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宣贯-第二部分 创新成果(王明年)
高速铁路隧道群防灾救援疏散设计方案研究

68
铁道勘测与设计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2019(3)
3隧道群防灾救援设计方案
3.1防灾救援设计原则与措施 3.1.1设计原则 隧道防灾救援贯彻“以人为本,应急有备,方便 自救,安全疏散”的原则,健全防灾救援疏散系统, 预防灾害发生,将列车发生灾害事故后所产生的影 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① 列车在进入隧道群之前应严格自检,在不能 确保安全时应停在两端车站内或区间明线上,不得 进入隧道。进入隧道列车若发生火灾,立即通知有 关部门和前后方两端车站做好消防准备,并进行安 全评估,在可控的情况下尽量将列车开出隧道,避 免将列车停留在隧道内。 ② 隧道内防灾遵循“以引导旅客疏散为主”的 要求,在适宜地段设置定点,集中进行逃生和消防, 定点设置应考虑有利于人员逃生和突发事故的处 理。 ③ 疏散点结合车辆编组及定员考虑人员疏散 通道、疏散场坪、与干线公路及市镇衔接等,以保证 人员安全、救护及减灾需要。 ④ 防灾定点根据需要设置相关消防设施,以便 控制火灾规模,为后续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 支持。 ⑤ 重联动车组出现火灾后疏散着火点车厢乘 客,并封闭该节,列车停车后,应由随车机械师进行 分离(耗时约3〜5min),事故动车进行人员疏散, 正常联动车撤离。 ⑥ 对定点疏散处的疏散场地、疏散道路应设置 可靠的安全设施;接触网下锚段应尽量避开定点区 段,如实在不能避开则应在其设备上设置灯光提示
Study on Desig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 for high speed railway tunnel group ZHENG Qiang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WuHan 43006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long railway tunnels, tunnelgroup will inevitably appear. Disaster preven tion and rescue evacuation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train.lt is worth discussing and researching how to design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engineering projec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design prin ciples and contents of emergency rescue stations and emergency exits and shelters on Hangzhou-Wenzhou Rail way. Through comparing three schemes of emergency rescue station location of tunnel group, aiming at the dif ferent evacuation modes, we should formulate specific evacuation plan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lt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group;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 evacuation; auxiliary tunnel;
22809375_铁路隧道救援站通风优化设计研究

铁路隧道救援站通风优化设计研究黄超,余朝阳(川藏铁路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5)摘要:目前通风计算多采用二维通风网络计算,仅考虑了线性问题,未考虑风流过程中空间对风速分布造成的影响。
首先利用二维通风网络计算程序试算出某隧道救援站发生火灾时的需风量与排风量,再利用试算结果作为三维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对二维通风网络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多次模拟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建议将隧道救援站的5#和6#横通道间距加大为60m,并且在联络通道与5#和6#横通道之间加宽断面,以实现喇叭形进风口向平导内送风,使得风流在2号辅助导坑横断面上较均匀分布。
(2)二维通风网络计算仅考虑了线性问题,认为节点上的风速是均匀分布的,未考虑空间性对风速在横断面上分布造成的影响;在隧道通风计算中,特定情况下不能简单将其简化为二维空间进行计算。
(3)建议实际工程中在利用二维通风网络计算出结果后,应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进行验证,以便对结构进行优化。
关键词:铁路隧道;救援站;通风网络;二维通风网络;三维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U4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0)12-0181-05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0.12.1810引言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正在快速发展,铁路建设过程中长大隧道的规模与数量也大幅度增加。
众所周知,隧道内空间狭小且密闭,列车内更是人员密集地,而动车组的窗户基本无法快速直接打开,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更大[1-3]。
隧道内发生火灾后急需进行通风,目前隧道的通风设计计算多采用二维通风网络计算,仅考虑了线性问题,未考虑风流过程中空间在横断面上对风速形成的影响。
因此,以某单洞双线隧道救援站为例,探讨通过利用二维通风网络计算结果以及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对二维通风网络线性结果进行验第一作者:黄超(1989—),男,工程师,硕士。
E-mail:***************铁路隧道救援站通风优化设计研究黄超等证,为隧道结构通风优化设计提供建议。
高海拔大规模铁路隧道群防灾疏散救援工程关键技术探讨

为了进一步明确既有规范或标准对高海拔铁路 隧道(群)的指导作用,探明高海拔地区火灾烟气扩
修改稿返回日期:2019-12-30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Y0566);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XZ201801-GB-07);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 目(2015-21);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云交科教便[2019] 6号);四川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创业项§ (2018RZ0109).
由于火灾对疏散时间要求最为严格,常依据其
特点开展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研究 。目前,国内 外学者对高海拔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的研究主要 分为火灾燃烧特性、烟气蔓延规律研究及人员疏散 能力研究两大方向。Yan等巾通过在海拔4 100m的 隧道开展全尺寸现场实测,得到高海拔地区实测质 量损失率低于理论计算值的结论;Hu等问通过在西 藏地区开展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气体燃料的燃 烧特性及火焰高烟气、人员疏散进 行了研究,并依托关键隧道对防灾疏散救援工程土 建参数提出优化建议。另有部分学者结合典型隧道
区长度分别应不小于700 m和200 m的建议;依据烟气扩散规律和人员疏散能力等参数.给岀了洞内外紧急救援站、 紧急岀口和避难所等防灾救援土建结构的设计建议,提出了适用于高海拔铁路隧道的救援模式。
关键词铁路隧道防灾救援关键技术现场实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高海拔
中图分类号:U458.1;X951; TU921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外露区火灾模型,计 算下游10 m高度处可视度、温度分布规律,如图3、
35
兀二-…- 30
25
r* ―
a
■
20
15
1一0
// 7 * ••
2018年度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入库成果(铁路技术标准)

36 2018BZ054 GB/T 32595-2016 37 2018BZ055 GB/T 32587-2016 38 2018BZ056 TB/T 2226-2016
成果名称 机车转向架技术条件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凸轮轴 城市轨道交通 直线电机车辆 动车组转向架 动车组车体结构强度设计及实验 铁道客车及动车组用电气控制柜 旅客列车 DC600V 供电系统 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
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顺全,秦建卫,李险峰,高生伟,冯敏娟
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规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程
李育朝,孙柏辉,杨宏伟,曹德志,冶子伟, 宋洪,向淑智,郑乃刚,程星璠,颜景润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 160 公里、200 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双线圆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端形实体桥墩》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立峰,吴歆彦,张锐,谢宝军,尹福康, 武汝涵,杨岗,余颜丽,李远刚,阙明
TB/T 3301-2013、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高速铁路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
TB/T 3302-2013、 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技术条件、高速 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山桥 王树国,肖俊恒,方杭玮,王猛,葛晶,孙
号计划
公司
王芳,邓烨飞,刘清涛,尹毅
序号 成果编号 21 2018BZ035 22 2018BZ036 23 2018BZ037 24 2018BZ038 25 2018BZ039 26 2018BZ040 27 2018BZ041 28 2018BZ042
29 2018BZ043
30 2018BZ044
TB/T 3306-2013 等 铁路有砟轨道道岔铺设技术条件等 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晓勇,范佳,尤瑞林,杜香刚,张玉林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宣贯-第四部分 机电条文及工程实例(陈绍华)

采用集中应急电源,应急电源屏设于箱变洞室内,应急时间按120分 钟考虑。隧道内设应急照明干线,疏散标志灯接于应急照明干线, 隧道及横通道内每不大于30米设一套疏散指示灯具,灯具距隧道地 面0.8米,隧道内疏散指示灯具箭头指向横通道,横通道内疏散指示 灯具箭头指向就近洞口。
7.1.3 疏散救援工程机电设施应适应隧道现场环境要求,符合防腐、防潮、抗
风压等相关技术标准。
7.1 一般规定(增加)
7.1.4 通信、设备监控等系统应按统一指挥的原则设计。 说明:防灾疏散救援需要设置防灾救援指挥中心(或应急指挥中心),并应设 在路局一级,在救援中才能统一指挥。同时还可以设置应急操作台,以在第一 时间启动应急设备。需要设计房屋和设备。 运营单位已经有防灾救援指挥中心,则应纳入运营单位的应急管理系统
7.1 一般规定(增加)
7.1 一般规定(增加)
2)采用LKJ列控技术条件下,车载设备的DMI上无法显示距离隧道出口 和下一桥梁的距离,但可以根据路、桥、隧信息大致判断。
2.机电设施
7.2 应急照明
7.2.1 长度为5km及以上或设有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避难所的隧道内应设 置应急照明。(保留) 7.2.2 应急照明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修改) 1 疏散通道、紧急救援站和其他疏散路径上,均应设置疏散照明(保留) 2 所有疏散路径上,均应设置指示标志指示疏散方向。每隔100m左右的
隧道内区间通话柱、设备洞室、配电控制箱、横通道口等处设标识 照明,标识灯显示名称、里程等信息,交流电源由固定照明干线接 引。
疏散照明与固定照明共用灯具,隧道内正常维护检修时,灯具由固 定照明电源供电,火灾时灯具由箱式变电站内应急电源屏供电。 紧急救援站内每隔10m设一套疏散照明灯,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3m。
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时间理论计算方法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of Evacuation Time for Emergency Rescue Station in Railway Tunnel
YU Li 1, DAI Zhongyu2, ZHAO Yong3, WANG Mingnian1, LI Qi 1
(1.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2.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3.中 国 铁 路 经 济 规 划 研 究 院 ,北 京 100038)
摘 要: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时间是铁路隧道防灾疏散工程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基于水力模型计算方法,结 合 铁路隧道内人员疏散特征 ,分析车厢内人数、疏散速度、站 台 宽 度、横 通 道 间 距 等 参 数 之 间 的 关 系,建 立 铁 路 隧 道 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理论计算公式 ,并通过建立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的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模型,将人员疏散 数 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考虑一定安全储 备,提 出 了 其 理 论 计 算 公 式 的 修 正 系 数 ,最 后 通 过 人 员 疏 散模型试验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 ,两者结果较吻 合。该 人 员 疏 散 时 间 理 论 计 算 方 法 能 够 指 导 铁 路 隧 道 紧 急 救 援 站 结 构 设 计 ,并 在 已 建 成 的 紧 急 救 援 站 疏 散 系 统 进 行 了 安 全 性 验 证 。 关 键 词 :铁 路 隧 道 ;紧 急 救 援 站 ;人 员 疏 散 时 间 ;理 论 计 算 中 图 分 类 号 :U458 文 献 标 志 码 :A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3.003
收 稿 日 期 :2016-06-15;修 回 日 期 :2018-10-17 基金 项 目: 中 国 铁 路 总 公 司 科 技 研 究 开 发 计 划 (2013T001,
2024年隧道火灾事故人流疏散方案

2024年隧道火灾事故人流疏散方案____年隧道火灾人流疏散方案【____字】一、引言隧道火灾是一种高风险和复杂的事故,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人流疏散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隧道数量也在增加,因此制定一套高效、科学的隧道火灾人流疏散方案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并提出一套____年隧道火灾人流疏散方案。
二、总体规划1. 安全出口设置在隧道的每个关键区域都设置多个安全出口,例如隧道入口、出口、转角和其他重要位置。
确保这些出口的数量足够,能够容纳全部人员的疏散需求。
此外,所有的出口都应该符合建筑安全标准,保证人员顺利撤离。
2. 疏散指示标识在隧道的各个关键位置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包括出口的标识、疏散路线的标识等。
这些标识应该采用高反射材料,并且要在夜间或其他低能见度情况下依然能够清晰可见。
3. 疏散演练定期进行疏散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避险能力和疏散效率。
在演练过程中,模拟不同的紧急情况,包括隧道内火灾、控制室失效等。
同时,还应该邀请专业消防人员参与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改进。
三、隧道火灾人流疏散方案1. 预警系统在隧道的每个关键位置都设置烟雾和火灾探测器,以及报警设备。
一旦探测到烟雾或火焰,预警系统将会自动启动,并发出警报声。
同时,在控制室、安全出口和其他关键位置也应该设置警报器,以通知人员隧道内发生火灾。
2. 智能监控系统安装智能摄像头和监控设备,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监测隧道内的人流情况。
当人流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此外,监控系统还可以根据火灾的位置和范围实时调整疏散指示标识,引导人员选择最安全的疏散路线。
3. 组织指挥系统设立隧道火灾指挥中心,该中心负责监测隧道内的火灾情况,并协调救援和疏散工作。
指挥中心应该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和救援人员,他们应该具备应急处理的经验和技能。
同时,指挥中心还应该与当地警察、医疗机构和其他救援部门建立紧密联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
2023年隧道火灾事故人流疏散方案

2023年隧道火灾事故人流疏散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隧道作为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城市。
然而,隧道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隧道火灾事故的人流疏散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研究和讨论2023年隧道火灾事故的人流疏散方案,通过综合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减少伤亡。
二、事故防范与管理(一)事前防范1. 建设合格的隧道设计,确保通风系统、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等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均衡配置,满足火灾事故的防范需求;2. 在隧道入口和出口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提醒人们逃生的方向和路径;3. 加强隧道的日常巡查,保持通风系统的通畅和消防设施的完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二)事中管理1. 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在隧道内设置高清摄像头和烟雾、温度等检测设施,实时监控隧道内的情况,并及时报警和通知相关部门;2. 防火门的设置:在隧道区域设置防火门,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封闭相关区域,阻止火势蔓延;3. 火灾逃生标示的设置:在隧道内设置明显的逃生标示,以指引人员向安全出口撤离。
三、人流疏散方案(一)逃生通道的设置与保障1. 通道宽度:隧道内的逃生通道宽度应满足疏散人员的需求,按照安全规范要求,通道宽度应不低于1.2米;2. 光线与人员疏散安全:隧道内的照明设备应保证正常工作,光线明亮且不闪烁,以提供良好的逃生条件;3. 隧道安全出口的设置:隧道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逃离隧道;4. 疏散手段的多样化:在隧道内设置逃生梯、逃生绳等疏散设施,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不同需求。
(二)应急疏散管理措施1. 疏散指挥系统的建立:建立隧道火灾事故的应急指挥中心,配备专业的指挥人员和高效的疏散系统,确保疏散过程的高效、有序;2. 抢险疏散方案的制定: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火灾事故抢险和疏散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增强人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3. 人员疏散的指导和协助:配备专业的疏散指导人员,在火灾事故中指导和协助人员进行疏散,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设备;4. 有效的信息传达与发布:建立紧急广播系统,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及时发布疏散指示和注意事项,让人员迅速了解疏散情况和应对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72
1600 276 37 600
50
32~47 44 55 37
5.1
4.7~5.1 6.9 5.5 5.2
3~26
70~203 77 32~55 150
没有针对我国的列车材料、尺寸、行李等相关参数而得到的火灾规模
研究成果。
13
2、隧道群划分方法研究现状
国家 日本 欧盟 中国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
宣贯
第二部分:规范相关参数及科研成果
2
目
一、研究背景
录
二、国内外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性成果
3
1. 2. 3. 4.
铁路隧道建设现状 铁路隧道运营灾害 铁路隧道火灾危害 存在主要问题
4
1、铁路隧道建设现状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2016-2030年)
序号 1 2 3 4 5 线路名称 渝利线 川藏线雅安至康定段 三门峡至十堰(襄樊 )铁路 襄渝线 兰渝线 隧道座数 68 36 64 243 220 隧道长度(km) 184.676 114.025 190.835 328.592 528.696 铁路长度(km) 244.269 153.88 280.98 507 820 隧线比(%) 75.6 74.1 67.92 64.81 64.48
1974~1975
1980 1980 1985 1990~1992 1993~1995 2001
奥地利
日本 日本 芬兰 挪威 美国 日本
Zwenberg
P.W.R.I P.W.R.I TUB—VTT EUREKA,EU499 Memorial Shimizu No. 3 2nd Beneluxtunnel Runehamartunnel Brunsberg Carleton laboratory San Pedro tunnel
• 紧急救援站 • 紧急出口及避难所
• 横通道、疏散通道及底部疏散廊道
11
1、火灾规模研究现状
2、隧道群划分方法研究现状 3、紧急救援站研究现状
4、紧急出口及避难所研究现状
5、疏散通道及横通道研究现状
12
1、火灾规模研究现状
年份 1965 1970 地点 瑞士 英国 试验项目 Ofenegg Glasgow 隧道长度(m) 190 620 断面积(m2) 23 39.5 高度(m) 6 5.2 热释放速率峰值(MW) 11~80 2~8
5
6 7 8 9 10 11 12 13
青云山隧道
燕山隧道 吕梁山隧道 乌鞘岭隧道 高黎贡山隧道 平安隧道 西秦岭隧道 云吞堡隧道 崤山隧道
22175
21153 20785 20050 34538 28426 28236 22923 22751
向莆铁路
张唐线 太中银 兰武二线 大瑞线 成兰线 兰渝线 成兰线 蒙华铁路三荆段
பைடு நூலகம்
00:52:00
0
2、现场测试
人员疏散速度验证 乘客属性组成 人员疏散计算初始条件确定
3、国内外规范及现场调研
(1)国内规范调研
国内防灾疏散救援相关规范60余部。
(2)国外规范调研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标准名称 UIC-Codex 779-9-R Safety in Railway Tunnels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303/2014 NFPA130 Standard for Fixed Guideway Transit andPassenger Rail Systems Guideline by SBB on self-rescue(including doors) GER Swiss Fire Safety Norm GER SIA 197_2004-Design of tunnels SIA197-2_2003 Design of roadtunnels Linee guida per il miglioramento della sicurezza nelle gallerie ferroviarie Fire and Disaster protection in railway tunnels nstruction technique interministérielle relative àla sécurité dans les tunnels ferroviaires IT N°98-300 Railway Safety Principles and Guidance, Part 2, Section A, Guidance on the infrastructure Fire and Smoke Control in Road Tunnels(PIARC) 国家或机构 国际铁路联盟 欧盟 美国 瑞士 瑞士 瑞士 瑞士 意大利 德国
603.623
291.613 205.57 189 137.287
48.35
46.12 44 39.62 36.5
14
15 16
甬台温铁路
大瑞线 运城至三门峡
59
21 6
88.116
103.716 22.22
268
350 82.528
32.88
29.63 26.92
渝利线为75.6%,川藏线雅安至康定段隧线比为74.1%。
17000 25810
单洞双线 单洞双线
斜井2座 斜井3座
8060 7700
日本 日本
亚洲各国(地区)铁路隧道紧急出口及避难所间距在2~8km之间,缺乏 紧急出口及避难所结构型式、长度、坡度等参数要求。
16
5、疏散通道及横通道研究现状
国家或机构 国际铁路联盟 欧盟 疏散通道宽度 大于0.7m 最优1.2m 最小0.8m 走行面0.61m; 美国 1.42m高度处为0.76m; 2.025m高度处为0.61m 瑞士 英国 中国 最小1.0m 最小0.85m 0.75~1.5m 325m 375m 500m 244m 横通道最大间距 500m 500m
长株潭城际铁路 京张城际铁路 广深港高速铁路 京广高铁 青荣城际铁路
在建 在建 在建
在建 在建 2011年 2012年 2014年 水下隧道 水下隧道 水下隧道
水下隧道
城际及水下铁路隧道数量增多。
8
2、铁路隧道运营灾害
隧道水灾
隧道内列车故障
列车脱轨
隧道内列车火灾
火灾对人员疏散时间要求最高
9
3、铁路隧道火灾危害 温度高、烟气浓,影响范围大。
2011.09
2015.12 2011.01 2006.03 2014.12 2013.03 2008.08 2014.03 2015.03
14
15
小相岭隧道
当金山隧道
21775
20100
成昆二线峨米段
敦格铁路
2015
2013.04
20km以上铁路隧道共15座,总长约325km。
6
(2)国内大规模隧道群
人数 457/346 388 388
出口宽 度(m)
通道宽度 (m)
人员疏散时间计算公式验证
2/3 3 1/1.5/2 /2.5/3/ 3.5/4 2.5 1.5
人员疏散计算基础参数选取 结构参数计算初始条件确定
横通道
42
(2) 铁路隧道群控烟试验 ( 81组)
紧急出口、避难所通风速度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排烟模式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通风速度
Pajares隧道
乌鞘岭隧道 太行山隧道
西班牙
中国 中国
24.6
20.1 27.839
1
1 2 一处横通道加宽作为避难空间
目前,国内外隧道内紧急救援站研究较多,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相关参 数研究较少。
15
4、紧急出口及避难所研究现状
隧道名称 黄鹤隧道 日直隧道 金井隧道 八卦山隧道 湖口隧道 林口隧道 青函隧道本洲侧(陆 地隧道段) 青函隧道北海道侧 (陆地隧道段) 岩手一户隧道 长度(m) 9975 10200 20333 7364 4275 6482.5 13550 线别 单洞双线 单洞双线 单洞双线 单洞双线 单洞双线 单洞双线 单洞双线 施工辅助坑道 (后改为紧急出口) 斜井1座 斜井3座 斜井2座,竖井3座 横洞2处 横洞2处 竖井2处 斜井2座,横洞1座 紧急出口(含隧道洞口) 之间的最大距离(m) 4917 3086 5450 2792 2260 2781 5710 国家 (地区) 韩国 韩国 韩国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 日本
00:28:00
00:32:00
00:36:00
00:40:00
00:44:00
00:48:00
时间
火源规模 (MW) 2.5 20 100
主隧道风速 (m/s) 不通风 2 3 4 5
横通道风速 (m/s) 0 3 5
横通道临界风速 隧道内紧急救援站排烟风速 火风压计算公式验证 烟气温度分布规律验证
6
7 8
宜万铁路
温福铁路 贵广铁路
123
65 214
225.636
160.723 455.868
377.128
298.4 857
59.83
53.86 53.19
9
10 11 12 13
向莆铁路
晋中南线 沈丹线 石太客专 牡绥线
117
74 57 32 16
291.876
134.504 90.448 74.887 50.11
模型试验
铁路隧道群控烟试验 火灾烟流规律及横通道控烟试验
136
现场测试
人员疏散速度现场测试 国内外规范调研 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避难所结构型式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