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事故中农民工占7成 安全培训尚不到位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及流程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1、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发生,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规定了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处理和管理。
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支付工资的各种用式形式的职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包括招用的临时农民工)等。
二、总则1、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和“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处理意见。
2、工伤事故的认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外伤害的;④患职业病的;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③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④职工符合(1)、(2)情形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符合(3)情形的,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①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②醉酒导致伤亡;③自残或者自杀的。
3、工伤事故的分类1、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
2、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作为重伤处理:①经医生诊断成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②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③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④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等;⑤眼部受伤较剧、有失明可能的;⑥手部伤害:大拇指轧断两节或只各轧断一节的;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展的残废可能的;⑦肢部伤害:脚趾轧断三只以上的;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行走自如和残废可能的;⑧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为了农民工的“特别行动”

国家安全监 管总局和 国家煤矿 安全 监察 局联 合发起 了 “ 特别 行动 ” 。
改安全 隐 患 , 不断 改善 农 民工安全 生产 条件 , 障农 民工 生命 安全和 保
部分 。 从行 业角度看 , 采掘业 中农民
工 比重已占从业人 员的近 8 % ,建 0 筑业 占7 %, 工制造 业 占6 %。 1 加 8 而 在 采 掘业 和建 筑业 中 , 民工 伤亡 农 为 加强 对 “ 别行 动” 指导 , 特 的
身体 健 康 。
在 采 掘 业 、 建 筑 业 等 重 点 行
业, 广泛开 展 “ 查隐患 、 漏洞 、 堵 保 安全”活动 。对 查 出来的隐 患及 时
情 况相 当严 重 。 根据 国家 安全 监管 总局统 计 , 0 5 2 0 年全 国矿 山共 发生 伤 亡事 故 5 l 起 ,死亡 8 8 人 ; 8 2 0 2 建筑 业共 发 生伤 亡事 故 22 8 , 8 起
第二 阶 段 ( 月 ) 在农 民工 中 6 为
普及 安全 知识 阶段 。 是权 利义务 一
教育 。 向农 民工发 放 工会法 劳 动 法》 安全 生产法 》 职 业病 防治 法 ) 涉及 农 民工安全 健 康的法 律 让
的 工人 接触 有害 物质 , 0 6 %的企 业 没有为 从业人 员配齐 必要的 防护 用
品 。农 民工 超 时 劳 动 现 象 十 分 严
造关爱农 民工生命 安全 与健康 的 良 好氛 围 , 最大 限度地 减 少重 大事 故 隐 患和严 重职 业危 害 , 促进 企业 安 全 生产 , 障农 民工的 安 全与健 康 保 合 法权 益 。这 次 “ 别行 动 ”的重 特 点也 放在 了采掘 、 筑 和加工 制造 建 业 等 农 民 工 比较 集 中 、劳 动 强 度 大 、作 业环 境差 、事故 多发 ,农 民 工 安全健 康权 益易 受侵 犯的行 业 。
职工伤亡事故管理规定

职工伤亡事故管理规定职工伤亡事故管理规定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掌握公司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改进措施,搞好事故预防,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职工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职工系指经劳资部门审定,由企业支付工资的各种用工形式的职工,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包括企业召用的临时农民工)等。
一、职工因工发生工伤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1、轻伤: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的伤害。
轻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2、重伤: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听觉、视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或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作为重伤处理:(1)经医师诊断为残废或可能残废的。
(2)伤势严重,需做较大手术才能挽救的。
(3)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灼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的。
(4)严重的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腕骨、肩胛骨、脚骨等因伤引起的骨折)、严重脑震荡等。
(5)眼部受伤较重,有失明危险的。
(6)手部伤害:其中之一:A、大拇指轧断一节的;B、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任何一只轧断二节或二只各轧断一节的;C、局部肌腱受伤较重,引起机能障碍,而不能自由伸展有残废可能的。
(7)脚部伤害:其中之一:A、脚趾轧断三只以上;B、局部肌腱受伤较重,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自由行走的残废可能的。
(8)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伤及腹膜损伤等。
中国伤害相关的死亡状况:一个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公共卫生问题

40
7299-06p39-50zxYxo
40
2008.10.22, 15:07
41
2008.10.22, 15:07
41
7299-06p39-50zxYxo
表 中国 2002-2006 年不同种类伤害死亡率,年平均死亡数及相关的潜在生产寿命损失年(PPYLL*)估计值
死亡原因
年平均
死亡
死亡人数 ** 顺位
主要的健康威胁·
中国伤害相关的死亡状况: 一个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公共卫生问题
Injury-related Fatalities in China: An Under-recognized Public Health Problem
王声 1, 李延红 2, 池桂波 1, 肖水源 3, Ozanne-Smith J4, Stevenson M5, 费立鹏 6
0.21
14 450
8
1.11
1.05~1.18
0.17
13 335
9
1.03
0.96~1.09
0.16
9 661
10
0.74
0.69~0.80
0.11
4 654
11
0.36
0.32~0.41
0.06
1 634
12
0.13
0.10~0.15
0.02
- 100.00
32.35 13.36 9.74 4.54 2.09 1.71 1.58 1.14 0.55 0.19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使人们的交通方 式、居住环境和其他生活方式发生着根本变化,所 有这些都影响伤害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而使全 国伤害发生和死亡的特征发生变化。近二十年来,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从牲力车和自行车转化为 机动车,中国每年新车销售量达 800 万辆[2]。人口 正在老龄化和快速城市化,从 1982 年到 2005 年, 65 岁及以上老人所占总人口比例从 1982 年的 5% 上升到 2005 年的 8%。城镇居住人口增加了一倍, 从 1982 年的 21% 上升到 2005 年的 43%[3]。在经 济改革以前,大多数中国人生活水平相对类似,但 自 1978 年中国实行经济改革之后,贫富差距加 大,2004年最富裕省份的人均GDP为最贫困省份 的13倍[4]。而且随着对全球媒体接触渠道的增加、 对西方价值体系的了解及国内外互联网络的分享 等都使得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发生了全方位的 改变。所有这些变化使得受不同种类伤害的人群 的人口学特征、流行特点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都 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中国的卫生体系一直把工 作重点放在传染病和慢性病上,现在卫生行政部 门已经开始认识到伤害对居民健康和国家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性[5]。
工伤死伤统计

工伤死伤统计工伤是指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的人身伤害或死亡。
工伤死伤统计是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和伤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安全生产。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工伤死伤统计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发生工伤事故14.8万起,造成1.3万人死亡,28.3万人受伤。
其中,建筑行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等高风险行业是事故高发领域。
另外,职业病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为2.4万例,其中尘肺病、职业中毒等占比较高。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工伤死伤统计中的一些特殊群体。
据统计,农民工是工伤死伤的高发人群之一,他们通常在建筑工地、矿山等高风险环境从事工作,缺乏安全保障和法律保护。
此外,女性劳动者也需要引起重视,她们在一些特定行业和岗位上也面临着工伤风险,比如纺织业、餐饮业等。
针对工伤死伤统计中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首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其次,加强对高风险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工伤死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可能存在着工伤事故被瞒报、漏报的情况,这会影响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工伤事故的核实和统计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总的来说,工伤死伤统计是我们了解和关注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情况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准确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劳动环境,为实现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施工调查报告2篇

施工调查报告2篇建筑施工的项目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安全出效益”越来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同行的共识。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不断规范,建筑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总的安全生产形势有一定好转,但不少地方依然严竣,工伤死亡事故还是频频发生,而且大多数的死亡事故都是发生在普通的操作工人中。
事故给死者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给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给社会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众所诸知,目前施工企业雇用的劳务工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组织的散工,而且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
据统计,建筑行业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违”造成的。
2、岗前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时间短,效果差。
岗前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同时民工的流动性大,往往一个民工同时在几个工地干活,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3、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减少,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
工地上虽都配备了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履行职责起到巡查纠错的作用。
4、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安全资金不到位。
当前,不少工程由于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使得本已紧张的工期变得更加紧迫,无形中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不少加班时间,特别是大量夜间施工频繁,增加了安全隐患。
有的建设单位安全资金不到位,使得必要的安全投入捉襟见肘,安防设施大打折扣,甚至不符合安全规范。
二、面对现状。
如何规范劳务市场加强安全的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笔者以为:培育劳务公司是方向,安全培训教育是重点。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
引百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出现 了庞大 的农 民工潮 ,根据 ( 2 0 1 2 年 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 报》 ,2 0 1 2年我 国农 民工总 量达 到 2 6 2 6 1 万人 。 农民工对促进城镇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然而长期 以来 ,他们却没 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而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合法权益屡遭 侵害 ,极大 的挫伤 了农 民工的劳动积极性 ,近年来珠江三角地区的许多城 市更是出 现了 “ 农工 荒” 的情况 ,严重影 响了当地社会 和经济 的发展 。因此 ,完 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具有 重要的社会意义。
=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 ①生产事故发生频繁 ,职业病危害严重 近年来 我国生产事故频发 ,尤 其是在建 筑业 、采 矿业等 高危行 业 ,
生产事 故接 连发生 ,死亡人数 高 居不下 ,其 中 8 0 % 以上为农 民工 。同 时 ,我国农 民工面临着严 峻的职业 病危 害。据报道 ,在农 民工从事 的职 业 中 ,近 3 7 % 的农 民工 面临高温 、低 温作业 的 问题 ,约 4 1 % 的农工 长 期 噪音 污染重工作 ,约有 3 5 % 的农工在粉尘污染 中工作 。 ② 农民工工伤保 险参保 率低 根据2 0 0 8 -2 0 1 1 年度人力资源 和社会 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 报所示 , 2 0 0 8 - - - 2 0 1 1 年我国农 民工工伤保 险参保 率分别 为 2 1 .9 2 %、2 4 .3 1 o k、 2 6 .O l % 、2 7 .O 1 %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对工伤保 险认识模 糊 ,企业 在 工伤保险方面钻空子 、弄虚作假层 出不穷 ,加上 当前我 国相 关农 民工 工 伤保 险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劳动保 障部 门在农 民工工伤保 险工作 中的职 能不到位 ,导致很大一部分用人单位不为农 民工交 工伤保 险 ,“ 逃保 漏
影响农民工职业安全困境的自身因素分析——基于博弈的视角

就农 民工而 言 , 假设 其 收益来 源 于两个 方 面 : 以工 资 表 示 的有 形 收 益 和保 障 安全 的无形 收益 ( 虽
因素 分析 其职 业安 全 困境 的深层 原 因。研 究结果表 明 : 在 企业 与 农 民工 的职 业 安全 博 弈 中, 由于农 民工 自身补偿 性 工 资的缺 失及 “ 道德 风 险” 诱 使 下的 自身 工伤 预 防投 入 降 低 , 使 得 企
业 消极 应 对工 伤事 故预 防 , 增 加 了工 伤事 故 的风险 。 关键词 : 农 民工 ; 职 业安 全 ; 博弈 ; 补偿 性 工资 ; 道德风 险 中图分 类号 : X 9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2 0 7 4 ( 2 0 1 3 ) 0 2— 0 0 9 3一 o 5
企 业如 果要 达 到正 常 的工伤 预 防水 平 , 就 必须 在 安 全设 施 、 预 防培 训 和员 工 管理 上 投 入 更 多 的成 本 , 从 而使 企业 收益 相对 减少 ; 反之 , 企 业 成 本 则会 降低 , 可 能 带来 收益 相 对增 加 。企 业 安 全 事故 水 平 会
2 0 1 3年 3月
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E J I A N G I N T E R N A T 1 0 N A L S T U D I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Ma r c h 2 O l 3
高 风险 行业 , 据( 2 0 1 1年 我 国农 民工调查 监 测报 告》 统计 , 分别有 3 6 . 0 %和 1 7 . 7 % 的农 民工从 事 工 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伤死亡事故中农民工占7成安全培训尚不到位
2012-12-24 0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打印本页关闭
中广网北京12月24日消息(记者满朝旭)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统计显示,目前高危行业工伤死亡事故中,农民工死亡占到7成,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安全培训不到位,国家安监总局提出,“十二五”期间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率要达到100%。
12-12-24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在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中,农民工从业比重较大,同时他们也是事故死亡人数中较多的群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司司长汪志洪告诉记者:汪志洪:工伤死亡人数中,农民工所占比重达到70%,高的超过了80%,新得职业病的人数,农民工所占比例高达90%,在个别行业甚至高达100%。
安监总局统计显示,目前九成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所以加强安全培训是减少事故和死亡人数最见效的方式,但是,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表示,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忽视安全培训的情况并不少见。
孙华山:不培训、假培训、低标准培训问题比较突出,欠发达地区培训机构偏少,培训的执法力度不够大,培训检查的频次、深度和力度还不到位,处罚和问责少。
为了解决这些情况,国务院安委会近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要求以新工人、农民工为重点的企业从业人员必须100%培训上岗、安监人员必须100%持证、安全培训教师必须100%更新知识,明显提高安全培训基础保障能力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