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这些数值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如区分性,即1就是1,2就是2。数也有序列性或等级性,如1<2<3;数也具有等距性,1和2,2和3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总是相等的。
什么是测量
“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例如,用秤量物体的重量,依据的是杠杆的原理;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依据的是热胀冷缩规律;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是以相等的小单位构成刻度,把尺子的零点对准物体的一端,看物体的另一端所对着的刻度,即得出长度。而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如智力测验,就是根据智力理论编制,以得分多少衡量智力水平。
01
那么,心理测量中使用的量表一般是什么量表呢?一般说来,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因为对于人的智力、性格、兴趣、态度等来说,绝对零点是难以确定的。而且,在心理测量中,相等单位也是很难获得的。不过,利用某种统计方法,可以把这种顺序量表得到的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进行统计。
02
心理测验是了解人的工具,一般作名词用,而心理测量则是运用工具,达到了解人类心理的实践活动,它主要作动词使用。
01
等距量表的数值加或减一个常数或用一个常数乘或除,不会破坏原来数据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个量表上的数值可以转换为另一个具有不同单位的量表上的数值,而且几个不同单位的数值可以转换到一个量表上以便于比较。
02
㈣等比量表
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此种量表在物理测量中容易见到,长度、重量、时间等都是等比量表。所得的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如体重:甲80公斤,已40公斤,我们既可以说甲的体重比乙多40公斤,也可以说甲的体重是乙的2倍。
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
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虽然我们不能像身高、体重那样来量,但是它必定会反映在人的某种行为之中,于是我们就可能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测量来推测他的某种心理属性。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问卷法具有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调查和跨文化 研究。常见的问卷法包括自陈问卷和访谈问卷,其中自陈问卷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观察法
总结词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评估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详细描述
观察法可以提供直接、客观的资料,适用于评估外显行为和情绪表达。然而,观察法容易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 影响,且难以完全控制所有无关变量的干扰。
要点二
本土化
指根据当地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心理测量工具进行适当的 调整,以更好地反映当地人的心理特质。本土化是心理测 量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 有效性。
新技术的应用与心理测量
新技术
指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心理测量中 的应用。这些新技术为心理测量带来了新的 机遇和挑战,可以改善测量方法的效率和准 确性,但同时也需要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number {01}
目 录
• 心理测量的定义与目的 • 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 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 • 心理测量的主要方法 • 心理测量的应用领域 • 心理测量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心理测量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对个体的心理特质、行为和认知能力 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程。Biblioteka 人格发展与干预03
了解人格发展过程,制定干预措施,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成
长。
06
心理测量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信度与效度的问题
信度
效度
指测验的一致性程度,即多次测验结果之间 的相符程度。信度问题是心理测量的一个重 要挑战,因为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可能导 致不一致的结果。提高信度的方法包括增加 样本量、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避免误差等。
心理测试的原理

心理测试的原理心理测试(PsychologicalTesting)又称心理评量、心理检验、心理指标测量等,是指由特定方法系统而可复制的、根据西医中心理理论(PsychiatricTheory)、心理发展理论(PsychologicalDevelopmentTheory)以及客观行为现象(ObjectiveBehavioralPhenomena)等原则,采用特定工具,测试、识别和量化(Quantification)个体的某种有关心理活动的方法。
心理测试的基本原理:一、分类法原理。
心理测试将所要测量的心理活动特征或反映其活动的行为现象分类处理,用专门测验的方法表征个体的心理活动,以测出个体在每个分类维度上的相对水平。
二、统计原理。
心理测试采用各种统筹法,典型如称数量化、比例变化,以观察结果与行为表现,以整体性等结果,将它形成对分析和研究的依据。
三、比较法原理。
这种测试是用比较的方法,将用户的行为现象或结果与正常人的结果或标准相比较,以衡量两者的差异或偏离程度,以期得出较客观、准确的结果。
四、实验法原理。
实验法在测试之前,必须了解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它们对后果的影响,对对象进行观察考察和重复实验,使之变为被测试者可能发生的现象,然后凭测试结果得出结论。
五、模仿法原理。
模仿方法是按照正常人在各种特定状况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特征,把一定形式的检查符号设置为测试的基础,模拟出一定的检查环境,让被测者回答一定的题目,或参加某项活动,以便根据结果推断出其心理活动的状态及特征。
六、调查法原理。
利用调查法开展的心理测试,是在选择与被测心理活动相关的重要语言(Language)或情景(Situation),使其呈现为『给出特定情景,期望被测调查者提出明确的回答,以衡量所测量心理行为的数量化程度』,而把被测者的言行作为及作为调查询问结果的依据。
七、表征法原理。
表征法是用抽象表征法将某种具体的心理活动,如性格、兴趣等表现出来的特点,表示为由抽象符号(Symbols)构成的表达,表征个体的特殊特质。
心理测量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二)经典测量理论(三)项目反应理论(四)概化理论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心理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按测验功能:智力测验、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按测验对象: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按测验方式:纸笔测验、口头测验、电脑测验、操作测验按测验目的: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示性测验按测验难度:速度测验、难度测验按测验要求:最高作为测验、典型作为测验按测验性质:构造性测验、投射性测验按测验解释: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按测验应用: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经典测量理论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心理特质具有内部性、一致性、抽象性、稳定性、层次性、可预测性等特点CTT 的心理特质可测性假设:心理特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真分数T 分数: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CTT 的真分数理论模型:X = T + E ,观测分数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 对于同一被试用平行的测验反复多次测验,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 S X 2 = S T 2 + S E 2,实得分数的变异等与真分数的变异加上误差的变异S T 2 = S V 2 + S I 2,真分数的变异包括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有效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无效变异)两部分所以,S X 2 = S V 2 + S I 2 + S E 2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信度(reliability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定义1: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得变异数的比率:22T xx XS r S =定义2: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相关系数的平方:2xx TX r ρ= 定义3:一个测验与任一个平行测验的相关系数: xx XX r ρ'= 信度的作用1、评价测验的好坏,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
心理测验的原理与应用pdf

心理测验的原理与应用pdf1. 引言心理测验是一种通过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能力和行为特征来了解个体心理状态和功能的方法。
心理测验的应用广泛,包括职业测评、人格评估、智力测量、情绪评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心理测验的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内容。
2. 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2.1 心理测验的定义 - 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量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它基于心理学理论,通过客观的测试题目和定量的测量结果来描述和量化个体的特征。
2.2 心理测验的分类 - 个性测验: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 智力测验: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 能力测验:用于评估个体在某些特定领域的能力和技能。
- 行为测验:用于评估个体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状况。
3. 心理测验的应用3.1 职业测评 - 职业测评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方向,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
- 常用的职业测评工具包括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职业价值观问卷等。
3.2 人格评估 - 人格评估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和社交方式,提供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建议。
- 常用的人格评估工具包括大五人格问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等。
3.3 智力测量 - 智力测量可以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提供参考。
- 常用的智力测验工具包括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特智力量表等。
3.4 情绪评估 - 情绪评估可以评估个体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常用的情绪评估工具包括抑郁症状自评量表、焦虑症状自评量表等。
4. 心理测验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4.1 局限性 - 心理测验结果受到个体主观因素和测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 部分心理测验工具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群体中的适用性有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验工具。
4.2 注意事项 - 心理测验应由专业人士进行测评和解释,个体在接受心理测验时应配合测试人员的指导和要求。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心理测量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特征的定量测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它基于心理学理论和统计学方法,旨在通过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揭示人类心理活动及其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联。
一、心理测量学的重要性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地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心理测量学还能够促进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实现精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教育干预。
二、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1. 信度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心理测量中,信度是指同一测量工具重复测试时得到相似结果的程度。
提高测量工具的信度可以通过增加测试项目数量、加强测试指导和培训等方式。
2. 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地反映了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
在心理测量中,效度可以分为内容效度、构效度和准确效度等。
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否全面地覆盖要测量的心理特征;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否与其他相关测量工具或变量相关联;准确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外部准则的一致程度。
3. 标准化标准化是心理测量中的常用方法,通过制定统一的测试程序和评分标准,将个体的得分与参照群体进行对比和解释。
标准化可以使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便于对个体进行分类、评估和比较。
4. 隐含模型隐含模型是心理测量中的一种先进技术,旨在探索和建立心理特征之间的潜在结构和关联。
隐含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测量数据,揭示心理特征背后的潜在结构,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学的应用领域心理测量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教育、临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教育领域,心理测量学可以帮助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特征和职业兴趣,为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在临床领域,心理测量学可以用于评估和诊断心理障碍,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心理测量学可以帮助企业招聘、选拔和评估员工,提高招聘和管理的效果。
总结:心理测量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特征的科学,通过信度、效度、标准化和隐含模型等基本原理来测量和评估个体心理特征。
心理学考研经典试题心理测量学第一章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名词解释1.心理测验(首师大2003研)答: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区分度(华中师大2003研)答: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也就是说,在该项目上水平高的被试得高分,水平低的被试得低分。
反之,区分度低的项目则对不同水平被试不能很好地鉴别,水平高与水平低的被试,所得分数差不多,甚至刚好相反。
它被认为是测验是否有效的“指示器”。
3.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浙大2004研)答: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在测量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由所要测量的变因引起的有效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
4.评分者信度(西北师大2002研)答:评分者信度是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5.内容效度(西北师大2002研)答: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6.指导语(西北师大2002研)答:心理测验的指导语通常包括对测验目的的说明和对题目反应方式的解释。
其主要作用是使受试者按正确形式对题目做出反应。
7.效度(重大2004研)答案见第3题。
简答题1.什么是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2004)答案提示:速度测验测量的是一定时间内被试完成某种任务的速度,题目难度较低,反应时是其主要指标;难度测验测量的是个体掌握某一任务的水平,需要一定的难度与区分度指标。
主要区别在于测量的目的及选用的指标不同,前者着眼于反应时,后者着重于区分度指标。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
2. 效度
(1) 内容效度。 (2) 结构效度。 (3) 效标关联效度。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
3. 项目分析
为了提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经典测验理论特别注重测验项 目的质量,除了深入研究试题的类型和功能及编制技巧外, 还发明了一系列筛选、甄别项目的方法,统称为项目分析, 其中最主要的是难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
5. 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对测验实施程序、对象范围、施测环境、测试方 式、测验时限和分数解释(常模)做了统一的规定,使测验能 够在异时、异地和不同的主试等条件下进行,并能得到同等有 效的测验结果。标准化的思想主要来自自然科学中对实验条件 进行严格控制以降低测量误差,其方法主要源自实验心理学中 对无关变量和干扰变量控制的方法。
一、 经典测验理论
斯皮尔曼的真分数模型指出,任何心理测验所得到的分数 (X)都是由反映对象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真分数”(T)和随 机因素造成的误差分数(e)两种成分构成的。斯皮尔曼的真分 数模型表示为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
一、 经典测验理论
1. 信度 2. 效度 3. 项目分析 4. 常模 5. 标准化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
(3) 测量项目的质量
测量项目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测量的可靠性。其比较重要的方 面是项目的选择,这也是取样的问题,应选用或设计具有代表 性的项目(代表测量的特征)和内部一致性高的项目。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
(4) 测试人和受试者
测试人的表现常常会影响测验时的气氛和受试者的反应定式, 测试人的评分偏向也会降低测量的信度。受试者的身心健康状 况、动机、态度、注意力等的变化,也影响测量的信度。受试 者样本的特征(如同质和异质)对测量信度的影响也比较大, 如果异质样本分数的全距较大,那么其测量信度将高于同质样 本的测量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1、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 高尔顿首倡科学心理测验 – 卡特尔 – 比纳—西蒙
– 心理测验的继续发展 操作测验的发展 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人格测验的发展
2、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 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下、中人以上,
相当于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 – 孟子提出“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 短。物皆然,心为甚”,说明心理特征一样 可以测量 – 刘劭在《人物志》提出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变 化可以推测他的一般心理特点,被美国的施 罗克翻译成英文出版 – 刘勰“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时俱成”, 是世界上最早的“分心测验”
方法
– 问卷法 – 投射法
依据测验材料性质
– 文字测验 适用于团体测验 易受被试文化程度的影响 – 操作测验 对图片、实物、工具、模型进行辨认和操作,不 受文化因素的限制 花费时间多,不宜团体实施
依据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
– 客观测验 测验呈现的刺激意义明确 – 投射性测验 刺激没有明确意义 问题模糊 对被试的反应没有明确规定
· O· Q1· · Q2· · Q3 · · Q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验的信度
信度的概念 信度估计的方法 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影响信度的因素
第一节 信度的概念
信度的定义
– 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者
X=T+E
– 实得分数X=真分数T+误差E – 一项10个题目的测验,约翰可能会做7个,但偶 然写错2个 • X=7-2=5 – 汤姆只会做4个,但多猜对了3个 • X=4+3=7 – 菲舍会做8个,粗心做错1个,同时猜对1个 • X=8+1-1=8
测量理论中信度的定义
– 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
效的帮助他们,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还可 以了解来访者是否属于精神异常范围
心理评定量表
– 检查来访者是否存在某些心理障碍,以及心理障碍
的程度如何,从而确定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反应 治疗的效果进展
心理测验应在咨询关系尚未确立
之前实施
– 心理测验可以检验咨询人员的判断是否正确,
深入了解来访者的问题所在 – 明确问题后,可以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 否则会影响咨询的过程和效果 – 咨询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时,可以再次进行心 理测验,这样可以重新确定来访者的问题, 当然,这个时候最好由其他心理学工作者、 专家进行测验
– 样本大小要适当
–一般来说,样本最好应有30-100人;如果
是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 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 标准化样组只能反映当时当地的情况,时
间、地点的变化,标准化样组就失去了标 准化的意义 – 选择常模,要选择时近的常模
取样的方法 – 简单随机取样 – 系统抽样:隔K个人取一个被试 – 分组抽样:不同城市,城市内部随机取样 – 分层抽样: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
一、测量与测量量表
– 测量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 测量的要素
参照点
§绝对零点——0代表无 § 相对零点——0不代表无
单位
监狱中有四个犯人,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幅扑克 牌,他们如何确定自己的身高? – 给每个人一个数字,以便区分犯人 – 身高排序 – 在桌子的高度上累计扑克牌 – 直接累计扑克牌
罗夏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文字联想测验
箱庭疗法的原理-投射
箱庭疗法(国内又称为箱庭疗法或沙箱疗法) 是在1939年由英国的小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 (M.Lowenfeld)创始的儿童心理疗法。劳 恩菲尔德在儿童心理咨询中注意到孩子们可 以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内容, 当给孩子们一些玩具、模型和沙箱时孩子们 做出令人颇感兴趣的作品,可以为心理治疗 提供积极的帮助。
分数的方差)的比率 – 问题
真分数不可获得,真分数的方差同样不可获得
rxx ST2 SE2
信度的指标
– 信度系数 相关系数,同一被试样组所得的两组资料的相关 – 信度指数 真分数标准差与实得分数标准差的比值。其平方 就是信度系数 – 测量标准误 标准误越小,信度越大
第二节 信度评估的方法
2、测验长度
– 测验越长,题目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
性
老师,我会的你都没有出题
– 测验越长,被试的猜测因素影响就越小 投篮 – 测验长度与信度的公式 公式5-18
3、测验难度
– 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
– 难度为0.5时,信度高
– 选择题的难度:5择1,0.7;4择1,0.74;3
择1,0.77;是非题,0.85
·
· · · ·
·
· · · ·
· G·
· H· · I· · L· · M·
·
· · · ·
·
· · · ·
·
· · · ·
·
· · · ·
N
O Q1 Q2 Q3 Q4
世故性
忧虑性 实验性 独立性 自律性 紧张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四种量表
– 命名、顺序、等距、等比
心理测量在顺序量表上进行,但利用统 计方法可以转换为等距数据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验的定义
– 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
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 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 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的性质
– 间接性 – 相对性 – 客观性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种类
依据测验功能
– 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特殊能力测验 特殊潜在能力——音乐、绘画、机械技巧、文书 才能 临床应用较少
– 人格测验 测量个性心理特征
– 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 价值观
常模分数与常模
– 常模分数:施测常模样本后,将被试者的原
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 常模: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
一般常模 特殊常模
第二节 常模类型
发展常模
– 发展顺序量表 葛塞尔发展程序表——按月份显示儿童在运动水 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大致发展 水平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智力年龄 比纳-西蒙量表首用智龄概念 – 年级当量 被试相当于哪一年级
依据测验方式
– 个别测验 – 团体测验
依据测验要求
– 最高行为测验 要求被试尽可能作出最好的回答 存在正确答案 能力、成就测验 – 典型行为测验 要求被试按照通常的习惯方式反应 没有正确答案 人格测验
第四节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错误的测验观
– 测验万能论 – 测验无用论 – 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心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理论
内容框架
– 概述
– 测验的常模 – 测验信度 – 测验效度 – 项目分析
测验的评价指标
–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本土化
– 测验的使用
第一节 概述
一、测量和测量量表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四、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五、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六、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标 1
· · · · ·
准
分 6 7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A· · B· · C· · E· · F·
8
· · · · ·
9
· · · · ·
10
· · · · ·
G
H I L M
有恒性
敢为性 敏感性 怀疑性 幻想性
·
· · · ·
·
· · · ·
– 七巧板是创造力测验的一种方法,被
武德沃斯称为“唐图”,九连环是 “中国式的迷津” – 中国的科举制度相当于智力测验
– 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修订比纳—西蒙量表 修订国外广泛采用的智力和人格测 量工具 测验本土化
第二篇 测验的常模
常模团体 常模类型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3、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
– 标准误的用途 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 预测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 X±1.96SE
4、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
– 比较两个不同测验分数是否有明显差异 – 公式5-17
第四节 影响信度的因素
1、样本特征
– 样本团体异质性的影响 同质高,信度低,异质高,信度高 – 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的影响 样本能力水平存在各个水平,信度高
表示出来的量表就是标准化常模
智商及其意义
– 比率智商
– 离差智商
第三节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 转换表
剖面图法
– 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 根据剖面图可以直观的看出被试在各个分测
验上的表现及其对应的位臵
因 素 A B C E F
名 称 乐群性 聪慧性 稳定性 侍强性 兴奋性
4、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