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通识课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作业答案
尔雅《中国文化概论》版本二满分答案

统一的汉文化的起源1以(C)为一个单元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记数单位。
A、七天B、十五天C、十二天D、三十天2(C)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考证古史的方法,。
A、鲁迅B、陈寅恪C、王国维D、钱谦益3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B)文化时段。
A、旧石器时代早期B、新石器文化早期C、旧石器时代晚期D、新石器文化晚期4根据《尧典》记载,古人用以下那种方式测定时节?(B)A、鸟的迁徙B、天体运行C、花开花落D、河水流向5中国人在古时候对太阳崇拜本质上是追求时令。
(√)6根据课程内容可知:文化在多元发生以后,走向统一化的文明进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7治理洪水和天文历法是《尧典》中记载了两件大事。
(√)历法的形成1东作在敬道日出,便程东作中的含义是(C)。
A、战事B、占筮C、农耕D、祭祀2希革在鸟兽希革中指的是(B)。
A、迁徙B、换毛C、生产D、死亡3敬授民时代表着(B)。
A、祭祀占筮的需求B、农耕文化的需求C、君主统治的需求D、游牧民族的需求4《管子》中根据(C)编订记载了《玄宫五历》。
A、四方历法体系B、六方历法体系C、五方历法体系D、八方历法体系5下列关于陶寺遗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
A、大约建立于公元前2350年,距今四千多年B、建立于五帝时代C、陶寺遗址的修建是为了测节气D、陶寺遗址在今天仍然能准确测出所有节气6根据课程内容可知:陶寺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文献记载。
(√)7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春天是生养的季节。
(√)8根据课程内容可知:《尧典》将一年算为三百六十六天。
(√)统一族群的凝聚1(D)是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A、相同的语言B、共同的生活理念C、相同的价值观念D、以上都对2(B)被称为五帝。
A、黄帝、颛顼、尧、舜、禹B、黄帝、颛顼、帝喾、尧、舜C、伏羲、颛顼、帝喾、尧、舜D、颛顼、帝喾、尧、舜、禹3(B)实现了精神上的文化建构和族群凝聚。
中国文化概论尔雅满分答案

1.1作业标题: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一)1影响文化的长期因素是自然环境。
正确答案:√2“统一化文明”是谁提出来的?A、李山B、范文澜C、郭沫若D、冯友兰正确答案:A3“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A、王国维B、范文澜C、郭沫若D、冯友兰正确答案:A4大溪文化在哪里?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两河流域正确答案:A5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形式。
正确答案:√6良渚文化在江浙一带。
正确答案:√7河姆渡文化位于今天河南境内正确答案:×8五帝时期相当于什么时期A、旧石器B、新时期早期C、新石器中期D、新石器晚期正确答案:D9屈家岭文化主要在今天的哪一个地区A、湖南B、河北C、湖北D、河南正确答案:C10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的A、李大钊B、章太炎C、王国维D、李大钊正确答案:C11汉民族的最终形成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汉代D、秦代正确答案:C12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A、王国维B、梁启超C、陈寅恪D、郭沫若正确答案:A13我国古代文化划分比较简单正确答案:×作业标题: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二)12003年考古发现的遗址是:A、河姆渡遗址B、史家遗址C、陶寺遗址D、大汶口文化正确答案:C2中国古代测量时间的原理与美洲的玛雅文化测时间的原理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3“东作”一词在中国的意思是:A、朝东方走B、畜牧C、农耕D、面向东方耕作正确答案:C4古史辨派的思想是要反封建的。
正确答案:√5《老子》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正确答案:×6“从岁差的观点来四方”是谁文章的内容?A、竺可桢B、李四光C、朱一茂D、华罗庚正确答案:A7《玄功五历》出现于哪里?A、《管子》B、《离骚》C、《汉书》D、《春秋书》正确答案:A8《东君》的作者是谁?A、屈原B、礼拜C、蔺相如D、司马相如正确答案:A9敬授民时是农耕文化的需求正确答案:√10在《尧典》中就出现中国历法的影子正确答案:√11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者是谁A、李大钊B、王国维C、竺可桢D、焦裕禄正确答案:C12闰月是几年一润A、1.0B、2.0C、3.0D、4.0正确答案:D13《诗经》中自由相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A、春B、夏C、秋D、冬正确答案:A14中国古代,春天是生产的季节。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尔雅课

中国文化概论尔雅课1老子政治的核心思想是()。
1。
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是()。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敬道日出,便程东作。
东作的含义是()。
1。
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根据《吕氏春秋·仲夏·古乐篇》记载,被称为黄钟之宫,律吕之本的黄钟调创作于()。
1。
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五帝时期崇拜上天的观念到殷商时期被()取代了.1。
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法律体系是()。
1。
0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按《周礼·春官·大宗伯》,礼分为五种,分别是()。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中国古代小农阶层的特点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精神上的文化建构和族群凝聚靠什么实现?()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大蒐礼考验的军事才略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1中国古代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2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1.0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3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辨,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基本上遵循的是()。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4下列关于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5民众开始谋求政治权力的前提是()。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6下列关于绥靖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1。
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7根据《尧典》记载,古人用()测定时节。
() 1。
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8教化论的根源是()。
0。
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19秦代,有叛民无叛吏;汉代,();唐代,有叛将无叛州。
1。
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0下列符合儒家忠恕之道的是()。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1先秦时期有三朝划分,分别为内朝、中朝、外朝,外朝主要职责是()。
2019尔雅中国文化概论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30,共 30.0 分)1“帝喾之子,殷之先祖”、“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些说的都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族群代兴的历史是指( )阶段(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儒家认为( )是处置四夷关系的关键。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体现的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根据记载,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根据记载,商君法上约君主、下约民众,它的特征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代最小的容积单位称之为(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8“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创作于( )时期。
(1.0分)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9《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仁之端也”的名句。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根据记载,宋代掌管财政大权的三司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是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2中国”革命“一词,产生于西周其寓意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3根据记载,乡射礼的步骤不包括(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4封建制本身具有()的潜在功能,因为它本身是针对异族林立的社会现实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5儒家( )认为,必须培育善根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6天地境界指的是( ),儒家认为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7按照周家的观点礼乐文明的第一要务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8“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这句话说明孔子认为天下乱的源头是( )。
【尔雅】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期末答案

我的答案:C
8
仁者的最高标准是()。
1.0分
A、
欲而不贪
B、
文行忠信
C、
克己复礼
D、
博施济众
我的答案:D
9
鲁国分封时的族群包括()。
1.0分
A、
条氏、徐氏
B、
萧氏、索氏
C、
长勺氏、尾勺氏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10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关于谁的传说?()
1.0分
A、
稷
B、
偰
C、
尧
D、
挚
我的答案:B
1.0分
A、
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
B、
绥靖政策对侵略者的态度是不加抵制,退让屈服
C、
绥靖政策是一种妥协,主张同侵略者勾结
D、
绥靖政策绝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
我的答案:D
4
大蒐礼是什么礼?()
1.0分
A、
宾礼
B、
祭礼
C、
家礼
D、
军礼
我的答案:D
5
下列关于初税亩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初税亩是实行于鲁宣公十五年
我的答案:D
13
()的出现意味着原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的消失。
1.0分
A、
大蒐礼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成文法
我的答案:D
14
中国古代小农阶层的特点不包括()。
1.0分
A、
贫穷
B、
勇敢
C、
思想简单
D、
好战
我的答案:D
15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1 《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 A 新石器文化晚期2 《汉书》里边记载大臣给皇帝上书 说帝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B,承天之序3 下面哪个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这个文献 D,陶寺4 四方的概念加一个中方的概念 即羲和在中间待着 这是一个历法体系 叫什么 A,五方历法体系5 远古时代 在中国这样一个这么大的广大地域上是怎么把大家凝聚起来的 C,宗教6 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靠的是什么来吸附 B,它自身的文明7 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 D,舜8 小族归于一个强大的族群 给人当儿子 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面叫做什么 B,收族9 “同姓不婚”遵循的是哪个族群的习俗 B,周人10 随着家天下到来的时候 尧舜时期的那种服凑奔向文明的哪种方式徒然就中断了 变成了什么 C,杀伐征服11 关于分封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武王分封12 周公建议在哪里建立精神首都 B,洛阳13 本视频中提到把殷商人分散了 下面哪个没有殷商人 D,楚14 古代有一个观念 灭你的国家但不灭的你的香烟后代 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相信什么 D,闹崇鬼15 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一个结果就是什么 C,忠16 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 A,君民同体关系17 分封制在西周造成了极好的效果 到了以后朝代却不行了 是因为西周时有什么 D,众多的异族18 周人用什么手段联合异族 B 通婚19 本视频说看到 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华夏意识成为显形的存在 C 齐恒公尊王攘夷20 分封制最大的功劳是什么 B,统一文化21 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 C,商人创制22 中华文化的什么对于中国民族大融合很有利 A,开明性23 下面不属于儒家看乡饮酒礼的 B,繁文缛节24 《曲礼》里边《少仪》规定对老师怎样 D,无隐无犯25 本视频说礼乐文化第二个特点是什么 B,物质形态26 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 D,各国皆有27 中国古代发兵用什么礼节 D,丧礼28 我们现在最早的诗歌的记忆是什么 A,《大武》29 “大鬼礼”是什么的一个礼节 C,军事训练30 “大鬼礼”一般举行于什么时候 A,农闲31 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 B,野人举行32 古代的战车坐在左边的是什么 D,君子1 红山文化区域位于长江流域。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2015年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想与价值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17年尔雅中国文化概论

17年尔雅中国文化概论2017年尔雅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统一的汉文化的起源已完成得分:100/ 测验1. [单选题] 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考证古史的方法,。
A.鲁迅 B.陈寅恪 C.王国维D.钱谦益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 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文化时段。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新石器文化早期 C.旧石器时代晚期 D.新石器文化晚期我的答案:D 3. [判断题] 中国人在古时候对太阳崇拜本质上是追求时令。
我的答案:对 4. [判断题] 根据课程内容可知:文化在多元发生以后,走向统一化的文明进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治理洪水和天文历法是《尧典》中记载了两件大事。
我的答案:对历法的形成已完成得分:100/ 测验 1. [单选题] 希革在鸟兽希革中指的是。
A.迁徙 B.换毛 C.生产 D.死亡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 东作在敬道日出,便程东作中的含义是。
A.战事 B.占筮 C.农耕 D.祭祀我的答案:C 3. [判断题] 根据课程内容可知:《尧典》将一年算为三百六十六天。
我的答案:对 4. [判断题]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春天是生养的季节。
我的答案:对 5. [判断题] 根据课程内容可知:陶寺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文献记载。
我的答案:对统一族群的凝聚已完成得分:100/ 测验 1. [单选题] 被称为五帝。
A.黄帝、颛顼、尧、舜、禹B.黄帝、颛顼、帝喾、尧、舜C.伏羲、颛顼、帝喾、尧、舜D.颛顼、帝喾、尧、舜、禹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 是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A.相同的语言 B.共同的生活理念 C.相同的价值观念 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 根据甲骨文写法,与“帝”字有关。
A.农耕 B.祭祀 C.迁徙 D.节气我的答案:B 4. [判断题] 根据课程内容可知:远古时期,环太平洋地区的文化带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