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数学文化通识课答案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大纲卷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大纲卷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大纲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3大纲全国,文1)设全集U ={1,2,3,4,5},集合A ={1,2},则U A =( ).A .{1,2}B .{3,4,5}C .{1,2,3,4,5}D .∅ 2.(2013大纲全国,文2)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sin α=513,则cos α=( ).A .1213-B .513-C .513D .12133.(2013大纲全国,文3)已知向量m =(λ+1,1),n =(λ+2,2),若(m +n )⊥(m -n ),则λ=( ).A .-4B .-3C .-2D .-14.(2013大纲全国,文4)不等式|x 2-2|<2的解集是( ).A .(-1,1)B .(-2,2)C .(-1,0)∪(0,1)D .(-2,0)∪(0,2)5.(2013大纲全国,文5)(x +2)8的展开式中x 6的系数是( ).A .28B .56C .112D .2246.(2013大纲全国,文6)函数f (x )=21log 1x ⎛⎫+ ⎪⎝⎭(x >0)的反函数f -1(x )=( ).A .121x -(x >0)B .121x -(x≠0) C .2x -1(x ∈R) D .2x-1(x >0)7.(2013大纲全国,文7)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n +1+a n =0,243a =-,则{a n }的前10项和等于( ).A .-6(1-3-10)B .19(1-310) C .3(1-3-10)D .3(1+3-10)8.(2013大纲全国,文8)已知F 1(-1,0),F 2(1,0)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过F 2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且|AB |=3,则C 的方程为( ).A .22x +y2=1B .22132x y +=C .22143x y +=D .22154x y +=9.(2013大纲全国,文9)若函数y =sin(ωx +φ)(ω>0)的部分图像如图,则ω=( ).A .5B .4C .3D .210.(2013大纲全国,文10)已知曲线y =x 4+ax 2+1在点(-1,a +2)处切线的斜率为8,则a =( ).A .9B .6C .-9D .-611.(2013大纲全国,文11)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D 与平面BD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23 B. C. D .1312.(2013大纲全国,文12)已知抛物线C :y 2=8x 与点M (-2,2),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MA ·MB =0,则k =( ).A .12 B.2 C.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2013大纲全国,文13)设f (x )是以2为周期的函数,且当x ∈[1,3)时,f (x )=x -2,则f (-1)=______.14.(2013大纲全国,文14)从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中决出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则可能的决赛结果共有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15.(2013大纲全国,文15)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34,34,x x y x y ≥⎧⎪+≥⎨⎪+≤⎩则z =-x+y 的最小值为______.16.(2013大纲全国,文16)已知圆O 和圆K 是球O 的大圆和小圆,其公共弦长等于球O 的半径,OK =32,且圆O 与圆K 所在的平面所成的一个二面角为60°,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2013大纲全国,文17)(本小题满分10分)等差数列{a n }中,a 7=4,a 19=2a 9.(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设1n nb na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18.(2013大纲全国,文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b+c)(a-b+c)=ac.(1)求B;(2)若sin A sin C,求C.19.(2013大纲全国,文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BAD=90°,BC=2AD,△PAB和△PAD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1)证明:PB⊥CD;(2)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20.(2013大纲全国,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丙三人进行羽毛球练习赛,其中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每局比赛结束时,负的一方在,各局比赛的结果相互独立,下一局当裁判.设各局中双方获胜的概率均为12第1局甲当裁判.(1)求第4局甲当裁判的概率;(2)求前4局中乙恰好当1次裁判的概率.21.(2013大纲全国,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x3+3ax2+3x+1.(1)当a=f(x)的单调性;(2)若x∈[2,+∞)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22.(2013大纲全国,文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双曲线C:22221x ya b-=(a >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3,直线y=2与C的两(1)求a,b;(2)设过F2的直线l与C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且|AF1|=|BF1|,证明:|AF2|,|AB|,|BF2|成等比数列.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大纲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U A ={3,4,5}.故选B . 2. 答案:A解析:∵α是第二象限角,∴cos α=1213==-.故选A . 3.答案:B解析:∵(m +n )⊥(m -n ),∴(m +n )·(m -n )=0. ∴|m |2-|n |2=0,即(λ+1)2+1-[(λ+2)2+4]=0. ∴λ=-3.故选B . 4.答案:D 解析:|x 2-2|<2⇒-2<x 2-2<2⇒0<x 2<4⇒0<|x |<2⇒-2<x <0或0<x <2.故选D . 5.答案:C解析:T 2+1=28C x 8-2·22=112x 6.故选C . 6.答案:A解析:由y =f (x )=21log 1x ⎛⎫+ ⎪⎝⎭⇒1+1x =2y⇒x =121y-. ∵x >0,∴y >0. ∴f -1(x )=121x -(x >0).故选A . 7.答案:C解析:∵3a n +1+a n =0⇒a n +1=13-a n , ∴{a n }是以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又∵a 2=43-,∴a 1=4.∴S 10=101413113⎡⎤⎛⎫--⎢⎥⎪⎝⎭⎢⎥⎣⎦+=3(1-3-10).故选C . 8. 答案:C解析:如图,|AF 2|=12|AB |=32,|F 1F 2|=2, 由椭圆定义得 |AF 1|=2a -32.①在Rt △AF 1F 2中,|AF 1|2=|AF 2|2+|F 1F 2|2=232⎛⎫ ⎪⎝⎭+22.②由①②得a =2,∴b 2=a 2-c 2=3.∴椭圆C 的方程为22143x y +=,应选C .9.答案:B解析:∵由题中图象可知x 0+π4-x 0=2T .∴π2T =.∴2ππ2ω=.∴ω=4.故选B . 10. 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y ′|x =-1=(4x 3+2ax )|x =-1=-4-2a =8,则a =-6.故选D . 11. 答案:A解析:如图,设AA 1=2AB =2,AC 交BD 于点O ,连结OC 1,过C 作CH ⊥OC 1于点H ,连结DH .∵BD ⊥AC ,BD ⊥AA 1, ∴BD ⊥平面ACC 1A 1. ∵CH ⊂平面ACC 1A 1,∴CH ⊥BD .∴CH ⊥平面C 1BD .∴∠CDH 为CD 与平面BDC 1所成的角.OC 1==. 由等面积法得OC 1·CH =OC ·CC 1,22CH =.∴CH =23.∴sin ∠CDH =22313CH CD ==.故选A .12. 答案:D解析:设AB :y =k (x -2),代入y 2=8x 得: k 2x 2-(4k 2+8)x +4k 2=0, 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248k k+,x 1x 2=4.(*)∵MA ·MB =0,∴(x 1+2,y 1-2)·(x 2+2,y 2-2)=0, 即(x 1+2)(x 2+2)+(y 1-2)(y 2-2)=0.∴x 1x 2+2(x 1+x 2)+4+y 1y 2-2(y 1+y 2)+4=0.① ∵11222,2,y k x y k x =(-)⎧⎨=(-)⎩∴y 1+y 2=k (x 1+x 2-4),②y 1·y 2=k 2(x 1-2)(x 2-2)=k 2[x 1x 2-2(x 1+x 2)+4].③ 由(*)及①②③得k =2.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答案:-1解析:∵f (x )是以2为周期的函数,且x ∈[1,3)时,f (x )=x -2, 则f (-1)=f (-1+2)=f (1)=1-2=-1. 14.答案:60解析:分三步:第一步,一等奖有16C 种可能的结果;第二步,二等奖有25C 种可能的结果;第三步,三等奖有33C 种可能的结果.故共有123653C C C 60=(种)可能的结果. 15.答案:0解析:z =-x +y ⇒y =x +z ,z 表示直线y =x +z 在y 轴上的截距,截距越小,z 就越小.画出题中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当直线过点A (1,1)时,z min =0.16.答案:16π解析:如图,设MN 为公共弦,长度为R ,E 为MN 中点,连结OE ,EK ,则OE ⊥MN ,KE ⊥MN .∴∠OEK 为圆O 与圆K 所在平面的二面角. ∴∠OEK =60°.又△OMN 为正三角形,∴OE.∵OK =32,且OK ⊥KE , ∴OE ·sin 60°=32.∴3222R ⋅=. ∴R =2.∴S =4πR 2=16π.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1)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 a n =a 1+(n -1)d . 因为71994,2,a a a =⎧⎨=⎩所以11164,1828.a d a d a d +=⎧⎨+=(+)⎩解得a 1=1,12d =.所以{a n }的通项公式为12n n a +=. (2)因为22211n b n n n n ==-(+)+, 所以2222222122311n n S n n n ⎛⎫⎛⎫⎛⎫=-+-++-=⎪ ⎪ ⎪++⎝⎭⎝⎭⎝⎭. 18.解:(1)因为(a +b +c )(a -b +c )=ac , 所以a 2+c 2-b 2=-ac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222122a cb ac +-=-, 因此B =120°.(2)由(1)知A +C =60°,所以cos(A -C )=cosA cos C +sin A sin C =cos A cos C -sinA sin C +2sin A sin C =cos(A +C )+2sin A sin C =1+22故A -C =30°或A -C =-30°, 因此C =15°或C =45°.19.(1)证明:取BC 的中点E ,连结DE ,则ABED 为正方形.过P 作PO ⊥平面ABCD ,垂足为O . 连结OA ,OB ,OD ,OE .由△PAB 和△PAD 都是等边三角形知PA =PB =PD ,所以OA =OB =OD ,即点O 为正方形ABED 对角线的交点, 故OE ⊥BD ,从而PB ⊥OE .因为O 是BD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所以OE ∥CD .因此PB ⊥CD .(2)解:取PD 的中点F ,连结OF ,则OF ∥PB . 由(1)知,PB ⊥CD ,故OF ⊥CD .又OD =12BD OP故△POD 为等腰三角形,因此OF ⊥PD . 又PD ∩CD =D ,所以OF ⊥平面PCD .因为AE ∥CD ,CD ⊂平面PCD ,AE ⊄平面PCD ,所以AE ∥平面PCD . 因此O 到平面PCD 的距离OF 就是A 到平面PCD 的距离,而OF =12PB =1, 所以A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1. 20.解:(1)记A 1表示事件“第2局结果为甲胜”,A 2表示事件“第3局甲参加比赛时,结果为甲负”, A 表示事件“第4局甲当裁判”. 则A =A 1·A 2.P (A )=P (A 1·A 2)=P (A 1)P (A 2)=14.(2)记B 1表示事件“第1局比赛结果为乙胜”,B 2表示事件“第2局乙参加比赛时,结果为乙胜”, B 3表示事件“第3局乙参加比赛时,结果为乙胜”, B 表示事件“前4局中乙恰好当1次裁判”. 则B =1B ·B 3+B 1·B 2·3B +B 1·2B . P (B )=P (1B ·B 3+B 1·B 2·3B +B 1·2B ) =P (1B ·B 3)+P (B 1·B 2·3B )+P (B 1·2B ) =P (1B )P (B 3)+P (B 1)P (B 2)P (3B )+P (B 1)P (2B )=111484++=58. 21.解:(1)当a =f (x )=x 3-2+3x +1, f′(x )=3x 2-x +3.令f ′(x )=0,得11x =,21x .当x ∈(1)时,f ′(x )>0,f (x )在(1)是增函数;当x ∈11)时,f ′(x )<0,f (x )在11)是减函数;当x ∈1,+∞)时,f ′(x )>0,f (x )在1,+∞)是增函数.(2)由f (2)≥0得54a ≥-. 当54a ≥-,x ∈(2,+∞)时,f ′(x )=3(x 2+2ax +1)≥25312x x ⎛⎫-+ ⎪⎝⎭=312x ⎛⎫- ⎪⎝⎭(x -2)>0, 所以f (x )在(2,+∞)是增函数,于是当x ∈[2,+∞)时,f (x )≥f (2)≥0.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5,4⎡⎫-+∞⎪⎢⎣⎭. 22.(1)解:由题设知3c a =,即2229a b a+=,故b 2=8a 2. 所以C 的方程为8x 2-y 2=8a 2.将y =2代入上式,并求得x =由题设知,=a 2=1.所以a =1,b =(2)证明:由(1)知,F 1(-3,0),F 2(3,0),C 的方程为8x 2-y 2=8.①由题意可设l 的方程为y =k (x -3),|k (k 2-8)x 2-6k 2x +9k 2+8=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1,x 2≥1,x 1+x 2=2268k k -,x 1·x 2=22988k k +-.于是|AF 1|=-(3x 1+1),|BF 1|=3x 2+1.由|AF 1|=|BF 1|得-(3x 1+1)=3x 2+1,即x 1+x 2=23-. 故226283k k =--, 解得245k =,从而x 1·x 2=199-.由于|AF2|=1-3x1,|BF2|=3x2-1,故|AB|=|AF2|-|BF2|=2-3(x1+x2)=4,|AF2|·|BF2|=3(x1+x2)-9x1x2-1=16.因而|AF2|·|BF2|=|AB|2,所以|AF2|,|AB|,|BF2|成等比数列.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网络通识数学文化课后答案

网络通识数学文化课后答案

数学文化(三)作业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开设数学文化课,学生收获的是(B)A.了解数学的思想B. 提高解数学的能力C.学会以数学方式的思维观察世界D.都不对2.数学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C)A.1986 B. 1974 C.1990 D.1996判断题1.抄录和下载网上的东西可以,但需自己写主要的部分,框架和观点(是)A是B否数学文化(六)作业选择题1.上海陆家明发现的元朝玉桂,过去只有印度才发现过这种“完全幻方”,这个玉桂的发现时间是(B)A.1996 B.1986 C.1976 D.19822.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这个定义是(B)说的A.R.柯朗 B.恩格斯 C.华罗庚 D.程景润判断题1.数学可以运用在文学方面,判断作者的真伪。

(是)A 是B否数学文化(九)作业选择题1.1820-1870年是现代数学的(C)A.形成阶段 B.繁荣阶段 C.酝酿阶段 D.衰落阶段2.现代数学起源于(C)A.十九世纪初 B.十九世纪末 C.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D.二十世纪判断题1.初等数学时期也称为常量数学时期,这个时期的数学知识后来称为小学数学内容(否)A.是 B. 否数学文化(十二)作业选择题1.四色猜想的提出者是(A)A.英国人 B.法国人 C.德国人 D.美国人2.黄金分割比例是(C)A.0.615 B.0.614 C.0.618 D.0.616判断题1.把位置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的方法是化归(是)A.是B.否数学文化(十五)作业选择题1.大多数植物的花瓣数都符合(C)A.黄金分割 B.素数分割C裴波那契数列 D.都不对2.下列不属于黄金分割点的是(C)A.印堂 B. 膝盖 C.鼻子D都不对判断题1.优选法在国内的推广者是(否)A.是 B.否数学文化(十八)作业选择题1.极限理论的创立者是(C)A.牛顿B贝克莱C柯西D黎曼判断题1.无限集合也存在大小(是)A是B否数学文化(二十一)作业选择题1.被积函数不连续,其定积分也可能存在的理论的提出者是(B)A牛顿B黎曼C柯西D贝克莱2.被称为理发师悖论的悖论是(A)A罗素悖论B黎曼悖论C柯西悖论D巴赫悖论判断题1.解决由几个平行条件表述的问题的方法,叫做孙子――华方法(是)A.是B.否数学文化(二十四)作业选择题1.下列公式中不对称的是(A)A.勾股定理B海伦定理C正玄定理D都不对2.我们可以把平面图形对称中用到的运动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其中的是(A)A.折射 B.旋转C评议D折叠判断题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话也具有对称性(是)A是B否数学文化(二十七)作业选择题1.S(N)中任意两个元素,相继作用的结果仍保持N整体不变,仍在S(N)中,称之为S(N)中的运算满足(B)A幺元律B封闭率C结合律D都不对2. 5个平面分空间,最多可分为(C)A22 B25 C26 D28判断题1.将单因子构件凑成法概括为合成原则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否)A是B否数学文化(三十)作业选择题1.相容的体系一定是不完全的,得出这个结论是(A)A哥德尔第一定理B哥德尔第二定理C哥德尔第三定理D哥德尔第四定理2.下列不属于形式的公理化方法在逻辑上所要满足的要求是(A)A客观性B完全性C相容性D都对判断题1.歌德尔认为,在任何形式系统中,都有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否的命题(是)A是B否数学文化(三十四)作业1.反证法是依据逻辑学的(B)而来的一种证明方法A同一律B排中律C不矛盾律D都不对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定理在西方叫做(B)A商高定理B毕达哥拉斯定理C勾股定理D都不对1.送上太空试图与外星人交流的数学思想是勾股定理(是)A是B否。

2013新课标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新课标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 选择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1,2,3,4},B={x|x=n 2,n ∈A },则A ∩B= ()(A ){0}(B ){-1,,0} (C ){0,1} (D ){-1,,0,1}(2) = ( )(A )-1 - i (B )-1 + i (C )1 + i (D )1 - i(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A ) (B ) (C ) (D )(4)已知双曲线C : = 1(a>0,b>0)的离心率为,则C 的渐近线方程() (A )y=±x (B )y=±x (C )y=±x (D )y=±x(5)已知命题p :231,q ;32,χχχχχχ-=∈∃<∈∀R R :命题,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 p ∧q (B )¬p ∧q (C )p ∧¬q (D )¬p ∧¬q(6)设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Sn,则()(A)Sn =2an-1 (B)Sn=3an-2 (C)Sn=4-3an(D)Sn=3-2an(7)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A)[-3,4](B)[-5,2](C)[-4,3](D)[-2,5](8)O为坐标原点,F为抛物线C:y²=4x的焦点,P为C上一点,若丨PF丨=4,则△POF的面积为(A)2 (B)2(C)2(D)4(9)函数f(x)=(1-cosx)sinx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10)已知锐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23cos²A+cos2A=0,a=7,c=6,则b=(A)10 (B)9 (C)8 (D)5(11)某几何函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的体积为(A)18+8π(B)8+8π(C)16+16π(D)8+16π(12)已知函数f(x)= 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A)(-∞] (B)(-∞] (C)[-2,1] (D)[-2,0]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1答案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1答案
4
f′(x)=4ex(x+2)-2x-4=4(x+2)· e x .
令 f′(x)=0 得,x=-ln 2 或 x=-2. 从而当 x∈(-∞,-2)∪(-ln 2,+∞)时,f′(x)>0; 当 x∈(-2,-ln 2)时,f′(x)<0. 故 f(x)在(-∞,-2),(-ln 2,+∞)上单调递增,在(-2,-ln 2)上单调递减. -2 当 x=-2 时,函数 f(x)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 f(-2)=4(1-e ). 21. 解: 由已知得圆 M 的圆心为 M(-1,0), 半径 r1=1; 圆 N 的圆心为 N(1,0), 半径 r2=3.设圆 P 的圆心为 P(x, y),半径为 R. (1)因为圆 P 与圆 M 外切并且与圆 N 内切, 所以|PM|+|PN|=(R+r1)+(r2-R)=r1+r2=4.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 C 是以 M,N 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 2,短半轴长为 3 的椭圆(左顶点除外), 其方程为
所以所求体积为 16+8π .故选 A. 12. 答案:D 解析:可画出|f(x)|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 a>0 时,y=ax 与 y=|f(x)|恒有公共点,所以排除 B,C; 当 a≤0 时,若 x>0,则|f(x)|≥ax 恒成立. 2 若 x≤0,则以 y=ax 与 y=|-x +2x|相切为界限, 由
叶集中在茎 0,1 上,由此可看出 A 药的疗效更好. 19. (1)证明:取 AB 的中点 O,连结 OC,OA1,A1B. 因为 CA=CB, 所以 OC⊥AB. 由于 AB=AA1,∠BAA1=60°, 故△AA1B 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 OA1⊥AB. 因为 OC∩OA1=O,所以 AB⊥平面 OA1C. 又 A1C⊂ 平面 OA1C,故 AB⊥A1C. (2)解:由题设知△ABC 与△AA1B 都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OC=OA1= 3 . 又 A1C= 6 ,则 A1C =OC + OA1 ,

数学文化作业答案(全正确答案)

数学文化作业答案(全正确答案)

1数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B、物质的运动C、自然界D、以上都不对2一门学科,成功运用()才能走向成熟。

D、数学3研究对象不是物质或者物质运动形态的科学是()C、数学4数学素养对于文科生并不重要正确答案:×5通俗地说数学素养就是有条理地理性思维,周密地思考,求证,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

正确答案:√6一个人不识字可以生活,不识数同样可以生活正确答案:×7数学文化中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正确答案:×8在我国数学文化最早是哪一年提出的?A、1990.09数学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B、1990.010数学文化这门课2002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正确答案:×11“数学文化”中的文化是指广义文化。

正确答案:√12下列不属于开设数学文化课,学生收获的是:B、提高数学能力13以下不属于数学文化的侠义意思的是:A、数学思想B、数学精神C、数学方法D、数学教育14数学是和其他的自然学科在同一个层次上的科学。

正确答案:×15数学的研究可以用到不同的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16对数学文化中文化一词的界定,更倾向于广义的解释。

()正确答案:×17数学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

正确答案:√18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这个词是何时提出来的D、上世纪九十年代19何时首推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基地”C、1999年20数学文化一词在中国最早何时出现?A、1990年1数学素养不包括()A、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B、控制问题中的因素C、有条理地理性思考D、解决问题时的逻辑能力2数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正确答案:√3数学训练能提高一个人的A、推理能力B、抽象能力C、分析和创造能力D、以上都正确4企业招考员工的题和数学推理往往有关正确答案:√5下面哪一项不是通过学习数学文化得到的?A、了解思想B、引起兴趣C、学会方法D、解题方法6数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一个人工作的成效正确答案:√7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还是一种素质(素养)。

2013年全国一卷文科数学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3年全国一卷文科数学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1,2,3,4}A =,2{|,}B x x n n A ==∈,则A B =( )(A ){0}(B ){-1,,0} (C ){0,1} (D ){-1,,0,1}(2)212(1)ii +=-( ) (A )112i --(B )112i -+(C )112i +(D )112i -(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1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已知双曲线2222:1x y C a b-=(0,0)a b >>的离心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14y x =± (B )13y x =± (C )12y x =±(D )y x =±(5)已知命题:p x R ∀∈,23xx<;命题:q x R ∃∈,321x 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 (C )p q ∧⌝ (D )p q ⌝∧⌝(6)设首项为1,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 (A )21n n S a =- (B )32n n S a =- (C )43n n S a =- (D )32n n S a =-(7)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3]t ∈-,则输出的S 属于(A )[3,4]- (B )[5,2]- (C )[4,3]- (D )[2,5]-(8)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2:42C y x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42PF =,则POF ∆的面积为( )(A )2(B )22(C )23(D )4(9)函数()(1cos )sin f x x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10)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3cos cos 20A A +=,7a =,6c =,则b =( ) (A )10 (B )9(C )8(D )5(11)某几何函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的体积为( )(A )168π+ (B )88π+ (C )1616π+ (D )816π+(12)已知函数22,0,()ln(1),0x x x f x x x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1]-∞ (C) [2,1]- (D) [2,0]-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数学文化通识课问题答案

数学文化通识课问题答案

数学文化
一,选择题
1,数学文化一词在中国最早何时出现?
1990
2,何时首推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基地”?
1999
1,下列不属于开设数学文化课,学生收获的是
提高数学能力
2,以下不属于数学文化狭义的意思的是?
数学教育
3,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是在何时提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
二,判断题
1,数学是和其他学科在一个层次上的自然学科

2,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3,数学文化中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

4,数学文化中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

5,通俗地讲数学素养就是有条理的理性思维,周密的思考,求证,简洁,清晰准确的表达是
6,一个人不识字可以生活,不识数照样可以生活

7,数学的研究可以应用到不同的自然科学
是。

数学文化试题答案

数学文化试题答案

数学文化试题答案(一)1、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第一个不能被整数比的数是根号二2、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恩格斯3、四色猜想的提出者:英国人古德里4、不属于数学起源的河谷地带:密西西比河5、平面图形对称中用到的三种运动:平移折叠旋转7、现代数学起源于:19世纪20年8、相容的体系一定是不完全的,得出这个结论的是:哥德尔第一定理9、高等数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常量10、反证法是依据逻辑学中的:排中律11、被称为理发师悖论的悖论是:罗素悖论12:、上海路佳明发现的元朝玉桂:1986年13、1993年,经哥德尔证明,把“连续统假设”加紧急合论的zf 系统中是相容的,不会导致矛盾:康托集合论14、被积函数不连续,其定积分也可能存在的理论的提出者:黎曼15、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拟之处,推知她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同或相拟的推理方法:类比16、极限理论的创立者:柯西18、.下列不属于黄金分割点的是(C)A.印堂 B. 膝盖 C.鼻子D都不对19、5个平面分空间,最多可分为(C)A22 B25 C26 D2820、.S(N)中任意两个元素,相继作用的结果仍保持N整体不变,仍在S(N)中,称之为S(N)中的运算满足(B)A幺元律B封闭率C结合律D都不对21、南开大学每年出的杂志,收录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优秀读书报告:数学之美22、下列公式中不对称的是(A)A.勾股定理B海伦定理C正玄定理D都不对23、为了庆祝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宰了什么:牛24、《几何学》的作者是:笛卡尔25、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定理在西方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26、1820-1870年是现代数学的(C)A.形成阶段 B.繁荣阶段 C.酝酿阶段 D.衰落阶段27、下列不属于形式的公理化方法在逻辑上所要满足的要求的是:客观性28、数学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C)A.1986 B. 1974 C.1990 D.199629、大多数植物的花瓣数都符合(C)A.黄金分割 B.素数分割C裴波那契数列 D.都不对1、保持平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不变的运动是保距变换:对2、父女关系与夫妻关系是一种对称关系:不是,错3、之有数学专业的人在需要数学素养:错4、不懂数学的人也可以搞社会学:错5、数学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很不一样,具有、、、:对6、近代数学时期是公元17世纪到19世纪,和工业革命、天文、航天业的发展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