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陶瓷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4 km/sD. 3×10^3 m/s3.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冰D. 铁4.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影子的形成C. 镜子中的像D. 日食和月食5.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B. 影子的形成C. 光的直线传播D. 镜子中的像6. 下列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A. 冰B. 铁C. 铜D. 铝7.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铁C. 铜D. 铝8. 以下哪种物质的热值最大()A. 煤B. 汽油C. 木材D. 天然气9. 以下哪种物质的硬度最大()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钻石10. 以下哪种物质的弹性最好()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陶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为_Ampe_。
12.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为_Vol_。
13.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号为_Ω_。
14. 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为_Wat_。
15. 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为_Jou_。
16.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7.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8.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9.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0.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为3×10^8 m/s。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请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答: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可以独立工作。
22. 请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人教版)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 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 ___不同.2、“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中减弱噪声的.3、科学考察工作者通过测量声波从海面上向海底垂直发射再返回海面的;能够准确地测出海底某处的深度;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4、温度是反映物体___ ___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 _ 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6、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线.由图线可知:属于晶体物质的是__ __(选填“甲”、“乙”;下同);处于凝固过程的物质是___ __.1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光、光和光.12、遥控器发出的不可见光线是 ,验钞器荧光管发出的不可见光是 .实验探究遥控器发出光线是否存在;可用(选填“温度计”、“钞票”或“秒表”).13、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的缘故.(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下列实验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C、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2、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B.垂钓人的说话声会吓跑要上钩的鱼;说明水能够传声C.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消除噪声D.利用“B超”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时;不能向孕妇体内发射超声波15、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16、张强同学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 ………………………………………………………………( ) A 变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17、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三角形光斑 B 、圆形光斑C 、烛的正立像D 、蜡烛的倒立像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1. 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均能发声.试指出唱歌、鼓掌、摇头发出声音的声源;判断其中哪一个声音属于次声?(4分)7、某学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究.(6分)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照射光的颜色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玻璃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实验二: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表二所示.表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2)由表二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3)请你由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的遮阳伞?B 卷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白光 纸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1. 关于声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声源一定在振动C. 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生D. 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2.下列措施中哪些是通过控制噪声声源来减少噪声的:3.路旁电话亭大都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A. 能较好的吸收声音B. 能较好的反射声音C. 不能传播声音D. 能较好地透过声音5.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A. 30分贝B. 50分贝C. 90分贝D. 70分贝6.下列4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响度大的是:A. (1)(3)B. (2)(4)C. (1)(2)D. (3)(4)7.下面现象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 医生利用超声波破碎人体内结石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C.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D.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8.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微弱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A.音色 B.音色和音调C.响度 D.响度和音调9.关于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次声波最快B. 可听声最快C. 超声波最快D. 一样快11.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用硬纸板剪成细小的外形是“△”形的孔上;则在地面上形成的清晰的光斑是:A. “△”形B. “▽”形C. 圆形D. 形状不确定12.太阳光是由下面什么色光组成的:A. 红、橙、黄、绿、蓝、靛、紫B. 红、绿、蓝C. 红、黄、蓝D. 无数种色光3 / 813.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这个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14.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该实验能验证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否直线传播;④孔越大;成的像就越清楚.下面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16.“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的表面一定会出现中国宇航员的身影.设想一下未来的情形:两个登月宇航员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而是不能传声的.17.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小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能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台下观众听到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21.声音在介质中是通过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成语“掩耳盗铃”说的是噪声在_______减弱.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22.规格相同的饮料瓶中装有不同深度的水;当你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对着瓶口吹气时;你会听到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3.蝙蝠采用发出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它发出的声音人_________听到(填“能”或“不能”).24.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速度最大;是 m/s.27.白色的光透过绿色的玻璃后;光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如果让黄色的光透过绿色的玻璃;光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__;如果让蓝色的光透过绿色的玻璃;光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__;28.一架激光发射器朝向月球发出信号;经过2.56s后;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为_______万千米.某人站在桥上;从桥面向河中扔下一石;见落石水花开始计时;经0.2s听到落石击水声;则桥高出水面_____________m.三、作图题(共4分)29. 一发光点S在不透明的木板AB的左边;木板上有一个小孔;请在右边画出光线能达到的范围;并在此范围中打上阴影线.SAS B30. 画出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过墙壁时;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并在影子区域打上阴影线.四、实验题(每空1分;计25分)33.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34.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 835.在上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五、计算题(8分)38.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__________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__________m.初二物理期中测试答案A一、填空1、响度音色2、声源人耳传播途径3、时间不能4、物体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5、0 1006、乙乙7、水蒸发吸热液化放热8、降温加压加压升华凝华9、表面积温度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10、酒精11、色散红绿蓝12、红外线紫外线温度计13、直线传播音色升华液化振动二、选择1、C2、B3、C4、B5、B6、D7、D8、B9、D10、D 11、A 12、C 13、B 14、C 15、C 16、B 17、D三、实验探究题1、唱歌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声带;鼓掌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手;摇头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头;摇头发出的声音是次声.2、(略)3、0.1℃36.8℃4、⑴液泡碰壁;⑵离开水读数;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不相平5、⑴变小变大不变沸腾达到沸点吸热⑵略⑶水的质量不同⑷B6、可以用焊锡焊过的铁壶来烧开水;虽然焊锡的熔点小于火炉的温度;但当烧水时,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只有100 ¬而且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仍为100 ¬;低于焊锡的熔点;所以焊锡不会熔化.但是如果水烧干了;也就是说壶里没有水;那么焊锡就要熔化了.7、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红色的阳伞只能透过红光,照射到瓜瓤上,可以让瓜瓤显得更红.B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B C C B A D D A C D B 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6. 空气真空17.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振动具有放大作用18. 下降19.吸不变20.音色空气21.波人耳340 小7 / 822.音调23.超声波声呐不能24.同种均匀真空3×10825.(1)(3)(5)(6)26.0 等于27.绿色绿色黑色28.38.4 68四、实验题(每空1分;计25分)31.冷热程度热胀冷缩量程分度值8 -332. (1)固(2)液(3)固液33.(1)音色)(2)声音的音色可能同传播的介质有关34.(1)声音变轻(2)声音变响(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5.(1)固体能传播声音(2)金属丝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棉线强(3)声波没有了(4)不能36.4 9 9837.(1)液化(2)水升高(3)水蒸气液化放热五、计算题(8分)38.3 40839.23℃50℃六、应用与设计题(5分)40. (1)水的蒸发吸热(3)叶片温度(4)红外线具有热效应(5)绿色植物只对绿色会反射;而吸收别的色光;当只有绿光时;植物就吸收不到任何光线如同在黑暗中一样了.。
山东省济南市物理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物理初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选项中,哪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一本书静止在桌子上B、水龙头中的水连续不断地流出C、踢出去的足球越飞越远D、人坐在椅子上静止不动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B、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随时间均匀增加D、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均匀增加3、下列哪个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A、筷子在水中看起来折断了B、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C、太阳在早晨和傍晚看起来特别大D、彩虹的形成4、下列哪种物质的热膨胀系数最大?A、铜B、水C、橡胶D、玻璃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2秒后速度达到4米/秒。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1米/秒²B. 2米/秒²C. 4米/秒²D. 8米/秒²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恒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
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恒定的,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 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C.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D.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7、题干: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运动状态改变越快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物体受到的力越小,其运动状态改变越慢8、题干:下列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于同一物体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日食现象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
B、月食现象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
C、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经过雨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2024年全新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仁爱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 镜子成像B. 彩虹C. 阴影D. 影子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体的惯性?A. 水滴从水龙头流出B. 碰撞后物体静止C. 物体在斜面上滚动D. 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电流的热效应?A. 电阻丝发热B. 电流通过导线C. 电流通过电池D. 电流通过灯泡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A.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B.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量C.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光D.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力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 镜子成像B. 彩虹C. 阴影D. 影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相同的。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质量无关。
()3.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
()4.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
()5. 光的反射现象是指光线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m/s。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______有关。
3.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______。
4.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______。
5. 光的反射现象是指光线在物体表面发生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2. 简述物体的惯性。
3. 简述电流的热效应。
4.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
5.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请画出光线的路径。
2. 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请解释汽车的惯性。
3. 一个电阻丝通过电流时,请解释其产生的热量。
4. 一个闭合电路中的导线通过磁场时,请解释其产生的电流。
5.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请解释其反射的光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化。
2. 分析物体的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通过实验验证光的折射现象。
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区景山学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景山学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考生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3.试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1. 如图所示,我们看到团结湖公园内的石桥,在平静的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
形成倒影的主要原因是()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2. 图所示,复兴号列车在平直轨道上高速行驶过程中,放在列车窗台上的四枚硬币稳稳地竖立着。
若我们说硬币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图中的()A. 地面B. 硬币C. 窗台D. 树木3.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4. 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 “白气”的形成B. “露珠”的形成C. “霜”的形成D. “冰挂”的形成5. 京剧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京剧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演员的脸上绘制彩色图案,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如图所示,一名京剧演员正在对着平面镜画脸谱。
针对此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脸谱的像呈现在镜面上B. 平面镜所成脸谱的像为实像C. 脸谱的像与脸谱关于镜面对称D. 脸谱靠近镜面时脸谱的像会变大6. 如图所示,超声波探伤仪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准确地对工件内部的裂纹、焊缝、气孔、砂眼等多种缺陷进行检测,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航空航天、铁路交通等领域。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物体振动C. 超声波探伤仪主要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D. 超声波探伤仪主要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7.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题2017.4(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请考生答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个苹果质量约有1.5kgB .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C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重力约50ND .一本物理课本所受的重力大约是30N 2.如图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 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
该实验是模拟 A .板块的运动 B .宇宙的膨胀 C .细胞的生长 D .分子的运动3.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顺利入轨.宇航员在飞船里能实现下列哪项活动A .用拉力器健身B .可以在跑步机上跑步C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D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通常情况下的原子与组成它的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A .质子、中子B .整个原子、原子核C .整个原子、中子D .整个原子、质子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为0℃,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B .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D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6.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C .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D .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7.航天技术专家用新型陶瓷制成防热瓦装在航天器的外表面,该新型陶瓷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A .导电性好 B .熔点低 C .密度小 D .隔热性好8.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 .轮胎做成圆形,有利于减小摩擦B .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C .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9.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初二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千克,受到的重力是:A. 19.6 NB. 9.8 NC. 20 ND. 2 N答案:A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水下物体看起来位置偏移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陶瓷答案:C6.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A. 340 m/sB. 34 m/sC. 3400 m/sD. 340 km/s答案:A7. 以下哪个单位是功率的单位?A. 焦耳B. 瓦特C. 牛顿D. 帕斯卡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密度单位?A. kg/m^3B. kg/m^2C. m^3/kgD. kg/m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单位?A. 焦耳B. 牛顿C. 帕斯卡D. 瓦特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电流单位?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5. 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伏特6.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欧姆7. 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瓦特8. 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接近______。
答案:19.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答案:快10. 温度升高,物体的体积会______。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复习呢?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初二物理的期中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题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 小明同学一次在家看妈妈做油炸薯条时,发现有些薯条炸焦了,他联想到平时在水中煮食物时,只要水不干,食物就不会焦,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他认为可能是油沸腾时的温度比水高,所以容易把食物炸焦.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认为这个步骤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A.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C.设计实验D.分析实验,得出结论2. 如图所示,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3.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很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 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5. 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6.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因为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7. 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江南农科所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最低的是A.绿光B. 红光C.蓝光D.黄光8. 下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9.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10. 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着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A.灯管在发出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紫光和蓝光B.其实那灯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灯是看不见的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和太阳中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11.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12. 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A.铁——铜合金B.钠——铝合金C.镁——铁合金D.铁——铝合金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 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14. 点燃的蜡烛、发光的水母、太阳、月亮,其中不是光源的有▲ .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能使水温升高,说明光具有▲ .15. 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如图所示为日晕的景象.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 、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太阳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16. “做一做”:对着手背吹气、哈气,你的感觉是吹气时手背较▲ (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的流动,使手背上的水分▲ 加快,且需▲ (填“吸热”或“放热”),所以出现了刚才的感觉;而哈气是因为哈出的热气温度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珠,并且▲ (填“吸热”或“放热”),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17. 如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18. 发生地震、台风时,常伴随有▲ (超声波/次声波)的产生.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19. 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这是利用了水在▲ 时(填物态变化名称),放出热量,使桔子不被冻伤. 此外,果农家中使用的液化气是用▲ 方法使气体液化的.20. 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 ,音调较▲ .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500kg的海豚和10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填“甲”或“乙”)是海豚发出的.21. 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的音调.那么发声体是▲ ,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依次▲ (填“升高”或“降低”)的.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22.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填“高”或“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时要吸热,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 (填“多”或“少”).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8分.)23.(4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于是他将碎纸屑放在鼓上,通过碎纸屑的振动反映鼓面的振动,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 是正确的.24.(4分)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3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和面积相同的水,放在同一地方.第一块自然蒸发,如图a所示;对第二块玻璃板进行加热以提高水滴的温度,如图b所示;对第三块用风扇吹风以加快水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如图c 所示.三次水滴蒸发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且t1>t2、t1>t3.(1)比较图a和b可知:质量、面积和▲相同的水,▲ ,水蒸发越快.(2)比较图a和c可知:质量、面积和▲ 相同的水,▲ ,水蒸发越快.25.(5分)如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1)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 (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 ,其主要特性是▲ 效应.(2)如果在暗室进行该实验,并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则白屏上将见到▲ 色光.若移走红玻璃片,在白屏上贴满绿纸,则屏上将呈绿色和▲ .26.(6分)温度计的使用:(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a. 取适当的温度计b. 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c. 让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d. 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e. 观察温度计的示数(2)上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 ▲ ;② ▲ .(3)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那么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27.(9 分)以下各图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1)钢锯条以如图甲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会发出声音.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 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如果钢锯条发声的频率是40Hz,则它在1min的时间里振动了▲ 次.(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上方金属上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 ,使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3)如图丙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 ,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 .依据▲ 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时需要▲ 热.28.(5分)小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 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1)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BC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要吸热,温度▲ .(3)回忆在夏日做上述实验,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好处是▲ (该空2分).29.(6分)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编号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1 20 1.5 21312 30 2.0 12843 50 2.5 656(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 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 将不同.(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管.(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 (能/不能); 理由:▲ .(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cm的金属管.30.(9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2)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测温物质凝固点/℃ 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3)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再熄灭一会儿,他的做法是为了▲ .(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 (铁圈M或铁夹N)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 )(该空2分)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5)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温度▲ .(6)小强实验时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在水的质量、加热条件不变时,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 (选填“a”、“b”或“c”).初二物理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B C B B A D A B D A D C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 不同音色响度 14. 月亮能量15. 绿复色光 16. 冷蒸发吸热液化放热17. 白蓝 18. 次声波 2000019. 凝固压缩体积 20. 大低乙21. 瓶子降低空气变高 22. 低蒸发多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8分.)23.(4分)(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转换法 (3)小①24.(4分)(1)水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温度越高(2)温度水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快25.(5分)(1)A 红外线热 (2)红黑26.(6分)(1) badce (2)温度计玻璃泡碰杯底了读数时眼睛斜视了(3)0.1 36.7 -327.(9分)(1)音调 2400 (2)汽化低液化(3)紫色碘蒸气固态碘整个过程没有液态碘出现放28.(5分)(1)晶体 (2)固液共存不变(3)升温慢(1分),便于记录温度(1分)29.(6分)(1)振动响度 (2)3 (3)不能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4)(20,2)或(20,2.5)或(30,1.5)或(30,2.5)或(50,2)或(50,1.5)30.(9分)(1)水银 (2)热的水蒸气遇到冷温度计玻璃管液化成水珠附着在上面(3)提高水的初温 (4)M D(2分) (5)吸热不变 (6)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答题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1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作图题。
(共8分)
18、(1)、画出图2中光线在分界面上的折射、反射光路图。
(2)、作出图3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B
A
图2 图3
(3)、请将图中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图4
四.实验探究题(共26分)
19、
20、(1)(2)、
(3)、
(4)
21、、、、、
22、(1)、
(2)、
五、综合能力题:(每空3分,共15分)
23、
24、
25、
26、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
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象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
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文中一处出现了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画上横线。
(2)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答案一、选择题
BDDCB CABCA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1、720720000
12、340m/s 女男
13、红绿蓝3×108大于
14.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折射
15.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16.1.7 6米不变
17.凸会聚近视 20
三、作图题:
略(每个图2分)
四、实验题:
19、1.85
20、(1) A的像与B完全重合
(2)到镜面距离大小
(3)不能平面镜能成像但不透光
(4)玻璃与桌面不垂直(玻璃太厚)
21、小远离倒立大一倍焦距或一倍焦距以内
22、(1)2与4 1与3
(2)细线长小球质量、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
五、综合能力:
23. B
24.C
25.下降
26.(1)略(2)建筑尽量少用玻璃幕墙(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