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
浅析思想品德课“自主感悟,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以鼓励 , 忌伤害学生 的 自 心 、 案例 、 料 、 切 信 自 材 情境 、 热点等 , 设 此 时 ,教师既要 利用个人 的知识 优 社会 创
尊心、 求知欲。如讲 《 资本主义剥削
养其收集 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 , 问 梁山好汉鲜活的形象。 分析 在讲《 人贵有 要 略读 ,给学生 自学 探究 的必要时
题和 解决 问题 的 能力 以及交 流 、 合 自尊 自信 》 一框 时 , 首先播 放 以 “ 油 间 , 来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作、 创新 的能 力。思想政治课 “ 自主 和青蛙 ” 设计 的动画片 , 其故事梗 概
2自主 感悟 。 . 生发 问题 。学生 的 能力 、 情感 的健康发展 。
到” 的状 态下 , 自觉 、 乐意探究 答案 , 内驱力得到激发 , 教师要不 失时机地
积极参与教 学活动。 师创设 的情境 出示学 习 目标 , 教 进行 学法指 导 , 让其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 , 找各 组组长发 要 与教 学内容相适 应 ,不能牵 强附 自行 『 剧读教 材 , 自主感 悟探 究 , 学有 言 , 及时校正 、 补充所解 决的 问题 ; 针 会 。创设情境 的手段 多种 多样 , 可利 所思 , 思有所 疑 , 疑有所 问。 然后是学 对各组 的疑惑要加 以甄 别 、合并 , 确 用漫画 、 曲 、 歌 小品 、 典故 、 案例 , 也可 习技 巧, 有解 决问题的思路 。如要求 定其 价值 。 是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凡 以利用 时事聚焦 、 益广告 、 公 电影片 学生 紧扣课题 、 题 、 框 目题 、 小栏 目及 有 帮助 , 能启发或加深对学 习内容的 云南教育 ・ 继续教育 2 0 ・ 0。如 势 , 归纳梳理 , 提炼概括 , 勾勒出所授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2《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2《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并能在实际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2.培养学生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准备一些实际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学习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的时间,通过一个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同学学习效果比较好,而有些同学学习效果不佳?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用10分钟的时间,呈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实质和应用。
思想政治课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和实践

思想政治课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和实践初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着教师难教、学生没兴趣、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却时常发现许多学生无精打采,无所事事,甚至昏昏欲睡。
有时,我们也会觉得这节课已经精心设计了,也可谓环环相扣了,可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学生喜欢的课堂该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的能力应如何提高呢?我就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主要方向。
自主学习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科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自我明确学习目的、自我驱动学习动机、自我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自我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学习效果,达到自主自由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如能引进自主学习教学法便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克服思想政治课沉闷、呆板、教条、被动的教学局面,让思想政治课真正唤发出生命的活力。
思想政治课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其科学性和必要性。
首先,它符合当代终身学习理论的要求。
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
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性意味着学习重要性不在于学会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生命的个体都能自主学习,吸收最新知识,主动地发展自我。
因此,自我学习不但是一种教学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教学的目的。
其次,自主学习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
当代中学生身处信息时代,他们思想活跃,信息量大,独立性强,表现欲强。
他们永不满足于课堂现成的知识和答案,不满足于狭小的教室空间,自主学习为当代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功学习环境。
再次,自主学习是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背景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强调,课程应具有发展性,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强调教育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二)研究述评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多个年头,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绝大部分教师仍采用“满堂灌”或“一言堂”,学生被动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率,甚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
面对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我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一方面能够全面深入地探索和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帮助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探索,学会主动改革,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成长。
(三)研究意义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我校高中政治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促进我组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浅谈高中政治课中的合作探究性学习

课本是教学活动的载体 ,特征是科学性 与逻辑 性强 。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通过探究教学 活动让学 生掌握知识 、 学会方法 、 提 升 能 力 。在 如 今 课 程 资源 还不很充足的情况下 , 要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 更应充
分 挖 掘 教 材 资 源 。 要 突破 教 材 ,大 胆 进 行 拓 展 与 延 伸, 大 量 搜 集 与 教 材 内容 相 关 的 资 料 与信 息 , 来 拓 宽 合 作 探 究 的 领 域 ,让 学 生 在 合 作 探 究 活 动 中感 受 知
新课改倡导 学生 自主学 习 ,彻底改变学生的学 习 方式 。在 教学 中变 被 动 地 听 为 主 动 地 动 手 、 动脑 。 在合作探究 中培养学生学 习的独立性与主 动性 , 让 学 生能 主动 获 取 知 识 。 合 作 探 究学 习模 式 中 , 教 师 的 角色应该是一个辅导者 , 而非传统 的知识灌输者 。 例 如, 在教学“ 积 极 参 与 国际 经 济 竞 争 与 合 作 ” 时, 学生 对 于世 界 贸 易 组 织 的 基 本 原 则 、 目标 与 功 能 以及 人 世对我 国的影响等问题 , 缺乏相应 的了解 。所以 , 首 先 要 让 学 生 查 找 有 关 资 料 ,进 一 步 了 解 我 国为 争 取 “ 入世 ”所 做的艰苦努力 以及入世对我 国经济 的影 响, 人世后我 国在经济 、 文化 、 社会等领域将 怎样改 变。 其次了解 当地经济基本概况 , 特别是结合经济发
三、 处 理 好 合 作 学 习 方式 。 提 高 合 作 探 究 的 有 效
性
、
激发合作探究意识 。 促 进 学 生个 性 发 展
能 否激 发 学 生 合 作 探 究 的欲 望 ,是 学 生 主体 作 用 能 否充 分 发 挥 的关 键 因素 。 所以, 教 学 中要 从 学 生 实 际 出发 , 把 教学 内容 与学 生 生 活 相 联 系 。 不妨创设 情境 ,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教学设计 , 让学生感 到新奇 , 从 而激发学生探 究的热情 、 合 作的需要 、 求 知 的欲 望 , 紧 紧抓 住 学 生 的注 意 力 , 使 他 们 主 动 去 发 现 问题 、 分 析 问题 、 解决问题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 例如 , 在教学 “ 公 民 的储 蓄 ” 时, 通 过 小 组 成 员 分 工 来 进行各种储蓄利率资料搜集 、 投资风险分析 、 投资程 序对 比研究等工作 。教师还要 给学生营造合作探 究 的氛围 , 让 学 生 有 自主 发 展 的 空 间 。 要 创 设 和 谐 的 师 生关系 , 对学生充满爱 心 , 让 每个学生感到温 暖 , 敢 于展现 自我 ,要肯定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迈 出的 每一 步 , 鼓励他们 , 让 他 们 产 生 成 功 的 自信 。 同时 也 允许 他 们 犯 错 误 , 帮 助他 们 纠 正 错 误 , 树 立 克 服 困难 的 自信心 。平等地对待学生 , 使学生敞开心扉 , 大胆 质疑 , 不 断挖 掘 自身 的潜 能 , 促使个性健康地发展 。
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思索

2 0 0 7 ( O 1 ) . 信每个 学生都 会成功 ,教师应该 鼓励 与激 励每个 学生 去实现 成 育学院学报 ,
功。 教育不是等齐化一 , 教育就是让 差异 凸显光芒 。 只有教师相信
会。 另外 , 教师要给学生说 话与发言的机会 。 不少教师喜欢安静的 蹈矩 , 如何去探究 与创新 呢?所以有教育家把 传统学 习方 式称为
百 花 园地
2 0 l 3 - 0 8
莆 咋是 趄 政 j I } 课 引寻 学 生 匀呈 合作 棵 囊 的是 零
文/ 罗 健 康
摘
要: 新课改提倡学生 自主学 习、 合作学 习、 探究学 习, 如何在 课堂教学 中践行这 一先进教 学理念成为教师教学 改革 的追 求 , 教
学思想具有普遍规律 性, 而具体 的教学方式各不相 同, 结合教学 的体验 , 提 出具有操作 性的方法 。 关键词 : 自主; 合作; 探 究; 师生观 ; 教学模式 高 中新课程 改革 已经在全 国各地 全面推行 。到今 年 , 四川 I 省 导作 用 的发 挥 , 有利 于教 学的组织 管理和教 学过程 的调控 , 对教 高 中进行 了一轮新课 改。新课程改革从 理论到实践 , 给我们 广大 学环境 的要求 比较 低 , 传授 知识效 率较高 。但 这种教学模式 忽视 教 师带来 了全新 的思 想与观 念 ,也挑 战着我们 的思维 与教学 方 了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 学 生的个性得 不到 彰显 , 学 生 的 潜 能 得 不
恩格斯说 : “ 一 切改革 , 归根 结底是 观念 的更 新 。” 新课 程改 真知 , 以往 “ 注入 式” 的教学 方式 , 学生头 脑里 的知识 是被 强行灌 革, 首先是教师 教育观念的转变 , 尤 其是教师 的教 育观与学生 观。 输的, 缺乏过程体验 。而新课改倡导学生 自主探究 , 学生作 为设计 新 课标指出 : 学生是教学的主人 , 教 师是教学 的“ 组织者 、 引导 者 、 者和实施者 , 运 用各种感官 , 通过动脑 、 动手 、 动 口去获取 知识 , 学 合 作者 ” , 要 让学生 真正 成为学习 的主人 、 成长 的主人 , 教 师要敢 习的效果 异常 良好 。比如 , 教学《 劳动与就业》 这一 内容 , 我把学生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怎样做好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所在。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对中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政治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内容更为枯燥难懂、抽象难学,这就更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构建和谐课堂,从而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相互合作。
一、自主学习学科教学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自主学习恰恰是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把知识灌输给教育对象,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去尝试,去体验,去获取知识,教师只需进行必要的点拨,给学生构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在教学中,笔者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学,同时保证他们都有思考的机会,笔者首先引导小组成员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进行自学课文,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并让他们把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想法写下来,这时教师要对那些不善于总结问题和自学时抓不住要点的同学适当指导,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本小组内沟通和交流,把小组内发现的共性问题归纳在题板上,力争人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组内一辩就清的问题组内解决,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问”的质量,不要拘泥于书本,要培养学生敢于向真理挑战的精神,让他们不迷信权威,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大胆质疑,鼓励标新立异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探究
一 张 钧
《 普 通高 中思 想政治课程标 准( 实验 ) 》 中提出 : “ 要 注重 发展 学 生 自主学 习 能力 , 鼓 励 学 生 自主 进 行 价值判 断 , 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 、 合 作探究 , 为学生 提
例如:
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 ,以利于培养求真务 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可见 , 自主学习是新 课程改 革 中特意强调的学习模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早就提出诸如 “ 相机诱导 ,随机点拨” “ 教是为了不 教” 等类 似于 自主学习的观点 。依笔者 的理解 , 自主 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其 自身的
三、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教 学 中促 成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教 学 策 略
在 实 践 过 程 中 ,笔 者 发 现 学 生 的 智 力 因 素 相 差 不大 , 但学习成绩和学习效 果却迥然相异 , 这些差别 很大程度上是 由非智力 因素引起 的, 因此 , 开发学生 的非智力 因素 ,使学生 的学 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显得 尤 为重 要 。
主动性 、 积极 性 、 创 造性 , 围 绕 一 定 的 学 习 目标 主 动 质疑 、 主 动学 习 、 主动探索 、 主动 实 践 , 在 独 立 思 考 和 合作探究 中找 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获得 良好的 学 习 效 果 , 同时 获 得 自主 学 习 的 能 力 和 良好 的 学 习 习惯 。 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 自主学习的模式呢?结合 高一思想政治 的教学实践 ,笔者谈谈 自身的几点体 会。
一
、
更新教育观念 , 改变 传 统 的教 育 模 式
在新课程改革 的背景下 ,学生 由听众变成学习 实践 的参与者——活动 的主体 ,他们才是学习真正 的主人 , 而老师不再仅仅是 知识 的传授者 , 更应该是 学生 自学 的引导者 、 组织者 和答 疑者 。 与此 同时教师 要相信学生 , 敢于放手 , 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 套 好 的 学 习 指 导 方 法— — 把 教 师 的 “ 一 言堂 ” 和“ 满 堂 问” 的主角地位让 给学 生 , 教师从“ 台前” 转到“ 幕 后” , 同时改进教学 方法 , 提高课堂教学 的趣 味性 和 艺术性 , 使高 中思想政 治课 堂更有启发性 和感染力 , 让学生愿意参与其 中,并相信 自己通过 自主学习可 以学 得 更 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成三十五中学09-10学年度
思想政治课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
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探究式”教学是比较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学模式。
(一)入课:精选材料,设疑启思,引发求知
立足“学情”,精选背景材料,巧妙构思问题,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是本教学方式的操作起点。
精选什么样的材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本环节的关键。
(二)新授:自学探究,合作互研,探索创新
1.自主学习:自学探究的学习状态。
2.合作学习:合作互研的学习形式。
在讨论互研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教材的难点、疑点要进行点拨、提示、分析,以避免“冷场”。
(2)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从正反、纵横、交叉等方面进行立体式的分析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讨论要在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进行,要体现民主平等、宽容鼓励的原则。
(4)尽可能发挥全部组员的才智,让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环节切不可搞成师生问答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答辩、争论,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3.探究学习:探索创新的学习追求。
质疑求新的“抓手”,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课本中有关思考题质疑;
(2)引导学生在新知旧识的综合、比较中质疑;
(3)将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联系、综合,从中质疑;
(4)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展开质疑。
(三)归纳:释疑解惑,归纳织网,提升能力
(四)结课:能力检测,反馈矫正,明理笃行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本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石
(二)本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学为主体”主要表现为:学生→自学生疑→探索质疑→合作释疑→拓展创新。
“教为主导”主要表现为:教师→激发引导→信息反馈→点拨指导→启迪创造。
(三)本教学方式倡导的“生生合作”“师生和谐”体现了民主教学观
此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能给予正确引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