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题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答题套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答题套路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①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 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高考散文考点及答题技巧ppt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 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使结构清晰, 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内容方面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 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特别提示: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 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 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 化的作用等。
②对主要物象方面:对比、衬托、类比、虚实 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 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高考散文的基本特征
1、散文基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
形散神聚);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
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
①线索清晰,文脉突出。 ②结构严谨,层层深入。 ③选材丰富,现实与回忆交织,虚 实结合,详略得当,形散神聚。 ④手法:对比、照应、伏笔、以小 见大等
文章的整体构思
文章的局部构思
构思特点
高考散文考点题型
题型三:线索作用分析题
【解题思路】
第一步:找出线索——“4看”定线索 看标题 看议论 抒情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 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如《记念刘和珍 君》中表达作者悲愤情感的议论抒情句, 表明了文章的线索是悲愤之情。
高考散文考点题型
题型五: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 【解题思路】
➢ 概括型,直接用一些表现人物思想、 性格的语言回答即可。
➢ 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 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 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题型七:标题的作用
【解题思路】
①贯穿全文线索。 ②交代文章内容或表明写作对象或关联主要事件。 ③手法,如象征、比喻、双关等。 ④透露情感或奠定情感基调 ⑤表明文章主旨。 ⑥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 仔细审题:在阅读散文之前,首先要仔细审题,了解题目要求。
一般来说,高考散文阅读的题目要求包括阅读下文,然后回答特定的问题或者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2. 全文略读:在阅读散文时,可以先快速浏览一遍全文,了解散文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在阅读题目要求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答题侧重点。
3. 细节追踪:回答问题时,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仔细追踪散文中的关键细节。
一般来说,对于细节题,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然后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
4. 理解文章结构:散文一般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等部分。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根据文章结构的不同部分来寻找答案。
比如,问题可能会涉及到散文的情感表达、故事发展的转折点等,需要结合文章结构来回答。
5. 引用方式: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适当引用散文中的关键句子或段落来支撑自己的回答。
这样不仅能够展示对散文的理解和理论素材,还能够增强回答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6. 注重语言风格: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适当援引散文中独特的语言风格。
比如,作者对于某一个情感的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可以在回答中进行分析和引用,以展示对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
7. 总结归纳:最后,在回答问题之前,可以对散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进行总结归纳。
这样能够在回答题目要求时,更加准确地捕捉散文的核心意义,展示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在高考散文阅读答题中,关键是要细致全面地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意图,紧密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回答。
同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材料和问答方式,以突出个人的分析能力和观点。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答题套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答题套路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①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主旨类、体会语句含义类)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主旨类、体会语句含义类)
在高考散文阅读答题中,掌握好主旨类和体会语句含义类问题的技巧对于正确回答问
题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帮助你解答这两类问题的技巧:
1. 主旨类问题:
- 仔细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是解答主旨类问题的基础。
通常,文章的主旨会在开头或结尾部分得到明确的表达。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这两个部分。
- 寻找关键词:主旨往往会用一些关键词或关键短语来表达。
如果你能准确地识别出这些关键词,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在回答主旨类问题时,可以将这些关键词用
来解答问题或引用来支持观点。
- 归纳总结:在阅读完全文后,可以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有助于你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的主旨。
2. 体会语句含义类问题:
- 注意上下文:体会语句通常是与文章的情感、主题或作者的观点相关的。
因此,在阅读体会语句时,要把握好上下文的意思,理解作者在这个语境中想要表达的含义。
- 推断作者意图:作者在写作时会有自己的意图。
在回答体会语句含义类问题时,要尝试推断作者为什么使用这个语句,他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或观点。
- 考虑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
例如,散文通常比较含蓄而富有情感。
因此,在回答体会语句含义类问题时,要考虑到文章的文体特点,以更
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最后,要阅读大量的散文作品,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这样才能够更加熟悉和掌
握解答主旨类和体会语句含义类问题的技巧。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必备答题技巧 1.找“要素”。
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2.理顺序。
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4.品情感。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
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
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
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题三、语句赏析题1.命题特点:⑴考查频率最大。
考查次数最多,07、08所有散文阅读都有这一考点。
⑵考查类型多样。
不再局限对语句的含义分析;类型还涉及:语句的修辞效果赏析,语句的结构作用分析,语句的主旨涵理解,等;2.命题类型⑴解释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或:分析下列语句的表现手法。
这类题型最多;或1句,或2句,最多3句。
多为使用某种修辞或某种表现手法的语句。
07《雪野的精灵》19.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07《乡村的风》17.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
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07《泰山之恩》20.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
07《麦天》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08全国Ⅱ《马缨花》: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⑴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⑵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同浴在里一样。
08《敦煌》20.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08《我与地坛》1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上巅布散烈烈朝晖。
08《时间怎样地行走》14.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义?09第一次调研《寒冷的味道》13.第④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不可言状的绝响。
”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
09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14.根据文中容,从表现手法及效果赏析下面两句话。
⑴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
⑵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咀嚼着储满的稻草。
08.12月高三期中考试题《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13.联系全文,谈谈第三段中“可她们至多也就是一声叹息”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思路:这类题答题思路一般有两种:⑴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景物何种意境)+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
⑵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
0720题答案:通过排比、对比、夸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
0719题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0820题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我”对生命的扬和自由的渴望。
0814题答案:用比喻修辞,把白发形象地比成明丽的雪线,梳下来的白发让我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09第一次调研13题答案: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形和声描写了树枝结冰的美丽外观与动听声响,突出作者对冬天可爱之景的赞美和对寒冷的喜爱。
⑵某一语句的结构作用这类题也占相当比例。
07《告别三峡》“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07《泰山很大》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08《歌德之勺》19.“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08《碧云寺的秋色》18.“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09第一次调研《寒冷的味道》12.第③段中,“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结构研究:0717题答案: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08第一次调研12题答案:引起下文,引出寒冷体验的叙述和对寒冷的感悟。
答题思路总结:这类题要求较单一,答案组织也较明确。
答题思路一般是:指出某种结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上下文的容说明。
⑶主旨句含义理解。
07《灯火的温情》21.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苦难和艰苦环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
这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新年和人格尊严的呼唤和坚持)07《焰火的变奏》17.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
(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
“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
这个反问句强烈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07《泰山之恩》21.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答案: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
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
③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08全国Ⅰ《阳关古道苍凉美》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表现了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和作者的豪情壮志)答题要点:这类语句一般皆是在文章末尾,都是议论句,起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
答题时不能一叶障目,语句含义要结合文题中关键词和思路结构题、容要点概括题的答案综合而来。
⑷还有一类,看似是语句理解,实则是容要点概括。
(可省略)07全国Ⅱ《杂忆》14.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涯”?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答案:①“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
②“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
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
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
)07《湿湿的想念》20.为什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答案: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洞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07《泰山之恩》19.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
(答案:①《述异记》中早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
②历代君王登临泰山封禅。
③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充满景仰)四、探究题新题型,散文探究题不好出,毕竟,对一片散文而言,语句含义作用,行文思路,容要点,散文主旨,等已经考查,应该已经够了。
其他还有什么可以探究?所以,目前已经高过的探究题,包括高考卷和各地模拟卷,出现的探究题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探究题。
如:07《麦天》17.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这是文章的层意高度概括答案: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热烈后的平和、闲散。
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08《歌德之勺》(人物特写)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写作技法答案: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
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
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08《我所认识的梁漱溟》(人物评传)22.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写作技法答案:主要从学问和人格两方面认识梁漱溟。
启示有四点:⑴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
⑵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⑶中心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⑷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09第一次调研《寒冷的味道》15.第①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
---对比明确语句含义,并前后比照明确结构作用。
答案:⑴开头是说人们对生活中“寒冷”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2分);结尾说经历“寒冷”不仅是生活的自然规律,而遭受挫折乃至磨难等人生的“寒冷”更是生命的成长规律;人需要“寒冷”以发挥生命潜质,锻炼意志品格,使自己坚强勇敢。
⑵文章由实到虚,首尾呼应,紧扣主题,使主旨更加突出。
09北四市第一次摸底《温软的稻草》15.有人评价此文:“因为朴素而逼近真实,因为真实而显现生活的本质。
”请结合这句话探究原文怎样表现了的“朴素”“真实”的“生活的本质”。
---三层意思,启示是对前文相关“朴素”“真实”容的高度概括。
答案:文章选取稻草、草帽、锄镐等大量、具体、典型的农村生活物品,描绘了充满着土地与气息,有着劳动的喧闹、丰收的色彩、孩子们的笑声和农人平和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简单、朴素和农人的自然朴实。
命题特点及答题思路:从命题类型看,有两种:一类是文本探究。
一类是文本涵(可以看是主旨)探究。
这类题按照命题指向基本属于文章主旨涵畴的探究。
或者说,这类探究题要求学生必须准确把握主旨,否则就无法完成答题要求。
从几道题的答案看,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层容的高度概括。
这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命题指向,准确切分文章相关区域的表述层次,并能够高度洗练地进行语言概括。
如07高考卷,09北四市摸底卷。
这类题答题时要分点答题,且答案要全面,不能遗漏。
因为每道题皆是6分,甚至8分,一般不会让你仅就一点答题。
一类是有文本的写法技巧延伸到写作实践进行感悟总结。
这类题实际是考查学生的写作理论认识。
这类题答题要求学生走三步:第一步,胸中要积累一些写作技法,并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第二步要能准确判断文中使用了何种突出的写作特色;第三步谈感受,学生在平时的作文实践中要有感受、启发的厚实积累。
注意一点:没有一题是完全开放的,不可能让你天马行空,使得评分不好操作。
如:08《歌德之勺》(人物特写)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命题指向是“突出特色”,那就只能是答案定好的“以小见大”,否则错误。
而第二问的“写作启示”就只能是“以小见大”的启示。
总结散文阅读题探究,我们分析这些,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素养的基础上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能力的指导和提高,但方法的熟练程度和能力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散文呢阅读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散文阅读指导要注意几个意识。
散文复习几个意识文体意识明确各种文体的相关特点。
不同的文体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体色彩,因而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
散文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如下方面容:①记叙性散文—记人叙事—细节描写—反映世态②抒情性散文—咏物状景—借物抒情—言志抒情③议论性散文—议论见长—典型言行—杂感随想系统意识学生现代文阅读题失分较多,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知识不系统,概念不清晰;或者是我们训练不系统,指导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