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_19.3 安全用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_19.3 安全用电

感悟新知
3. 实际用电过程中要注意防雷。
知4-讲
知识链接
常见防雷击装置及做法:
1. 架设避雷线。2. 装避雷针保护建筑物免遭直击雷。
3. 配电装置防雷保护。4. 雷电时留室内,关好门窗。5. 雷
电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
墙。6. 雷电时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7. 雷电时切勿站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首先明确人体是导体,再综合运用低压触电的 类型及原因分析,看是否会发生触电。
解析:正常情况下,零线与大地间电压为0,乙和丙互相 接触,再与零线相通,不会触电。
答案:A
感悟新知
知2-练
方法点拨:采用逆向思维法进行分析:先明确图示情景 属于低压触电,再回顾低压触电的两种情 形,由以上回顾可知,即使站在干燥的木 凳上,两手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也会发 生双线触电;正常情况下,人接触零线是 不会发生触电的。
知3-讲
1. 安全用电的原则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 应及时更换。
感悟新知
2. 低压触电的实质
知3-讲
发生低压触电的原因是人直接或间接与火线相通。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应用欧姆定律变形式U=IR 计算电压。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 mA
时,人就有触电的感觉;又知皮肤潮湿时人体 的电阻为103 Ω,则此时人两手间的电压 U=IR=10×10-3 A×103 Ω=10 V。
感悟新知
知1-练
方法技巧:从表中数据找出与答题有关的信息,要善于找 准对应关系。首先看清题目问的是“会使人 有触电的感觉”,然后带着问题去找信息, 由此可知,要选“10 mA”这一数据进行计算。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安全用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安全用电

3.阅读下面的日记,指出其中三个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做法。 充实的一天
今天家里进行了大扫除。妈妈用湿抹布把正在发光的灯泡擦得干干 净净,然后湿着手顺便关了开关。妈妈担心冰箱上落微尘,给冰箱加 上了厚厚的防尘布。
爸爸负责清理家里的电器,他先断开开关,把家里坏掉的用电器都 换掉。插电冰箱的插头时,插头无法插入两孔插座便掰断了中间的那 根,顺利地将插头插入了多个大功率用电器都在使用的插排。妈妈觉 得空调应该清理一下,爸爸就直接拿起清洗剂喷在了正在工作的空调 上。
工厂的动力电压380V

高压输电线10~500kV
远远超过人体安全电压!
例题
下表是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和相应的人体反应:
电流/mA
10
30
100
人体反应
触电感觉,感到剧痛,短时间内使 人可挣脱 神经麻木 人心跳停止
皮肤干燥的人两手间的电阻约为1×105 Ω,当皮肤潮 湿时,电阻可能降到103 Ω。则皮肤潮湿时,只要在
两手间加___1_0__V电压就可能会使人有触电感觉。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什么是触电? 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 果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触电的伤害: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时,可能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及心脏中 枢衰竭,触电后呼吸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窒息。由于电流 的热效应,也可能使触电的人体组织损伤、烧伤、坏死等。
我看到电蚊香一直开着就把它直接拔掉了,电蚊香的电线有些地方 的绝缘层破掉了,我用绝缘胶布把破损部分包的电线上,对两只 小鸟是否会触电的分析正确的是( ABCD )
A.S闭合时,左边的小鸟与导线并联,被导 线短路,所以左边的小鸟不会触电
B.S闭合时,右边的小鸟与灯泡并联,它两爪之间的电压等于 电源两端的电压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辅导-生活安全用电及电和磁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辅导-生活安全用电及电和磁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辅导-生活安全用电及电和磁九
年级物理知识点
生活安全用电:
1. 安全用电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电器安全使用的重要性,以及防止电器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2. 电器的安全用电标志和标识:掌握安全用电标志和标识的含义,例如防爆标志、防水标志、绝缘标志等。

3. 安全用电的措施:掌握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例如正确插拔插头、避免过载、正确使用电源开关等。

4. 家庭电气线路的安全:了解家庭电线路的组成和安装,以及防止电线老化、过载等情况的措施。

5. 避免触电的方法:学会避免触电的方法,例如禁止用湿手触摸电器、不将金属物品插入插座等。

电和磁:
1. 电能和电功:了解电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电路的基本组成: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和电阻器,以及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3. 电流的强度和方向:了解电流的强度和方向的概念,以及电流的测量方法。

4. 电阻与电阻器:了解电阻的概念和单位,以及电阻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5. 电能的转换与利用:了解电能在电路中的转换和利用,例如电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等。

6. 电磁感应:了解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和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弗仑法则和楞次定律的应用。

以上只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中的一部分,还有其他相关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运动的流动,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流的单位是安培(A)。

2.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动的方向确定,即从正极到负极。

在实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通常规定为正极向负极流动。

3.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体传输电能,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4.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导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电阻,单位是欧
姆(Ω)。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
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表达为:U = I * 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6.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器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并联电
路中,电器并行连接,电流可选择不同的路径流动。

7.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表示电能的转化速率,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可以通过
电压和电流计算,公式为:P = U * I。

8. 用电安全: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用电安全,包括正确接线、合理使用电器、防止漏
电等。

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保险丝和断路器。

9. 电路图和符号:电路图用符号表示各个电器和元件,了解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和连接方式,能够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能够准确阐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学会从实验现象中提炼出物理规律。

3.科学探究:经历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掌握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严谨性。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欧姆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I=U/R),并能灵活运用其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掌握控制变量法在欧姆定律实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数据准确归纳出欧姆定律,理解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灵活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复杂电路中的电流计算问题,尤其是涉及多个变量变化的情况。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欧姆定律的动画演示、实验视频等。

•实验器材(如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等),用于学生分组实验。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用于知识点巩固和练习。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讲授法: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的疑问和发现,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深化。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个调节亮度的台灯,提问学生:“为什么通过调节开关,台灯的亮度会发生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出欧姆定律的学习。

•复习旧知:简要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为学习欧姆定律做铺垫。

2. 新课教学•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测量不同电阻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即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观察其他变量的变化)。

课时19.3 (考点精讲)安全用电 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讲练考点一遍过(原卷版)

课时19.3 (考点精讲)安全用电 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讲练考点一遍过(原卷版)

课时25安全用电1.电压越高越危险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人的电阻基本是不变的,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__大__,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注意: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当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降低,安全电压也会改变.2.常见的触电事故(1)低压触电事故成因:人体直接或间接与__火线__接触,并且构成__闭合__电路,当电流流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分类:双线触电: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而造成触电事故;单线触电: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由于站在地上,导线、人体、大地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同样构成了闭合电路,而发生触电事故.(2)高压触电事故分类:高压__电弧__触电和__跨步电压__触电.注意: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要__用手去拉__触电者,而是要立即__切断电源__,必要时再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3.安全用电的原则:不__接触__低压带电体,不__靠近__高压带电体.4.防雷:高大建筑物的顶端、高压输电线上面都安有__避雷针__.1.触电与触电急救知识家庭电路触电原因引起家庭电路触电原因:绝缘皮破损或老化、用湿抹布擦灯泡、湿手扳开关等。

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联通并与大地或零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形式家庭电路触电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双线触电人站在绝缘体上,双手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高压触电高压电弧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高压带电体和人体2.安全用电原则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②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③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④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1.两种类型的触电物理学中所说的触电并不是指单独接触带电体,更不是指接触用电器,而是指由于人体是导体,当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要注意两点:一指通过人体的电流有一定强度;二指引起伤害事故。

九年级上册物理欧姆定律实验

九年级上册物理欧姆定律实验

九年级上册物理通常会学习到欧姆定律的实验。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欧姆定律实验示例:
实验材料:
-一个直流电源
-一个电阻器(可变电阻)
-一个安培表(用于测量电流)
-一个伏特表(用于测量电压)
-连接线
实验步骤:
1. 将电阻器连接到电路板或实验台上。

2. 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阻器的一端相连,将负极与另一端相连。

3. 将安培表连接在电路中,用来测量电流。

将伏特表连接在电阻器两端,用来测量电压。

4. 调节电阻器的电阻,记录下不同电阻值时的电流和电压。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

6. 分析数据,验证是否符合欧姆定律的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电阻值。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正确接线,避免短路和电路过载。

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器的不同取值,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验证欧姆定律。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欧姆定律实验示例,实际的实验设计可能会有所不同。

学校和教师会提供详细的实验指导,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报告要求。

建议您参考学校或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以确保正确进行实验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在初中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电路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好电路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科技的原理和使用电子设备都有极大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初中九年级物理电路的知识点。

一、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计量单位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流动,是描述电荷运动的物理量。

符号为I,计量单位是安培(A)。

二、电流的方向和电场电流有正负之分,当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电流为正;当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电流为负。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判断电场的方向。

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指的是电流依次经过电阻、电源连接在一起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指的是电流分别经过不同的电阻,再汇合在一起回到电源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各个支路电阻的电压相等。

四、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功率定律是描述电功率、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P=UI,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五、非欧姆电器和半导体非欧姆电器指的是在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相当多的热量,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的器件。

例如,电灯丝和电炉等。

半导体是一类电阻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它的电阻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半导体在现代电子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

六、动电学和电磁感应动电学是研究电流和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电流和磁场的性质决定。

电磁感应是指通过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导线在磁感线上运动或磁感线发生变化时,会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七、电路的安全问题在学习电路知识时,我们也要关注电路的安全问题。

尽量避免触摸裸露的导线,避免过度使用电力设备,合理使用电路保护装置,警惕电线老化、短路等危险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安全用电,下面几位同学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中不要靠近电源

D

B.可以接触低压电源,不能接触高压电源 C.日常生活中不要接触电源 D.不接触低压电源,不靠近高压电源
外 扩 课 展
避雷针与富兰克林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 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 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 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 着嘎嘣一声脆雷,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
灯头内的结构如图所示。灯头内的电线断 了,也没有电流流经灯泡。
灯头、开关灯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好, 也造成电路不通。电路不通,所以灯泡没有电 流流过,灯泡也就不亮了。
上面三个故障的共同原 因是电路没有接通,这种故
障就是断路。
短路
如果电路的情形如图所示,连接灯
泡的导线两端直接连接起来,这样会出现
外பைடு நூலகம்扩 课 展
(接上页)击。然而,当他的论文在英国皇家学 会上宣读的时候,有人却报之以轻蔑和嘲讽。但 是,科学终究会战胜愚昧和无知,1756年英国皇 家学会授予富兰克林皇家学会正式会员的称号。
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 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但是 传到英国却发生一段离奇的故事。
什么后果?
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不流经用电 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我们就 说电源短路了,此时电流会非常大。
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
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
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
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这种放电现象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 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 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 破坏。 高大建筑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 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 叫做避雷针。
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因此不能用潮手触摸电器。 干手触摸用电器就没有危险吗?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断路和短路 断路 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其
中,“灯泡不亮”这项故障的现象如下:
在正常的照明电路中,灯丝是电路的一部 分,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上一定有电流通 过。灯丝断了,电路就不通了。
外 扩 课 展
(接上页)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 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 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 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 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 威廉。富兰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国,小 时候家里很穷,无钱上学,就在哥哥开的印刷厂
现代建筑上的避雷针
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 形铁制装饰物
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有 两条防雷的导线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短路和断路现象。
高大建筑防雷方法——避雷针。
较大 , 1、对于人体来说,皮肤干燥的时候电阻_____ 较小 ,如果带电体接触的是潮湿 潮湿的时候电阻_____ 的皮肤,通过人体的电流会_____ 很大 ;湿的手与干的 很小 ,如果用湿手插(拔)插 手比较,电阻值会_____ 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 相连 ,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 人体和电流_____ 湿手 触摸用电器。 _____
外 扩 课 展
(接上页)高层建筑物上安上避雷针,一旦在建
筑物的上空遇上带电雷雨云,避雷针的尖端就会 产生尖端放电,避免了雷雨云和建筑物之间的强 烈火花放电,因而达到避雷的目的。如果把避雷 针的顶端做圆形,就不会出现尖端放电,避雷的
效果就远不及尖顶形避雷针了。
外 扩 课 展
(接上页)中当学徒。然而,他凭借他的聪明才 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许多发明,而且是 电学的开门鼻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 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 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 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
外 扩 课 展
(接上页)电现象。夜间看到高压电线周围笼罩 着一层绿色的光晕,就是一种微弱的尖端放电。 雷电是一种大规模的火花放电现象。当两片带异 种电荷云块接近或带电云块接近地面的时候,由 于电压极高,极容易产生火花放电。放电时,电 流可达2万安培,电流通过的地方温度可达 30000℃。一旦这种放电在云和建筑物或其它东 西之间形成,就很可能会发生雷击事件。如果在
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空?
原因:经验证明,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若人体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超过 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 我们应该远离高压物体。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提示:欧姆定律I=U/R,当U一定时,R越小, I越大。
原因:潮湿的皮肤比干燥时电阻要小,若有电
外 扩 课 展
(接上页)望去办,但不能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呀!”普林格尔虽然被撤职了,但避雷针始终还 是尖头的。
那么,为什么尖头避雷针更好呢?这得从 导体的形状与其表面电荷分布的关系说起。在导 体表面弯曲得厉害的地方,例如在凸起的尖端处, 电荷密度较大,附近的空间电场较强,原来不导 电的空气被电离变成导体,从而出现尖端放
外 扩 课 展
(接上页)当然首当其冲。这事惹恼了英国国王 乔治三世。由于英国跟美国远隔重洋,英国国王 鞭长莫及,一气之下,传令将宫殿和弹药仓库上 的所有尖头避雷针全砸掉,一律换成圆头的,并 召见皇家学会会长约翰•普林格尔,要他宣布圆 头避雷针比尖头避雷针更安全。普林格尔一听惊 讶万分,正直的科学良心使他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国王的要求:“陛下,许多事情都可以按您的愿
外 扩 课 展
(接上页)1727年,英国成立了讨论火药仓库免 遭雷击对策委员会,富兰克林被任命为委员。但 是对避雷针的顶端的形状是尖的还是圆形的好, 人们发生了争执。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圆头的好, 但是富兰克林力排众议,坚持用尖头避雷针,最 后终于被采纳了,于是,所有的避雷针都做成了 尖头避雷针。然而四年之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3洲联合起来反对英国殖民主义,富兰克林
你看到过“高压危险”的标志吧?电压越高, 对人身的危险性越大。干电池的电压只有1.5V, 对人不会造成伤害;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220V,就已经很危险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 高达几万伏,即使不直接接触,也能使人致命。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电压越高越危险
由欧姆定律:I=U/R 当R一定时:U增大,I随着增大。
外 扩 课 展
(接上页)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 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 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 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 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 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 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 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