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连的结构和分类
汉语通论复习指导参考答案

汉语通论复习指导参考答案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任意)性和(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4、现代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方言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晋语)、(平话)方言区。
5、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语汇)、和(语法)。
6、声音的四个构成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7、根据音色对音素作进一步分类,就可以得到(元音)和(辅音)两个音素类别。
8、《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之前,我国出现过许多记录语音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两种是(反切)和(注音字母)。
9、《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10、(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11、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精确)、(通用)、(实用)、(开放)性。
12、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呼。
13、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4、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文字分为三类:(音素)、(音节)、(语素)文字。
15、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经(篆书)、(隶书)到(楷书),经过了几次重大改革。
16、“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7、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上下)、(左右)、(包围)关系。
18、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19、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语素;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和(不成词)语素;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和(不定位)语素。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第⼀章修辞学概说修辞研究的范围,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书⾯语修辞与⼝语修辞,表达⽅式与建构⽅式,积极修辞:刻意使⽤特殊的⽅法或形式(如修辞格),⽣动地表现个⼈的巧妙⽂思。
消极修辞:通过调整语⾳、字词、句式,以及表达的⽅式,从⽽使语⾔达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效果。
表达⽅式和建构⽅式修辞作为表达⽅式——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更好地描绘事物,更好地表达感情的语⾔⽅式。
修辞作为建构⽅式是指——修辞作为⾔语⾏为,通过语⾔表达某种情绪、思想,进⽽影响⼈们的思维和⾏动。
修辞是这两个⽅⾯的统⼀体。
修辞作为建构⽅式语⾔建构的世界与客观世界本⾝是有偏差的,或者只是强调了事物本来的⼀个⽅⾯。
语⾔是⼀种⾏为,⼀⽅⾯为了表达,另⼀⽅⾯为了影响、引导⼈们的思想和⾏为。
如何引导就是修辞策略的问题。
修辞——⼈们依据具体的⾔语环境,运⽤各种表现⼿段、⽅法,有意识、有⽬的地组织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种⾔语交际⾏为。
修辞的原则: 得体性是修辞的根本原则;美辞性是修辞的重要原则第⼆章语⾳修辞汉语语⾳的特点1、元⾳占优势,乐⾳多,响亮悦⽿。
(元⾳响亮、可以构成押韵。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四声分明。
(使语⾳抑扬有致,平仄相配。
)落花⼈独⽴,微⾬燕双飞。
3、汉语以单⾳节语素为主,⼀个字就是⼀个⾳节。
(汉语组合灵活,易于调配节奏。
)是惯⽤语、谚语等熟语。
第⼆节押韵和谐什么是押韵?——韵脚的韵腹、韵尾相同,贯⼝:整齐押韵、快速流畅的⼝语段⼦。
第三节双声叠韵和叠⾳⼀、双声叠韵⼆、叠⾳(叠字)叠⾳美在哪⾥?使表达更加形象⽣动使语⾳更加和谐流畅第四节讲究平仄平声长⽽扬,仄声短⽽抑,交错使⽤,声调错落有致,就会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有时为了平仄和谐,可以适当改变词语的结构。
谐⾳就是对同⾳现象的利⽤。
利⽤同⾳词、近⾳词可达到巧妙的修辞效果三、近义词语的配合1、加强表意,同时起到⾳节匀整平稳的作⽤。
2、避免⾏⽂的单调重复,使之有变化性。
汉语通论填空

汉语通论填空题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任意)性和(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4、现代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方言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晋语)、(平话)方言区。
5、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语汇)、和(语法)。
6、声音的四个构成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7、根据音色对音素作进一步分类,就可以得到(元音)和(辅音)两个音素类别。
8、《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之前,我国出现过许多记录语音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两种是(反切)和(注音字母)。
9、《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10、(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11、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精确)、(通用)、(实用)、(开放)性。
12、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呼。
13、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4、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文字分为三类:(音素)、(音节)、(语素)文字。
15、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经(篆书)、(隶书)到(楷书),经过了几次重大改革。
16、“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7、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上下)、(左右)、(包围)关系。
18、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19、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语素;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和(不成词)语素;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和(不定位)语素。
许嵩歌词的辞格类型及其结构格式

许嵩歌词的辞格类型及其结构格式余伟;叶莉【摘要】许嵩歌词运用了多种辞格类型,如比喻、比拟、拈连、反复、移就和量词移用等,比喻分为:明喻、有暗喻词的暗喻、同位式暗喻、偏正式暗喻、主谓式暗喻、借喻。
比拟分为:以物拟人、以物拟物、以人拟物。
拈连分为:全式拈连、略式拈连。
反复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移就分为:移人物性状词就抽象事物、移颜色词就本体。
不同的辞格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格式和语法功能。
各种辞格的运用丰富了许嵩歌词的意象和意境。
%Xu Song’s lyrics contain a variety of figures of speech, such as metaphor, analogy, zeugma,repetition,transferred epithet and quantifiers embezzle, metaphor is divided into simile, a metaphor of meta⁃phor, appositive, partial official metaphor, subject predicate type metaphor and metonymy. analogy is divided into the personification to quasi, the quasi physical. Zeugma is divided into: a full twist, abridging zeugma. Repetition is divided into continuous and repeated interval repetition. Transferred epithet is divided into shift character traits words abstract things, color words ontology. Different type has different structure form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Various rhetoric speeches rich XuSong lyrics imagery and artistic conception.【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4)003【总页数】7页(P30-35,102)【关键词】许嵩歌词;辞格类型;结构格式【作者】余伟;叶莉【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贵州毕节 55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许嵩歌词因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味道而备受瞩目,目前对于许嵩歌词的研究屈指可数,主要是从美学的角度对许嵩歌词的“中国风”进行例析,或对其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作简要分析。
20种修辞手法

20种修辞手法:说明:这份资料相对于其他资料而言更加详细,不仅有对修辞手法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而且对某一修辞手法的分类都有细致讲解。
其次,这份资料更加简练,所有修辞手法都不用那些费解的语句表达,每种手法都有举例,一目了然。
1.比喻基本类型:(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为“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例如:手肿成了大熊掌。
(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喻体直接出现于本体的位置。
例如:其缺点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5)同位喻:本体和喻体出现于同位词组。
例如:北平这座火山。
(6)反喻:用否定句式构成比喻。
例如:打江山不容易,难道坐江山就容易吗?(7)修饰喻:本体为修饰语,喻体为中心词。
例如:感情的潮水。
(8)倒喻:本体和喻体倒了过来。
例如:花朵就是你的笑容。
(9)引喻:相当于起兴,喻体引出本体。
例如:弹琴要看观众,写文章难道可以不看读者吗?(10)转喻:本体喻体相互比较。
例如:比美酒还要香的雪水。
(11)互喻:先用喻体比较本体,再用本体比较喻体。
例如:街灯亮了像明星,明星亮了像街灯。
(12)曲喻:需要转一个弯儿才能理解其比喻的妙处。
例如:除了向日葵,天底下怕没有像他那样亲日的东西了。
2.比拟。
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
例如: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⑵拟物(借物喻人):①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例如: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如:咀嚼着时间。
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②征代本体。
例如:给一个袁世凯(当时的银元)不行么?③体代抽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知识点专项运用拈连手法为语言添彩通用版优秀版教案

运用拈连手法为语言添彩学习目标:1、认识拈连手法2、能运用拈连手法为语言添彩。
教学过程:一、登山先探路(一)什么叫拈连拈连的作用:能使语言新鲜生动,富有情趣,也更能体现出用语的智慧。
例:“雨轻轻落下,敲打着朱红色的窗,也敲打着我的心房”二、火眼金睛识别拈连1、典型例子强化理解例:A浮图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烟花易冷》)B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惩罚,剪一地伤透我的尴尬(《短发》)思考:哪个词语是顺前一句的“势”,临时拈过来用在一般不能这样说的句子上?A句是“断”,B句是“剪”。
运用拈连手法,找对拈连词是关键一环。
2、实践比较加深理解(1)请运用拈连的修辞方法,找准拈连词,接写句子:那一天,儿子和老父亲实在是顶得太过火了,老父亲气得涨红了脸,牙关紧咬,横过一巴掌,重重地打在儿子的脸上,。
(2)学生写句子(3)说说下面的句子是否符合拈连手法特点,为什么?(1)这一气,气得老父亲不再理会儿子;这一咬,咬出了父亲和儿子感情的巨大裂痕。
该句中“这一咬,咬出了父亲和儿子感情的巨大裂痕”也用了拈连手法,但是因为续写的句子和“牙关紧咬”隔得太远了,语句衔接不顺畅。
那么,这句的拈连词应该用哪个词呢?对,应该用在“打”上。
)(2)你的拈连点找对了吗?请你读一读你写的句子。
(3)再看看这些句子写得怎么样?——A“这一打,打断了父子情,打出了父子间永生难以化解的父子仇”。
B“这一打,是晴空的霹雳,这一打,是父子情进入严冬的开端”【A句是成功的拈连句,而B句虽写得生动,却没有用拈连手法,它只是对“打”作了生动的比喻,不过文句还是蛮不错的。
现在请你将这个句子用拈连手法改写一下。
——这一打,把父子情打得粉碎,这一打,把父子情打进了严冬。
三、拈连有路:观察下面三个拈连句子,从思路、结构、修辞和句式等方面看看写好拈连的相关技巧。
1、“秋叶飘下阵阵的悲凉,麦穗垂下沉沉的思想”2、“百花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的红杜鹃”3、“春天的风是滋润的,润了僵硬的土地,润了冰冷的河床,润了忧郁的天空”拈连的思路:可以由物及物,由物及人,可以由人及物。
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考试要点说明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1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2基础语法实体作为句子樊孤语法实体。
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3现代汉语的研究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起点。
4词的语法特征:词的语法特征包括词在形态、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5短语分类:1据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是否明显,分关系类短语和标志类短语。
2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短语分成分短语(一般的短语都是成分短语)和非成分短语。
3从整体功能分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6语气类型分: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7“比“字句的比较类型:整比,偏比,领比。
8复句的关系类系统,由因果类复句、并列类复句、转折类复句。
9数量指代与所指代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数量的、也有文化背景、借代关系、谐音关系、形体相似等。
10就语体发展的社会环境而言,广告语体可以说是随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而独立出来的新兴语体。
就构成而言,可以说是事务语体、科技语体同文艺语体交融而成的混合语体。
11广告语体具有开放性、艺术性、独创性等特征。
名词解释: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小句: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表述一个意思的语法单位。
一个语素,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只要跟句子语气相结合,都会成为小句。
关系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有明显语义关系的短语。
又可分成分配对式和依次排列式两类。
标志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比较模糊,只从语表上找出标志短语。
语气:指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绪和感情色彩,它是以语调、语气词等形式表现出的一种语法范畴。
“除“字句:通常是指由介词”除“或“除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
归同性结合:是句子中心总分用“也”和“还”的“除”字句。
基础的语法实体:是用为句子构成基础的语法实体。
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显异性排除:是句子中心总分用“都”、“全”的“除”字句。
特点:1VP1和VP2在语义上是对立的。
写作的21种修辞手法

写作的21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一: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修辞手法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修辞手法三: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修辞手法四: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爱的草塘》(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类 : 甲事物 +拈连词 +乙事物 + 连词 。例如 : 拈
( ) 长 江 的截 流合 拢 成 功 , 党和 人 心 的 合 拢 1这 是
名 叫拈连辞 。 ”黄伯荣 、 廖序 东主编 《 现代 汉语 》 : 利用上 说 “
下文的联 系, 用于 甲事 物 的词语 巧妙地 用 于 乙事 物 , 把 这种
这 就 叫 拈 连 。 ”
() 2 这是梅花 , 有红梅 、 白梅、 绿梅 , 有朱砂梅 , 还 一树 一
树的 , 一树梅 花 , 每 都是 一树诗 。 ( 朔《 杨 茶花赋》) 例() 1甲事物是“ 长江 的截 流” 乙事 物是 “ 和人 心” 拈 , 党 ,
连词是 “ 拢” 合 。例 () 数 量 词 的拈 连 , 连 词 是 “ 树 ” 甲 2 是 拈 一 ,
目前 , 修辞学界 对拈 连这 一修 辞 的概 念和 特点 的认 识 比较一致 。陈望道的《 修辞学 发凡 》 为 : 甲乙两项 说话 连 认 “ 说时 , 趁便 就用 甲项说 话所 可适用 的词 来 表现 乙项观 念 的,
事 物 。不 过 , 细 分 析 起 来 , 能 发 现 各 具 特 点 的几 个 小 类 。 细 又
林笑话》) 例 ( ) 唱” 3 用“ 作拈 连词 , 甲事物是 “ 大家” 乙事物是 “ , 老 头子 ” 。例( ) 形容 词 的拈 连 , 连词 是 “ ” 甲事物 是 4是 拈 红 ,
“ 子” “ 柿 、 柿叶”, 乙事物为 “ 梢” “ 树 、 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等。这种 拈连 , 宾
语 都 有 被 拈 连 词 或拈 连 词 所 带 补 语 “ 么 样 ” 意 义 。 怎 的
内 古电 刊 蒙 大学
2 1 第1 ( 第1 期) 0 年 期总 2 1 5
拈 连 的 结 构 和 分 类
王 海 霞
( 呼和 浩特 职 业 学院 人文 与旅 游 学院 , 内蒙 古 呼和 浩特 0 0 5 ) 10 1
[ 摘 要 ]拈连作为修辞, 最早见于陈望道先生的《 修辞学发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前, 目 修辞学界对这种修辞的概
分为 两个 大类 : 一 ) 型式拈 连 , ( 典 即完 全式 拈连 ; 二 ) 式 ( 宽 拈连 , 即省 甲事物 的拈连 。 ( ) 一 典型式拈连 : 所谓典 型式拈连 , 指甲事物 、 是 乙事 物
石 , 了 黑 油 油 的 大地 , 了 淙 淙 流 淌 的 溪 水 … … ( 石 《 红 红 沙 柿
耀《 心理 学家” “ 的失算》)
例() 5 中拈连词是 “ 冻坏 ” 甲事 物是 “ 肉” 乙事物 是 , 皮 ,
1 .直接拈连 , 将常用于 甲事物 的词语信手拈来 用于乙 是 [ 收稿 日期 ] 00—0 0 2 1 9— 6
[ 作者简 介] 王海霞( 9 5一) 女 , 17 , 呼和 浩特职业学院人 文与旅游 学院, 师。 讲
一
般为不及物 动词 。 第二类 : 甲事物 +拈连词 + 连词 +乙事物 。例如 : 拈
环境里 ” 所谓 “ ” 是 指 “ ; 连 , 两种 不 同的语 言环 境都 出现 , 或 先或后地连在一起 ” 。此 外 , 还说 明了拈 连结构 的组成 部分 : 甲事物 ( 也称 引导体 、 前项 ) 乙事物 ( , 也称 随从 体 、 后项 ) 拈 ,
() 4 仲秋 J B , 子 红 了 , 叶 也 红 了 , 了树梢 , 了 山 " - 柿 柿 红 红
们 由此及彼 、 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 内在含义 。 从拈 连的结构来看拈连 的分类 , 一些辞 书虽有涉 及但 不
尽相同 , 如黄汉 生 《 代汉 语》 为顺 连 、 现 分 反连 两类 , 程希 岗 《 修辞学新编》 分为反 连 、 连 、 对 关连 三类 , 倪宝 元《 辞》 而 修 论及 “ 拈连” 时没有 进行分 类。笔者 认为 , 简单 而言 , 拈连 应
上述 几种 有代 表性 的概说都涉及 到了拈连 的基本特 点 :
一
事物是 “ 梅花”, 乙事 物是 “ ” 诗 。这类 拈连 的拈 连词 一般 重 复 出现 ( 这里也包括意义上 的重复 ) 。如果拈连词是动词 , 则
一
是“ , 拈” 二是 “ , 连” 二者缺一不可 。所谓 “ , 拈” 是指 “ 将某 语词从 可以那 么用 的环境 里 ‘ ’ 拈 到一般 不可 以这 么用 的
啊 ! ( 一 片 叶 子——记 葛 洲 坝 工 地 推 土 机 手 马 卫 《
国》 )
辞格叫拈连 。 ”王希杰《 汉语修 辞学 》 “ : 当把 甲、 乙两 件事并
提的时候 , 为了提高表达 效果 , 故意把 只适 用于 甲事 物的词 也用于乙事物 , 而在一般情况 下 , 乙事 物是不 能用这个 词的 ,
连 词 。拈 连 词 是 从 常 规 搭 配 到 超 常规 搭 配 的 桥 梁 , 而 使 人 从
() 3 不知是谁 唱着今 天刚 学会 的歌 子 , 这是 那个姓 胡的 同志教的 , 家就跟着唱起 来: 团结起 来吧 !嘿 !种地 的庄 大 “
稼 汉 … … ” 么 一 唱 , 唱 出 几 个 老 头 子 , … ( 玲 《 阳 这 又 … 丁 太 照 在 桑 乾 河上 》)
念和特点的认识 已比较一致 , 在具体分析 中, 书又不尽 相 同。本 文试从拈连 的结构 着眼 , 但 各 略谈谈拈 连的分类 问题 。
[ 关键 词 】结构 分类
[ 中图分类号] 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62 37( 1)l 04 — 2 H4[ A[ 1 —432 1O 一 07 0 7 0
和拈连词都 出现 的完全 式拈 连 。这 种完 全式拈 连又 根据 甲
事物 、 乙事物和拈 连词 之 间关 系 、 导方 式等 的不 同划分 为 引
两类 。
第三类 : 拈连词 +甲事物 + 拈连 词 +乙事物 。例如 :
( ) 坏 了 皮 肉 , 不 坏 俺 们 杀敌 复 仇 的 决 心 ! ( 光 5冻 冻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