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7章 第8课时 探索规律(2)|西师大版(2018秋) (共10张PPT)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课件2

第 三 关:活学活用 你能根据商的性质,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商 吗? 已知111111111÷9=12345679
333333333÷27= 12345679
444444444÷36= 12345679 555555555÷45= 12345679 666666666÷54= 12345679
第 四关: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 一 关:奇 妙 的 宝 塔
8÷2= 4 从上往下看 你发现什么了? 80÷20= 4 800÷200= 4 8000÷2000= 4 在除法算式里,
从下往上看 你发现什么了?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这就是商不变的性质。
第 二 关:议一议
1500÷50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但余数却跟着扩大或缩小了,一定要还原本来的余数。
第 六关: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60÷28
8400÷400
300÷25
225÷25
270000÷250 78000÷13000
620-299
437-119-81 273+76+24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 的算式,同学们你们记住了 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 要善于发现,看看你能找到 类似的规律吗?
试一试
根据每列第一个算式的得数,直接写出后面两 个算式的商。
48÷4=12
300÷20=15 30÷2=
480÷40=
4800÷400=
15000÷1000=
第 五关: 认真想想
议一议:620÷70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商是8, 余数是6。
×
70
8
62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新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优质课课件

(05年)欣欣今年有(a-5)岁,毛毛今年有a岁,再过x 年后, 他们的年龄相差( 5 )岁。
(05年)木工锯一根木料,若锯成3段,需6分钟,以同样的速度, 若锯成6段,需要( 15 )分钟。
(07年)a只青蛙( a )张嘴,( 2a)只眼睛,(4a)条腿。 (08年)一个自然数用m表示,那么与它相邻的两个 自然数分别
思考题
高斯的故事
5050
你知1 道+ 2高+斯3是+怎…样…算+的10吗0 ?=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一批小球按下面的方法堆放
第5堆有(15)个小球, 第8堆有(36)个小球。 你知道第 n 堆有多少个小球吗?
(1+n) ×n ÷2
历年相关考题
(02年)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从中间剪开,可以剪成( 9)段绳子。 (04年)数一数,图中共有( 15 )条线段。
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9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8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7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6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4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1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9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8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7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6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4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1 23456789 ×1 2 3 4 5 6 7 8 9
西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课时 探索规律(3)教学ppt课件

发现:
从右往左看
学习探究
被除数 除数 商
8 ×÷1100 80 2 ×÷1100 20 4 不不变变 4
800 200
4
对比观察第一栏和第二栏
8000 2000
4
发现:从左往右看,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商怎么样? 从右往左看,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商怎么样?
学习探究
被除数 除数 商
8
÷×10800
(√) (×)
(3)(36×3) ÷(12÷3)=3
(×)
(4)(36×5) ÷(12×4)=3
(×)
巩固练习
想一想
花果山公司今天发工资,财务总监淘小猴正在计 算,一共有620个桃子,要分给70只小猴,平均每只 小猴分8个,还剩6个。小朋友们,它算对了吗?
620÷70=8(个)……6(个)
8 70 620
你的猜想正确吗?请再举出几个例子来验证。
验证:
学习探究
被除数
8
除数
2
商
4
8×0 2×0
?
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时,结果会怎样?
讨论:
学习探究
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总结商不变的性质
巩固练习
试一试
根据每组第1个算式的得数,直接写出后两个算式的
480÷40=(12 )
300÷20=(15 )
4800÷400=( 12)
30÷2=(15)
(3)9÷3=3
(4)56÷8=7
18÷6=( 3 )
28÷4=( 7 )
27÷9=( 3 )
14÷2=( 7 )
巩固练习
填一填
被除数 72 72×5 72÷4 72×(18) 72( )
四年级数学上册七2探索规律 PPT精品课件2(新版)西师大版

“本来胜算就不大,非要逞能,万一失 败了, 多丢人 。”我 脱口而 出。
“敢于尝试,这是年轻的资本,有什么 可丢人 的。你 没听过 那句话 吗,生 命中最 痛苦的 事,不 是失败 ,而是 我本可 以,但 却没有 。”莉 莉姐说 ,她只 是不希 望自己 为不曾 尽力而 后悔。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受到器重的总 是她。
谢坤山再见到那位女病人时,她已经像 换了一 个人, 脸上有 了笑容 和神采 ,还愿 意和他 一起, 用她依 然甜美 的歌声 去激励 其他病 友。谢 坤山知 道,她 已经放 下“包 袱”, 也明白 一个道 理:不 管遭遇 到什么 ,其实 我们拥 有的永 远比失 去的多!
谢坤山的坚韧、乐观和热情打动了一位 年轻貌 美的姑 娘,她 叫林也 真。1987年, 他们两 人步入 了婚姻 殿堂。 如今, 他们的 两个女 儿都已 经十几 岁了, 有人问 谢坤山 :“假 如你有 一双健 全的手 ,你最 想用它 做什么 ?”他 笑着说 :“我 会左手 牵着太 太,右 手牵着 两个女 儿,一 起走好 人生的 路。”
(2)两个数的商是8,如果被除数不变, 除数乘4,商就变成32。( × )
(3)一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都除以 3以后,商是20,那么原来的商是60。 (× )
课堂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 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书中练习和 练习册中的练习
24岁那年,谢坤山主动搬离父母贫困 的家, 尝试着 自己出 去独立 生活。 为了补 上文化 课,他 白天练 习用嘴 绘画, 晚上则 去夜校 补习中 学阶段 的课程 。
第7单元 探索规律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计算下面两组题,你能发现什么?
(1)
16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探索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数的排列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以及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排列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出具有规律性的图形。
3.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进行推理、预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排列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造性地设计具有规律性的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排列规律的思考。
例如:小明在整理书架时,发现书的摆放很有规律。
他发现,每本书的编号都是一个偶数。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 探索数的排列规律a. 学生分享自己对数的排列规律的了解。
c. 举例讲解,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a. 学生观察图形排列,发现规律。
c. 学生动手操作,设计具有规律性的图形。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数的排列规律,完成练习题目。
b. 让学生根据图形排列规律,完成练习题目。
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排列规律。
b.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c.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数的排列规律:偶数排列、奇数排列、等差数列等。
2. 图形的排列规律:对称、旋转、平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出5个偶数排列的例子。
b. 请画出两个具有对称规律的图形。
2. 答案:a. 2,4,6,8,10;4,8,12,16,20;……b. 略。
c. 第10项为:2+(101)×3=2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的排列规律和图形排列规律掌握较好,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创造性地设计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方面,部分学生存在一定难度。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二节《探索规律》,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通过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除法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3. 能够发现并应用除法运算中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能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并应用除法运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对竖式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发现问题规律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教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谁能告诉我如何进行竖式计算呢?学生回答:将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然后从左到右进行计算,得到商和余数。
第二环节:规则探索教师:很好!现在我们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请看这个例子:364 ÷26。
请你们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进行竖式计算)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规律吗?学生:被除数的百位数除以除数的十位数等于商的百位数,被除数的个位数除以除数的个位数等于商的个位数。
教师:非常好!你们发现了规律。
那么,对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如何计算呢?学生:我们可以先计算百位数的商,再计算个位数的商,最后将两个商组合起来。
教师:很好!这就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现在,我们来进行更多的练习。
第三环节:规律总结教师:请你们再举一个例子,然后总结一下规律。
学生:比如,792 ÷48。
被除数的百位数除以除数的十位数等于商的百位数,被除数的个位数除以除数的个位数等于商的个位数。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探索规律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

如果这里学生没有发现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以及组成上的共同规 律,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如果有学生发现,就让他说说有怎样的关系。 预设: 除数没变,被除数分别×2,发现:商就×2。也就是把这些算式纵着比较,发 现每一排算式的除数都没有变,而被除数则从上往下依次扩大,再比较商,发 现商从上往下依次扩大相同的倍数。由此可以知道:9696÷101=96。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探 索 规 律》板书
发现规律
应用规律
8÷2=4 80÷20=4 800÷200=4 8000÷2000=4 在 除法算式里,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 不变。这就是商不变的性质。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 探 索 规 律》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探 索 规 律 》。下面我将从说教 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预设1:1×1=1,每个因数里有1个1,积就是1;预设2: 11×11=121每个因数里有2个1,积从左到右就从1开始排到2,然后又 排回1;111×111=12321每个因数里有3个1,积就从1排到3再排回到 1……师和学生交流:也就是说如果因数中有几个1,积就从1开始从左 到右排到几,然后又排回到1。如果每个因数里有4个1,积就从1排到 4,即1234,再接着排回来321,组成积1234321。 预设3:我还发 现从第二个算式的积开始,最中间的数的左右两边的数总是一样的。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探索规律(二)》优秀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二)【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12~113页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二中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商不变的性质。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准备学习(1)讲故事课件播放猴子分桃的情景,边播放课件,教师边旁白:花果山的桃子大丰收。
猴王正准备给猴子们分桃,猴王对众猴子说:“2只猴子分8个桃。
”下面的小猴:“太少了。
”猴王又说:“20只猴子分80个桃吧。
”小猴们:“还是少。
”猴王:“800个桃200只猴子分,怎么样?”小猴很高兴:“好,多了,多了,就这样分吧。
”(2)列算式教师:小猴们分到的桃是不是真的增加了?你能算一算吗?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汇报同时课件展示所列的算式:8÷2=4(个)80÷20=4(个)800÷200=4(个)学生:小猴们每次分到的桃都是4个,没有增加。
教师:同意他的意见吗?学生:同意。
(3)引课题教师:为什么猴王能使小猴们每次分到桃的个数都一样?其中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来探索里面的规律。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1)观察比较,小组交流教师:我们前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探索规律?学生:观察、比较,猜想、验证。
教师:请同学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先独立探索规律,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有一定的发现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从上往下,初探规律教师:发现规律没有?你们是怎样发现的?哪个小组来说一说?抽学生到台上展示算式并介绍探索过程。
学生1:我们通过观察、比较这3个算式的被除数,发现后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总是前一个算式被除数的10倍,再比较除数也有同样的规律,但是它们的商却没有变化。
教师:也就是说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规律?商又有什么规律?学生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都扩大10倍,而它们的商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