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孤独》读后感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这段话选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部写了布斯地亚一家七代人百年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和马贡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来从兴建、发展、鼎盛乃至消亡的历史。
该书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手法新颖,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因此,本小说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最近才刚看完了百年孤独,书看得很快,而且信息量太大,反而还未消化完毕,停留在对一本好书囫囵吞枣泛读一通的阶段。
相信还要反复咀嚼几遍,我才能真切明白作者对人类历史的讽刺有多深。
在这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
从家族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
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将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这些人,仿佛受到了诅咒一般,从出生开始就是孤独,慢慢的,一些人在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梅梅;有些人在对抗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贝卡;有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孤独,可却无能为力,无法改变,比如阿兰玛塔;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比如乌苏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丝;还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为时已晚,比如我的上将奥雷良诺。
我不知道孤独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象征着什么,也许是我们的精神,也许是我们肉体,也是也是我们的思想。
人类生而孤独,即使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
也许是命运之神和人类开了个玩笑,也许上帝给予人类的唯一的一生必须背负着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随形的孤独。
从这一点上来看,无人不孤独,不管是富人、穷人、国王还是平民,都是孤独的群体。
即使你有很多朋友,即使你内心很满足,即使……肉体、外在与表面是停留在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与无数人打着交道,生活在群
体中,享受着生活所给予的一切。
但是,我们的灵魂、内在、却是活在独自、只有唯一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不被世嚣所打扰,也不被外物所羁绊。
精神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思想能与外界分享、交流,可灵魂必须得到独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层次的深化。
有时候我们身边的人越多,与外界的沟通越多,得到的信息与反馈越多,就越能体会到内在世界精神的唯一与独立。
外表接受着阳光,内心却是在宁静、幽暗的湖底,接受无尽的孤独。
外界时间不停地流逝,内心却是凝固的永恒。
在此间隙中,我们的灵魂历经千锤百炼,思想得以升华,意识达到永恒。
习惯了与孤独为伴,未必开心,但也未必悲哀。
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
既定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改变,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去了解它,去适应它。
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周日的下午让它陪你晒晒太阳,晒晒俱疲的身体与心灵。
这样,我们怎能不好,我们怎会不满足。
孤独,陪伴,岁月,静好。
因为孤独,我们渴望爱情,渴望友情,渴望一切。
殊不知,正是渴望的太多,才让自己孤独,孤独和爱情,友情本就是一对矛盾体,也是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称呼。
遇到了,不要苛求过多,去找点别的东西,找点呼吸,找点空气,找点以前所未找的。
命运自有安排,一切的一切,都已刻在生命之石上,我们无法改变。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适应孤独,习惯一个人世界。
这样,也未尝不可。
刘轩说,他喜欢百年孤独这本书,每七年都会重读一次。
我想,我也会如此。
慢慢品味,细细品味,这本书,给我的,远不止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