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测综合练习二(必修一和必修三,含答案)

合集下载

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以下是一些生物学试题及其答案:
1. 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答案:细胞。

2. 给出细胞的基本结构。

答案: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3. DNA是什么?
答案: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4. 生物种群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生物种群通过突变、自然选择和基因流等机制逐渐发生
变化。

5. 解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答案: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体之间的食物关系,包括食物生产者、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6. 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产生了氧气和有机物质。

7. 描述一下人类的呼吸系统。

答案:人类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子、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

8. 蛋白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案: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

9. 解释细胞分裂的两种类型。

答案: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用于体细胞的分裂,减数分裂用于生殖细胞的分裂。

10. 什么是基因?
答案:基因是DNA分子上携带的遗传单位,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以上是一些生物学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帮到您!。

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综合练习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综合练习及答案

高中生必修3第1、2章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 .肺泡腔内的气体 B .心室腔内的血浆 C .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D .膀胱腔内的尿液 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5.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 .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 .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6.激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刺激X 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② 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 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 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④ 靶细胞接受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人体在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 B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是协同作用 C .使激素维持在正常浓度值的重要机制是反馈调节D .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生长发育8.玉树地震时,许多不幸的人被长时间困在了废墟中。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 第3章综合测试卷03(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 第3章综合测试卷03(含答案解析)

第3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后,不会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A.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D.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D.用台盼蓝染液能将活细胞染成蓝色而死细胞不会着色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①可知,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起着识别作用B.吞噬细胞与T细胞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进行识别和结合C.由图③可知,植物相邻细胞产生的物质可与胞间连丝结合并识别D.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下表是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部分膜蛋白具有催化作用B.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对称分布C.部分膜蛋白的种类决定细胞运输物质的种类D.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6.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含的酶作用相同B.叶绿体和线粒体均有双层膜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含有少量的核酸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和叶绿体形成基粒都增大了膜面积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核糖体(含蛋白质和某种RNA)和溶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不含磷脂分子,也不含P元素B.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多,核仁小D.被溶酶体分解产生的物质均运出细胞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B.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C.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有分泌功能D.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9.红心火龙果含糖量高,并含有解毒作用的黏胶状植物性蛋白,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全书综合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全书综合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全书综合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

下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过程③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C.在过程④时,榨出的蓝莓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D.过程⑤中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2.微生物发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类型,可根据发酵条件将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有氧发酵和厌氧发酵B.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细菌,可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制取味精C.当缺少糖源和氧气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培养基时,应在灭菌之后调节pHB.一般在培养皿盖上标注接种人姓名等信息C.接种后放入培养箱中的培养皿应倒置D.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中必需同时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4.下列有关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瓶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B.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和氮源C.两种发酵过程中pH都会逐渐下降,温度略有升高D.果醋发酵阶段酵母菌已经失去了发酵能力5.在葡萄酒的发酵生产过程中,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定期抽样检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和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细菌进行计数常采用平板划线法B.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C.发酵的起始阶段中细菌种群密度大于酵母菌D.细菌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培养液pH升高6.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通过使蛋白质变性而起防腐作用。

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甲醛的细菌,以处理废弃的福尔马林。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60分,注: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列答题卡中)1、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A.线粒体、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液泡 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内质网2、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液泡 C.高尔基 D.叶绿体3、下列各项中,不是液泡的生理功能的是 ( )A.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B.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部含有细胞液C.内部含有糖、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D.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部的环境4、下列物质中,其形成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都有关系的是( ) A.血红蛋白 B.染色体上的蛋白质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5、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是 ( )A.糖类和水 B.脂质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糖类 D.水和脂质6、下面关于生物体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都有细胞结构B.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菌具有细胞结构7、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 )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D.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9、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②抗体③淀粉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⑥胰岛素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10、在细胞内,许多由膜组成的像深海中的潜艇一样、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的结构,和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 )A.高尔基体、囊泡 B.内质网、高尔基体 C.囊泡、线粒体 D.囊泡、高尔基体11、胰岛细胞中和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D.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12、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将细胞与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可合成能源物质13、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的能量转换场所是 ( )A.叶绿体B.线粒体 C.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14、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高中生物 综合测试卷(第1~3章)(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综合测试卷(第1~3章)(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生物试题

第1~3章综合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的是( )①一个池塘②池塘中的一条鲫鱼③鲫鱼的表皮细胞④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⑤某池塘中所有的鲫鱼⑥某池塘中所有的鱼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A.④③②⑤⑦① B.③②⑤⑦①C.③②⑤⑥⑦① D.③②⑤①2.一位昆虫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蜜蜂的社会行为;一位果树专家正在研究某种果树的丰产措施。

他们研究的对象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 )A.种群、生态系统 B.群落、生态系统C.物种、种群 D.种群、群落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染色体B.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C.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D.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4.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细菌、衣藻、木耳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

下列哪种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 )A.染色体 B.RNAC.DNA D.核糖体5.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6.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④多肽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7.下图中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种类B.图甲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C.若④是脱氧核糖,则图乙可以是SARS病毒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D.若⑤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8.在探索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环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人教版)含答案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 钙离子B 呼吸酶C 葡萄糖D 血浆蛋白2.血浆中的水来自:A 组织液、消化道B 组织液、淋巴C 组织液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4.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D、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5. 长时间运动引起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其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 B. 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6. 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它们依次属于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神经调节 B.神经调节、细胞免疫、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神经调节、自身免疫、体液调节7.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8.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元、丙酮酸9.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11.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都具有反馈调节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描述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中心法则,则d过程代表DNA的复制D.如果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d和e分别为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则d==e12. 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13.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14.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将它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色素,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的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B.蛙褪黑色素可使青蛙体色变亮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D.蛙褪黑色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15.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加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加16.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17.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必须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原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18.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9.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20.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21.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22.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pH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23.如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②可以进入A、C、DB.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B中C.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24.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最根本原因是()A.胃不能及时排空B.摄入食物未消化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抑制消化酶的分泌25.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26.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胞体D.A的轴突→B的树突27.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28.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9.医生给呆小症、侏儒症和糖尿病患者分别口服相应的激素,有疗效的是()A.呆小症和侏儒症B.侏儒症和糖尿病C.呆小症和糖尿病D.只有呆小症30.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A.甲状腺B.胰腺C.卵巢D.肾上腺31.如图是下丘脑与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3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③摄水量增加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3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多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34.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病人的正常呼吸.这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体液—神经调节35.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都是由B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细胞36.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37.如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A.B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38.如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各种分析正确的是()A .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T 细胞细胞周期变短B .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 物质,B 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 .T 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D .A 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39.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 )①血友病 ②色盲 ③糖尿病 ④尿毒症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0.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 .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 .胰岛A 细胞和B 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41. (8分)下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 液为________,A 、B 、C 三者共同的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消化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以进入血液,如果胰腺组织细胞 毛细淋巴管 C 液 毛细血管 B 液A 液该物质分泌不足,能导致_______病的发生.42.(10分)人和小白鼠都是哺乳动物,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探究性实验,预测和分析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一、材料用具大小、体重一样,生长正常的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试管夹、吸管、烧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等.二、方法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第一步: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第二步:将两支试管,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第三步:给药1小时后,从两只小白鼠分别采取尿液,实验鼠尿液放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2号试管内.第四步: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三、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和结论1.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2.结论:.43.(12分)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44.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A.溶酶体B.汗液C.口腔粘膜D.胃酸(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4)图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⑧和⑨分别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入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免疫方法.参考答案:41. (1)组织液内环境(2)胰岛素糖尿42. 方法步骤:胰高血糖素溶液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C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和结论:1.1号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鼠尿液中含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说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2.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43、答案:(1)效应器神经中枢 (2)c、e(3)⑧线粒体能量(ATP) (4)突触小泡递质44、答案:(1)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至少答出2个) (2)A (3)非特异性(4)由图示可知,②受抗原刺激后,经细胞分化或活化形成⑥,⑥能分泌物质⑧,⑧可与抗原作用,⑧是抗体,故⑥为浆细胞,②为B淋巴细胞;④受抗原刺激后,经细胞分化或活化形成⑤,⑤类细胞能作用于被抗原侵染的靶细胞,故④为记忆T细胞,⑨促进相关的免疫过程,故⑨为淋巴因子.(5)接种疫苗是给予免疫系统一定数量的无害抗原,即细菌或病毒表面的一部分.接种疫苗是为了引起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淋巴细胞和抗体,它们就将在若干年、数十年甚至终生保留免疫力,因此能够抵御以后的感染,并且应答更为迅速.(6)人工主动免疫是指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病原体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2 / 8。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和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问题探讨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1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2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三)资料分析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测综合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 链有30个氨基酸。

则胰岛素分子()A.含有50 个肽键 B.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C.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D.能催化肝糖原分解2.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不可能是()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3.在玉米根毛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T、C、G的核苷酸共有()A.4种 B.5种 C.7种 D.8种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①噬菌体②颤藻③酵母菌④水绵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右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B.此细胞包含结构2,可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1、2、3、4、5均具有膜结构D.4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7.下列物质中,出入细胞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A.氨基酸 B.Na+ C.葡萄糖 D.028.下列关于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简式是A-P-P~P B.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C.靠近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更易水解 D.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D.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10.用14C 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

能正确表示14C转移途径的是()A.14CO2→叶绿素→(14CH2O) B.14CO2→14C3→14C5→(14CH2O)C.14CO2→14C5→(14CH2O) D.14CO2→14C3→(14CH2O)1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产生CO2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 ATP ⑤都生成丙酮酸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1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CO2 B.与[H]结合生成H2OC.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13.某种毒素侵入人体后,妨碍了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A.细胞核 B.细胞膜 C.核糖体 D.线粒体1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B.农民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通气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C.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腐烂15.下图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 B.②过程发生在分裂末期C.a 染色体上有2 个DNA 分子 D.b、c 染色体上无染色单体16. 下图中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是()A B C D17.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素细胞中()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的受精卵基因要少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18.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1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C.细胞分化仅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22.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23.结合下图,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胰岛素促进⑤⑥⑦等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24.如图,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均速转一周。

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B.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C.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D.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26.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只A. 46B. 25C. 12D. 9627.下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中,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8.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所起作用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荧光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29.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 捕食、互利共生、竞争D. 捕食、竞争、互利共生30.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⑴吞噬细胞⑵T细胞⑶B细胞⑷记忆细胞⑸浆细胞⑹效应T细胞A.⑴⑵⑶⑷⑸⑹B.⑵⑶⑸⑹C.⑵⑶⑷⑹D.⑴⑵⑶⑷⑹31.凹凸不平、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切开后发现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B.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C.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32.右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B.该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曲线C.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D.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33.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34.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A.0B.106 kJC.2×106 kJD. 106~2×106 kJ35. 人类对环境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B.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C.减少对环境物质和能量的索取D.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5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36.(6分)甲图为某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的分泌细胞。

请据图分析回答:(1)假设甲图细胞为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多画的结构有 (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蓝藻没有[]包被的结构。

(2)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图乙中与O2结合生成水的[H]主要来自于丙酮酸和的分解。

(3)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抗体,则与该抗体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37.(6 分)下图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过程,请分析回答:⑴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___,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过程①中的[H]来源于______________,过程②、③产生的[H]用于______________。

⑶若在一定CO2 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

(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①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CO2 吸收量为0,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光照强度为6千勒克司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8.(8分)右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2)该细胞此时有染色体条;(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条;(4)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期形成的;(5)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位置出现,逐渐扩展形成,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39.(共10分)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是细菌作为_______被[]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后呈递给[]________细胞;在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协助下,一些细菌可直接刺激[]_____细胞。

(2)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是[]________细胞接受细菌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细胞,有一小部分③成为[]_______细胞。

(3)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是[]__________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40.(共10分)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

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_________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__________个。

(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共13分)为建设现代新农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生态农业模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