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教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教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内容。

2. 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测定电阻的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推导过程,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法和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学习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 利用情景模拟法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训练。

五、教学准备:1. 教具:PPT,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实验器材(如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3. 实例分析:分析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电路、家用电器等。

4. 安全用电讲解: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测定电阻的值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欧姆定律的应用。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七、课堂练习:1. 完成测定电阻的值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2. 列举生活中应用欧姆定律的实例。

情景一:家庭电路中发现电流过大,应该如何处理?情景二:在使用电器时,应该如何避免触电?八、课后作业:1.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2. 深入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查阅相关资料。

3.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建S,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用某完好的定值电阻R(R<R1)替换R2,替换前、后两电表的示数恰好不变,则()A. R1一定断路B. R2一定断路C. R1可能断路D. R2可能断路【答案】A【解析】此电路是并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其示数变小,说明总电阻增大,应为断路故障,由于用完好的电阻替换R2后,两表的示数都不变,所以故障不在R2,是R1断路。

【考点】故障电路2.用电安全是天大的事,在某地曾发生过这样一幕惨剧,某农户的鱼塘上空有高压线通过,一位钓鱼者抬杆取鱼时,钓鱼杆触及电线,钓鱼者当场触电身亡。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高压线是裸露导线(导线外没有绝缘皮)B.钓鱼杆接触到了火线C.钓鱼杆导电了D.小鸟只能落在零线上,落在火线上同样会触电身亡【答案】D【解析】对于高电压来说,橡胶不再是绝缘体,所以高压线没有绝缘皮,A对;火线与大地间有电压,所以接触到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B对;钓鱼竿对高电压来说是导体,C对;小鸟落在火线上不会触电,因为它两脚间的电压很小,D错。

【考点】安全用电3.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突然变亮,两表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A.灯L短路B.灯L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答案】D【解析】若灯L短路,灯L不亮,不符合题意,A不可能;若灯L断路,灯L不亮,不符合题意,B不可能;若电阻R断路,灯L与电阻串联,电路中无电流,灯L不亮,不符合题意;若电阻R短路,因为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流增大,灯L变量,符合题意,选填D。

【考点】电路故障分析4.有关资料表明:人体出汗或潮湿时的电阻为200-800Ω;人体中电流超过30mA时将会造成生命危险.若某人身体潮湿时的电阻为500Ω,则当他接触电压为220V的照明电路时,通过他的电流为 mA.请根据计算结果为右图配上解说词:.【答案】440;不要用湿手按开关【解析】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由于人体潮湿时电阻减小,所以不要用湿手按用电器开关。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004年,我国多次发生雷灾,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 雷电灾害呈现出发生频次多,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这表明农村地区防雷 工作及防雷意识亟待加强。根据各地上报的雷电灾情 实例,现公布2004年的10大雷击人员伤亡事件。 (一) 6月26日,浙江临海市发生强雷暴天气,共造 成17人遭雷击死亡,13人被击伤,造成较大的社会影 响。 (二) 6月27日,湖南常德市出现了强雷暴天气, 共造成3人死亡,6人重伤;同时造成医院、电力、通 信、水利、民航等14个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雷击,桃 源、汉寿等5个县受雷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多万 元。 (三) 7月4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发生一次 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了雷暴和冰雹天气,雷击造成 6人死亡,9人受伤。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若人体接 触到高压,通过 人体的电流就很超过人体 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欧姆定律: I=
答案
U R
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当人体用湿手触摸电器时,人体电 阻变小,通过人体电流很大,同时用电 器潮湿后,很容易变成导体,产生漏电 等现象,造成触电事故。
(3)防止雷电触电. a.高大的建筑物、室外天线等必须正规地 安装避雷装置,绝不能破坏这些装置.(避 雷针通过尖端放电,使电荷不过多积累,避 免强烈的放电) b.雨天不能在大树下避雨.
为什么电流表不能与用电器并联? 电压表不能与用电器串联?
A
V
1 、电流表电阻非
2、 电压表电阻非
常小,在电路中 它当于一导线, 若与用电器并联, 则形成短路。
(四) 7月4日16时30分左右,广东省罗定出现雷击 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五) 7月14日,河 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及周围乡镇一带遭雷击,造成5人死 亡,9人重伤,7人轻伤,是近年来河北省发生的最严 重雷击伤亡事故。 (六) 7月23日,北京市居庸关长 城地区突发雷雨天气,雷击造成至少15人受伤,社会 反响较大。 (七) 9月20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麻缨塘乡发生一起严重的雷击致人伤亡事件,共造成5 人死亡,2人受伤。 (八) 9月6日,广西武宣县出现 雷雨天气,武宣一中26名师生被雷击伤。 (九) 9月 18日,广东省湛江市出现雷雨天气,雷击造成11人受 伤。 (十) 10月1日,海南省定安县突然出现雷雨天 气,雷击造成龙河中学初三年级出外观光、野炊的学 生3人死亡,11人受伤。

八下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名师点拨

八下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名师点拨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重点难点提示】1.对于人体,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2.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3.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很高,放电时电流很大,通过人体会致人死亡,通过树木、建筑物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要注意防雷.【重点难点解析】人体触电的原因人体也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人体两端有电压,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所谓触电,就是人体触及电源,人体中电流超过一定值.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可达几百千伏,发生闪电的云层间电压可达kV310,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人体触及都是十分危险的.对于人体,每个人的电阻不是都一样大,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皮肤干燥时电阻比较大,潮湿的时候电阻就小一些.如果皮肤潮湿的情况下接触带电体,在电压—定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造成危险.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典型热点考题】例1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电线芯,并让别人用试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日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B)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C)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D)他去抓那两根电线前,零线已被助手切断分析与解答:家庭照明电路中发生的人体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并与地或零线构成通路造成的.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人体是导体,如果人体同时碰触到火线和零线,人体就会触电.声称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两手同时抓住火线和零线没有触电,并且试电笔触其肌肤氖管发光,说明此人和火线连通,但体内无电流通过,带电不通电,电路中的零线已经断开.可见,上述“不怕电”的表演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由以上分析得,选项B正确.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知识辨别真伪的能力.在形形色色的“伪科学”现象中,其中一类其实就是物理规律的应用,但表演者吹嘘自己具有特异功能以达到行骗渔利的目的.要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去剖析这些特异功能,培养和提高识别真伪的能力.例2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十分重要,下列三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B)在有绝缘外皮的通电导线上晾湿衣服(C)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分析与解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家庭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按在火线和零线(或地)之间的导体的电阻越小,产生的电流就越大.用湿布擦正亮着的灯泡,在有绝缘外皮的通电导线上晾湿衣服,由于绝缘体潮湿了也会漏电,人体皮肤潮湿时电阻较小,如果灯泡或电线漏电,人体中的电流就会很大,就会造成人体触电事故.在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当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于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迅速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由以上分析知,选项C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安全用电的常识.电,可以为我们服务,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它会对人造成危害.在用电时,要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要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还要注意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例3为检查照明电路的故障,电工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取下保险丝,将额定电压为220V的“校验灯”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上,如图6—82所示,在检查某盏灯之前,先断开所有开关,再闭合该支路开关,若 ( )(A)“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B)“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C)“校验灯”发光不正常(暗红色),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D)“校验灯”发光不正常(暗红色),说明该支路断路分析与解答:在照明电路中,各盏灯都是并联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的.当断开所有开关后,各支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都形成了断路,代替保险丝串联接在火线中的“校验灯”不发光.再闭合某支路开关,如果该支路断路,“校验灯”仍不发光;如果该支路短路,“校验灯”一端接火线,另一端通过短路导线接在零线上,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为220V,正常发光;如果该支路正常,“校验灯”和该支路的电灯串联,“校验灯”两端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不能正常发光(发光暗淡).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和C正确.点评:本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用灯泡检查家庭照明电路是否出现故障以及出现何种故障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考查运用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短路、断路的概念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例4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某山村—名在田间劳动的村民在大树下躲雨时,不幸被雷击造成重伤.此后,谣言四起,什么“鲤鱼精”附身,家里的大门冲着龙王庙……因此,家里人不但不把病人送医院救治,反而到处求神拜佛,结果,导致家破人亡.(1)对人来说,只有不高于_______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2)如图6—83所示,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次雷电中,雷电的电流约为A4105⨯,电压约为8101⨯V.所以,在雷雨天气,人们不能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躲雨.(3)结合本事例谈谈你的看法.分析与解答:人体是导体,人体中的电流取决于人体两端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只有1000Ω左右.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放电现象.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产生上亿伏的电压,雷电所经过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等.所以,高大建筑物要装设避雷装置防雷.在雷雨天气,人们不能到大树、高大建筑物等处躲雨.由以上分析可得本题的答案:(1)对人来说,只有不高于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2)在雷雨天气,人们不能到大树、高大建筑物等处躲雨;(3)看法:①封建迷信反科学、反人类,危害社会、残害人生;②搞封建迷信活动者的目的是搞乱人的思想,愚弄百姓,从中渔利;③要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尊重科学规律,一切按科学办事.点评:本命题是一道考查科学素质和能力的考题.题设情景取材自然界中的雷电现象,考查突破了学科本位.要求灵活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科学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针对实际事例,按自己对本事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表意见和观点,答案具有开放性.例5 阅读材料: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节选)表中所列作用特征,是根据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来的.而且还发现: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只有1000Ω左右.如果人体直接与家庭电路输电线接触(电压220V),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大?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易造成触电事故导致死亡?分析与解答:根据欧姆定律,人体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同时碰触家庭电路的零线和火线时,通过人体的电流mA mA A V R U I 10022022.01000220>==Ω==,对照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此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窒息以至心跳停止,即发生触电事故造成死亡.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体电阻特征的理解,要求运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电压高低和人体电阻大小都对用电安全性产生影响.启示人们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6 团林镇红星中学积极开展STS 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组织初三学生到集镇上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在学生自制的展板上有如图6—84所示的两幅宣传画,请你任选其中一幅为它配上解说词:分析与解答:家庭照明电路用电时,要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还要注意保持绝缘部分干燥,因为绝缘部分破损和潮湿都会漏电.如果发现有人触电,绝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这样,救人的人也会触电.在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时,应当赶快切断电源,迅速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左图: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物,不要用湿手扳开关;右图: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使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点评:本题命题形式新颖活泼,用于考查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常识.题目倡导学生学习方式要多样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易错例题分析】例 安全用电的常识之一就是不要靠近高压电.但是,两爪站在高压线上的鸟却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 ( )(A)电线上有绝缘层 (B)鸟爪上的角质层不导电(C)鸟能承受高压电 (D)鸟的两爪间的电压很低)错解: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站在高压线上的鸟没有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鸟能承受高压电.选项C 正确.警示:鸟和人体一样,是导体.鸟是否触电,要看通过的电流大小.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取决于鸟两爪间的电压高低.鸟两爪站在高压线上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鸟的两爪间的电压很低.正解:选项D 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触电原因的分析判断能力.解题时需要具有对知识和技能运用的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欧姆定律,从电压的高低和电阻的大小两个方面分析小鸟不会触电的原因.【同步练习】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V .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_____V 的电压才是对人体的安全电压.2.图6—85中A 、B 两点均为螺口灯泡的螺旋部分,当开关1S 和2S 断开后,站在地上的人用手直接接触A 点时,他_______触电.用手直接接触B 点时,他_______触电.(选填“会”或“不会”)3.图6—86中a、b、c为家庭电路中的部分电器,安装时都必须符合—定的技术要求,a的_______一定要接在零线上,b一定要接在_________线上,c在接线时要注意________.4.大量实验表明,低于________V的电压一般对人体是安全的.图6—87所示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_________.5.以下关于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器正常的工作电压都是220V(B)有的干电池,一节的电压是2V(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D)高压输电的电压是380V6.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粗铜丝代替保险丝 (B)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电灯泡(C)在已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 (D)家用电器金属外壳要接地7.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 )(A)靠近高压带电体(B)站在地上的人触到裸露的火线(C)两手触摸一节干电池两极(D)站在绝缘体上的人两手分别触到裸露的火线和零线8.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在电线上搭晾衣服(B)用湿布擦拭电器(C)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D)在高压设备附近玩耍1.220;36 2.会;不会 3.螺旋部分;火;左孔和零线连接,右孔和火线连接4.36;高压危险 5.C6.D 7.C 8.C。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B.修理家庭电路时没有断开总开关C.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D.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代替【答案】A【解析】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与大地相连,若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导线导入大地,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B、家电维修时,需先切断电源,再维修,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C、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D、保险丝熔断后,不能用铜丝来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不能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选A.【考点】安全用电原则2.以下事例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B.保险丝可以用铁丝代替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D.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答案】B【解析】安全用电原则的具体内容为:不接触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A、因为水是导体,因此在电线上晒衣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不可以在电线上晒衣服;B、保险丝是用熔点低、电阻率大的铅锑合金制成的,而铁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铁丝不会熔断,因此保险丝不可以用铁丝代替;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上,当开关断开时,可以确保用电器是不带电的,D、因为人体是导体,一旦发现有人触电时,不可以直接用手拉救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再去救,故选B.【考点】安全用电原则.3.图中所示,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答案】C【解析】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不经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为电源短路,C符合;A、B为正确的电路;D选项中,左边的灯泡被短路,右边的灯泡可以发光。

【考点】电路4.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当人体因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人若接触较高的电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电阻明显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避免电路短路、过载和电器损坏,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则。

首先,要确保电器设备和插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使用损坏的电器。

其次,要遵守电器的使用说明和规定,不要超过电器的负荷限制。

另外,接地是非常重要的,确保所有的电器设备都接地良好,以防止发生漏电事故。

除了以上安全规则,我们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电器设备。

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电器和插座,确保电路的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原则。

通过遵守安全规则和了解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也更好地使用电器设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遵守安全规则,并且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是与电学和电器设备相关的两个重要方面。

它们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使用电器设备、维护电路安全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深入探讨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这两个原则结合起来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电压和电流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成正比,电流与电阻(R)成反比,而电压和电阻则成正比。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V=IR。

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从而更好地设计和维护电路。

而安全用电则是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使用电器设备和维护电路的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场所,都需要重视安全用电的知识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基本的安全知识:首先,要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插头,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损坏的电器设备和插头很容易导致漏电,甚至引发火灾。

因此,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插头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有损坏等都非常重要。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12V,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A.开关接触不良B.电流表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D.灯泡断路【答案】D【解析】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与灯泡并联;闭合开关,灯泡不亮,说明电路存在断路或灯泡发生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发生断路,电压表示数为12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电路不存在断路,则断路位置在灯泡处,即灯泡发生断路;故选D.【考点】电路故障分析2.图中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电路是【答案】B【解析】AD、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列连接,故两灯泡并联;B、开关断开后,两灯泡并联连接;开关闭合后,导线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即形成了电源短路;C、开关断开时,两灯泡串联,开关闭合后,将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即为另一个灯泡的基本电路.故选B.【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3.如题图所示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答案】C【解析】试电笔的使用需要手接触金属帽,使得火线通过人体与大地接通,氖管发光。

A错。

用电器的开关要接火线以保证灯熄灭时人接触灯泡不会触火线而中电。

B错。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使用同一个插座会造成电功率过大电流过大,可能会使导线发热过多而起火,D错。

C中触电后要先断电源后救人。

C对。

【考点】安全用电4.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用电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所造成的,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将(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在该接触处就会局部过热引起升温,接触处的电阻又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以致引发火灾.【答案】增大增大【解析】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会增大;利用焦耳定律分析接触处局部过热,而金属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据此分析。

17.5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7.5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A.小鸟的电阻很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很小B.小鸟的脚是绝缘体
C.小鸟只停在一根电线上,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D.小鸟的天性不会触电
3.不能用湿手摸用电器和开关的原因不是因为( )
A.皮肤潮湿时电阻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
B.皮肤潮湿时电阻大,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
C.水流入开关内能导电,使人和电源相连
D.家用电器漏电时,人用潮湿的手触摸金属外壳时会有很大电流通过人体
(3).根据欧姆定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阻值不变的电阻而言,电压,流过的电流就会;对于电压不变的电阻而言,阻值,电流也就;电流越大就越容易产生危险。所以电压越危险。
3、断路和短路。(学生自己填写,老师介绍短路的两种情形)
(1).断路:,
(2).短路:。
(3).学习短路可能造成的的危害
4、学习防雷知识
(1).分析雷电产生的原因;
物理导学案设计
题目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课时
1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王影
年级
九年
学科
物理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3-11-4




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短路和断路。
3.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了解短路和断路。
(2).认识雷电的危害性;
(3).介绍防雷电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室外天线要装置避雷装置B.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不会触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会用欧姆定律解释安全用电的道理。

2.知道什么是断路、短路。

3.知道怎样防雷。

教学重点:会用欧姆定律解释安全用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思考下面问题
1.为什么说电压越高越危险?
2.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3.照明电路中的断路故障分别应该怎样处理?
4.雷电是怎么回事?怎样防雷?
为什么各种家用电器最好不要同时使用一个插线板?
二、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我们在有些地方会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

这是什么意思呢?
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人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危险了。

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干电池的电压只有1.5V,对人不会造成伤害;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就很危险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便不直接接触,也到使人致命。

所以说,电压越高越危险。

(二)通路、断路和短路
1.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正常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

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家庭电路中,灯泡不亮常常是由于断路引起的。

让学生看书P32灯泡不亮的常见故障表。

3.短路——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应该相连的两全点连接在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

(三)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的剧烈的放电现象。

放电的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

在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他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人们会看到树木烧焦,房屋倒塌的现象。

为了防止雷击,人们发明了避雷针来防止雷击。

避雷针的顶端做成针状,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

发生雷电时,电流可以顺着金属导线把电流引向大地,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建筑物的破坏。

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就是防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