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双语)国际收支与汇率第12 章 12163.12 第12章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分析法

国际金融(双语)国际收支与汇率第12 章 12163.12 第12章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分析法

不同资产“相对量”的变动
1.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买入本币债券的操作,使私人
部门持有的国内货币增加,同时私人部门持有的本币债券下降,


19
2.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买入外币债券的操作,使得私 人部门持有的国内货币增加,同时私人部门本币债券增加, 即
20
3. 中央银行的外汇冲销操作
在一个风险报酬或者风险溢价(λ),使得

当投资者为风险中性时λ=0,本模型采取风险中性假定,即
风险补偿为零;
6
7.资产市场的均衡 假设在短期内,本国财富是外生变量且规模不变,任何资
产收益率的变动只能引起国内居民调整资产组合比例。资产市 场保持均衡,意味着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本国债券供给等 于本国债券需求,外国债券供给等于债券需求。
10
本国债券市场均衡曲线
本国债券市场均衡曲线是能够使得本国债券供给等于需求 的汇率与本国利率的组合。对本国债券需求函数求全微分 得:
11
债券需求<债券供给
债券需求>债券供给
如果本国债券供给增加, B0B0曲线向左移动到B1B1。 汇率上升,私人部门财富 增加,对本国债券的需求 增加,在债券供给不变的 情况下,只有本国利率下 降才能抵消汇率变化带来 的本国债券需求。
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托宾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theory of portfolios selection)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授布朗森(W.Branson)
3
12.1模型的基本假设
1.在国际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本国居民所持有的金融资 产不仅包括本国货币(M)和本国债券(BP),还包括外国债 券(FP)。同时假定本国是一个小国,世界其他国家不会持有 本国资产。一国私人部门的财富(本币)可以表示为: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

[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

[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

[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

[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

[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

[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

[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

[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

[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

[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

[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

[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

[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

[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第十二章中-欧洲货币市场

第十二章中-欧洲货币市场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市场
江西师大国际教育学院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Euromarket),一般来说,是一种以非居民 ),一般来说 非居民参与为主 欧洲货币市场(Euro-currency market),一般来说,是一种以非居民参与为主 的、以欧洲银行为中介的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或交易的市 欧洲银行为中介的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 的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 场,又称离岸金融市场。 又称离岸金融市场。 这个市场最早发源于50年代末的伦敦,后逐步扩散到世界其他地方。 这个市场最早发源于50年代末的伦敦,后逐步扩散到世界其他地方。由于欧洲货 50年代末的伦敦 币市场发展迅速,其交易量远超过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币市场发展迅速,其交易量远超过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 已成为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代表。为了更好地了解欧洲货币市场, 已成为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代表。为了更好地了解欧洲货币市场,我们必须弄清以下 几个概念或现象。 几个概念或现象。
①. 欧洲货币债券市场的概念
欧洲货币债券市场 是指发行欧洲货币债券 发行欧洲货币债券进行筹资而形成的一种长期资金市 是指发行欧洲货币债券进行筹资而形成的一种长期资金市
场。它是国际中长期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欧洲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国际中长期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欧洲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产生于60年代初,1961年 它产生于60年代初,1961年2月1日在卢森堡发行了第一笔欧洲货币,1963年正式 60年代初 日在卢森堡发行了第一笔欧洲货币,1963年正式 形成市场。70年代后,各国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债券形式出现的借贷活 形成市场。70年代后,各国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 年代后 动迅速发展。在欧洲债券结构中,主要有欧洲美元债券、原西德马克债券、 动迅速发展。在欧洲债券结构中,主要有欧洲美元债券、原西德马克债券、欧洲瑞士 法郎债券、欧洲荷兰盾债券等,欧洲日元债券在1980年对非政府机构开放。 法郎债券、欧洲荷兰盾债券等,欧洲日元债券在1980年对非政府机构开放。 1980年对非政府机构开放

曼昆经济学原理目录

曼昆经济学原理目录

曼昆经济学原理目录曼昆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格里高里·曼昆(N. Gregory Mankiw)所著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旨在向大学学生介绍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理论。

该教材分为三个部分,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三个领域。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目录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原理和经济思维-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经济学家如何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第二章:在十大原则中思考- 十大原则介绍:如人们如何面对稀缺性和权衡取舍- 供求原则和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则第三章:供需:一种模型的起点- 供给和需求的概念- 市场均衡和市场价格的形成- 自由市场与政府管制的比较第四章:市场效果:量与质的考虑- 市场效率和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和外部性- 公共物品和共享资源第五章:务实的消费者和无穷的厂商- 消费者选择行为和效用最大化- 企业产量选择和生产成本- 供给曲线和市场调整第六章:市场均衡和资源配置- 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效率性- 供求关系和经济的资源配置- 政府政策和市场效率的影响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储蓄、投资和资本市场- 储蓄、投资和财务体系- 成本效益分析和资本市场的理论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生产函数- 国民收入和生产函数的概念- 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九章:失业和通货膨胀- 失业和就业水平- 失业的成因和传统观点- 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第十章:货币和银行体系- 货币和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和货币创造- 中央银行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第十一章: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 货币市场利率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供给和货币创造的影响第三部分:国际经济学第十二章:国际贸易的原理和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的原理和概念-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贸易制度和贸易政策第十三章:国际贸易的应用和政策- 暂定均衡和相对比较优势- 贸易政策和进出口管制- 贸易摩擦和贸易战争第十四章:国际金融与公共金融- 汇率和外汇市场- 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 公共债务和国际金融危机曼昆经济学原理目录总共包括了14个章节,它们涵盖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且深入探讨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3版)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第十二章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3版)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第十二章

第十章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一、重要概念1.汇率悲观论答:“汇率悲观论”是对于汇率的支出转换效应的研究的新理论,指由于种种原因,汇率的支出转换效应难以发挥作用,从而汇率难以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

“汇率悲观论”的代表性观点有五类:①弹性悲观论;②购买力平价理论;③实际工资刚性理论;④因市定价与沉淀成本;⑤当地货币定。

2.因市定价答:因市定价(PCM)是20世纪80年代晚期兴起的重要理论。

其理论依据是: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定价理论,如果垄断厂商能够对市场进行分割,那么会根据这些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来确定不同的价格。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国家间存在着各种贸易壁垒,因此,进行市场分割更为容易,这样厂商往往会根据一国的需求弹性情况来定价,厂商的定价行为常常会抵消名义汇率变动的影响。

例如,日本厂商向美国出口汽车时,会根据美国市场的情况确定其美元价格,在日元升值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一般会选择降低其日元价格而非提高其美元价格,尽量通过企业内部的调整来消化汇率变化的影响,此时汇率的需求转换效应就难以发挥影响。

3.依存经济模型答:依存经济模型,又称为澳大利亚两部门模型,是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与萨特创立的,将分析拓展到同时考虑可贸易品部门与不可贸易品部门,来分析汇率对经济体内部运行机制的影响,被广泛运用于对开放经济运行的分析中。

依存经济模型与我们之前的IS-LM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①经济体还存在不可贸易部门(主要是服务业),社会资源在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两个部门中分配,总需求也相应分为两部分;②在可贸易品部门中购买力平价成立,可贸易品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③价格具有完全弹性,经济体始终保持充分就业状态。

4.荷兰病答:荷兰病,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

20世纪5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国家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业,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经济显现繁荣景象。

国际金融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

国际金融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

国际金融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第一章测试1.本国贸易商从国际市场购买商品,该商品由本国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生产,因此该笔交易不应该记入到本国的国际收支中。

()答案:错2.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记录的是一国一定时期对外经济交易的发生额。

()答案:对3.经常账户反映国与国之间实际资源的交易状况,一国经常账户顺差说明其实际资源的流出多于流入。

()答案:对4.下列关于资本与金融账户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与经常账户之间存在融资关系;反映了资产所有权的国际交易;金融账户包括储备和非储备性质两个子账户;波动较大5.一国经济周期进入衰退期,可能会由于收入下降和投资收益率降低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答案:对6.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往往具有长期性。

()答案:对7.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包括:()。

答案:产生本国通货膨胀压力;导致国际经济摩擦;冲击外汇市场,抑制出口,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国内可供使用的资源减少,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答案:对9.净误差与遗漏账户产生的原因有:()。

答案:原始资料不准确,居民漏报、少报等;热钱流入;资本外逃;跨年度交易,统计口径不统一10.为调节国际收支逆差,一国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弹性论讨论了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主要分析相对价格效应的作用。

()答案:对2.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时,国际收支因为本币贬值而恶化。

()答案:对3.弹性论的局限性包括:()。

答案:假定充分就业收入不变;将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忽视了资本流动;仅分析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忽视了汇率变化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是比较静态分析,没有考察汇率变化后国际收支的动态调整过程4.吸收论认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产生是由于一国总收入小于总吸收。

王爱俭国际金融概论答案第12章

王爱俭国际金融概论答案第12章

第十二章国际金融理论一、填空题1.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时,贬值改善贸易收支。

2.价格—现金流动机制是由提出。

3.吸收论是以为基础,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各变量和总量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4.根据吸收论,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

5.汇率超调模型是多恩布什于1976年提出。

这一模型认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相对资产市场要。

6.根据货币论,货币需求大于国内的货币供给时,国际收支出现。

7.购买力平价分为和。

8.根据利率平价理论,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

9.国际收支学说的渊源是。

10.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

二、判断题1.两极汇率制是指采用钉住汇率制或采用浮动汇率制。

()2.多恩布什的超调模型是粘性价格模型。

()3.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贴水,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将在远期升水。

()4.根据国际收支说,当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时,进口会随之增加,国际收支会出现赤字,从而导致外汇市场外汇需求大于供给,本币贬值。

()5.根据国际汇率主义模型,当本国利率相对上升时,本币对外汇率上升。

()6. 中间汇率制度使企业忽视汇率风险的防范。

()7. 汇率超调模型认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相对资本市场要缓慢得多。

()8. 弹性论和吸收论都强调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而货币论则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

()9. 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型是在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供求理论来进一步说明物价水平,这种理论对于说明长期汇率趋势有一定的意义。

()10. 三元悖论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汇率稳定、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国际资本流动上,最多可以同时实现其中的两个目标。

()三、单选题1.以下哪个理论是研究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资本流动()A、麦克杜格尔模型B、垄断优势理论C、国际生产的内在说D、国际生产的综合说2.以下不是由相关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的情况是()A、逆向选择B、道德风险C、羊群效应D、通货膨胀税3.以下是固定汇率理论的优点的是()A、有利于国际收支的调整B、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C、保持经济的均衡状态D、有利于经济的稳定4.以下支持资本管制是最优选择的是()A、名义工资与物价的粘性B、政府对资本收益的征税C、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D、政府对某些行业进行保护5.以下不是弹性分析法的假设条件的是()A、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大B、资本自由移动C、贬值前贸易收支处于平衡状态D、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6.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A、弹性论B、吸收论C、平价理论D、货币论7.下列哪个不是利率平价理论的缺陷()A、前提条件是资金完全套利,而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B、套利资金的供给弹性并非无限大C、忽视了市场投机这一重要因素D、从理论上说明了远期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相对收益8.汇率超调模型属于哪个汇率理论()A、购买力平价理论B、资产市场说C、利率平价理论D、国际收支说9.下列不属于采用两极汇率制度的原因的是()A、中间汇率制易于导致货币冲击和货币危机的发生B、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三元悖论C、中间汇率制度使企业忽视汇率风险的防范D、放弃盯住汇率制10.以下不是货币论的政策主张是()A、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而不需要改变汇率B、应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使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的速度C、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和价格上升通过提高货币需求,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盈余,而利率上升则将通过降低货币需求,导致国际收支逆差D、国内商品和劳务的消费大于生产,必须输入国外的商品和劳务加以弥补四、简答题1.简述两缺口理论。

《金融学》目录

《金融学》目录

《金融学》目录第一章金融概述11 金融的定义与范畴12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13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2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22 货币的职能23 货币的形态演变24 货币制度的类型与构成要素25 国际货币体系第三章信用与利息31 信用的含义与形式32 信用工具33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34 利率的决定因素与作用35 利率的计算方法第四章金融市场4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42 货币市场43 资本市场44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45 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五章金融机构51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52 商业银行53 中央银行54 政策性银行55 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六章商业银行的业务61 负债业务62 资产业务63 中间业务6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地位72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74 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第八章国际金融81 外汇与汇率82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83 国际收支84 国际储备85 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第九章金融风险管理9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特征92 金融风险的识别与评估93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94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第十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含义与动力102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与影响103 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0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十一章金融与科技111 科技对金融的影响112 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113 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二章行为金融学121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122 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偏差123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金融伦理与社会责任131 金融伦理的内涵与原则132 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133 金融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5,992,283
53,355 355,938,929
1. 直接投资
2. 证券投资 3. 其它投资
67,821,043
-4,932,837 -4,026,082
86,071,263
21,997,437 306,732,352
18,250,220
26,930,274 310,758,434
三. 储备资产
如果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和储备与相关 项目三个账户的贷方出现余额,就在净差错与遗 漏项下的借方列出与余额相等的数字;如果这三 个账户的借方出现余额,则在净差错与遗漏项下 的贷方列出与余额相等的数字。
总差额(Overall Balance)
总差额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 额和净差错与遗漏三大项目金额的总和。它反 映一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国际储 备的影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通常表述 的国际收支为顺差或逆差,即指国际收支总差 额而言。
2005年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单位:千美元)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a.货物 b.服务 B.收益 C.经常转移

差额
160,818,311 124,797,704 134,189,095 -9,391,392 10,635,139 25,385,468
贷方
903,581,787 836,887,831 762,483,733 74,404,098 38,959,100 27,734,856
借方
742,763,476 712,090,128 628,294,638 83,795,490 28,323,961 2,349,387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B. 金融项目
62,963,916
4,101,792 58,862,124
418,956,199
4,155,147 4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052
净差错与遗漏是人为设立的一个项目。如前所 述,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会计学的复式簿记原理 编制的。按此原理记账,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这两 个账户可形成一个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抵之后总 净值为零的报表。实际上,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不 可避免地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这 个余额是由统计资料有误差和遗漏而形成的。
直接投资收入
投资收入
证券投资收入 其他形式的投资收入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是指商 品、劳务和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 移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因而也被称为 “无偿转移”(Unrequited Transfers)或 “单方面转移”(Unilateral Transfers)。 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
分析:这项国际交易所涉及的内容有两项:其一, 美国为外国居民提供了服务,为服务输出,应在 贷方服务项目记录;其二,美国银行在法兰克福 的欧元存款增加,即美国私人对外短期资产增加, 应在借方的金融项目的其他投资项目中记录。
• 例1.4 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日商将200万美元的投 资利润汇回日本。
分析:这笔交易所涉及的内容是:其一,这是在美 国的直接投资收入,应在借方的收入项目中记录; 其二,这笔汇款假定是通过美国银行和日本银行 之间的信用进行的,由日本银行代美国银行支付, 所以这是美国私人对外短期债务的增加,应在贷 方的金融项目的其他投资项目中记录。
• 例1.5 美国政府向墨西哥提供了80万美元 的援助。
分析:这笔交易所涉及的两方面内容是:其 一,美国政府的对外单方面转移,应在借 方的经常转移项目下记录;其二,美国官 方对外资产减少,应在贷方的储备资产项 目下记录。
• 例1.6 美国公民购买加拿大某公司的加元债券, 折合美元价值为300万元。、 分析:这笔交易所涉及的两项内容是:其一,美国 的资本输出,即国外长期资产增加,应在借方的 证券投资项目下记录;其二,是美国公民支取加 拿大银行的加元存款购买债券,因此是美国私人 对外短期资产减少,应在贷方的金融项目的其他 投资项目中记录。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储备与相关项目
(Reserve and Related Items)
货币黄金 使用IMF的信贷或贷款 特别提款权 外汇和其他债权
净差错与遗漏 (Net Errors and Omission)
这一定义将国际收支的统计范围建立在现 金基础上,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交易,只要涉 及外汇收支,就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
(二)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在同外国政治、经济、文化往来 的国际经济交易中的 货币价值的全部系 统记录。既包括货币性交易,又包括非货 币性交易,既包括立即结清的交易,又包 括尚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关系。
355,992,283
53,355 355,938,929
1. 直接投资
2. 证券投资 3. 其它投资 三. 储备资产 四.资料来源: 净误差与 遗漏
67,821,043
-4,932,837 -4,026,082 -207,016,000 -16,766,227
86,071,263
• 例1.2 美国公司向中国购买100万美元的纺织品, 用纽约银行的美元支票付款。 • 例1.3 德国人在美国旅游,支付了40万美元的费 用,旅游者所需的美元是在美国银行用欧元兑换 的。 • 例1.4 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日商将200万美元的投 资利润汇回日本。 • 例1.5 美国政府向墨西哥提供了80万美元的援助。 • 例1.6 美国公民购买加拿大某公司的加元债券, 折合美元价值为300万元。 • 例1.7 法国公民购买500万美元为期10年的美国 公司债券。
借方
742,763,476 712,090,128 628,294,638 83,795,490 28,323,961 2,349,387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B. 金融项目
62,963,916
4,101,792 58,862,124
418,956,199
4,155,147 414,801,052
私人的无偿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 或金融资产的转移。在资本和金融账户下,分别 列有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资本转移(Capital Transfer) 资本账户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出 售(Acquisition/Disposal of Non-Product,Non-Financial Assets)
2.服务 (Service)
4.经常转移 (Current Transfers)
1.货物(Goods)。该账户记录商品的进口和 出口。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其差额 称为贸易差额(Trade Balance),亦称为“有 形贸易差额”(Balance of Visible Trade)。
一般商品 可用于加工的货物 货物修理 非货币黄金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
学习目标
《国际金融》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 础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各专业 的学科基础课。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理解国际收支平衡、 外汇与汇率、外债的管理及国际结算制度 等内容,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影响外汇汇率变动 的因素、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国际结算 方式。
• 凡属于下列情况均应记入贷方:
(1)向外国提供商品或劳务(输出) (2)外国人提供的捐赠与援助 (3)国内官方当局国外资产减少或国外负债的增加 (4)国内私人放弃外国资产或国外负债的增加
• 凡属下列情况均应记入借方:
(1)从外国获得的商品和劳务(进口) (2)向国外政府或私人提供的援助、捐赠等 (3)国内官方当局的国外资产的增加或国外负债的减少 (4)国内私人的国外资产的增加或国外负债的减少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将其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1年)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 的内容与范围,按需要设置账户(Account)或 项目(Item)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国际收支手册》标准格式的国际收支 平衡表所包括的内容包括下述五大项目: 经常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净差错与遗漏 总差额 储备与相关项目
• 例1.2 美国公司向中国购买100万美元的 纺织品,用纽约银行的美元支票付款。
分析:这次经济交易是反映美国从外国获 得商品,应该记入借方的贸易项目下,同 时中国在纽约银行的美元存款增加,也意 味着美国私人对外短期负债增加,应记录 在贷方项目的金融项目的其他投资项目中。
• 例1.3 德国人在美国旅游,支付了40万美元的费 用,旅游者所需的美元是在美国银行用欧元兑换 的。
第一节
国 际 收 支
学习内容
1 .了解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内 容,并学会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分析 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 2 .理解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的原因 和影响,以及所采取的调节措施;
3 .掌握国际收支的涵义和国际收支平衡 表的基本内容包括各项目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涵义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一)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外汇收支总和 。
2.服务(Service)。服务的输出输入,即服 务贸易,亦称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 服务输出记入贷方,服务输入记入借方。 运输 保险 旅游 其他各类服务项目
3.收入(Income)。或称为“收益”,它 是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与资本)在国 家之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的收支,因而 收入项下包括: 职工报酬
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 (IMF)所 定义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