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古诗的四把钥匙
古代诗歌鉴赏的四把金钥匙

• 1.《张旭) • 3.《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 4.《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1.通过踏访秦国故地,表现了怀古伤今
之情。
2、通过描写山中景致,表达以美景留客之情。
. 《 春 日 登 楼 怀 归 》
• 3、看到春日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4.表达了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
【即时应用】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蝶恋花· 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
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 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请找出这首词主要运用的意象,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 想情感。
• 画角、牧马、西风、丹枫树、铁马金戈、青冢、 夕照、秋雨。通过描写塞北边地风物,引发对沧 桑兴亡的深重悲悯和对卷入其中的女子的深情怜 惜。
• 【答案】 诗人借酴 醿暗示自己高洁的个 性,透露出诗人“闲 适恬淡”的心境。
第一把“金钥匙”——标题
• 诗歌的题目是诗歌的眼睛,作者拟题往往绞尽脑 汁。诗歌的题目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只要细加分 析,就能基本分清诗歌的类型,大体上明白诗歌 的表现手法。如:一些以事物命题的诗很可能就 是咏物诗,比如虞世南的《咏风》、贺知章的 《咏柳》、于谦的《石灰吟》等便是如此。咏物 诗的基本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如柳中庸的《征 人怨》,从标题可以推断为边塞诗表现手法多为 写景叙述抒情相结合。又如杨巨源的《城东早春》 一看便可以断定为写景诗,其基本表现手法必定 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的大意
•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 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 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 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 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 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 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 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 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 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 已封好的信查看。
高三语文素材:赏析古诗的四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注意诗题、背景、注释。
诗题对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有很明显的提示总领功效,有的诗题暗含感情基调,常用诸如“怨、哀、惧、喜、送、别、忆、憎、吟、怀”等字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陆游的《书愤》,从诗题就可以品味出诗人抒发的是感慨与忧愤之情;有的诗题就是诗歌的中心,如《邯郸冬至夜思家》。
读诗先读题,赏析古诗一定要注意题文关系,从而体味诗歌的基本思想。
诗言志,诗抒情。
诗人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进自己的诗文中。
因此,赏析诗词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重视背景资料。
这里所说的背景资料,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思想、艺术风格以及作品的写作时间等等。
比如评价陆游、辛弃疾的诗词,就要联系他们一生主张抗金而壮志未酬的遭遇。
评价李杜之诗,就不能脱离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另外,像苏轼的豪放与柳永的婉约,唐诗的形象与宋词的理趣等等都是鉴赏的注意点。
只有这样,才能品出诗歌的特色。
第二把钥匙:要注意情与景的关系,体味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图景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
情景交融是古诗最突出的特点,景与情的关系大体有两种:一是景与情和谐一致,即用美景衬乐情或用悲景写哀情,是为正衬。
柳永的《雨霖铃》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诗人用冷落凄清、暗淡模糊之景衬托“黯然销魂”的离情别绪。
二是利用景与情的矛盾、不和谐,渲染、烘托内心的不快。
具体而言,就是用美景写哀情,是为反衬。
请看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就是用美好的春色,反衬了思妇内心的孤寂忧愁。
辨别情与景是和谐还是矛盾,首先要从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把握各意象之间的关系,反复揣摩、体味,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充分利用诗歌之外的提示性材料,诸如题目、作者、朝代等,加强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把钥匙:抓关键词。
一要找准诗眼。
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情感和特色的字、词、句,找准了诗眼,也就找到了理解该诗的一把钥匙。
读懂古代诗歌的金钥匙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 《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 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 《涉江》
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 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 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 北固亭怀古》
三.密码还在注释„„中 留意密码时,除了关注文本中的题目、 诗眼、警句、意象以及艺术手法之外,以 下因素有时也有密码的特点: 1.试题注释 2.作品背景 (诗人身世) 3.常识常理 4.主观题干
审题要仔细,不要轻易丢弃诗歌解 读的任何一个密码。
密码之六:注释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 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 “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 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 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 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 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 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 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 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 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 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 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 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 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 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 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 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 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 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 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再如 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 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 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 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 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 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第五讲解读古诗的金钥匙笔记

第五讲解读古诗的金钥匙笔记
第一把“金钥匙”——抓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它或
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第二把“金钥匙”——抓作者
即知人论世,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但要也注意在同一社会背景下,诗人的不同际遇也会在诗歌中有不同的反映,这就表现出诗人的经历与境遇所决定的诗歌的特殊主题和风格。
第三把“金钥匙”——抓注释
注释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释个别难懂的词语,这对理解诗句很有帮助:一是介绍作者情况或写作背景。
四、第四把“金钥匙”——抓关键词
关键词是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它们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自然流落,也往往是全诗的诗眼。
五、第五把“金钥匙”——抓意象
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
人情思的形象。
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鉴赏古典诗歌的六把“钥匙”

是情 因景 起 、 借景抒情 、 景交融 、 情 托物言 志( , 就 理)这 是内容展开 的基本 手段 。有时诗 人把感情汇 聚在某一
静” 的情趣融 化到所描写 的景 物中去 了, 表现 了其沉湎
会: 数学是 越发展越 难学 、 难理解 , 越 而计 算 机是越 发 展越容易操作 和使 用 。因为 在课 堂 中难懂 的计 算机知 识, 我们可以到网上去 查询 、 了解 。我们暂 时避开枯 去
燥而不 实用的二进制 、八进 制 、 A I B SC等入 门的常规 , 先从 WP S文 字处理 系统 、 X E E C L电子 表格 、O R P WE —
计算机屏幕上根据提 示画 出各种位 置的立方体 、几何
体 , 学生从枯燥 的学 习转 化为动手操作 , 使 愉快地进入
数学学 习当中; 在三角 函数 的学习中 , 学生利用三角 让
第三把 钥匙 :披 文入 情。古典诗词有它 的语言特
直是 困扰高三学 生的“ 路虎” 拦 。笔者从基础 的层 面
第一把 钥匙 : 注意题文 关系。古诗词 的特点是抒情
出发 , 试探解读诗歌的六把“ 钥匙” 。 性, 诗人 常常由偶 然事件激 发感情 , 借某一场景 表现诗 人 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 , 目就是 引发作者情 题
维普资讯
六把 钥匙 "
28 4 金 50 ) 镭
怎样鉴赏古典诗 词 , 正走 进古典诗词 的意境 中, 真
一
物象上 , 这一物象因包含 了诗人的感情 而形成 意象 。如 19 高考的《 9 4年 菊花》 元稹借菊 花这一意 象抒发 了对 , 高洁品格的追慕 之情 。又如唐戴叔伦《 湘南 即事 》 “ :卢 橘花开枫叶衰 , 出门何处 望京师 。沅湘尽 日东流去 , 不 为愁人住少时 。” 了卢橘 开花枫 叶衰败这 两个意象 , 写 暗示时间是秋季 , 尤其一个 “ ” , 衰 字 透露 出愁绪来 。诗 人身在湘南 , 怀念京 师 , 希望东 流水能够理解他 的心意 往西流 向长安 , 作者报 国无门之情顿现 。
鉴赏古诗意蕴的“金钥匙”

鉴赏古诗意蕴的“金钥匙”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16期文 | 马金建对于整个的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古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是一个难点,学生普遍读不懂诗歌的内容,原因在于没有找到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切入点。
要找准鉴赏的切入点,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读懂诗题,整体感知诗意要让学生先看题目,明确诗歌的题材类型和表达特点。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主要写离别的深情。
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前六句描写山居周围的景色之美,结尾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充分表现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于谦的《石灰吟》,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以石灰做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心泉长流。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则是怀古诗,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知人”指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和创作风格,这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有很好的帮助。
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其代表作之一。
诗中在描写梦中的天姥山时,极尽夸张之能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游仙诗,但实际上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在诗歌的最后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振聋发聩。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声,学生难以理解。
但只要了解了李白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经历就会迎刃而解。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走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 掌握解读古诗的钥匙

掌握解读古诗的钥匙•关于解读古典诗歌的技巧,各类教辅上介绍的可谓纷繁复杂,但大多数都未中肯綮,言之无物。
本人基于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加之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实用的解读古典诗歌的方法。
一、明意象、辨题材、析感情•教辅上给大家的方法多是从题目、作者、注释入手,讲究知人论世,这方法有用,但不全面。
必须还原作者的创作历程,从典型意象入手,辨明是何种题材,再把握这种题材的典型感情,从而抓住诗歌鉴赏的要领。
感情一明了,诗歌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把所有古诗分为十二种典型题材,教你从典型意象把握感情。
1.羁旅行役诗•古代通讯工具匮乏,文人们或参军或游学或到地方任职,都要出门在外,很长时间才能归家,孤身在外漂泊久了,又没有手机电话,连邮局都没有,难免思乡怀亲,生出孤独寂寞之情。
这类诗,就叫羁旅行役诗,羁旅之人多是怀才不遇之人。
这是古诗中为数最多的题材。
典型意象•车、船(舟)、•驿馆、旅舍、杜鹃(子规)•客、征人、征夫•浮萍、飞蓬、孤雁、月•在诗中见到这些意象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即可判定此诗是羁旅行役诗无疑。
一般感情•孤身在外、漂泊无依的孤独寂寞•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对回乡与亲人团聚的渴望•怀才不遇的苦闷•对故国对沦陷国土的思念,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专对陆游、辛弃疾等南宋词人)•可以直接写,如果不能判定是哪一种感情,就都写上。
例子•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送别诗•古人重离别,因山高路远,交通不发达,一别可能成永别。
另外,送别之人多为羁旅行役之人,不仅路途险恶,而且前途未卜,仕途凶险,这就在惜别之外,多了一份对朋友的牵挂与担忧,多了一份对朋友的鼓励与祝福。
典型意象•长亭(短亭)、古道、柳树•芳草(草)、天涯、劳歌•灞桥、灞陵、故人•在诗中见到这些意象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即可判定此诗是送别诗无疑。
一般感情•与朋友惜别之情•对朋友前途的担忧与牵挂•对朋友的鼓励与祝福•这类诗比较简单,好判定,一般题目中都给出提示,如果不能判定是哪一种感情,就都写上。
鉴赏诗歌形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行 露 《国风·召南》 厌浥①行露。岂不②夙夜?谓③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④?何以穿我屋?谁谓女⑤无家?何以速我狱? 虽速⑥我狱⑦,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⑧?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注】 ①厌浥:潮湿。②岂不:难道不想。③谓:通“畏”。与下文 的“谓”不同义。④角:鸟嘴。⑤女:通“汝”。⑥速:招致。⑦狱: 争讼。⑧墉:墙壁。 诗歌中使用“谁谓”、“何以”这样的词语,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特征?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探究
阅卷手记
专题整合
板块对练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
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只疑远赴 蟾宫”,这里借用了“蟾宫折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有远大 志向。“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 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幽默诙谐、 乐观自信、志向高远的侯蒙形象便跃然纸上。阅读这首词千
关键词
关注指数:★★★★☆ 帮助指数:★★★★☆
关键词是指诗歌中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 色彩的词语,它们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自然 流露,往往也是全诗之“眼”。像杜甫 《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 字,《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的 “悲”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 卷诗书喜欲狂”的“喜”字等,都是这样 的关键词。抠出这些关键词,也就找到了 诗歌的点睛之笔,把握住了诗人应表之意 与应抒之情。
意 象
关注指数:★★★★☆ 帮助指数:★★★★☆
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 喜欢习用一些固定意象来传达大致相同的 思想情感,例如:以“月亮”表达思乡之 意;以“丁香”表达愁思或情结;以“鸿 雁”表达羁旅伤感和思乡怀亲之情;以 “杜鹃”表达哀怨、思归之意,或凄凉、 哀伤的情感;以“寒蝉”表达悲切、伤感; 以“乌鸦”表达肃杀、萧瑟的氛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古诗的四把钥匙
赏析古诗的四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注意诗题、背景、注释。
诗题对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有很明显的提示总领功效,有的诗题暗含感情基调,常用诸如怨、哀、惧、喜、送、别、忆、憎、吟、怀等字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陆游的《书愤》,从诗题就可以品味出诗人抒发的是感慨与忧愤之情;有的诗题就是诗歌的中心,如《邯郸冬至夜思家》。
读诗先读题,赏析古诗一定要注意题文关系,从而体味诗歌的基本思想。
诗言志,诗抒情。
诗人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进自己的诗文中。
因此,赏析诗词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重视背景资料。
这里所说的背景资料,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思想、艺术风格以及作品的写作时间等等。
比如评价陆游、辛弃疾的诗词,就要他们一生主张抗金而壮志未酬的遭遇。
评价李杜之诗,就不能脱离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另外,像苏轼的豪放与柳永的婉约,唐诗的形象与宋词的理趣等等都是鉴赏的注意点。
只有这样,才能品出诗歌的特色。
第二把钥匙:要注意情与景的关系,体味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图景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
情景交融是古诗最突出的特点,景与情的关系大体有两种:一是景与情和谐一致,即用美景衬乐情或用悲景写哀情,是为正衬。
柳永的《雨霖铃》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诗人用冷落凄清、暗淡模糊之景衬托黯然销魂的离情别绪。
二是利用景与情的矛盾、不和谐,渲染、烘托内心的不快。
具体而言,就是用美景写哀情,是为反衬。
请看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就是用美好的春色,反衬了思妇内心的孤寂忧愁。
辨别情与景是和谐还是矛盾,首先要从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把握各意象之间的关系,反复揣摩、体味,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体会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充分利用诗歌之外的提示性材料,诸如题目、、朝代等,加强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把钥匙:抓关键词。
一要找准诗眼。
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情感和特色的字、词、句,找准了诗眼,也就找到了理解该诗的一把钥匙。
如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得意二字,即为该诗的诗眼,诗人抒发了科举考中之后的无比喜悦。
二要找感情词。
阅读古诗,只要抓住了诗中感情色彩很浓的字词,就能准确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如杜甫的《登高》,只要抓住猿啸哀萧萧悲秋多病艰难苦恨潦倒等词,就很容易品读出诗人所抒发的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第四把钥匙:了解诗歌的一般结构。
古典诗歌的一般结构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
而作为唐诗之巅的律诗,很多诗作都暗合起承合的结构。
如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前两句写友人乘舟离去,江上两岸青山、满目红叶映衬着一江碧水的秋景;后面两句则抒发了送别之后怅惘空寂的离愁。
可见了解诗歌的一般结构对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