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理综生物(四)附解析
2020届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高三考试理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 蛋白质和脂质是核膜的主要成分,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 RNA聚合酶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C. 人体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多、核仁体积大D.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
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 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
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极少数真核细胞无细胞核,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等)。
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的通道。
【详解】A、蛋白质和脂质(磷脂)是核膜的主要成分,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A正确;B、RNA聚合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翻译,且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人体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多、核仁体积大,C正确;D、细胞核内的DNA是遗传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B。
2.农田土壤板结时,土壤中空气不足,会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故需要及时松土透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土壤板结后,作物根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减小B. 土壤板结后,根细胞内的丙酮酸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成酒精和CO2C. 及时松土透气能促进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D. 松土能增强土壤中好氧细菌的分解作用,可提高土壤无机盐含量【答案】B【解析】【分析】。
2020届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年一模试卷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 病毒是能够引起人体细胞发生癌变的一种因素B. 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可导致人类病毒性传染病C. DNA病毒通常比RNA病毒具有更强的变异性D. 病毒的增殖需要宿主细胞中酶与ATP的参与【答案】C【解析】【分析】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放射性物质发出的电离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2)化学致癌因子有数千种之多,如石棉、砷化物、铬盐、镉化物等无机化合物,苯、四氯化碳、焦油、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素、有机氯杀虫剂等。
(3)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之有关的核酸序列。
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详解】A、病毒属于导致人体细胞发生癌变的生物因素,A正确;B、有些病毒在人和野生动物体内都可寄生,因此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可导致人类病毒性传染病,B正确;C、RNA通常为单链结构,稳定性差,因此,RNA病毒比DNA病毒具有更强的变异性,C错误;D、病毒是专性寄生物,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其增殖过程需要宿主细胞中酶与ATP的参与,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病毒的结构特点和常见的致癌因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课上,小余同学作出假设:“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均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且细胞壁的伸缩性和原生质层相同”,并使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和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探究。
下列预期的实验现象中能够证明小余同学所作假设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四)教师版

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短时间保温,
35
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不能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 只能说明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大肠杆菌, B 项错误;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
分离出的 RNA 侵染烟草,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可能是遗传物质, C 项正确;
由于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所以将已用 15N 标记 DN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 (14N)培养
C 项错误;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
进果实成熟, D 项错误。
5.某地区突发罕见的森林火灾,植被焚烧严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
B .火灾后,该地区的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
C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效
D .火灾后,该地区植被焚烧严重,将发生初生演替 【答案】 D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基中,经两次分裂后,含 15N 的 DNA 占 DNA 总数的 1/2, D 项正确。
4.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赤霉素处理甘蔗使茎秆变粗 C .有性生殖产生无子果实与生长素无关 【答案】 B
B .脱落酸可抑制种子的萌发 D .可用乙烯使果实增大
【解析】 突出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理综生物(四)附解析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理综生物(四)附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真核细胞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对细胞的遗传和代谢进行调控的信息中心。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B.细胞的信息中心就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C.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D.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不会形成纺锤体2.研究发现生活在盐碱环境中的植物能积累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使其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
下列关于这类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尖细胞是异养细胞B.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需要消耗能量,吸收水分子则不耗能C.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出现姐妹染色单体D.根细胞中含有与叶绿体形成有关的基因3.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甘蔗使茎秆变粗 B.脱落酸可抑制种子的萌发C.有性生殖产生无子果实与生长素无关 D.可用乙烯使果实增大5.某地区突发罕见的森林火灾,植被焚烧严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B.火灾后,该地区的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C.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效D.火灾后,该地区植被焚烧严重,将发生初生演替6.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且父母正常的家庭中也可能有患者,另外自然人群中正常男性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因长期缺乏维生素A而患的夜盲症属于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C.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生一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2D.可运用基因诊断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遗传病产前诊断的技术手段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D项正确。
2020届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原卷版)

高三考试理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 蛋白质和脂质是核膜的主要成分,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 RNA聚合酶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C. 人体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多、核仁体积大D.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2.农田土壤板结时,土壤中空气不足,会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故需要及时松土透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土壤板结后,作物根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减小B. 土壤板结后,根细胞内的丙酮酸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成酒精和CO2C. 及时松土透气能促进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D. 松土能增强土壤中好氧细菌的分解作用,可提高土壤无机盐含量3.中美胚胎学家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受精卵内存在两套独立纺锤体,从精卵结合到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期间,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并未相互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空间上的独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这里的融合指的是双亲染色体两两配对B. 精卵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 受精卵的体积较体细胞大得多,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 受精卵与癌细胞都是未分化的细胞,都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4.隐球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当隐球菌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细胞内,进一步感染组织和器官而危及生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隐球菌侵入人体后,人体只能通过特异性免疫将其清除B. 隐球菌首次侵入人体后,可能会诱发机体产生过敏反应C.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进入宿主细胞内消灭寄生的隐球菌D. 可以通过检测人体内抗隐球菌的抗体来诊断隐球菌感染5.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及其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够直接使小鼠患败血症B. R型肺炎双球菌可通过基因重组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C. 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D. S型肺炎双球菌的多糖不是使R型肺炎双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6.人类参与使受到影响的环境得到改善,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如修复盐碱化的草地、植树造林、生。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四)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结构改变,不可能导致A. Cl-转运受阻,诱发囊性纤维病B. 水重吸收受阻,影响水平衡调节C. Na+转运受阻,影响神经冲动产生D. 氧气扩散受阻,诱发脑组织损伤2.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A. AB. BC. CD. D3.吊兰根在单侧光照射下会背光弯曲生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单侧光影响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需Ca2+参与。
为验证该发现,不需要对吊兰根进行的处理是A. 单侧光照射B. 单侧光照射并用Ca2+处理C. 单侧光照射并用钙通道阻断剂处理D. 无光条件下用Ca2+处理4.为了修复盐碱化的草地,采取了以下措施:初期种植碱斑、碱蓬等先锋植物,中期种植虎尾草等适应性强的优良牧草,后期种植羊草和其他杂类草,并加强草地管理,使遭到严重破坏的草地得到较好的恢复。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碱斑细胞液渗透压低于羊草B. 治理后的草地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 修复活动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不改变速度D. 初期种植的草地存在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5.蝴蝶兰是一种阴生观赏花卉,往往表现出白天气孔关闭、傍晚气孔开始开放的现象。
下图为夏天不同光照条件下蝴蝶兰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8:00至10:00,蝴蝶兰净光合速率下降与胞间CO2浓度下降无关B. 10:00至16:00,36%全光照条件下蝴蝶兰仍可进行光合作用C. 14:00至16:00,全光照条件下蝴蝶兰净光合速率增强与光照减弱有关D. 16:00至18:00,18%全光照条件下蝴蝶兰气孔开放导致净光合速率增强6.现以高产不抗病(AAbb)、低产抗病(aaBB)两个玉米品种为亲本,可通过单倍体育种或杂交育种培育高产抗病新品种。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一)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一)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B.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必需结构C. 中心体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必需结构D. 核糖体是细胞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必需结构2.下列有关生物现象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高温变性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色的颜色变化B. 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上可能存在多种激素的受体C.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D. 人体血浆中的胆固醇、血红蛋白可分别参与脂质、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3.下表是某学生设计的有关实验方案。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表中“-”表示没有添加。
A. 本实验检测试剂Y可用碘液或斐林试剂B. ③④两组实验反应温度X设为37℃时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C. 若X、Y设置正确,则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D. 若X、Y设置正确,则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4.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两种分裂方式在DNA复制时都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 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C. 不考虑突变,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4N→2N的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核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D. 不考虑突变,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2N→N的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核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神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浆→组织液→神经细胞B. 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 运动员在比赛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由于特异性免疫力减弱。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卷(四)理综生物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卷(四)理综生物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Fe-56 Cu-64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
山中伸弥的团队通过向人体皮肤细胞中植入4个经过重新编码的基因,使皮肤细胞具备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功能,从而获得所谓的iPS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B.被重新编码的皮肤细胞中基因不再进行选择性表达C.被重新编码的皮肤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人体内的干细胞也会衰老或凋亡2.适宜温度条件下,在研究酵母菌发酵的常用实验装置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图甲是酵母菌利用葡萄糖释放能量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X为丙酮酸,通过两层磷脂分子进入线粒体被利用B.图乙中最可能表示气泡释放速率变化的是曲线aC.若提高酵母菌发酵装置的温度,酶活性变化趋势可用图乙中的b曲线表示D.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 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自然选择与生物变异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没有新的物种形成不能说明生物没有进化D.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4.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理综生物(四)附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真核细胞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对细胞的遗传和代谢进行调控的信息中心。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B.细胞的信息中心就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C.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D.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不会形成纺锤体2.研究发现生活在盐碱环境中的植物能积累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使其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
下列关于这类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尖细胞是异养细胞B.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需要消耗能量,吸收水分子则不耗能C.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出现姐妹染色单体D.根细胞中含有与叶绿体形成有关的基因3.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甘蔗使茎秆变粗 B.脱落酸可抑制种子的萌发C.有性生殖产生无子果实与生长素无关 D.可用乙烯使果实增大5.某地区突发罕见的森林火灾,植被焚烧严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B.火灾后,该地区的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C.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效D.火灾后,该地区植被焚烧严重,将发生初生演替6.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且父母正常的家庭中也可能有患者,另外自然人群中正常男性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因长期缺乏维生素A而患的夜盲症属于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C.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生一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2D.可运用基因诊断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遗传病产前诊断的技术手段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4分)必做部分(共4小题,39分)7.(10分)玉竹药用价值很高,但野生资源很少,人工引种驯化培养需要探究玉竹的生长条件。
下图是在玉竹生长期内,选取晴天条件重复测定10天,每次随机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5株植物进行实验,每天测定7~17时的净光合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图(正常光照模拟的是自然条件下林地中玉竹所受的光照强度,遮光处理是用遮阳网遮荫,使其受到的光照强度是正常光照的1/2)。
请回答:(1)随机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5株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遮光处理条件下,玉竹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遮光处理条件下产生的__________少,进而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4)比较两条曲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
若不断增大光照强度,玉竹净光合速率你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8分)“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
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胃胀、发热等。
(1)呕吐会造成水分大量流失,腹泻会使机体不能及时从消化道吸收水分,因而机体的_____________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会感知此变化,将兴奋传出,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而且在大脑皮层从而产生渴觉。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此时机体产热量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散热量,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同时,服用退热药,通过和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
(3)若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其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____________,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清除功能。
9.(9分)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作家卡尔·齐默在其《编织生命的网》中描写了生物的共同进化现象:每一代植物都会针对昆虫调整自己的防御武器,而昆虫同时也在进化出新方式,克服____________。
(2)田鼠善于打洞,猛禽是田鼠的天敌,它们在共同进化。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②曲线_____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③大豆田中农作物同化的能量除了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若在大豆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10.(12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翅的颜色有灰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由基因B、b 控制。
现发现一个较大的该昆虫自然种群,白翅个体约占1/400。
长期调查发现,翅的颜色对该昆虫的生存无影响。
下图是该昆虫细胞中性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调查情况可以推测,显性性状为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2)进一步调查发现,白翅个体中大多数是雌性,由此可以推断控制白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Ⅲ区段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基因B、b是位于性染色体I区段还是II区段,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部分(共2小题。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生物技术实践中会涉及微生物的筛选、物质的提取等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所用培养基在成分上的特殊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中应加入刚果红染料,纤维素分解菌分泌的__________能分解纤维素从而使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
(2)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新鲜的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
其中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将橘皮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为了获得乳状液,可以先用普通布袋___________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通过___________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
(3)使用鸡血提取DNA时,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
为了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可利用的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电影《我不是药神》引起人们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关注,CML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中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与来自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bl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促进骨髓细胞内mTOR蛋白过度表达从而引起白血病。
抗mTOR单克隆抗体可抑制mTOR蛋白的作用而治疗CML。
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用__________________对小鼠进行注射,一段时间后从小鼠脾脏提取出B淋巴细胞;他们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小鼠骨髓瘤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_____________(生物的方法)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置于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经过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后获得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这些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培养,在___________中提取得到。
(3)抗mTOR单克隆抗体在治疗CML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四)答案1.【答案】D【解析】突出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植物和真菌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但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A项错误;细胞的信息中心是细胞核或拟核,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B项错误;植物细胞内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液中的色素不在原生质层内,C项错误;动物体内只有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才会出现纺锤体,而动物体内大部分细胞高度分化,不具有增殖能力,D项正确。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自养与异养的本质区别、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相关知识。
突出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
植物根尖细胞含有与叶绿体形成有关的基因,但不表达,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细胞,A项、D项正确;“植物能积累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使其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说明植物根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
植物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B项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在间期完成了复制,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仍保持不变,直到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才暂时加倍,C项错误。
3.【答案】B【解析】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失去了遗传效应,A项正确;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只能说明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大肠杆菌,B项错误;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经两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2,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