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八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的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八年级数学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让学生填写[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2、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3、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发现,这些式子都像分数一样都是A÷B的形式。

分数的分子A与分母B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B 都是整式,并且B中都含有字母。

[思考]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才有意义?由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

注意只有满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这个条件,分式才有意义。

即当B≠0时,分式才有意义。

二、例题讲解例1: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补充)例2: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2);(3)。

【分析】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分母不能为零;②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三、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9x+4,,,,,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四、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8的认识教案范文

8的认识教案范文

8的认识教案范文教案名称:认识数字8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82.能够准确书写数字83.通过听、说、绘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字8的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

2.指示物品:8个苹果、8个玩具动物等。

3.彩色笔或蜡笔。

4.认识数字8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过的数字,如0、1、2、3、4、5、6、72.拿出一个数字卡片,问学生这是什么数字。

鼓励学生用手指指向正确的数字卡片。

二、学习(20分钟)1.准备一些认识数字8的图片,如8个苹果、8个玩具动物等,向学生展示。

2.指着图片上的每一个元素,重复数字8的读音,并数一数有几个。

3.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用手指在空中或纸上写数字8,教师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4.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书写数字8的练习。

三、巩固(30分钟)1.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8,并鼓励他们触摸、进行形状的追踪。

2.教师用指示物品展示数量为8的物品,如8个玩具动物,要求学生一一数清楚。

3.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以数字8为主题,创作一个小故事。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8来描述故事中的物品、角色或情节。

四、拓展(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含有多个数字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字82.让学生将数字8与其他数字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并将数字按顺序排列。

3.教师出示一些数量不固定的物品,让学生判断数量是否为8,并给出理由。

五、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内容,询问学生对数字8的认识程度。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数字8的书写与数量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回家继续练习书写数字8,并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练习。

2.让学生回家找一些含有数字8的物体或图片,鼓励他们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并讲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数字8,并掌握了正确书写数字8的方法。

通过听、说、绘画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对数字8的感知能力。

认识数字8教案

认识数字8教案

认识数字8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8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培养学生对数字8的认知能力。

教学准备:
1. 数字8的图片或卡片。

2. 数字8的手写字母卡片或拼图。

教学过程:
引入:
1. 教师出示数字8的图片或卡片,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观察数字8的形状和特征。

2. 教师可以提问:“大家看到这个形状了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字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认识数字8:
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8的形状,提问:“数字8是怎样的形状?”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数字8是一个闭合的曲线,上下呈倒置的‘S’形,有两个圆圈,上下部分相交。


3. 教师使用手写字母卡片或拼图,教学如何写数字8的样子,引导学生模仿跟随。

活动训练:
1. 教师将数字8的卡片或拼图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拼出数字8的形状。

2. 学生完成后,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展示,并纠正他们可能出现
的写写错误。

巩固提高:
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和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数字8。

2. 学生可以通过标记、指认、口头回答等方式参与活动。

拓展应用:
1. 将数字8的形状进行放大或缩小,让学生比较不同大小的数字8。

2. 在教室或学校中,让学生寻找并拍照数字8的存在,或制作数字8的拼贴画。

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数字8的形状和特征,确认学生对数字8的认知。

教学教学设计教案8篇

教学教学设计教案8篇

教学教学设计教案8篇教学教学设计教案篇1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luoluo目的要求:1. 了解的观赏顺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重点:了解的观赏顺序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预习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二、导入1.导语在我国,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着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2.青海湖简介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为4635平方公里,比我省洞庭湖大1.5倍还要多,环湖360多公里。

据说过去骑马环湖跑一圈要十多天,现在用吉普车,环湖一圈也得花一天的时间。

青海湖,原叫青海,1929年青海省成立才加一“湖”字,以区别于省名。

民间认为青海湖是“西海”,直至现在,那里的许多老年人仍称之为“西海”。

其他方面介绍可引用教参p16。

三、朗读课文借助朗读带,把学生引入到文中青海湖那梦幻般的意境中。

四、自由朗读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你喜欢的理由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朗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最高水平,通过朗读来体验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以突破难点)五、重点品读,探究领悟:1、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观赏青海湖的?“青海湖到了,……” 到达青海湖“我的眼前,……草滩” 草滩“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湖水” 湖水“再顺眼望去……乌云” 乌云“再往上,……晴空” 万里晴空“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草滩……山峦” 草滩与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 公路“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 司机“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 牦牛“阳光越来越明媚……三五个岛屿” 岛屿(联想到传说、历史,鸟岛与湖中的鱼)“我们沿着……继续赶路了” 观赏结束板书:-------------万里晴空-------------司机------牦牛--岛屿(联想)山峦--草滩--我(公路,到达)--草滩--湖水--乌云2、本文语言富于音乐感,从文中找出带有叠词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八年级语文课的教学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课的教学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课的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语文课的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⑴ 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把握文章,训练学生概括理解能力。

⑵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⑴ 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⑵ 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的珍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2、理解作者的情怀;【教学难点】对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句子的理解感悟。

【教学方法】1、读、悟、赏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就宣告春天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美国论理学家利奥彼德对大雁情有独衷,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钟活动情景。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大意: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感受文章主旨。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2、领悟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从大雁身上感受到了善性、友情、亲情、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探究思考: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那些特点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3、朗读下面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到了。

⑵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明确:1、⑴ 来的季节是三月天⑵ 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⑶ 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鸣叫⑷ 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⑸ 爱觅食玉米粒⑹ 常六只列队飞2、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等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趣味性。

八年级数学教案(最新6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最新6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最新6篇)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①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的能力。

②理解整式除法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准备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教科书第161页问题:木星的质量约为1。

90×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为5。

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重点研究算式(1。

90×1024)÷(5。

98×1021)怎样进行计算,目的是给出下面两个单项式相除的模型。

注: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引入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学习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再次经历感受较大数据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1)计算(1。

90×1024)÷(5。

98×1021),说说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吗?8a3÷2a;6x3y÷3xy;12a3b2x3÷3ab2。

(3)你能根据(2)说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系数、同底数幂的底数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单项式的。

除法法则的推导,应按从具体到一般的步骤进行。

探究活动的安排,是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特例的计算,归纳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乘除互逆的关系加以说明,也可类比分数的约分进行。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重视算理算法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三)归纳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幼儿教案8的点数

幼儿教案8的点数

幼儿教案8的点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8,学习8的点数,掌握数字8的书写,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字8的认知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8,了解其含义,并能够正确进行点数。

2. 培养幼儿对数字8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8的点数和书写。

教学重点:数字8的认知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点数卡片、磁性白板、白板笔、教学挂图。

学具:幼儿练习册、水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数字8形状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说说这个形状像什么。

然后告诉幼儿这是数字8,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数字8的认知(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8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说说数字8的外形特点。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点数,让幼儿感受数字8的数量。

(3)教师用磁性白板展示数字8的书写方法,并边示范边讲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例题,如:请找出下面哪个是数字8?(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然后给出答案。

(3)教师解释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让幼儿理解数字8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点数卡片,让幼儿进行点数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点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然后提出一些与数字8相关的问题,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数字8的认知:数字8的外形、点数、书写方法。

2. 例题:找出数字8。

3. 随堂练习:点数卡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画纸上画出数字8。

(2)找出生活中与数字8相关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数字8的画法:先画一个圆,然后在圆的右下角画一个小圆,将两个圆连接起来。

标准教案模板(共8篇)

标准教案模板(共8篇)

标准教案模板(共8篇)标准教案模板(共8篇)教案一:语文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学习认识汉字“爱”的读音和写法;2. 学习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了解“爱”的意义;3. 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爱”字的笔顺和结构。

教材与资源准备:1. 课本P3-4页;2. 图片或卡片,图示“爱”的意义;3. 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显示一幅描绘爱的图片或出示一张“爱”的汉字卡片,引发学生对“爱”的认识和了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步骤:1. 学习“爱”的读音和写法:a. 教师指读“爱”字,并让学生模仿跟读;b. 通过教材P3-4页的学习,进一步熟悉“爱”字的读音和写法。

2. 认识“爱”的意义:a. 出示图片或卡片,图示“爱”的意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体现的“爱”;b.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爱”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关于“爱”的相关事物和行为。

3. 训练正确书写“爱”字:a.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正确的写字笔顺和结构;b. 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用彩笔在作业本上正确书写“爱”字。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对“爱”的认识和写法。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汉字“爱”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成功掌握了“爱”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案二:数学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学习理解和使用分数的概念;2. 掌握将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3. 进一步巩固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教材与资源准备:1. 课本P20-23页;2. 黑板、彩笔;3. 分数小数转化的实例题。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提问学生最喜欢吃午饭的哪种食物,引发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和认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教学步骤:1. 复习分数的概念:a. 复习课本P20页上关于分数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b. 提供一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和使用分数的概念。

2.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a. 教师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和示例,介绍将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b. 学生通过课本P22页的练习题,巩固分数转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过 程
课堂小结 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7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第八单元教案
善于调查研究 有智慧,讲策略 30 西门豹 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为民办实事
教学反思
8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第八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
31、女娲补天
科 目 课 题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点 重点 难点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31.女娲补天 课 时 第一课时 130—132 总时数 两课时 教学时间 页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 15 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女娲补天的艰苦,从中受到教育。 3、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4、激发学生学习我国民间文化的兴趣,对祖国悠久文化的热爱。教育孩 子们保护环境。 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女娲补天的艰苦,从中受到教育。 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从神话故事入手激趣。 (1)学生自由讲知道的神话故事。 (2)教师引入:大家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 。 2、板书课题,读题。解释:女娲:传说中人类生命的创造之神。 二、初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1、自学课文。 自学提纲: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词意。 2、汇报、反馈。 (1)用生字卡片指名拼读生字,正音。 (2)汇报已理解的词语,没理解的提出讨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课文讲了人类生命的创造之神女娲,为了解除民众疾苦,不辞辛劳寻找 五色石并加以冶炼,补住天空的漏洞的事。 )
9
教学准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第八单元教案
四、读课文,思考问题并解决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1、找出能回答问题的第一自然段并阅读。 2、汇报。 (女娲有一天听到一阵巨响,看见天塌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喷出大火,人民生活在灾难之中。 ) 3、引导想象。 人们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的景象。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小结 女娲将要怎么救出这些受苦的人们,又是怎么补住天上这个大窟窿的?我 们下节课再学。 六、作业 1、有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摘抄优美语句。 课堂小结 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女娲将要怎么救出这些受苦的人们,又是怎么补住天上这个大 窟窿的?我们下节课再学。 1、有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摘抄优美语句。
3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第八单元教案
“悔”字写出了嫦娥追求幸福,可最终却事与愿违的失意、感伤。 “碧海青天夜夜心”每夜对着碧海青天,嫦娥内心十分孤寂。 3、作者借诗,以嫦娥自喻,抒发自己有所追求而最终事与愿违的失意、感 伤的情怀。 五、背诵诗歌 六、小结 七、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读有关我们民间传说的诗歌。 (本课资料:仙人嫦娥来到人间后怕死,丈夫后羿经过千辛万苦到西王母 那里要了一粒不死仙药,西王母叫他们夫妻吃了长生不老,嫦娥不想当凡人想 成仙,就把灵药一人吃了,她立刻飘起来,朝窗外飞去。丈夫后羿急得喊起来, 嫦娥身不由己越飞越高,后悔不该私自吃了药。飞到南天门她怕被嘲笑,就转 身向月亮飞去。月亮里有一只玉兔,一棵桂花树和一只蟾蜍,她感到很冷清, 很后悔,许多年后,吴刚被罚到月亮砍桂花树。现在,玉兔、嫦娥、吴刚还住 在月亮里。 ) 作者借诗,以嫦娥自喻,抒发自己有所追求而最终事与愿违的 课堂小结 失意、感伤的情怀。 1、背诵、默写诗歌。 作业练习 2、读有关我们民间传说的诗歌。 9、古诗两首 板书设计 嫦 娥 烛影深 孤寂失眠 晓星辰 同心相应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第八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
29、古诗两首
科 目 课 题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点 重点 难点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29.古诗两首 课 时 第一课时 122—124 总时数 两课时 教学时间 页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句意思。 3、能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 4、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了解我国古代的民间习俗,激发学生对祖国 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 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 大家知道在我国民间有哪些习俗吗?(指导背诵古诗如《元日》 、 《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等)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了解它所描写的民间又一习俗。 3、板书课题《乞巧》 ,读题。 二、观看《牛郎织女》相关片段 1、观看。 2、说说你看到的内容。 3、引出“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4、讲讲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5、简介有关“七夕节”的习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学生自读、齐读。 3、指名读,正音。 4、生字组词。 5、指导书写。 四、学习诗歌 1、自由朗读,画出节奏。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2、再读诗歌,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由较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上台讲解、带读。
5
教 学 过 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第八单元教案
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3、抽说: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探讨评议。 (板书:发现灾情 调查 惩治 开渠) 4、齐读课文。 五、小结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0.西门豹
教学反思
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第八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
30、西门豹
科 目 课 题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30.西门豹 课 时 第一课时 125—129 教学内容 总时数 两课时 教学时间 页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 教 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 学 溉、收成”等词语。 目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 重点 2、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难 3、 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 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点 难点 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 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准备 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粗知中国古代朝代。 夏 商 周(东周分春秋——战国) 秦 汉 三国 晋 南 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说说理解(战国时期魏国的官)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 (要求:听清楚生字读音) 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要求:互帮)师参与。 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 旱灾: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5、读生字新词。 ①齐读。 ②抽读。 ③去掉音节齐读。 6、指导书写生字词。 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 邺:古代地名。 开凿:大孔挖掘。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 (给一定时间读书)
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
科 目 课 题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30.西门豹 课 时 第二课时 125—129 教学内容 总时数 两课时 教学时间 页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 教 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 学 溉、收成”等词语。 目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 重点 2、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难 3、 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 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点 难点 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 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准备 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了西门豹被派去治灾,他调查弄清 了原因 除害 开渠。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看看 他是怎样的人。 二、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了解西门豹的品质 1、自读勾出西门豹说的话及行动,想想表现了他什么品质?(给一定读书 时间) 2、研究(四人小组) ,教师参与。 3、汇报结果。 4、读课文。 ①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③有感情齐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自己选伙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 2、选小组表演。 四、拓展 回家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五、作业 1、回家听写生字词。 2、把故事讲给家人及朋友听 回家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1、回家听写生字词。 2、把故事讲给家人及朋友听
教学反思
2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第八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
科 目 课 题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点 重点 难点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29.古诗两首 课 时 第二课时 122—124 总时数 两课时 教学时间 页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句意思。 3、能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 4、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了解我国古代的民间习俗,激发学生对祖国 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 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古诗《乞巧》 。 2、说说诗意和诗中告诉我们的民间习俗。 二、引入 1、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了解另一个民间传说。 2、板书《嫦娥》 ,读题。 3、简介作者。 三、学诗 1、自学生字词。 2、自由读诗。 3、画出节奏。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4、自由朗读,根据字典、注释理解诗意。 5、指出疑难进行互帮互学。 6、串讲诗意。 用云母做的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 天上的银河逐渐消失,启明星也不见了。 嫦娥应该为自己偷吃灵药的事感到后悔, 因为她每夜对着碧海青天,内心十分孤寂。 7、朗读诗歌,试背诗歌。 四、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怀 1、想象“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景象。 “烛影深”写出了室内从黄昏到夜深的景象。 “长河渐落晓星沉”写出了天空从夜深至微明的景象。 2、体会“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