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学案.——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1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教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内容。
2. 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测定电阻的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推导过程,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法和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学习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 利用情景模拟法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训练。
五、教学准备:1. 教具:PPT,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实验器材(如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3. 实例分析:分析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电路、家用电器等。
4. 安全用电讲解: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测定电阻的值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欧姆定律的应用。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七、课堂练习:1. 完成测定电阻的值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2. 列举生活中应用欧姆定律的实例。
情景一:家庭电路中发现电流过大,应该如何处理?情景二:在使用电器时,应该如何避免触电?八、课后作业:1.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2. 深入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查阅相关资料。
3.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八年级物理教案)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案1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案1八年级物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3.知道安全电压,理解安全电压为什么安全。
✍二、能力目标1.通过用欧姆定律对安全用电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安全用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良好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应用已学到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及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安全用电挂图、投影仪、录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利用投影仪投影各种警示标志,请学生辨认,并能说出这些标志都在什么地方或说明哪里有这些标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标志。
不需要同学们对所有的标志都认识,或说清楚,重点放在对高压危险的标志认识上。
[师]投影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的警示标志。
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标志吗? [生]这是高压危险的标志。
[生]这是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你知道这些标志的意思吗?[生]有这样标志的地方,说明这些地方有电,不能靠近。
[师]同学们都在生活中或电视里的哪些地方见过这种标志呢? [生]有些有电线的地方。
[生]有些架线的铁塔上也有。
[生]在农村看到的变压器上。
[生]在小学社会书上学过。
……[师]鼓励同学们大胆的回答。
投影:高压线、变压器、交通路口靠近高压线的地方、配电房等地方的警示标志,明确凡是容易引起人们触电事故的地方,都应有这种明显的警示标志。
[师]同学们有没有在电池上或手电筒上看到过类似的警示标志? [生](回忆、交流)没有。
(八年级物理教案)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案本节授课的关键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搞清楚安全用电常识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原因。
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要主动地向他人宣传安全用电常识,这对学生科学素养和价值观的树立都有积极的意义。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情境1——学生实验: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
提出问题:这样做有不舒服的感觉吗?危险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再将教科书中的图6.6—1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认识高压危险的符号。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高压危险?情境2——教师演示:洗手后未擦干就去按开关或插插销。
出问题:这样做安全吗?由上面的情境中涉及的问题引入课题。
2.探索新知(1)知识基础与课题的阐释①结合课题中的“欧姆定律”,教师让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可以提问学生并板书I=U/R,做到熟知,为紧接着的应用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达到顺流而下、水到渠成之境界。
②结合课题中的“安全用电”,教师说明:人是导体,容易让电流通过,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8—10毫安时,人手就很难摆脱带电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毫安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发生触电事故。
电流越大,触电到死亡的时间就越短(教师说明的内容也可以以“小资料”为题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自行阅读)。
(2)新知识的处理①“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鉴于前面已学过“电压”的知识,教师可以先请一名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压值,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多少等等。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人体的电阻因人而异,但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为10000欧左右,让学生计算:A.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1.5V时,流过人体的电流I1=?B.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220V时,流过人体的电流I2=?C.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10000V时,流过人体的电流I3=?通过分析计算出的数据,让学生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对人体越危险。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八年级7.4.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 了解短路和断路。
3. 知道怎样防雷。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
2. 利用欧姆定律来解释安全用电。
3. 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让学生增强防电、防雷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会用欧姆定律解释安全用电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短路和断路。
教具选择演示电路板:电源、开关、灯泡2个、导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引入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老师的忠告: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引入2展示一幅幅农村常见的安全用电常识图画,问学生其中的原因?让学生思考、讨论。
引入今天的话题。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1. 电压越高越危险展示:“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的警示标志。
【师】同学们能否告诉我,这个警示标志是什么意思呢?高压为什么危险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学过的电学知识分析一下呢?学生讨论。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越高时,电流会越大,这样就会有危险。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电压越高,电流会很大,所以可以说电流越大越危险。
那么电流多大对人体就有危害呢?介绍人体是导体,以及人体的大致电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情况,并展示通过人体电流大小与人体反应的数据表。
【师】大家还记得安全电压吗?对照视频中资料,你能分析一下安全电压为什么是不高于36V,而不是其他的值呢?学生讨论,教师可以提醒同学们从考虑人体的电阻着手。
(八年级物理教案)“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案例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案例八年级物理教案教材分析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一、欧姆定律1.当r 一定时,u越大,i越大2 .当u —定时,r越小,i越大二、安全用电1 .咼压危险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三、雷电与防雷教学过程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生:i= u/r。
师:没错(板书:欧姆定律i = 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
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
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案.docx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案《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案课时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短路和断路。
3、应用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4: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学生对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课前预习:小组合调查一下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并讲给同学们听。
教与学过程:(一)创境激学高压电线杆上写着“高压危险”!为什么小鸟落在电线上却若无其事,一点没有问题。
(二)智能生成学习任务一: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31,解决以下问题:(1)图片展示“高压危险”的标志,这样的标志哪里会有?(2)干电池的电压为,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这对人体就已经很危险了。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平时我们习惯把1KV以上的电压叫高压,1KV以下的叫低压。
(3)利用你们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来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跟,一般而言,导体的电阻是不变的,所以电压越大时,流过该导体的就会越大。
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交流讨论下表不是直接从实验得来的,而是从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来的一些信息,仔细阅读,总结出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应注意哪些安全用电常识呢?3.教师点拨平时我们习惯说的高压和低压。
但这样的区分并不表明它对人体没有危险!要想知道多大才是安全的电压,这就要了解人体对电流的反应特征了。
4.知识总结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发现:对于阻值不变的电阻而言,电压越高,;对于电压不变的电阻而言,阻值越小,电流也就越大;电流越大就越容易产生危险。
所以:越高越危险学习任务二:断路和短路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32-33,解决以下问题:(1)接通电路,各用电器都正常工作,这样的电路叫,主要的特征为:,如下图中。
(2)如图中电路为断路,此时电阻R1、R2均不能正常工作,在家庭电路中发生断路的原因:。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知道保险丝的作用。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增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欧姆定律的应用。
(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及安全用电常识。
2、教学难点(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理解保险丝的作用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由于用电不当而引发的事故图片或视频,如火灾、触电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二)新课讲授1、欧姆定律(1)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 I = U/R。
(3)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A),电压(U)的单位是伏特(V),电阻(R)的单位是欧姆(Ω)。
(4)进行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展示家庭电路的电路图,介绍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如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等。
(2)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短路,即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即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过多。
(3)通过实验演示短路现象,让学生观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化,理解短路的危险性。
《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的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的教学设计韩国福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四节内容,本章在介绍了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后,进一步学习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了小灯泡的电阻,利用以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本节课采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力图使学生在自己不能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情况下,利用课件掌握高、低压触电,以及有关雷电的知识,了解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为下一章《电功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师生互动活动来组织教学,多用动画、PPT课件融于德育教育中,创设情境,力求真实而富于启发性,让学生真正感知和体验,有助于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通路、短路和断路。
(3)知道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4)了解触电类型及触电急救的简单方法,并注意防雷。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
(2)在观察家庭电路的过程中,归纳出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验现象探究的欲望和兴趣;(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够完成一份描述准确、过程科学的实验方案。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青海省大通县黄家寨镇中心学校八年级(四)班的学生;(2)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3)学生已经知道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学习了欧姆定律,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的不是很多,尤其是两种类型的触电及防雷知识掌握的很少。
(4)学生虽然喜欢动手,学习积极性很高,但科学性、可操作性都不是很强,有时甚至会损坏仪器,甚至造成伤害。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2)以课件解决问题为主教学策略:通过观察,引发学生提出生活中要注意如何防雷,怎样防止两类触电,以及家庭电路的组成,及用试电笔测火线和零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邑县济阳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 课题:8$4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 1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自学目标
1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知道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
2 知道断路和短路,并知道产生故障的原因。
3 知道如何防雷 .
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手触及50Hz 交流电时,人体的反应如下表示:
除电流的大小因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
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下降,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
自测——互查——互教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同一段导体,电压越 ,电流就越 ,电流经过人体时造成的伤害就越大.通过阅读,在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方面你还学到了什么?
(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 )
A .人体带了电
B .人体中有电流流过
C .人体上有电压
D .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3)测得某同学出汗时,手与塑料脚底之间的电阻为11k Ω,如果他不小心触到220V 电压和36V 电压时,人体对电流的反应分别是什么情况?
(4)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同学们阅读教材31-32页,回答问题)
生: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 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
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展示——反馈——导学
1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发生触电事故。
已知健康的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5k ,此时,刚好不小心两手抓到了36V电源两极上,请你谈谈想法,他会会不会触电?
2让学生知道这个电压对正常人产生的电流,恰好不至于使人受到伤害,因此把这个电压规定为人体的安全电压。
巩固——测试——扩展
1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等.为了防止雷电对一些高大建筑物造成损坏,要在这些建筑物上安装.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的;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物据说也有的作用.
2小华家厨房里的电线绝缘层老化了,她妈妈再用电饭锅做饭和用电炒锅炒菜时,小华突然发现厨房里的电线冒烟了,他应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打电话119报警B.立即到客厅中把自己家的总开关断开
C.赶紧用水把火泼灭
D.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到楼下把整栋楼的总开关断开
3小明同学家里的几盏灯都不亮了,检查保险丝没有熔断,用测电笔测室内各处电路时,氖管均发光。
小明对故障做了4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灯泡全部烧坏B.室内线路某处短路。
C.进户线零线开路D.进户线火线开路
4如果人体中电流超过30mA时将会造成生命危险,若某人的电阻是1100欧姆则他的安全电压是v,若潮湿的雨天里,他的安全电压如何变化:
5电压越高越危险,为什么小鸟蹲在高压线上却没事?
6在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杭州西湖的一位游客为了躲雨,站到了大树地下,不幸被雷击中而死亡,此后甲乙丙三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说,此人一定做了什么坏事,招天打雷劈了;乙说,这棵大树上有妖怪,雷是打妖怪的,误打住人了;丙说,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云层通过大树放电的现象。
✧你认为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应该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
✧如果遇到打雷天气,你的做法是怎样的?
回顾——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