写了么?
(真心的程度越来越深,安排材料是循序渐进的,在自己的写作中要加以借鉴)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鲍
叔牙真心待友的故事流传至今,我们现在常用“管鲍之交”这个成语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信任。

3、积累表现朋友交情的词语,齐读。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朋友之间的成语或名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