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4)

合集下载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004年,我国多次发生雷灾,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 雷电灾害呈现出发生频次多,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这表明农村地区防雷 工作及防雷意识亟待加强。根据各地上报的雷电灾情 实例,现公布2004年的10大雷击人员伤亡事件。 (一) 6月26日,浙江临海市发生强雷暴天气,共造 成17人遭雷击死亡,13人被击伤,造成较大的社会影 响。 (二) 6月27日,湖南常德市出现了强雷暴天气, 共造成3人死亡,6人重伤;同时造成医院、电力、通 信、水利、民航等14个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雷击,桃 源、汉寿等5个县受雷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多万 元。 (三) 7月4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发生一次 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了雷暴和冰雹天气,雷击造成 6人死亡,9人受伤。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若人体接 触到高压,通过 人体的电流就很超过人体 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欧姆定律: I=
答案
U R
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当人体用湿手触摸电器时,人体电 阻变小,通过人体电流很大,同时用电 器潮湿后,很容易变成导体,产生漏电 等现象,造成触电事故。
(3)防止雷电触电. a.高大的建筑物、室外天线等必须正规地 安装避雷装置,绝不能破坏这些装置.(避 雷针通过尖端放电,使电荷不过多积累,避 免强烈的放电) b.雨天不能在大树下避雨.
为什么电流表不能与用电器并联? 电压表不能与用电器串联?
A
V
1 、电流表电阻非
2、 电压表电阻非
常小,在电路中 它当于一导线, 若与用电器并联, 则形成短路。
(四) 7月4日16时30分左右,广东省罗定出现雷击 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五) 7月14日,河 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及周围乡镇一带遭雷击,造成5人死 亡,9人重伤,7人轻伤,是近年来河北省发生的最严 重雷击伤亡事故。 (六) 7月23日,北京市居庸关长 城地区突发雷雨天气,雷击造成至少15人受伤,社会 反响较大。 (七) 9月20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麻缨塘乡发生一起严重的雷击致人伤亡事件,共造成5 人死亡,2人受伤。 (八) 9月6日,广西武宣县出现 雷雨天气,武宣一中26名师生被雷击伤。 (九) 9月 18日,广东省湛江市出现雷雨天气,雷击造成11人受 伤。 (十) 10月1日,海南省定安县突然出现雷雨天 气,雷击造成龙河中学初三年级出外观光、野炊的学 生3人死亡,11人受伤。

八下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名师点拨

八下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名师点拨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重点难点提示】1.对于人体,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2.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3.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很高,放电时电流很大,通过人体会致人死亡,通过树木、建筑物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要注意防雷.【重点难点解析】人体触电的原因人体也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人体两端有电压,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所谓触电,就是人体触及电源,人体中电流超过一定值.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可达几百千伏,发生闪电的云层间电压可达kV310,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人体触及都是十分危险的.对于人体,每个人的电阻不是都一样大,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皮肤干燥时电阻比较大,潮湿的时候电阻就小一些.如果皮肤潮湿的情况下接触带电体,在电压—定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造成危险.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典型热点考题】例1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电线芯,并让别人用试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日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B)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C)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D)他去抓那两根电线前,零线已被助手切断分析与解答:家庭照明电路中发生的人体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并与地或零线构成通路造成的.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人体是导体,如果人体同时碰触到火线和零线,人体就会触电.声称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两手同时抓住火线和零线没有触电,并且试电笔触其肌肤氖管发光,说明此人和火线连通,但体内无电流通过,带电不通电,电路中的零线已经断开.可见,上述“不怕电”的表演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由以上分析得,选项B正确.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知识辨别真伪的能力.在形形色色的“伪科学”现象中,其中一类其实就是物理规律的应用,但表演者吹嘘自己具有特异功能以达到行骗渔利的目的.要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去剖析这些特异功能,培养和提高识别真伪的能力.例2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十分重要,下列三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B)在有绝缘外皮的通电导线上晾湿衣服(C)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分析与解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家庭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按在火线和零线(或地)之间的导体的电阻越小,产生的电流就越大.用湿布擦正亮着的灯泡,在有绝缘外皮的通电导线上晾湿衣服,由于绝缘体潮湿了也会漏电,人体皮肤潮湿时电阻较小,如果灯泡或电线漏电,人体中的电流就会很大,就会造成人体触电事故.在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当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于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迅速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由以上分析知,选项C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安全用电的常识.电,可以为我们服务,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它会对人造成危害.在用电时,要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要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还要注意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例3为检查照明电路的故障,电工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取下保险丝,将额定电压为220V的“校验灯”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上,如图6—82所示,在检查某盏灯之前,先断开所有开关,再闭合该支路开关,若 ( )(A)“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B)“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C)“校验灯”发光不正常(暗红色),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D)“校验灯”发光不正常(暗红色),说明该支路断路分析与解答:在照明电路中,各盏灯都是并联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的.当断开所有开关后,各支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都形成了断路,代替保险丝串联接在火线中的“校验灯”不发光.再闭合某支路开关,如果该支路断路,“校验灯”仍不发光;如果该支路短路,“校验灯”一端接火线,另一端通过短路导线接在零线上,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为220V,正常发光;如果该支路正常,“校验灯”和该支路的电灯串联,“校验灯”两端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不能正常发光(发光暗淡).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和C正确.点评:本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用灯泡检查家庭照明电路是否出现故障以及出现何种故障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考查运用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短路、断路的概念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例4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某山村—名在田间劳动的村民在大树下躲雨时,不幸被雷击造成重伤.此后,谣言四起,什么“鲤鱼精”附身,家里的大门冲着龙王庙……因此,家里人不但不把病人送医院救治,反而到处求神拜佛,结果,导致家破人亡.(1)对人来说,只有不高于_______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2)如图6—83所示,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次雷电中,雷电的电流约为A4105⨯,电压约为8101⨯V.所以,在雷雨天气,人们不能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躲雨.(3)结合本事例谈谈你的看法.分析与解答:人体是导体,人体中的电流取决于人体两端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只有1000Ω左右.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放电现象.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产生上亿伏的电压,雷电所经过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等.所以,高大建筑物要装设避雷装置防雷.在雷雨天气,人们不能到大树、高大建筑物等处躲雨.由以上分析可得本题的答案:(1)对人来说,只有不高于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2)在雷雨天气,人们不能到大树、高大建筑物等处躲雨;(3)看法:①封建迷信反科学、反人类,危害社会、残害人生;②搞封建迷信活动者的目的是搞乱人的思想,愚弄百姓,从中渔利;③要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尊重科学规律,一切按科学办事.点评:本命题是一道考查科学素质和能力的考题.题设情景取材自然界中的雷电现象,考查突破了学科本位.要求灵活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科学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针对实际事例,按自己对本事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表意见和观点,答案具有开放性.例5 阅读材料: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节选)表中所列作用特征,是根据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来的.而且还发现: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只有1000Ω左右.如果人体直接与家庭电路输电线接触(电压220V),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大?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易造成触电事故导致死亡?分析与解答:根据欧姆定律,人体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同时碰触家庭电路的零线和火线时,通过人体的电流mA mA A V R U I 10022022.01000220>==Ω==,对照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此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窒息以至心跳停止,即发生触电事故造成死亡.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体电阻特征的理解,要求运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电压高低和人体电阻大小都对用电安全性产生影响.启示人们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6 团林镇红星中学积极开展STS 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组织初三学生到集镇上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在学生自制的展板上有如图6—84所示的两幅宣传画,请你任选其中一幅为它配上解说词:分析与解答:家庭照明电路用电时,要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还要注意保持绝缘部分干燥,因为绝缘部分破损和潮湿都会漏电.如果发现有人触电,绝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这样,救人的人也会触电.在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时,应当赶快切断电源,迅速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左图: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物,不要用湿手扳开关;右图: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使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点评:本题命题形式新颖活泼,用于考查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常识.题目倡导学生学习方式要多样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易错例题分析】例 安全用电的常识之一就是不要靠近高压电.但是,两爪站在高压线上的鸟却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 ( )(A)电线上有绝缘层 (B)鸟爪上的角质层不导电(C)鸟能承受高压电 (D)鸟的两爪间的电压很低)错解: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站在高压线上的鸟没有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鸟能承受高压电.选项C 正确.警示:鸟和人体一样,是导体.鸟是否触电,要看通过的电流大小.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取决于鸟两爪间的电压高低.鸟两爪站在高压线上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鸟的两爪间的电压很低.正解:选项D 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触电原因的分析判断能力.解题时需要具有对知识和技能运用的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欧姆定律,从电压的高低和电阻的大小两个方面分析小鸟不会触电的原因.【同步练习】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V .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_____V 的电压才是对人体的安全电压.2.图6—85中A 、B 两点均为螺口灯泡的螺旋部分,当开关1S 和2S 断开后,站在地上的人用手直接接触A 点时,他_______触电.用手直接接触B 点时,他_______触电.(选填“会”或“不会”)3.图6—86中a、b、c为家庭电路中的部分电器,安装时都必须符合—定的技术要求,a的_______一定要接在零线上,b一定要接在_________线上,c在接线时要注意________.4.大量实验表明,低于________V的电压一般对人体是安全的.图6—87所示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_________.5.以下关于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器正常的工作电压都是220V(B)有的干电池,一节的电压是2V(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D)高压输电的电压是380V6.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粗铜丝代替保险丝 (B)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电灯泡(C)在已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 (D)家用电器金属外壳要接地7.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 )(A)靠近高压带电体(B)站在地上的人触到裸露的火线(C)两手触摸一节干电池两极(D)站在绝缘体上的人两手分别触到裸露的火线和零线8.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在电线上搭晾衣服(B)用湿布擦拭电器(C)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D)在高压设备附近玩耍1.220;36 2.会;不会 3.螺旋部分;火;左孔和零线连接,右孔和火线连接4.36;高压危险 5.C6.D 7.C 8.C。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B.修理家庭电路时没有断开总开关C.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D.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代替【答案】A【解析】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与大地相连,若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导线导入大地,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B、家电维修时,需先切断电源,再维修,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C、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D、保险丝熔断后,不能用铜丝来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不能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选A.【考点】安全用电原则2.以下事例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B.保险丝可以用铁丝代替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D.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答案】B【解析】安全用电原则的具体内容为:不接触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A、因为水是导体,因此在电线上晒衣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不可以在电线上晒衣服;B、保险丝是用熔点低、电阻率大的铅锑合金制成的,而铁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铁丝不会熔断,因此保险丝不可以用铁丝代替;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上,当开关断开时,可以确保用电器是不带电的,D、因为人体是导体,一旦发现有人触电时,不可以直接用手拉救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再去救,故选B.【考点】安全用电原则.3.图中所示,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答案】C【解析】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不经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为电源短路,C符合;A、B为正确的电路;D选项中,左边的灯泡被短路,右边的灯泡可以发光。

【考点】电路4.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当人体因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人若接触较高的电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电阻明显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4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 (郝戈庄初中 冯守彬)

§7—4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 (郝戈庄初中   冯守彬)

班级组别姓名教师寄语:同学们,积极地思考和展示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和锻炼,它能为你的成长积攒一缕光芒!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勇敢地挑战自我吧!§7-4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习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短路和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预习感知: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29页-31页的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

(一)温故知新: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名称?采用的单位是?(二)自学课本第一框题,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了解高压危险标志。

2、电压的分类:安全电压:家庭电压:动力电压:3、高压为什么危险?4、对于高压我们要做到的安全用电方法是:(三)、自学课本第二框题,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电路的种类:通路:断路:短路:2、了解“灯泡不亮”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检修方法。

3、短路的危害?(四)、、自学课本第三框题,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雷电是现象。

2、生活中防雷电的主要措施是:二、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合作达标一、预习反馈,生成目标结合学习目标,组内交流“预习感知”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组内交流,将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二、组内交流,合作探究1、交流讨论电压越高越危险的原因。

2、断路与短路:3、防雷知识三.展示质疑,释疑点拨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电灯突然全部熄灭,说明电路中()A.电路原来是断路B.插座处短路C.台灯灯丝断了D.台灯接线处短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为防止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通常在电路中安装有。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甚至,即使不直接接触也可能使人致命.3、如果人体的电阻按1KΩ计算,那么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应不大于 mA.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 mA,所以 ,这是十分危险的4、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等.为了防止雷电对一些高大建筑物造成损坏,要在这些建筑物上安装.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的;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物据说也有的作用.5、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外天线要装置避雷装置B.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不会触电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上地线D.检查电路时,人体可能成为电流的通路五、梳理总结、构建网络(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力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正确使用电力和遵守安全规定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的。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是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电力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欧姆定律的原理和公式,并提供一些安全用电的基本准则。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于1827年提出。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通过一个导体的大小与电压(V)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

这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 = V / R其中,I代表电流(单位为安培,A),V代表电压(单位为伏特,V),R代表电阻(单位为欧姆,Ω)。

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此外,当我们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时,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电阻。

安全用电的准则正确和安全地使用电力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安全用电的基本准则:1. 合理使用电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合理用电。

购买电器时,要选择符合能效等级的产品,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使用电器时,尽量避免同时使用过多的电器,以防止过载和电路故障。

2. 安全使用插座和延长线插座和延长线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力接口,但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要保持插座和延长线的干燥,避免接触水或潮湿的环境。

不要在使用过程中过度拉拽插头,以免损坏插头和电线。

3. 防止电线老化和损坏定期检查和更换老化、破损或破裂的电线是确保电路安全的重要措施。

电线老化和损坏可能导致电流不稳定、短路和火灾等问题。

如果发现电线出现损坏,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4. 使用合适的电源插头和适配器当使用电器时,应选择合适的电源插头和适配器。

不要随意更换电源插头的极性,以免引起电路短路和火灾风险。

同样,使用合适的适配器可以确保电器的稳定工作和安全使用。

5. 学会紧急关闭电源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关闭电源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风险。

好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好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解题步骤:用某一个量的 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去计 算另一个量的最小值和最 大值。
直流电(如电池 ) 无感觉 无感觉 感觉痒热 热感觉增强
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 热感觉大大增强,手部肌肉不强 剧痛,呼吸困难 烈收缩
50~80
90~100 300~
呼吸麻痹,心房震颤
呼吸麻痹,延续3s心脏麻痹 呼吸心脏麻痹,肌体组织遭 到电流的热破坏
强烈的热感觉,手部肌肉收缩、 痉挛,呼吸困难
呼吸麻痹
I
U R
R U I
I
U R

36 V 5000
7 . 2 mA
此电流远小于 100mA不 会 对人体生命产生极大危害,但人 体已经很难摆脱带电体,这个电 压对人体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根据I=U/R,电阻一定时,电压 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的电压 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电, 不靠近高压电.
16
8 1 6
2A
6 6 30
电阻 30
电阻
0.0015
不 C
B
C
A
C
控制变量


17.如果把4 和6 的两个电阻串联在一 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 1.2A,如果再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 则干路中的电流应为( ) D A. 2A B. 3A C. 4A D.5A
U I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根据I=U/R,电压一定时,电 阻越小,电流越大。潮湿的皮 肤要比干燥的皮肤电阻小,触 电时通过的人体电流会更大。 所以潜在的危害更大。
• 3、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是 什么? • (1)并入的用电器过多,电阻减小,电流过大。 • (2)火线和零线直接相碰,电阻减小,电流过 大。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安全用电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安全用电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安全用电安全用电原则:对于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首先不要私拉乱接,私拉乱接是违反用电制度的,在安装电路上是不符合要求的,是容易出事故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换灯泡、擦灯泡的时候,应先将电源断开,不要用湿手、湿布擦灯泡,不要站在地上去擦,要站在木凳或桌子上去擦,防止万一开关失灵漏电造成触电事故,要特别注意安全。

了解几个电压值: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动力电压:380V。

家庭电路电压和动力电压都远远高于安全电压,所以禁止靠近或接触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1.不管是人体触电,还是引发火灾,都是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的,因此从欧姆定律的角度考虑,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电压越高越危险。

因为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2)防止电阻过小,因为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如用湿手触摸开关和用电器、不该连接的地方错误连接造成短路时电阻过小。

2.加在人体上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低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是安全电压。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为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可以达到105V,都远远高于安全电压。

触电及触电事故的处理:1.低压触电:通常所讲的“触电”是指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触电一般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如下图所示。

单线触电是人体直接触摸电源、火线或漏电的用电器等,使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

双线触电是人体的两部分(如两只手)分别接触到火线和零线,使人与电网形成回路。

2.高压触电:最常见的是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间发生放电现象,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2)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避免电路短路、过载和电器损坏,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则。

首先,要确保电器设备和插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使用损坏的电器。

其次,要遵守电器的使用说明和规定,不要超过电器的负荷限制。

另外,接地是非常重要的,确保所有的电器设备都接地良好,以防止发生漏电事故。

除了以上安全规则,我们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电器设备。

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电器和插座,确保电路的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原则。

通过遵守安全规则和了解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也更好地使用电器设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遵守安全规则,并且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是与电学和电器设备相关的两个重要方面。

它们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使用电器设备、维护电路安全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深入探讨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这两个原则结合起来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电压和电流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成正比,电流与电阻(R)成反比,而电压和电阻则成正比。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V=IR。

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从而更好地设计和维护电路。

而安全用电则是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使用电器设备和维护电路的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场所,都需要重视安全用电的知识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基本的安全知识:首先,要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插头,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损坏的电器设备和插头很容易导致漏电,甚至引发火灾。

因此,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插头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有损坏等都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您使用本课件! 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制作:陈淑蓉
在选择前,是要有一张真诚坚定的脸;在选择后,那么也就有一颗绝不改变的心。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培根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想哭的时候就哭出来。 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树立必信的信念,不要轻易说“我不行”。志在成功,你才能成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复习欧姆定律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注意防雷:阅读材料
STS 退出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由公式变形得:U=IR
R=U/I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由欧姆定律:I=U/R 当R一定时:U增大,I随着增大
这个结论不仅我国科学工作者证明了,而且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戴马甘兰 也证明中国人发明避雷针要比欧美国家早。因为他在我国旅行中也发现了我国古 代建筑物上早就有避雷设置。
广东潮安发生雷击伤亡事件 造成7死4伤
中新网广州7月11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昨天下午5时 40分,广东省潮安县铁铺、浮洋、凤塘三镇发生雷击伤亡事件, 共造成7死4伤。
公元1752年富兰克林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和他的儿子)在费拉尔德亚城雷 雨交加的一天进行了捕捉雷电的实验。他和他的儿子将一只带有铁丝尖 端的丝绸 做的风筝放上了雷电轰鸣的雨空。不久由于风筝有铁丝,立即从云中导下了电, 直传到铁丝末端钥匙上,并放出火花。他将钥匙接触莱顿瓶(一个可充电的设备) 把雷电储存起来,使之充电。这个惊人的实验结果,打破了关于“静电”和“动 电”的绝对分割开的归说法,为电学发展作了很大贡献。富兰克林这一发现,使 他想 到高大的建筑物经常有雷电击毁的情况,若把铁丝绑到高大建筑物的顶端, 把雷电引入地下,不就可以避免雷击吗?于是他搞了避雷针。当他的避雷针应用 在各种高大建筑物上时,免除了雷电击毁的危险。
水漏电,很危险!
关于避雷针
早在公元220年至265年的三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避雷室的设备,这在当时的
建筑物上都可以看到。公元420年至589年的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有“避雷 室”。
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都有不同形式的避雷设备—雷公 柱。避雷室、避雷柱,这些设施都是为了避免雷击而设置在各种建筑物上的。这 些避雷设置,要比以前认为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于公元1752年发明避雷针要早 得多。
昨天下午5时40分,铁铺镇铺埔村8个村民在田间采茶时突遇 暴雨,8人跑进茶园中央的凉亭避雨。这时暴雨夹着雷电将凉亭劈 成两半,亭内8人都被击倒在地。不久,其中一村民因所站地点未 被雨水淋湿,伤势较轻醒来,发现倒在身旁的妻子一只脚已被雷 电击成黑色,背上衣服被烧掉一块,遂推醒妻子,夫妻两人骑摩 托车回村求救。村干部和村民接报后赶赴事发地点,将其余6人送 还进医院。当晚8时许,此6人被告不治。另悉,同是发生雷击伤 亡的还有浮洋镇陇美村,1死1伤;凤塘镇,伤1人。
想一想:
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空?
原来如此:人体的安全电压低于36V,若人体接触
到高压,通过 人体的电流就很超过人体能承
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欧姆定律:I=U/R
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想一想:
电吹风为什 么不可在浴室 中使用?
答 案
潮湿的皮肤比干燥 时电阻要小,若有电压 存在电流会很大;浴室 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
以后,人们认为避雷针是美国人福兰克林最先发明的,苏联认为避雷针是18 世纪时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发明的,然而事实证明避雷设备和避雷针是中国最 早发明的,而且要比美国人、俄国人早1000多年。
这个结论是由华南工学院建筑系龙庆忠教授,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提出来的, 并发表了论文,在论文中用大量的史科和实物证明避雷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