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政治: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4)

政治: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法国作家伏尔泰说过:“迷信是傻子遇上骗子。”有关 专家在对北京市城近郊区的中学生和中学教师进行的抽样问 卷调查中发现,平常喜欢看带有神秘色彩图书的学生占42%; 认为求神拜佛可以获得心理平衡的学生占53%;佩戴护身符, 求得保佑平安的学生占40%;认为风水先生可信的人占7%; 算过命的学生占85%;相信特异功能的学生占14%。此外, 中学生中有80%的人不知道“无神论”这个词,初中生占70 %。 (1)用唯物论观点简要说明“迷信是傻子遇上骗子”的 观点揭示了迷信的什么本质和目的。 迷信是对一种非科学的东西的盲目崇拜,其目的是为了 骗取钱财,其本质是伪科学的,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 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有人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 都是错误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从 根本观点上看,由于唯物主义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 是正确的。 从哲学发展的过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 而发展。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上也存在着认识 上的不足,因而不能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是正确的; 唯心主义体系中也有一些合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 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也有一些唯心主义为现代 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理论的素材,因而在人类认识 史上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 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我们对任何事物的 分析都应采取辩证的态度。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件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件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就是一味追求物质 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物质享受的人;唯心 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 远大理想的人。
◎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纵上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 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 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否则会造成混乱。

物 近代形而上

学(机械) 唯物主义
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 A.具有猜测性,
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 B.没有科学依据;
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C.把物质归结为物
本质上是正确的
质的具体形态
丰富和发展 了唯物主义
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 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具有机械性、形而 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 唯心主义
辩证法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 的观点。
(四)、反对二元论的错误观点
即把物质和精神看作 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
笛卡尔
把物质看成离开 精神而客观、独 立存在的时候, 坚持了唯物论
把精神看成离开 物质而独立存在 的时候,就属于 唯心论。
? 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呢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 的哪种基本形态
1 、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
并且都是原子在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 、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互动探究 中国科协曾经就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等有关问题的看法进行抽样 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人相信算命。此次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为18—69岁成年人。课题负责人 指出: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 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科学 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如“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 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徕了一些笃信者。 (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材料中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不 同 点
局限 性
但是没有科学依 据;把物质归结为具 体的物质形态,把复
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 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

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等局限性
相同点
都是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形态,都认为物质是世 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如图所示: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2)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为什么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斗争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
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 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
的主观精神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pt课件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pt课件
A 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机械性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 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 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 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
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 ‚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 唯心史观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 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
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
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小结 1 根本分歧
唯 物 主 义 和 唯 心 主 义
2 唯物主义 的基本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的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4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 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 唯心主义的?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④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⑤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⑥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⑦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 社会、人类 ⑧气者,理之依也。
①②⑤⑧属于唯物主义;③④⑥⑦属于 唯心主义
•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 ,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 展中的物质世界 •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 上是唯心的 • C、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 D、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27张PPT)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历 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等局限性。
(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x射线,放射性现象
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
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

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 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 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
谢谢!
Ⅲ.辨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 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堂探究三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 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 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 气,已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 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 物之理。
辨证的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
辨证的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
课堂小结:
唯 物 主 义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于从 属
主 义
根本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合理性
三种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两种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形而上学
课后作业
《名师1号》课时练习四第1—12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⑴ 识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含义;区分唯物主义的 三种基本形态,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⑵ 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属于从属地位。 ⑶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 点是唯心主义的。 能力目标: 能识别不同的哲学派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高中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47张PPT)

高中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47张PPT)

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惟一存在的“唯我论”。
——古代汉语中常用“ 吾、心”等表示,唯“我”最大
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论: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 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眼开则
花开,眼闭则花寂) ————(明)王守仁(阳明)
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
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
唯心主义
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

人的主观精神

主 义
客观 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 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联系: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王守仁(1472-1529) 字伯安,号阳明子, 又称王阳明。中国明 代著名的思想家、哲 学家、书法家和军事 家。

吾宇

主 观 唯 心
皆 备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于 字子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
主 我 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陆九渊 (1139-1192) 南宋著名哲学 家、教育家。与朱熹齐名, “陆王 心学”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陆 子”。
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1.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2.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境由心生。非风与幡之动,仁者心动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外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4.王守仁:心外无物。眼开则花明, 5.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6.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7.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8.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9.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10.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1.叔本华:意志是世界的本原,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12.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13.尼采: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14.马赫:物是感觉的复合。

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必修4)

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必修4)
一些网站都设有针对学生的电脑算命程序,如在 线运程、成绩测算、座位风水等。还有的竟然推出 了所谓的“高考特别服务”,声称能预测成绩和考 试运程,对学生学习进行“风水指导”。
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彻底否定,请 评析这一观点。
(1)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 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 性要作具体的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 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 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 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大力提倡。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辩证唯物主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
义和历史唯 二性
物主义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
学以致用
1、某地发生一起杀人案,警方抓捕到一名嫌疑犯, 嫌疑犯也招认了。问:警方能否根据嫌疑犯的 招认就定他的罪?
2、李四在学校宿舍丢失了一部学习机,他怀疑是 同宿舍的张三偷的,看张三的言语就象偷学习机的 人,再看看张三的动作也象偷学习机的人。于是, 李四就断定学习机是张三偷的。李四的思维方式属 于什么哲学流派?为什么?
(2)一切唯心主义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都是错误的, 但就其某些部分而言,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 借鉴意义。因此,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 不能对所有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课本P14
列宁:心主义是“人类认识 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唯物主义总是和辩证法相结合, 唯心主义总是和形而上学相结合。”
请评析这一观点。
(四)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辩证法 形而上学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17张PPT)
探究:上述分别属于唯心主义中的哪种具体形态? 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将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 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 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 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 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借鉴意义 神。
探究: (1)上述分别属于唯物主义中的哪种具体形态? (2)简要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或局限性。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 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 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质的属性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 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 火土,“ 气”等)
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
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Leabharlann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A
D: ②④
(2014年山东文综)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 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 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 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机械性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 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 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
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把事物的本质看作 是永恒不变的。
不彻底性
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认为“理性”、“意识”支配 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派 别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 派生,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 赖于意识,意识决定 物质。
展示小组
点评小组
2组
5组 1组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1组
3组 第一问:4组
口头展示及点评要求:1、起立迅速,目视前方或面 向全体同学,答完要说明回答完毕然后坐下 2、点评同学迅速起身进行点评,其他同学补充或质 疑 3、发言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准确精炼,思 路条理清晰

1、主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及观点: 中国——陆九渊、王守仁 英国——贝克莱、笛卡儿
中国宋朝 ·陆九渊: 宇宙便是 共同点: 吾心,吾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 心即是宇 宙。 经验、心灵等)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
法国哲 学家笛 卡儿: 我思故 我在
事物已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批 判地吸收了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猜测性、简单化 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 而上学性,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 有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组
3组 第二问:4组
口头展示及点评要求:1、起立迅速,目视前方或面 向全体同学,答完要说明回答完毕然后坐下 2、点评同学迅速起身进行点评,其他同学补充或质 疑 3、发言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准确精炼,思 路条理清晰
• (1)从哲学基本派别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两大阵营。 •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 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 定意识。“以脚议政”主张在深入了解民 情的基础上参政议政,属于唯物主义。 • (3)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 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 意识决定物质。“拍脑袋决策”是凭借主 观意志做出决策,缺乏对客观实际的了解, 属于唯心主义。 哲学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原理(世界观)+方法论+材料
中国战国·荀子:天地之 变,阴阳之化。
中国明朝·王夫之:气者,理 之依也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17、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霍尔巴赫
总的观点: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 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 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中国明朝 ·王守仁 (王阳 明):心 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英国大主 教·贝克 莱:存在 即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及观点格尔
理生万物
共同点: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世界只是这些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主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不彻底的、不科 具有机械性,形而 学的 把物质归结为自 在总结自然科
1、否认世界是神 认为世界是物 ①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 质的,坚持了 根据。把物质归结于金木水 创造的 2、认为 唯物主义的根 火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②把 世界的本质是物 本方向,本质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质的 上是正确的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围绕 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 两大阵营)
• 【知识目标】 • 1、识记:唯物主义的观点、唯心主义的观点。 • 2、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 学两个对子。明确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 的意义。 • 3、运用: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 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 【能力目标】 • 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 【情感目标】 •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 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2)材料一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 相同点:上述两种观点同属于唯心主义, 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 不同点: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 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 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 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 界知识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 • • • • • • • • • •
一、优点:1、上交比较及时,数量充足 2、绝大部分同学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案内容 3、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二、问题:1、个别同学存在应付心理和抄袭现象,出现雷同 卷 2、预习不深入,不仔细 三、综合基础梳理、知识结构和预习自测、书写等方面完成 较好的同学有: 孟祥婧、邓秋茹、王明静、罗琳、于晓宁、李军、孙涵、赵 俊苗、于玉、臧敏宏、于涛、任春晓、孙潇、李慧玲 四、预习自测部分 1——5 BDCDD 6——7BC 其中,较为集中的错题:T5、6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 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 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 现。
• • • • • • • •
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什么派别?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水是万物的本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主观唯心 5、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义 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客观唯心主义 7、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准是什么?
• 1、判断并说明理由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 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2、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 质的满足;唯心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精神 的满足。 • 你同意上述观点中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 仙皇帝”,人类的命运就掌握在我 们每一个人手中,我们要相信科学 ,热爱社会,做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唯 物 主 义
根本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三种形态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合理性 局限性
从 属 于 辩证法和 形而上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 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 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 大声喊到:“谁会祷告?”船上一名 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 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 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为 正巧差一个救生圈!”
客观唯心主义
请思考: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对立之外,还有辩证法和形 而上学的对立,你如何理解这二 者的对立?
•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物质是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否认运动、 否认发展,否认联系。 • 辩证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是一个不 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发展过程的内在 源泉和根本动力。 •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世界本原是精神,否认运动, 否认发展,否认联系。
唯 心 主 义
根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两种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要求:
(1)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独立思考2分钟,整 理好自己的思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 时间约为5分钟; (2)组长控制好讨论时间并汇总讨论结果,安排 好准备发言的同学; (3)组长要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小组成 员要树立集体荣誉意识,积极发言
展示小组
点评小组
2组
5组 1组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比较
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1、共同点: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 合理性 局限性 形态 原,根本观点是正确的
古代朴 素唯物 主义 近代形 而上学 唯物主 义
上学性和历史观上 然科学意义上的 学成就的基础 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上丰富和发展 原子,认为原子 性 了唯物主义 是世界的本原,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原子的属性就是 论 物质的属性 辨证和历 1、物质 决定 意识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 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 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 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 了唯物主义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 局限性
辨证和历史唯 1、物质 物主义(马哲)
2、
社会存 在
决定 能动
意识
决定 反作用
社会意 识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黑格尔
1、共同点: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根 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本观点是错误的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2、区别:世界的本原是主观精神还是客观 精神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 主观唯心主义 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 3、认识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可取之处 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 唯心主义
后来发现了电子,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 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 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这说明了近代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原子 ~10-10m 原子核 ~10-14m
核子 ~10-15m 夸克(层子) ~10-17m 亚夸克 ~10?m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