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4《梅花魂》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4* 梅花魂【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中国诗词的无限魅力,领悟梅花的品格,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们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语言运用:抓住描写外祖父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思维能力: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贞不屈的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都祖国的无限眷恋。
审美创造: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培养学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前解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读感知,以读代讲。
默读后思考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注课文描写的五件事:1.教诗词落泪;2.珍爱墨梅图;3.难归而痛哭;4.赠予墨梅图;5.送梅花手绢。
关注外祖父的三次落泪:第一次是读诗词时流泪,外祖父心中涌动的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后两次都是因不能回国,内心痛楚而流泪。
三次流泪,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和热爱。
关注课文题目的含义:“梅花魂”中的“魂”既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又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写照,更是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教学目标】1.认识“腮、虬”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对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
通过课文写的外祖父的几件事,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题目,了解梅花的品格。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2)1.教师导入新课:梅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有关梅花的诗词文章不胜枚举。
你能想起哪些呢?预设1: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预设2: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梅花魂》这是篇回忆录,写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个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往事。
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赞颂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本文脉络清楚,以“梅花”为本文的线索。
我回忆与外祖父的五件事,在叙述时有详有略,详写了我回国之际,外祖父把墨梅图赠送给我以及教育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
这段内容的叙述隐含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但是班级学生还未形成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质疑能力等急需提升,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难点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 出示梅花图2.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梅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有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铮铮铁骨,有着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
《梅花魂》教学实录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实录及反思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继续进行默读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
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继续开展“浓农乡情”的活动。
学习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学习准备: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一、走进梅花师:孩子们,先让我们静静地走进梅花,边欣赏边思考:梅花给你怎样的感觉?(课件展示梅花图,一幅幅冷艳幽芳的梅花,让孩子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味。
)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生:我觉得梅花很美,清新淡雅。
生:让我想起“梅花香至苦寒来。
”生:我觉得梅花真不容易,大雪飘飞,还能开得这么灿烂。
……二、解读爱梅1师:你们喜欢梅吗?生:喜欢!师:是的,有这么一个老人也是那么喜欢梅花。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生快速浏览,交流。
2研读珍爱梅图玷污不得生:我觉得第三段能体现老人爱梅。
生读全段。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划出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
生读书,边读边划,有的还在边上写上评注。
交流生:我是从外祖父说的话感受到的。
有生以来,我听到外祖父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外祖父以前那么慈祥现在却训斥我妈,我感受到他对梅花的喜爱。
生:我也从这里感受到,外祖父以前是很慈祥的,而现在却因为梅花图而发怒,这正是体现他对梅花的喜爱。
师:你能读出外祖父的心情吗?一生读,(生气的成分不够)。
师:这里有个问号,对,是反问句,语气要强烈。
《梅花魂》教学反思(15篇)

《梅花魂》教学反思(1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梅花魂》教学反思(15篇)》,希望能够帮到你!《梅花魂》教学反思1《梅花魂》这篇课文归国华侨陈慧英所写的一篇感情深刻而含蓄的文章,本文通过叙述外祖父教“我”读诗词而流泪,当“我”弄脏墨梅图而生气,得知自己不能回国而痛哭,临别赠我墨梅图和梅花手绢这五件事,刻画了一位长年飘泊在外,最后葬身异国的华侨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但是对于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又比较陌生,他们可能和文中的'我当年一样不理解老人的那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
因此,在学习本文时,我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边读边悟,记录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深入研读体会文章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我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写了外祖父的几件事?学生找不全没关系,可以让其他学生互相补充,也可以在老师的点拨下找出相应的事件。
紧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最想了解的事件多读几遍,看看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然后在旁边做上批注,最后全班交流,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句加以体会,老师再适时点拨,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他们也能深深体会作为一名中国人,深深爱恋自己的祖国,却因为年纪大的原因不能回到祖国的那种无限的眷恋之情。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中的梅花精神,体会到这不仅是对梅花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的精神的赞美,更赞美了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精神,从而体会到外祖父也是一位具有梅花精神的人,他还要引导我也要做一位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顺势引导学生气齐读“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说课稿文档标题: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梅花魂》。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梅花魂》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他用“梅花精神”教育后代的故事。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从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但他们在理解一些深层次的思想感情时,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并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梅花精神”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有关梅花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4. 教师讲解:解析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5. 总结归纳: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梅花精神”的含义和外祖父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板书主要包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子、“梅花精神”的含义和外祖父的爱国情怀等内容。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我对《梅花魂》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得到各位评委和老师的指导和建议。
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优秀案例设计理念:从爱哭、爱诗、爱梅体会外祖父的乡愁和坚守一生的中国魂。
一、人物介绍,导入课文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给你们介绍一位老先生,洪镜湖。
简单介绍洪镜湖老先生的生平。
师:在他的外孙女眼中,洪老先生是怎样的人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梅花魂》,寻找答案吧!二、爱哭的外祖父师:同学们,在小莺儿眼中,洪老先生是怎样的外祖父呢?生:爱哭的外祖父。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的外祖父哭了几次?生:第一次是外祖父在教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
第二次是外祖父不能回国的时候。
第三次是外祖父为“我们”送行的时候。
师:三次落泪有何不同呢?生:第一次落泪是默默哭泣,第二次落泪是呜呜大哭,第三次是泪眼蒙眬的哭泣。
师:请仔细品读课文,体会三次落泪的原因吧!出示:爱哭的外祖父——乡愁三、爱诗的外祖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品读诗句。
师:同学们,诗歌总是引得外祖父伤心落泪,为什么外祖父还要读诗呢?指导学生讨论。
师:唐诗宋词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是精神的寄托,让我们将这几句诗歌读一读吧!出示诗歌,指导朗读。
四、爱梅的外祖父师:同学们,想一想外祖父之所以爱哭,之所以爱诗都是因为什么呢?生:因为乡愁。
师:既然如此,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叫做《外祖父的乡愁》,却叫《梅花魂》呢?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有关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师:这梅花魂其实就是外祖父心中的中国魂呀!外祖父把无形的乡愁寄托在梅花之中!出示陈慧瑛女士的资料。
师:陈慧瑛女士也没有辜负外祖父的教诲,梅花魂她上传承了下去,成为了她坚守一生的品格!师:梅花魂更扎根在无数中国人的心中!面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海外华侨同胞们也纷纷出力鼓劲。
看到这些新闻,老师再一次想起洪老先生说过的两句话,同学们,请齐读!出示: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本课内容较多,但讲解详细,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不过,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朗读环节还是不够多。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本课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找出信息,便于我们从中体会情感,不足之处就是因为文章篇幅较长,真正读的环节不多,所以只能把重点放在引导体会情感的环节了。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仅起到辅助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学生。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故文章一些诗句来源不能一一点出,只能留给学生课后探究学习。
梅花魂—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同时理解什么是“梅花魂”。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让学生读文中的一些重点段落,这仍需进一步改进。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在整个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样的评价,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评价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
只有鼓励学生大胆评价,积极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交际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身心的解放与自由。
这样,他们在交流时才会毫无束缚,畅所欲言,进而迸发出智慧与创造的火花习作—教学反思作文教学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写作、点评的过程,通过对学生写作目的的不断强化,通过学习不同表达方法的训练,尽可能地锻炼、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写好故事,更准确地刻画人物。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对比句子,掌握描写的方法技巧。
在课堂上,也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学习《游子吟》时,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意和情感,不足的是没有让学生练习朗读的时间,无法完全做到在读中感受的教学目标。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本课是精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比较多。
首先,在情节的理解上,讲解详细有层次,学生可以一步步掌握内容;其次,在人物特点的分析中,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去体会;最后,安排学生讨论、总结人物特点,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4《梅花魂》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 4《梅花魂》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梅花魂【教材分析】《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本课的重点是借外祖父的几件事的描述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爱梅花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爱梅花就是热爱祖国。
课文中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如,对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分外爱惜,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学情分析】对五年级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与外祖父有关的具体事例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外祖父挚爱梅花中感受外祖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二是准确理解文中提到的外祖父教外孙女的几首诗词,感受其中表达的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表达了诗人王维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料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这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对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阐述的理解有一定困难。
为此,我除了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读书外,还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室阅览、向他人了解、回顾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的课文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梅花以及历史上有气节人物的资料,使学生在对梅花图的欣赏、梅花诗的感悟、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的了解中走进文本、走近外祖父,初步感受外祖父爱梅、眷恋祖国的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
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
并运用换字对比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
通过学生讲述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进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
课后我经过反思,认为如果能够把这节课的命题方法与学生平时习作的命题结合起来进行讲授,效果会更好。
这是我在下次授课所需要改进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