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体会《秋兴八首(其一)》中萧瑟的意象和浓重的悲秋情怀

3、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点

体会《秋兴八首(其一)》中萧瑟的意象和浓重的悲秋情怀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公元前500年之前,我国就诞生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了唐代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前几天呢,我们已经通过《蜀道难》、通过《琵琶行》了解了唐代古体诗的创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诗三首》,来感受唐代近体诗的创作。

2、介绍杜甫生平及创作背景(出示幻灯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作,因多涉及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作“诗史”。

杜甫20岁以后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读书壮游时期(35岁之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困守长安时期(35岁~45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陷贼为官时期(45岁~48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漂泊西南时期(48岁~58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创作背景:

唐代社会:国家——风雨飘摇人民——水深火热

杜甫自身:生活——“布衾多年冷似铁”

身体——“牙齿半落左耳聋”“缓步仍须竹杖扶”

3、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学生单独读

4、具体赏析

(1)好,大家已经反复读过这首诗了,那么我想请问大家在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景的,哪些句子是由景入情的呢?(提问)

着重写景:前两联由景入情:后两联

(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首联都写了那些景物呢?(提问)(板书记录)

提示: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

为什么诗人要用凋伤而不用凋落呢?

提示:用拟人的手法,凋伤一词将人的感情赋予给物,融入了一种诗人的自身的忧伤凄凉的感受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里是一种上天入地,天地连成一片的景象,诗人写这种景为了什么?读到这样一种景象,你们有什么感受?(提示)

提示:这就是一种环境氛围的烘托,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4)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诗人的情感,那就是悲,那么诗人因何而悲呢?那么我们反过来看题目,秋兴,题目是什么意思?(提问)

提示:因秋感兴,秋天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两开”是指诗人在765年在云安重病,不能回到故乡,766年诗人因兵乱在夔州,有不能前行,一个时刻想回到故乡的人却久久不能前行,那么他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情绪?这里的“他日泪”,是怎样的泪水啊?

提示:思乡之泪

大家看这里“系”蕴含了多重意思,这里是一个双关用法,那么就请同学说一说这里都蕴含了什么意思呢?

提示:“系”字,一指系孤舟,又指系住了诗人思乡的心。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提示:想起家人、故乡,增添一种孤独的情绪

5、个性阅读

6、小结:齐读全诗

7、课后作业:背诵《秋兴八首(其一)》

板书设计及幻灯片设计

篇二:秋兴八首(其一)(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人教版高一必修)

课型:讲读课文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过程】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

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

(《复阴》)、

“牙齿半落左耳聋”

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日江游》)、

“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

“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

【层次结构】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

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内容述评】

《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艺术特色】

面:

一、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

二、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

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

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三、语言练达

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

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

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

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

【参考资料】

周甸曰: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范梈曰:作诗实字多则健,虚字多则弱,如杜诗“丛菊”“孤舟”一联,此等语亦何尝不健?

?金人瑞《杜诗解》)

钱谦益曰: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

【板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降,枫林凋,秋气萧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