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管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

合集下载

回旋速调管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与优化

回旋速调管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与优化
纵 速 度 比 , 对 速 度 零 散 影 响 无 明显 规 律 。 在 此 基 础 上 通 过 优 化 电极 形 状 、 场 分 布 、 但 磁 电流 、 一 阳极 电 压 和 第 第
二 阳极 电压 , 拟并试制出工作 电压 6 V、 模 5k 电流 1 磁 场 1 4T的 双 阳极 电子枪 , 到的横纵 速度 比值为 2A、 . 得
维普资讯
92 5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第 1 9卷
( i) 一 ( 曰× _ u o m ) dl u
() 4
() 4 磁力线 曲率 引起 的速度 漂移
( i)v ) u ( B
本 文结 合实 际制 管对 电极 形状 、 阴极 和第一 阳极 倾角 、 场分 布 、 流 、 一 阳极 电压 和第二 阳极 电压对 电子 注 磁 电 第
质 量 的影 响进 行 了讨 论和 模拟 [ ]在 此基 础上 , 化设 计 出了横 纵 速 度 比值 为 1 4 速度 离 散 为 4 5 的双 阳 2 , 优 ., .
形 式为 M 一一 ( / 5风 , w上 B ) 它是 抗 磁 性 的 , 可见 电子 的横 向动 能 w上越 大 磁 矩 越 大 , 电子 注 的 横 向漂 移 就 越
大 , 却 反 比于纵 向磁 场 , M B 表示 电子 引导 中心位 置 的磁感 应 强度 , 因此 我们 可 以将 引 导 中心 飘 移 分 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下 4
压缩 比为 6 3 . 6的缓变 磁场 。 () 2 正交 电磁 场引起 的速度 漂移
( 上) H 一 () 3
可见 这一 横 向漂移 速度 与 E和 B 是 垂 直的 。 ( ) 向惯 性 引起 的速 度漂移 3横

低速度零散的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设计

低速度零散的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设计
B R: 一B。 ( R 一 R ) ( 1 )
F i g . 1 Ge o me t r y o f d o u b l e — a n o d e ma g n e t i c i n j e c t i o n g u n( MI G)
式中: B 和B 。 分别 为 阴极 和互 作用 区 的引导 磁场 ; 尺 为 阴极 发射 带平 均半 径 ; R 为 互作 用 区的 引导 中心半 径 ; R 为拉 莫
回旋 管是 一 种基 于 电子 回旋 脉 塞机 理 的快波 器件 , 能 够在 毫米 波乃 至太 赫兹 频段 产生 k w 至 Mw 级 的高 功率 输 出 。回旋行 波管 作 为 回旋 管 中的一类 , 由于其 高功 率 、 宽 带宽 的特 点 , 自诞 生 以来 就 受 到各 国科学 家 和
足 了 管子对 高 质量 电子 注 的需求 。
1 设 计 原 理
双 阳极 磁 控 注 入 枪 的 结 构 如 图 1所 示 _ 5 ] , 由环 状 发 射 带发 射 出 的空 心 电子 注 在倾 斜 电场 和 纵 向磁 场 的 共 同作 用 下, 产 生一个 初 始 区 , 电子 注 受 到 绝 热 压 缩 作 用 , 电流 密 度 增 加 , 电 子 注半 径减 小 , 而横 向 能量 逐 渐 增 加 。 由布 虚原 理 可 导 出 阴极 发 射带 半径 与 引导 中心半 径 的关 系为 _ 6
政 府 的普遍 重 视_ 1 ] 。 电子枪作 为 回旋 行波 管 的关键 部件 之一 , 其所 产 生 的电子 注质 量直 接影 响到 管子 整体 性
能 。电子 回旋 脉塞 要求 互作 用 电子 注是具 有 横 向能量 的 回旋 电子 注 , 磁 控 注入 式 电子 枪 ( MI G) 由于 产生 的 回 旋 电子注 速度 零散 较小 , 在 回旋 管 中得到 了广 泛 的应用 。磁 控 注入枪 有单 阳极 和 双 阳极 之 分 , 单 阳极磁 控注 入 枪 只 能通 过调 整 引导磁 场来 改变 电子 注 的参数 , 而 双 阳极磁 控 注入枪 由于控制极 的存在 , 其对 电子 注 的调节 更 加 方便 ] 。本文 针对 0 . 1 4 THz 共焦 波导 回旋 行 波 管 , 设 计 出一 支 低 速 度零 散 的双 阳极 磁 控 注入 电子枪 , 满

双阳极回旋管磁控注入电子枪设计

双阳极回旋管磁控注入电子枪设计
第 2 5卷第 6期 2 0 1 3年 6月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HI GH POW ER LASER A ND PARTI CLE BEAM S
Vo 1 . 2 5,NO . 6 J u n .,2 0 1 3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3 2 2 ( 2 0 1 3 ) 0 6 — 1 3 8 3 — 0 4
GHz回旋 管磁 控 注入枪 在 国外备 受关 注 , 而 国 内在 这 方 面 的工 作还 很 欠 缺[ 6 _ 8 ] 。 目前 1 7 0 GHz大功 率 回旋 管
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之一 是如 何产 生 高速 度 比 、 低速 度零 散 的 电子注 。本 文确定 了电子枪 的基 本结 构参 数 , 并 通过 E GUN 软件 调整 相关 参 量 , 设计 优 化 了 电子 枪结 构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6 — 1 5 ;
修 订 日期 : 2 0 1 2 - 1 2 - 2 9
基金项 目: 中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E 0 2 2 0 5 0 2 0 5 ) 作者简介 : 杨 轶( 1 9 8 7 s 1 9 8 7 y y @y e a h . n e t 。
大、 速 度零 散较小 的电子 注 。相反 , 单 阳极磁 控 注入 电子 枪 在较 大 的 工作 电流情 况 下 , 产 生 的 电子注 轴 向速 度 零 散大 , 电子速 度 比通 常较小 , 且难 以调节 。
( a ) s i n g l e - a n o d e ma g n e t i c i n j e c t i o n g u n
关键词 : 回旋管 ; 磁 控 注 入 电 子枪 ; 速度零散 ; 速 度 比 中图 分 类 号 : TN1 2 5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 1 0 . 3 7 8 8 / HP L P B 2 0 1 3 2 5 0 6 . 1 3 8 3

170GHz回旋管电子枪的设计

170GHz回旋管电子枪的设计
( 中 国 电子 科 技集 团公 司 第 1 2 研 究 所 ,北 京 1 0 0 0 1 5 )
摘 要 :1 7 0 G H z回旋 管是 等离子体核 聚变 中电子 回旋 谐振加 热 的理 想功率 源 , 在功 率上要求
具有 1 MW 以上 的 输 出功 率 。要 产 生 这 么 大 的输 出功 率 ,就 需 要具 有 足 够 大 横 向 能 量 的 电 子 注 与高 频 场 的 横 向 电 场 进 行 互 作 用 , 因 此 要 对 电子 枪 进 行 专 门 的 设 计 。 利 用 绝 热 压 缩 理 论 及 相 关 的 仿 真 软 件 对 双 阳 极 磁 控 注 入 电 子 枪 进 行 了设 计 , 得 到 了较 好 的 电 子 注 参 数 。 所 设 计 的 电 子 枪 能 在 工 作 电压 8 0 k V、 工 作 电 流 4 O A 的条件 下为 1 7 0 G H z基 波 回旋 管 提 供 所 需 的 回旋 电 子 注 ,其 引 导 中心
第1 1 卷 第2 期
2 0 1 3年 4月
太 赫 兹 科学 与 电子 信 息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T e r a h e r t z S c i e n c e a n d E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j e c t i o n G u n ( MI G )w h i c h c a n p r o v i d e t h e e l e c t r o n b e a m w i t h l a r g e e n o u g h t r a n s v e r s e e n e r g y f o r

应用CST仿真设计磁控注入电子枪

应用CST仿真设计磁控注入电子枪

应用CST仿真设计磁控注入电子枪作者:杜朝海, 薛谦忠, 刘濮鲲作者单位:杜朝海(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薛谦忠,刘濮鲲(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1.期刊论文李志良.冯进军.王峨锋.刘本田.LI Zhi-liang.FENG Jin-jun.WANG E-feng.LIU Ben-tian Ka波段二次谐波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研究-真空电子技术2010,""(2)二次谐波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互作用磁场比基波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磁场降低了一半,从而降低了设计难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周期介质加载结构的Ka波段二次谐波回旋行波管电子枪、高频结构、模式竞争以及注波互作用研究,确定了Ka波段TE02模二次谐波回旋行波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参数,通过PIC模拟计算,在电子注电压为90 kV,注电流为25 A时,获得了大于200 kW的输出功率,超过40 dB的增益.2.会议论文蒲友雷.罗勇.李家胤.李宏福.邓学Ka波段回旋行波管低速度零散磁控注入电子枪研究2009为解决ka波段回旋行波管对电子注低速度零散的要求,在原有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腔体结构,在横纵速度比1.19时得到了横向速度零散1.9%,纵向速度零散2.4%,速度比零散413%的高质量电子光学系统,很好的满足了回旋行波管工作要求,在高频系统优化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自激震荡和反波震荡,本文还对设计的单双阳极电子枪各关键参量(电极形状、磁场分布和第一阳极电压)对α及速度零散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自主软件、egun及mangic软件进行了验证,并很好的改善了回旋行波管性能。

3.学位论文刘本田高效率宽频带连续可调回旋返波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005回旋返波管(Gyro-BWO)是基于电子回旋脉塞(ECM)机理、具有宽频带连续调谐特性的毫米波、准毫米波大功率辐射源,因在强干扰机、定向能电磁辐射武器、高性能材料处理和微波催化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国际上很重视它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8 mm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

8 mm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

8 mm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
设计
徐寿喜;张世昌;粟亦农;刘濮鲲
【期刊名称】《强激光与粒子束》
【年(卷),期】2005(017)001
【摘要】计算了8 mm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双阳极电子枪的设计参数,根据这些参数,采用EGUN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设计出了一只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该枪的
电子束纵横速度比为1.45,速度零散为5.4%,并讨论了电极形状、磁场分布、电流、控制极电压和第二阳极电压对电子注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子注对这些影响因子
非常敏感,设计中应对它们进行充分优化.
【总页数】5页(P104-108)
【作者】徐寿喜;张世昌;粟亦农;刘濮鲲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129
【相关文献】
1.3mm回旋行波放大器单阳极磁控注入式电子枪的设计 [J], 殷瑞剑;刘濮鲲
2.双阳极回旋管磁控注入电子枪设计 [J], 杨轶;牛新建;刘迎辉
3.170GHz回旋管大束流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分析及设计 [J], 陈旭霖;赵青
4.回旋速调管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与优化 [J], 蒲友雷;罗勇
5.回旋管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 [J], 王华军;李宏福;周晓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引言(回旋管的工作机理)

引言(回旋管的工作机理)

第一章引言自从电磁场和电磁波被人们认识以来,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电磁波谱的许多波段相继为人们所认识,并加以利用。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对雷达技术的需求推动了微波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微波器件相继问世,在雷达、通信、导航、医疗及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波器件技术及理论日趋完善。

微波器件在微波波段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毫米波段遇到了许多困难。

而回旋管能很好的工作在毫米波波段,因而近40多年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逐渐进入了工程应用,深入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1.1回旋管的发展及应用电子回旋脉塞器件——回旋管,是以电子回旋脉塞不稳定性为机理的快波器件,回旋管的发展首先在前苏联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进行,经过长期的努力,采用磁控注入电子枪终于研制成功了能在毫米波、亚毫米波波段产生大功率的回旋管。

毫米波大(高)功率相干电磁辐射在军用和民用方面有着巨大前景。

随俄罗斯人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大批科学家都投入了这个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使回旋管的研究工作成为所属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现在,研究工作经久不衰。

回旋管本身及其应用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回旋管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品种的大家族,它们包括回旋振荡管(Gyrotron Oscillator)、回旋返波管(Gyro-BWO)、回旋速调管(Gyroklystron)、回旋行波管(Gyro-TWT)、回旋磁控管(Gyro-Magnetron)、回旋自谐振脉塞(Gyrotron Autoresonance Maser)等等。

凡是普通微波管有的品种,它都拥有。

在世界各国,包括美、俄、德、日本、英、法等国,对回旋管进行了大量工作,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电子所、电子12所等单位先后在不同时期开展了对回旋管的研究工作。

回旋管在毫米波波段产生的巨大功率以及相干毫米波电磁辐射的优良特性,使它在军事与民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回旋返波管磁控注入电子枪设计

回旋返波管磁控注入电子枪设计

83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回旋返波管(Gyrotron Backward Wave Oscillator, Gyro-BWO )是在毫米波乃至太赫兹波段产生高功率、宽频带、高效率电磁辐射的快波真空电子器件,其主要应用包括电子自旋共振、等离子体诊断、核磁共振等。

回旋返波管的工作机理与其他常规的回旋器件相同,均是基于电子回旋脉塞原理。

但在回旋返波管中,电子注的运动方向与高频电磁波的传播方向相反,具有内在的反馈机制,故能实现电子注和高频场的转换,其电磁能量输出装置位于高频结构的电子枪端而不是收集极端。

回旋返波管的内部能量反馈机制,使其可以工作在非谐振高频结构,所以只需调节电子注工作参数就能实现其工作频率在比较宽的范围内连续调谐。

1 电子枪结构形式回旋返波管采用磁控注入电子枪作为其电子枪形式,按结构形式划分,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单阳极MIG 和双阳极MIG 。

单阳极MIG 只有一个阳极,结构形式简单,对电子注参数的调节相对复杂一些;而双阳极MIG 有两个阳极,结构相对复杂,但对电子注参数的调节更加方便,也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电子注参数。

据公开发表的文献表明,无论采用单阳极MIG ,还是采用双阳极MIG ,回旋返波管的频率调谐均可通过调整电压或磁场实现,但若维持电子注参数的稳定,单阳极MIG 只能通过调节阴极区磁场来实现,而双阳极MIG 既可以通过调节阴极区磁场来维持电子注参数稳定,又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阳极电压来实现。

因此,本文设计的回旋返波管磁控注入电子枪采用双阳极结构,其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双阳极MIG 的两个阳极分别称为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其中第一阳极方便对电子枪参数进行调节,第二阳极负责将电子注能量提高到要求的水平,阳极用于产生电子注,一般采用热阴极形式。

电子枪区的磁场分布是渐变递增式的,这样便于产生回旋空腔电子注,在到达电子枪出口进入互作用区时,磁场保持恒定,而此时的电子注参数达到互作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 第3期强激光与粒子束V o l .11,N o .3 1999年6月H IGH POW ER LA SER AND PA R T I CL E BEAM S Jun .,1999 文章编号: 1001—4322(1999)03—0337—05回旋管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Ξ王华军, 李宏福, 周晓岚(电子科技大学高能电子学研究所,成都610054) 摘 要: 根据回旋管对电子枪的要求,设计了该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

给出了电极形状、电子轨迹与电子注参量。

这种电子枪具有速度零散小、层流性较好、体积小等特点。

关键词: 回旋管; 电子聚束; 电极形状 中图分类号: TN 125 文献标识码: A 回旋管是一种毫米波段、亚毫米波段的高峰值功率、高平均功率器件,在短波长、高平均功率方面具有其他器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电子枪部分是回旋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的电子注质量直接影响到整管的效率和输出功率,因此,对电子枪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子枪的研究也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回旋管整管的要求设计的双阳极电子枪与国内外同类相比具有速度零散小、层流性较好、体积小等优点,同时也对空间电荷的作用、影响速度零散的因素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基本设计原理1.1 电子运动方程 电磁场中电子的运动方程在圆柱坐标系中轴对称条件下,考虑相对论效应时的电子运动方程的分量展开式r β=-ΓΧE r 1-r α2c 2-E z r αz αc 2-z αB Η+B z r Η +r Η 2(1)z β=-ΓΧE z 1-z α2c 2-E r r αz αc2-B r r Η +r αB Η(2)Η¨=-ΓΧ-E r r αΗ c 2-E z z αΗ c2+B r z αr -B z r αr -2r αΗ r (3)式中,Γ=e m 0为非相对论电子荷质比,Χ=(1-v 2 c 2)-1 2为相对论因子,m =m 0Χ为电子相对论质量,m 0为电子静止质量;c 为光速,Η・、Η¨分别为电子角向速度、角向加速度。

1.2 场方程 本文研究的是电子注在强场下的运动。

磁场沿轴缓慢连续递增;电场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电极上的电位产生的电场,二是电子注自身的空间电荷电场,两种电场相互叠加对电子作用形成自洽的电场,因此,需要求解关于电磁场的泊松方程2U =-ΘΕ0(4)J =Θv(5)Ξ国家863激光技术领域资助项目和电子部预研项目1998年8月25日收到原稿,1999年3月29日收到修改稿。

王华军,男,1964年4月出生,在读博士J =-d Θd t (6)×B =Λo J(7)2 回旋管对电子枪的要求 根据回旋管整管功率和模式选择的需要,电子枪采用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电子注采用空心轴对称电子注。

整管对电子枪性能提出了以下要求:表1 参数要求Table 1 Param eters by request of electron guncathode vo ltage0V m agnetic field in the in teracti on regi on 0.5126T first anode vo ltage21kV m agnetic field in the cathode regi on 0.1000T second anode vo ltage30kV tran sverse velocity to longitudinal velocity ≥1.5beam cu rren t5A gu iding cen ter radiu s 636mm cathode cu rren t den sity 4.5A c m 2velocity sp read s m all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电极的电压、注电流和发射电流密度、注出口(互作用区)处的平均作用半径、横向速度与纵向速度的比值,阴极区磁场与注出口(互作用区)处磁场等,以及电极的形状和尺寸、磁场压缩比、横向能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还要求电子枪的体积小,电子注层流性较好、速度零散小等。

这给电子枪的设计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3 设计和计算方法3.1 电极形状的工程设计 电极的设计采用综合法。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皮尔斯截割原理[5],用电极产生的作用代替被截割掉的那部分空间电荷的作用,使沿作为注边界的电子轨迹上的电位分布及其法向导数保持不变,从而保证注内电子运动与均匀的理想模型(未被切割时)中的电子运动相同,从而得到稳定的层流注。

可以把问题归结为内命题和外命题的求解:内命题——求理想模型下的电子轨迹和沿轨迹的电位分布;外命题——求满足注边界条件的注外空间拉普拉斯方程的解,而拉普拉斯场中的等位线就是待求的电极形状[5]。

设计的电极形状如图1所示。

F ig .1 Initial design of the electrode shapesacco rding to the synthesis 图1 根据综合法初步设计的电极形状F ig .2 T he distributi on of the axial m agnetic field B 0and the m agnetic field B 1at radius r on axial po siti on图2 轴向磁场分布B 0和离轴r 处沿轴向的磁场分布B 13.2 数值计算方法 数值计算方法就是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求解强流电子光学系统的基本方程。

在确定泊松833强激光与粒子束第11卷方程、电流连续性方程、电子运动方程、电磁场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等之后,利用有限差分法将以上基本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化为数值方程,采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出网格上的空间电位分布,利用空间电荷电子云法、电荷分配法计算空间电荷分布,结合改进的九点插值法,拉格朗日外推法和泊松外推法计算空间任意点的叠加电场。

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的方法求出沿轴向的磁场分布,进而再利用谢尔茨函数展开计算磁场在空间的分布。

最后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电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方程,进而计算出电子的位置、轨迹和电子注的参量。

作者自行设计了一套磁控注入电子枪的大型模拟程序[5],计算结果与EGU N 程序的计算结果一致,并得到了实验的检验和证实。

3.3 空间电荷的影响 本文设计的双阳极电子枪是强流电子枪,因此,必须考虑空间电荷的作用。

我们对空间电荷的计算采用了电子云方法,并进行了考虑空间电荷和不考虑空间电荷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如图3、4所示),考虑空间电荷时,等位线间距变宽,电子注的层流性相对地变差,电子轨迹出现交叉。

也与采用辅助网格—集中电流法的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电子云方法计算空间电荷更接近实际情况。

F ig .3 T he distributi on of the equi po tential lines in the cathode regi on(a )neglecting and (b )considering the space charge effects图3 未考虑(a )和考虑(b )空间电荷时的阴极区等位线分布3.4 速度零散的改善 影响电子注速度零散的因素有许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电极的影响。

适当增大阴极发射带的倾角、减小发射带的带宽,在阴极的发射带的倾角、发射带的带宽确定的前提下,细心地选择、反复调整前成形极和后成形极的长度与倾角以及前端圆弧的半径等,恰当选择阳极(特别是第一阳极)的形状、倾角、长短,第一阳极与阴极的相对位置,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的相对位置等等,可减小速度零散。

2、电压因素。

第一阳极相对于阴极的电压、第二阳极相对于第一阳极的电压大小不仅对电子注的纵向速度、横向速度及他们的比值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非等位区域的长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增大第一阳极的电压或减小第二阳极相对于第一阳极的电压,一方面降低了速度零散,另一方面将增大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的比值。

4 设计、计算结果 我们设计的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具有层流性较好、速度零散小、体积小等优点。

实验证明电子注的质量高、工作稳定。

933第3期王华军等:回旋管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 首先,利用多组通电线包产生的磁场来模拟出轴向的磁场分布,然后利用此分布沿轴外展开得到空间磁场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轴向磁场沿轴缓变,并具有较大的磁压缩比(B 0 B k =5.147),偏轴的r 位置的磁场分布与轴向磁场分布的差异不大,特别是在阴极区。

结果表明这样的磁场分布对该电子枪是很合理的。

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的等位线分布如图3所示,粗实线表示电极,细实线表示等位线,电位分别为1.0kV 、5.2kV 、9.4kV 、13.6kV 、15.7kV 、17.8kV 、19.9kV 。

可以看出;等位线的分布是合理的,表明空间电位分布的计算是正确的;考虑空间电荷后,等位线往后偏移,这是由于电子注内电子间的空间电荷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3 电极形状和电子注轨迹 根据综合法设计的电极的初步形状和参数作为基础。

利用自己编写的大型程序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符合参数要求、具有很小的速度零散、高质量电子注的双阳极电子枪,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此结果是在考虑空间电荷效应情况下得到的,电极形状和电子注如图4表示。

可见,空间电荷的作用破坏了电子注的层流性。

表2 电子枪的设计、计算结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the design and the ca lcula tion of electron guncathode vo ltage0V m agnetic field in the in teracti on regi on 0.5126T first anode vo ltage21kV tran sverse velocity to longitudinal velocity 1.65second anode vo ltage30kV m agnetic field in the cathode regi on 0.10003T beam cu rren t5.17A gu iding cen ter radiu s6.36mm cathode cu rren t den sity 4.16A c m 2longitudinal velocity sp read 2.6%F ig .4 T he electrode shape and electron trajecto ries w h ile the considering (a )and neglecting (b )space charges图4 (a )考虑和(b )忽略空间电荷效应时的电极形状和电子轨迹5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首先由理论上设计了电极形状的雏形,然后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进行了大量的可视化计算,最后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满足了前面提出的对电子枪的要求,速度零散达到的千分之几(横向速度零散,∃z =z 0-z k =200.15mm ,z 0为电子注出口的纵向位置,z k 为电子注发射带中心的纵向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