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毕业设计说明
(完整版)建环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通达6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Harbin Tongda Building 6, design长春工程学院摘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集中供热被广泛地应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
我国的供暖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主要是以学习前苏联供暖技术为依据。
经过了数十年供暖通风技术人员的努力,在1975年建设部颁布的设计规范基础上,1987年颁布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总结了供暖通风技术经验的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规范中对室外计算温度和供暖热负荷的确定以及计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其成果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相比毫不逊色。
3003年颁布了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进行采暖设计的时候,系统大容易出现系统的垂直失调或者水平失调,无论出现何种的失调现象,都乎对采暖系统的预期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为了防止失调的产生,本设计对建筑划分成六个采暖分区进行设计,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在本设计中出现水力失调的产生。
关键词:集中供热规范水力平衡节能AbstractNow,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people o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also will increase, central reduce energy waste, improve , which will ,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mainly to learn efforts of technical staff,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issued in 1975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in 1987 issued a summary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technology standard "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GBJ19-87). Specification of the outdoor temperature and to determine and calculate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the results with the world advanced countries compared favorably. 3003 was enacted in the current "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During , the system is prone to large systems or attention to this poi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offset,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is divided into six design, thi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water appears in the design of the generation of imbalance.Keywords:Central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供给的热量。
暖通毕业设计空调 说明书

暖通毕业设计空调说明书暖通毕业设计空调说明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作为一种重要的暖通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和办公场所必备的设备之一。
本说明书旨在介绍一款新型的暖通毕业设计空调,为用户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南和技术参数,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高效地使用该产品。
二、产品概述本款暖通毕业设计空调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空调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制冷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具有高效节能、舒适静音等特点。
该空调系统由室内机、室外机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能够实现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产品特点1. 高效节能:本款空调采用了先进的能效技术,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能够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为用户节省能源开支。
2. 舒适静音: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都采用了静音设计,运行时噪音较低,不会对用户的休息和工作造成干扰。
3. 智能控制:空调系统配备了智能控制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遥控器对空调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调节。
4. 空气净化:空调系统内置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提供清新健康的室内空气。
四、使用指南1. 安装与维护:在安装空调时,请确保遵循安装手册中的指导,确保空调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定期清洁和维护空调系统,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 温度调节:用户可以通过空调控制器或者手机应用程序设置室内温度。
建议在夏季将温度设置在25℃左右,冬季则适当提高温度。
3. 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具有湿度控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室内湿度。
在潮湿的季节,建议将湿度设置在50%-60%之间,以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度。
4. 空气净化:空调系统内置的空气净化器可以自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过滤和净化。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模式。
五、技术参数1. 制冷量:XXX BTU/h2. 制热量:XXX BTU/h3. 能效比:XXX4. 噪音:XX dB5. 电源:XXX V,XXX Hz六、注意事项1. 请勿将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空调附近,以免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引言:暖通工程是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调节、供暖、通风和给排水系统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暖通毕业设计的内容和目标,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设计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暖通工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暖通系统设计,为建筑物提供高效、节能、舒适的室内环境。
二、设计目标1.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合理的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保证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性,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2. 实现节能减排:通过优化供暖、通风、给排水系统等,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并对环境产生更小的影响。
3.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暖通系统的运行稳定,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便利性。
三、设计内容1. 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确定合适的送风量、送风口位置和送风方式。
同时,考虑到室内外温差、季节变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暖和制冷设备,并合理布置空调末端设备,以保证室内空气的均匀分布和温度控制。
2. 通风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通风方式和通风量。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室内空气的新鲜度、湿度控制和有害气体的排除等因素,以提供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3. 给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功能,确定合适的给水和排水设备,并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排水的顺畅性和卫生性。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暖通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运行监测。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实现对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运行稳定性。
四、设计考虑因素1.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暖通系统设计方案。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1 绪论1.1设计⽬的毕业设计是⼯科⼤学培养学⽣的最后⼀个教学环节,是对四年所学知识的⼀次全⾯总结,是把理论知识应⽤于实践⼯程的⼀次很好的锻炼。
在毕业设计中,除了要熟练掌握⼤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习和掌握国家有关的建设⽅针政策,综合运⽤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联系实际来解决⼯程设计问题。
通过毕业设计,明确设计程序,设计内容及各设计阶段的⽬的要求和各⼯种间的必要配合。
1.2 设计要求:1.2.1初步设计:学⽣接受设计任务后,熟习⼟建图纸与原始资料,查阅和收集资料,对设计对象选择多种空调⽅式,经过综合⽐较后,最后选定⼀种较好的⽅案。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及概算指标,对冷热负荷进⾏初步估算,初步确定冷热源⽅式、容量、台数、机房位置和⾯积并确定送、排风⽅式。
1.2.2施⼯图设计1.设计计算⑴计算室内冷、热、湿负荷;⑵确定设计⽅案。
包括系统划分、空⽓处理过程设计、计算总冷量、总热量、总风量;⑶根据冷量和风量确定选⽤空⽓处理设备和制冷设备、绘出空⽓处理系统草图;⑷全年运⾏⼯况调节分析;⑸确定室内⽓流组织形式,进⾏⽓流组织计算;⑹进⾏系统风道布置及管道⽔⼒计算;⑺系统消声减振设计;⑻系统防排烟及保温设计;⑼对⼟建、⽔、电、动⼒专业的要求;⑽设计总结。
2.绘图图纸应包括⾸页图、空调系统布置平⾯图、系统图、⼤样图、机房布置平⾯图、系统图、⼤样图。
2 设计任务及依据2.1 ⼯程概况本设计对象为长沙市某科研⼤厦,⼤厦主要有: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
其中地下⼀层地上⼋层,预计将机房布置于地下层。
⼯程位于长沙市,东经113?04?,北纬28?12?,海拔44.9 m 。
总空调⾯积为5625m 2。
本⼯程空调设计的任务包括本⼤厦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及通风设计。
本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并能满⾜⼈体的舒适性要求。
2.2 设计依据2.2.1 长沙市室外空调设计参数台站位置:北纬28?12?,东经113?04?,海拔44.9 m ⽓象参数为:夏季:⼤⽓压:99.94 kpa 室外⽇平均温度:32.0℃室外计算⽇温差:7.3℃室外⼲球温度:35.8℃室外湿球温度:27.7℃室外平均风速:2.6m/s 冬季:⼤⽓压:101.99 kpa 采暖计算温度:0℃空调计算温度:-3℃相对湿度:81% 室外平均风速:3.7m/s 2.2.1 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表2.1 室内设计参数办公室263 负荷计算表3.1维护结构参数3.1冷负荷计算3.1.1外墙和屋⾯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 c(τ)=A K[(t c(τ)+t d)kαkρ-t R]式中Q c(τ)—外墙和屋⾯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外墙和屋⾯的⾯积,m2;K —外墙和屋⾯的传热系数,W/(m2?℃),由《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查取;t R —室内计算温度,℃;t c(τ)—外墙和屋⾯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 d—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吸收系数修正值,取kα=1.0;kρ—外表⾯换热系数修正值,取kρ=0.9;3.1.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Q c(τ)=A i K i(t o.m+Δtα-t R)式中k 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A i —内围护结构的⾯积,m2;t 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Δtα—附加温升,可按《暖通空调》表2-10查取。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暖通空调是现代化建筑必备的设施之一,对保障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暖通空调设计依赖经验和常识,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
因此,建立比较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本毕业设计旨在探究暖通空调设计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1.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阐述暖通空调的运行原理、系统组成,以及与其他设施的协调联动关系。
2.暖通空调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从设计目标、方案选择、具体设计等角度探究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和方法。
3.暖通空调设计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选型、节能、系统调节、水电布置等。
4.暖通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设计实施方案1.实地调查:通过实际现场调查,了解建筑物结构、环境条件、用途等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针对实际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
3.选型: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和实际条件,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与器材。
4.系统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系统布局、管线布置、控制系统设计等。
5.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和系统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6.验收交付:完成施工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交付给使用单位。
四、预期目标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将探索一种更加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并以此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以此为基础实施细化的设计实施方案,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运行更加稳定,维护更加简单,为用户提供更优良的室内环境和更加可靠的服务。
同时,将为后续暖通空调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

目录前言... (4)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5)1.1 工程概述 (5)1.2 设计依据 (5)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5)1.2.2 室外设计参数 (6)1.2.3 室内设计参数 (6)1.2.4 体力活动性质 (6)第二章负荷计算 (7)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7)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7)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7)2.2 湿负荷的计算 (15)2.2.1 湿负荷的组成 (15)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5)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6)Q' (16)2.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2.3.2 冷风渗透耗热量Q' (17)22.3.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 (18)32.3.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18)第三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20)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20)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20)3.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20)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21)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21)3.2.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24)第四章风系统的设计 (33)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33)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33)4.3 气流组织设计 (33)4.3.1 全空气系统 (33)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4)4.4 风管设计 (36)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36)4.4.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 (37)4.4.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43)4.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45)第五章水系统的设计 (46)5.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6)5.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46)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46)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46)5.1.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 (46)5.1.5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7)5.2 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步骤 (47)5.3 冷冻水供回水水力计算 (48)5.4 冷冻水泵的选型 (51)5.4.1 冷冻水泵设计规范 (51)5.4.2 冷冻水泵的选型 (51)5.5 冷凝水排放系统设计 (52)5.6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53)第六章空调冷热源的确定 (55)第七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57)7.1 防排烟的方式 (57)7.2 空调建筑的防火防烟措施 (57)7.3 通风、防排烟设计 (58)第八章管道保温设计的考虑 (59)8.1 管道保温的一般原则 (59)8.2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59)第九章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 (60)9.1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 (60)9.2 空调系统减振设计 (60)结论.. (61)参考文献 (62)致谢.. (63)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较详细

目录前言... (1)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2)1.1 工程概述 (2)1.2 设计依据 (2)1.2。
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2)1。
2.2 室外设计参数 (2)1。
2。
3 室内设计参数 (3)1。
2。
4 体力活动性质 (3)第二章负荷计算 (4)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4)2。
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4)2。
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4)2。
2 湿负荷的计算 (12)2。
2。
1 湿负荷的组成 (12)2。
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2)2。
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3)Q' (13)2。
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2。
3。
2 冷风渗透耗热量Q' (14)22。
3。
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 (14)32。
3。
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15)第三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17)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17)3.1。
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17)3。
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17)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18)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18)3。
2。
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21)第四章风系统的设计 (29)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29)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30)4。
3 气流组织设计 (30)4。
3。
1 全空气系统 (30)4。
3。
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1)4.4 风管设计 (32)4。
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32)4.4。
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 (33)4.4。
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40)4。
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42)第五章水系统的设计 (43)5.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3)5。
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43)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43)5。
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43)5.1。
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 (43)5.1.5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4)5。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江苏省苏州市昆山某医院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姓名学号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指导教师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江苏省苏州市昆山某医院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建筑规划总用地面积131418.4m2,建设床位规模2000张,日门诊量12000人(上限)。
总建筑面积275674.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0754.3m2,地下建筑面积44920.3m2.本次毕业设计计划完成昆山医院住院楼(D区)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建筑面积约为50000 m2(五层至十六层为标准层)。
外墙为200mm钢筋混凝土墙,导热系数λ=1.74W/m·K,密度ρ=2500kg/m3,比热C p=837J/kg·K.保温采用聚苯乙烯材料,λ=0.047W/m·K,密度ρ=30kg/m3,比热C p=1465J/kg·K,保温材料的厚度依据国家或当地建筑节能标准计算确定。
内墙100mm钢筋混凝土墙,内抹灰。
窗结构为塑钢中空(中空12mm)双层6mm厚普通玻璃保温窗,传热系数K= 3.5W/m2·K.屋面为采用15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导热系数λ=1.74W/m·K,密度ρ= 2500kg/m3,比热C p=837J/kg·K。
上加加气混凝土保温层,λ=0.22W/m·K,密度ρ=700kg/m3,比热C p=1340J/kg·K.保温材料的厚度依据国家或当地建筑节能标准计算确定。
内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为130mm。
地下一层地面为保温地面。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夏季大气压力为1003。
7kPa,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34.4℃,室外相对湿度为67%,湿球温度为28.9℃;冬季大气压力为1024.1kPa,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2。
5℃,室外相对湿度为77%。
二。
负荷计算2。
1围护结构的确定2。
1。
1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计算公式见式(2-1):S=S总V(2—1)式中:——建筑物体形系数,㎡/m³;S总——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和不供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建筑物外表面积包围的体积,m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各层功能说明 (1)1.3设计要求 (1)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 (4)2.1、室内、外计算参数的选择 (4)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4)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4)2.2 建筑物的热工参数 (5)2.3空调冷负荷计算 (5)2.3.1空调冷负荷计算原则 (5)2.3.2学生宿舍5346号房间冷负荷计算 (6)2.3.2.1围护结构冷负荷 (6)2.3.2.2新风冷负荷 (9)2.3.2.3总冷负荷 (9)2.3.3负荷计算简表 (11)第三章方案设计 (24)3.1空调系统比较 (24)3.1.1全空气系统优缺点 (24)3.1.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优缺点 (24)3.2空调系统方案确定 (24)3.2.1空调系统选择 (24)3.2.2空调水系统分区 (24)3.2.3空调新风系统分区 (25)3.3空调方案实施 (27)第四章空调风系统设计 (28)4.1 空调系统具体方案 (28)4.2 送风量的确定 (28)4.2.1设计实例 (28)4.3 气流组织设计 (29)4.3.1活动室、俱乐部气流组织选择 (29)4.3.2宿舍气流组织选择 (29)4.3.3气流分布要求 (29)4.4风口的选择 (30)4.4.1计算步骤 (30)4.4.2风口选择结果 (31)4.5 设备选择 (31)4.5.1风机盘管选择 (31)4.5.2新风机组选择 (38)4.6新风系统水力计算 (39)4.6.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39)4.6.2以一层一区新风机组为例计算 (40)4.6.3风管阻力汇总 (41)第五章空调水系统设计 (43)5.1 水系统概述 (43)5.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43)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43)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43)5.1.4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3)5.2 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43)5.2.1冷冻水系统设计步骤 (43)5.2.2冷冻水系统水力计算 (44)5.2.3冷冻水系统各立管水力计算 (46)5.3 冷冻水泵的选型 (47)5.3.1 冷冻水泵设计规范 (47)5.3.2冷冻水泵选型 (48)5.3冷水机组设计 (48)5.4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8)5.4.1冷却塔的选型 (48)5.4.2冷却水泵的设计 (49)5.5凝水系统的设计 (49)第六章其他设备设计 (51)6.1定压设计 (51)6.1.1膨胀水箱的配置与计算 (51)第七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53)7.1 防排烟的方式 (53)7.2 空调建筑的防火防烟措施 (53)7.3 通风、防排烟设计 (54)第八章管道保温设计的考虑 (55)8.1 管道保温的一般原则 (55)8.2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55)第九章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 (56)9.1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 (56)9.2 空调系统减振设计 (56)参考文献 (57)附录:文献翻译 (58)致谢 (82)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建筑物为杭州地区某宿舍楼,建筑面积约为32652m2,使用区域主要为起居室、活动室等,地上每栋建筑有5层,地下1层,层高为每层4.2米,地上总楼高为21米,地下总楼高为4.2米。
1.2各层功能说明表1-1 建筑各层功能说明学生区负一层活动室一层四人居室、门厅、俱乐部二层——五层四人居室、俱乐部1.3设计要求1)根据设计手册和房间需求,提供舒适性空调;2)室内机采取隐藏式安装,室外机相对集中安装,有效利用更多空间;3) 空调工程初投资合理、安装维护简便;图1-1 工程平面图图1-2 一区二层平面图图1-3 二区五层平面图(1)图1-4 二区五层平面图(2)图1-5 三区五层平面图(1)图1-6 三区五层平面图(2)图1-7四人居室、俱乐部大样图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2.1、室内、外计算参数的选择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表2-1 杭州市暖通空调室外设计参数地理位置经度120.16 纬度30 夏季气象参数冬季气象参数空调室外干球计算温度35.7℃室外采暖计算温度-1℃空调室外湿球计算温度28.5℃室外空调计算温度-4℃空调日平均温度31.5℃室外通风计算温度4℃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3℃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7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0 平均风速(m/s) 2.3 风速(m/s) 2.2 最多风向平均风速(m/s) 3.6大气压力(Pa)100050 大气压力(Pa)102090大气透明度 5冬季冷风渗透量朝向修正方向修正系数方向修正系数东0.2 东南0.1 南0.2 西南0.2 西0.4 东北0.65 北 1 西北 1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表2-2 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房间类型夏季冬季新风量(m3/h人) 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活动室25 50 18 50 30 四人居室25 50 20 50 30 俱乐部25 50 18 50 302.2 建筑物的热工参数表2-3 建筑物热工参数材料传热系数(W/m2·℃)外墙240mm页岩烧结多孔承重砖墙+40mm聚苯粒保温抹面0.97内墙20 mm水泥砂浆+240 mm砖墙+20mm水泥砂浆 1.974屋面内粉刷(20mm)+钢筋混凝土(35mm)+水泥砂浆(20mm)+隔气层(5mm)+水泥膨胀珍珠岩350(200mm)+水泥砂浆(20mm)+卷材防水(5mm)+砾砂外表层(5mm)0.49楼板7mm五夹板+370mm热流向下(水平、倾斜)60mm以上+80mm钢筋混凝土+25mm水泥砂浆+25mm大理石0.508外窗PVC框+Low-E中空玻璃6+12A+6遮阳型 2.444内门木框夹板门 2.504外门节能外门 3.022.3空调冷负荷计算2.3.1空调冷负荷计算原则冷负荷计算主要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各参数和主要公式主要来自文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
空调冷负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围护结构冷负荷;新风冷负荷;设备、照明冷负荷;人员散热冷负荷。
考虑到非空调房间与空调房间温度相差不大于3℃,内墙、内窗、楼板、地面的冷负荷不考虑;空调房间正常工作是处于正压,空气渗透冷负荷、外门开启冷负荷不考虑。
2.3.2学生宿舍5346号房间冷负荷计算2.3.2.1围护结构冷负荷(1)屋顶冷负荷由《空气调节》附录2-9中查得,K=0.49W/m2·℃,衰减系数β=0.33,衰减度ν=52.91,延迟时间ε=10.1h。
从附录2-11查得扰量作用时刻τ-ε时的杭州市屋顶负荷温差的逐时值∆tτ-ε,即可按式 (2-1)算出屋顶的逐时负荷,计算结果列于表2-4中。
CLQτ=KF∆tτ-ε (2-1) 式中τ——计算时间,h;ε——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h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维护结构外表面的时间,h;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F——围护结构计算面积,m2;∆tτ-ε——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表2-4 屋顶冷负荷(W)计算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时刻∆tτ-23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3 14 15εK 0.49F 27.54CLQτ310 283 270 256 243 229 216 202 189 175 175 189 202(2)北外墙冷负荷由《空气调节》附录2-9中查得,K=0.97W/m2·℃,延迟时间ε=10.3h。
从附录2-10查得扰量作用时刻τ-ε时的杭州市墙体负荷温差的逐时值∆tτ-ε,即可按式(2-1)算出墙体的逐时负荷,计算结果列于表2-5中。
表2-5 北外墙冷负荷(W)计算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时刻∆tτ-ε8 9 10 10 11 11 12 12 12 12 12 11 11K 0.97F 12.676CLQτ98 111 123 123 135 135 148 148 148 148 148 135 135(3)东外墙冷负荷由《空气调节》附录2-9中查得,K=0.97W/m2·℃,延迟时间ε=10.3h。
从附录2-10查得扰量作用时刻τ-ε时的杭州市墙体负荷温差的逐时值∆tτ-ε,即可按式(2-1)算出墙体的逐时负荷,计算结果列于表2-6中。
表2-6 东外墙冷负荷(W)计算时刻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tτ-ε15 16 16 16 16 16 16 16 15 14 13 13 12 K 0.97F 34.02CLQτ184 197 197 197 197 197 197 197 184 172 160 160 111(2)北外窗冷负荷①瞬变传热得热形成冷负荷由《空气调节》附录2-12中查得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tτ,计算结果列于表2-7。
表2-7 北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W)计算时刻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tτ 3.6 4.3 5.1 6.0 6.7 7.5 8.0 8.5 8.8 8.9 8.7 8.3 7.7 K 2.444F 5CLQτ44 53 62 73 82 92 98 104 108 109 106 101 94②日射的热形成冷负荷由《空气调节》附录2-13中查得各计算时刻的负荷强度Jj·τ,按式(2-2),计算结果列于表2-8。
CLQj·τ=xgxdCnCsFJj·τ(2-2)式中 x——窗的有效面积系数;g——地点修正系数;xd——计算时刻时,透过单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形成的冷负荷,简称Jj·τ负荷强度,W/m2;C——窗玻璃的遮挡系数;s——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Cn表2-8 日射的热冷负荷(W)计算时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刻J j·τ48 46 53 63 71 76 76 74 69 63 66 67 30 x g0.75x d 1.06C n0.6C s0.55K 2.444F 5CLQτ154 147 170 202 228 244 244 237 221 202 212 215 96最后将前面各项逐时冷负荷值汇总与表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