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马铃薯原原种水耕栽培技术的比较

合集下载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作者:白雅雯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9期白雅雯水肥一体化是“灌溉+施肥”的一体化栽培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大幅节省灌溉水用量,避免资源浪费,且减少后期养护成本,提高马铃薯产量。

现今,水肥一体化以广泛应用到马铃薯、花生、棉花等种植中。

以下就以马铃薯为例,对其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探析,以此为农户应用技术提供参考借鉴。

马铃薯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气温需温暖,但不能过于炎热,水分需保持在土壤蓄水量(最大)50%以上,控制温度在10℃-20℃之间,保证马铃薯获取足够营养。

一、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优势1、控制烂种率马铃薯发芽期间对土壤含水量要求最严格,但传统浇灌技术不能控制灌溉量,导致种植浇水过多,马铃薯出现烂种,致使出芽率大量下降。

以水肥一体化技术,则可确保土壤通透,土壤容蓄能力增强,适宜马铃薯种子发芽生长,控制烂种率。

2、促进资源整合利用传统马铃薯栽培管理模式分离灌溉及施肥,灌溉耗费大量水资源,且不利于马铃薯吸收肥料。

而通过水肥一体化栽培,则可按照马铃薯生长情况,按照需求控制肥料,实现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以此确保马铃薯更好生长。

3、便于管理水肥一体化仅需将肥料投入施肥池,打开阀门,肥料混合水流即可灌溉、施肥,无需手动操作,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管理效率,也可实现马铃薯规模化、集约化管理。

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1、选种马铃薯应选择优种,针对种植地科学选种,选择的种薯需生命力旺盛,且对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根系发达、叶片宽大。

以河北地区为例,推荐采用鲁引1号,该品种种薯商品性突出,且薯块长且扁,表皮光滑,生长期为苗后65-70d。

2、种薯处理(1)切块种薯种植前需切块处理,种薯切块需切成大块状,每块质量控制在25-35g,每块有1-2个芽眼,尽量保证顶芽块及侧芽块分开放置。

实际播种时需注意,种薯切勿在阳光下暴晒。

(2)拌种100kg种薯采用2kg滑石粉拌种处理,同时拌以150g70%甲基硫菌灵粉剂、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g混拌。

马铃薯品种及种植技术

马铃薯品种及种植技术

马铃薯品种及种植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全球性经济作物,根据个体形态、品质特征和种植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品种。

常见的马铃薯品种有:
1. 早熟品种:如“富士”、“云蛮”等,生长期短,适合春季种植,早熟早收获。

2. 中熟品种:如“惠丰”、“冠祥”等,生长期适中,具有较好的
产量和抗病性能。

3. 晚熟品种:如“两优5号”、“太阳星”等,生长期长,适合夏
季或秋季种植,产量较高,质量好。

种植技术方面,马铃薯的种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并进行适当的土壤消毒处理。

2. 土壤处理:耕地前,进行基本的犁地、平整土壤,除去杂草和石块。

3. 基肥施用: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4. 种薯处理: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进行疏松处理,提高出芽率。

5. 排水设施:在低洼地区,需要建立排水设施,避免土壤水分过多,防止病害的发生。

6. 播种:将种薯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插入土壤中,注意保持种薯的整齐、直立。

7. 病虫害防治:定期喷药防治病虫害,使用合适的农药,并注意防治土传病。

8. 灌溉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合理施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灌水。

9. 除草管理:及时除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10. 收获和贮藏:当马铃薯的叶子转黄、枯萎时,即可进行收获。

收获后,进行清洗、晾晒、贮存等处理,以延长保存期。

每个品种和地区的种植技术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种植技术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陕北马铃薯水地高产栽培技术

陕北马铃薯水地高产栽培技术

陕北马铃薯水地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食用和经济作物之一,而陕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

为了实现陕北地区马铃薯水地高产栽培,农民需要掌握适合当地的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陕北马铃薯水地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育适应性强的品种陕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对较干燥,夏季气温高,冬季寒冷。

因此,在选择马铃薯品种时,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

例如,晋薯8号、陕薯3号等都是陕北地区比较适宜种植的品种。

二、科学施肥水地马铃薯的施肥技术非常关键。

在陕北地区的生产实践中,采用有机、无机肥结合的施肥方式效果较好。

在种植前,可以施入有机肥,如农家肥、畜禽粪等,提高土壤肥力和持水能力。

同时,还要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投放化肥,如氮、磷、钾等,以满足马铃薯生长的需求。

三、合理灌溉陕北地区的降水相对较少,因此灌溉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水地马铃薯的生长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不能过于湿润。

因此,要根据土壤含水量和马铃薯的生长阶段,合理掌握灌溉水量和频次。

一般情况下,种植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中后期则要避免积水。

四、病虫害防治马铃薯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马铃薯水地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陕北地区,常见的病虫害有马铃薯晚疫病、薯蔓菜蛾等。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农民可以采用农药喷洒、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并定期巡视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合理密植、定期中耕为了增加陕北马铃薯的产量,可适度密植种植,但也要避免过密。

一般来说,密植种植可以增强藤茎的发育和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同时,在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还要进行定期中耕,将土壤松软,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综上所述,陕北马铃薯水地高产栽培技术关键在于选育适应性强的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合理密植和定期中耕。

农民在实际种植中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采取科学的栽培措施,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两品种高产马铃薯的栽培

两品种高产马铃薯的栽培

两品种高产马铃薯的栽培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0年第10期“费乌瑞它”、“大西洋”这两个马铃薯新品种是目前高产、优质、畅销品种,只要掌握好栽培技术要点,增加投入,就会得到较好的回报。

一、品种简介1.费乌瑞它(荷兰十五号):是从荷兰引进品种,食用品质极佳,适合鲜薯食用和出口型品种,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60~70天,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3000公斤以上。

块茎椭圆型,淡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

块茎休眠期短。

易退化。

近几年市场收购价,100克以上规格1.10~1.40元/公斤。

产品销售畅通。

市场前景特别看好。

2.大西洋:从美国引进品种,薯形好、芽眼浅,还原糖低等特点,深受马铃薯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马铃薯炸片、炸条加工用品种之一。

属中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植株成熟90天左右,一般亩产量1500公斤左右,高产达2500公斤以上,块茎卵圆形或圆形,表皮有网纹,淡黄皮白肉,薯块大小中等而整齐,结薯集中。

易退化。

近几年市场收购价(一两以上规格)一般稳定在1.10~1.20元/公斤,高时可超过1.60元/公斤,产品销售畅通。

二、应注意的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原种级别种植。

2.选择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的中晚稻田,播种前要做到深耕细耙。

3.严格执行种薯处理消毒程序,必须坚持催好芽才能播种的原则。

4.下足基肥,每亩施用100~150公斤三元硫酸钾复合肥或进口复合肥,或每亩用有机、无机复合肥125公斤+尿素30公斤+磷酸二氢钾15公斤(粉剂)。

如有条件亩增施1000公斤农家肥更好。

5.垄高一定要达到25~30厘米,垄面宽60~65厘米,垄底宽90厘米。

起好垄后再覆盖一层黑地模(0.05~0.08毫米)再在地模上面覆盖一层3~5公斤左右细坭。

黑地模起到增温、保湿、保温、不长草等作用,不易裂薯,利于薯块膨大。

6.中期遇到干旱,要及时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遇雨要及时排水。

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

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

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其原原种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选地和土壤准备:
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壤。

在播种前进行耕作和松土,确保土壤松软,便于马铃薯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原原种的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原原种,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和高产。

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原原种。

切苗:
将选好的原原种马铃薯切成块状,每块含有至少一个芽眼。

切苗后可用特殊药剂或木炭进行防腐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种植:
在土壤表面或略深处开沟或挖坑,将切好的原原种马铃薯块放入,块之间间距适当,通常为20-30厘米。

覆土后轻轻压实,确保马铃薯块与土壤接触紧密。

管理和保护:
定期给马铃薯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施肥和施药,根据土壤肥力和病虫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防治。

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杂草对马铃薯生长的竞争。

疏苗和防风:
在马铃薯苗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疏苗,保留较健壮的苗,并适当增加株间距。

在风大的地区,可以搭建防风网或种植风带,减少风对马铃薯的伤害。

采收: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周期,通常在植株萎蔫后2-3周进行采收。

使用专业的采收机械或人工进行采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马铃薯。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合理的技术操作,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同时,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和监测,有助于减少病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模式

马铃薯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模式

马铃薯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模式
马铃薯作为一种绿色节水灌溉作物,在干旱年份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抗旱能力,需要采取适当的栽培技术模式。

要选择耐旱的良种,推荐采用耐旱的新品种,比如晚熟稻米马铃薯,它具有抗旱性好、抗病虫性强、抗病性强等优势。

要采用灌溉节水的技术模式,可以采取抽水灌溉、深松施肥等技术措施,通过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量,减少灌溉量,节约用水。

要采取施肥节水的技术模式,可以采取基肥施用、追肥施用、深埋施肥等技术措施,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施肥量,节约用水。

再者,要采取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选择合理的喷药时间、合理的施药量,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节约用水。

要采取病害防治技术,可以采取温室覆盖、检疫措施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节约用水。

以上就是马铃薯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模式。

采用这些技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抗旱能力,节约用水,实现绿色节水灌溉。

几种马铃薯高产的栽培模式

几种马铃薯高产的栽培模式

几种马铃薯高产的栽培模式近几年来,益阳市资阳区马铃薯协会积极探索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并在香铺仑乡、迎风桥镇、长春镇等进行连片示范种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春马铃薯―双季稻栽培。

春马铃薯选用“东农303”等早熟品种,12月中下旬至翌年元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

早稻选用迟熟品种,采用稀播壮秧或两段育秧,于5月上旬马铃薯收获后及时移栽,早稻适当密植,增加基本苗,结合一次性施足肥料,确保禾苗早生快发。

晚稻选用中熟或中熟偏早的杂交稻组合,适时播种移栽。

与双季稻比较,纯增加了一季马铃薯收入800~1200元。

春马铃薯―春玉米―秋马铃薯栽培。

春马铃薯栽培同上。

春玉米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4月中下旬套栽于马铃薯行间或收获马铃薯后及时移栽,7月上中旬收获鲜玉米棒。

秋马铃薯于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

此种模式年平均亩产值3000~4000元,年平均亩纯收入2200~3100元,为种植双季水稻效益的2.6~3.5倍。

春马铃薯―春糯(甜)玉米―蔬菜栽培。

春马铃薯、春玉米栽培同上。

春玉米收获后配套种植芽白、秋莴笋等蔬菜。

7月20日前播种,8月中旬移栽。

此模式年平均亩产值3000~4500元,年平均亩纯收入2000~3400元,为种植双季水稻效益的1.9~3.9倍。

春马铃薯―春糯(甜)玉米―秋玉米栽培。

春马铃薯、春玉米栽培同上。

秋玉米在7月底前播种,每亩保证4000~4500株。

年平均亩产值2800~3300元,年平均亩纯收入1900~2300元,为种植双季水稻效益1.9~2.1倍。

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方面,该协会推广了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新技术,重点抓住如下几个关键:选择薯种。

选用东农303、大西洋、费乌瑞它、中薯5号等新品种。

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复合肥50~60公斤。

缺锌的可施入2公斤硫酸锌,缺硼的可施入1公斤硼砂。

土豆种到阳台上,水培土豆技术要点,人人可试

土豆种到阳台上,水培土豆技术要点,人人可试

土豆种到阳台上,水培土豆技术要点,人人可试土豆是粮、菜、饲、加兼用型作物,它适用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

目前,土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位居全国第一,但脱毒土豆生产能力较低,导致脱毒土豆种薯供应量少,应用面积仅为土豆种植面积的30%左右,这已成为制约土豆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虽然通过采用传统的基质栽培和先进的雾化栽培技术相结合,使脱毒土豆原原种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据科研报道,先后有不少学者将水培技术引入土豆脱毒原原种生产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无土栽培土豆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无土栽培可以避免养分、水分的流失和渗漏,充分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观赏价值也比较高。

春天来了,很多家庭买了土豆却没有及时吃掉,放在家里,随着温度的升高,家里的土豆发芽了,土豆发芽了不能吃怎么办,可以废物利用用来当花养哦!一、挑选器皿进行土豆水培在挑选土豆的时候需注意要挑找有芽点的,以方便土豆发芽。

且应该注意根据造型的需要来挑选芽眼合适位置的土豆,大小应该注意根据器皿的形状来挑选土豆,根据个人喜好,想看大盆景就选大土豆大器皿,想看小巧玲珑的土豆盆栽就选择小土豆,最好选择玻璃器皿,因为更具有观赏价值,可以看到土豆干净的漂亮的根部相互缠绕的情况。

这样,根茎叶都可以用来观赏,只是如果用玻璃器皿养殖的话,一定要记得在夏天温度高的时候要将盆栽一道屋内,不然温度升高,玻璃器皿会发热,会将土豆盆栽完全热死。

一定一定要记住哦,其它土盆陶盆还稍微好一点。

二、水培土豆的光照和水分土豆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0°C-25°C,对阳光的需求很大。

没阳光长得缓慢细长,有阳光长则长出茂盛青果,十分可爱。

大土豆的茎块粗壮,在刚培植之初,建议先把植株放在温度高的地方,这样便于迅速发芽且发的芽长得粗壮,可促进土豆茁壮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一 种栽 培方 法 , 此方 法 近 年 来 在 国 内 的应 用 面
供试材 料为 马 铃 薯脱 毒 试 管 苗 , 试 马 铃 薯 供
品种 为克新 1 。 3
1 2 方 法 .
1 2 1 水培 法设备 安 装 石 子水 培 法 设 备 及 隔 . . 层法 设备 在 同一 个 培 养 床 上 进 行 安 装 ( 图 1 , 见 )
关键 词 : 铃 薯 原 原 种 ; 马 无土 栽 培 技 术 ; 薯数 量 结 中 图 分 类 号 :52 0 8 ¥ 3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6 ( O 2 0 - O 80 1 O —7 7 2 1 ) 5O 2 —3
国 内现 阶段 生产 马铃薯 原原 种 的水耕栽 培技
黑龙 江农 业科 学 2 1 ( ) 2  ̄ 3 0 2 5 :8 0 Heln j n rc l rlS in e i gi g Ag iut a ce c s o a u
几 种 马铃 薯 原 原 种 水耕 栽 培技 术 的 比较
刘 尚武 。 飞飞 , 宿 魏 琪。 胡林 双 。 吕典秋
2 8
5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刘 尚武 等 : 种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水 耕 栽 培 技 术 的 比较 几
收 稿 日期 :0 2O —0 2 1一13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尚武 ( 9 4) 男 , 龙 江 省 五 大 连 池 市 人 , 刘 18 一 , 黑 在 读 硕 士 , 究实 习 员 , 事 马 铃 薯 无 土 栽 培 及 分 子 生 物 学 研 从 研 究 。 Emall s 5 @ 】 6cr。 - i i w28 2 . o :u n 通 讯作 者 : 吕典 秋 (9 3) 男 , 龙 江 省 绥 化 市 人 , 士 , 1 7一 , 黑 博 副 研究 员 , 事 马 铃 薯 栽 培 及 分 子 生 物 学 研 究 。E mals l 从 — i mal : —
术 主要有石 子水 培法 和气雾 法 。石子 水培法 是利
培技术 的 比较 。
1 材 料 与 方法
1 1 材 料 .
用石 子作 为支 撑物 , 时流 动 的 营养 液 作 为 营养 定 物质 的载 体为 植株 提 供 所 需 的 营养 , 目前 此 方 法 在 国 内应 用 的很 少 , 国外 也 只有荷 兰 、 鲁等 国 在 秘 家在 研究试 验 , 还没 有大规 模推 广_ ; 雾法 引 自 1气 韩国, 是将 营养 液雾 化 , 时为植 株提 供 营养物 质 定
积越 来越 大 , 得 到 了众 多马 铃薯 原 原 种 生 产 单 也
位 的一致 好评 。 水耕 栽培 技术 之 所 以得 到大 面 积 的推 广 , 是
培养 床体距 地 面 1m, 床体 由 9根 U 型 的水 槽 并 联而 成 , 槽高 1 m, 1 m, 8 0c 首 尾 水 5c 宽 5c 长 0 m, 坡度 为 7 。在 水 培 床 下 部 安 装 一 个 蓄 水 量 为 。 0 5tO 罐 , 罐 与 水 槽 首端 通 过 自吸泵 连 接 , . a 水 水 水槽 尾端 接 回水 管连 接到水 罐 。在水 槽上 表 面覆 盖一 层黑 色塑 料布 , 石子 水培 法设 备 是在 U 形 槽
底部 铺设 厚度 为 3 m 的 鹅 卵石 , ~5c 隔层 法 设 备
因 为该技 术生 产 占地 面积 小 , 株结薯 量 大 , 管 单 易 理, 并且 不受 季节 和避重 茬 的限制 , 年可 以进 行 一
多 轮繁种 , 产效率 高 。但 是 , 生 水耕栽 培技 术生 产
的马铃薯 原原 种存在 一个 很严 重 的问题就 是高 湿 度 的结薯 环境 引起种 薯气 孑 外 翻 的现 象 。气孔 外 L 翻影 响 马铃薯 原原 种 薯 形 的美 观 , 进而 降 低 其 商 品价 值 ; 同时 , 受 到真 菌 和细 菌 的侵 染 , 易 窖储 难 度较 大 。针对 气孑 外 翻 这 一 问题 , 研 究 将 石 子 L 该 水培 法 的设备 和种 植 方 法 进行 了改 进 , 成 了一 形 种新 的栽 培方 法一 隔层 法 。并 通过 对单 株结薯
p tte @ 1 6 t m。 oaos 2 .o
图 1 石 子水 培 法 与 隔 层 法 设 备 的 横 截 面
Fi . Cr s — e t a e o q p n fg a e g1 o s s c i lVi w fe ui me t o r v l on
h d o o isa dCo p rme th dr p nc y r p nc n m at n y o o is
是 在 U 形槽 的底 部铺 设宽 度为 8c 的 P m C板 , 在 P C板 中间每 隔 2 m 打一个 孔 , 0c 孔直径 1c m。 气雾 法设 备 由北 京新 丰航 天科技 有 限公 司设
计 安装 。
薯层
量、 原原种 的气 孔外 翻率 等参数 的统计 , 石子 水 对 培法 、 气雾 法 和隔 层法 进 行 马 铃 薯 原原 种 水 耕 栽
( 黑龙 江省农 业科 学院 植 物脱毒 苗木研 究所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 8 ) 5 0 6
摘 要 : 解 决 水 培 技 术 生 产 马铃 薯 原 原 种 种 薯 气 孔 外翻 问题 , 过 对 结 薯 量 、 株 长 势 、 薯 气 孔 外 翻 率 等 参 为 通 植 种
数进 行 分 析 , 比较 石 子 水 培 法 、 雾 法和 隔层 法 3种 生 产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水 耕 栽 培技 术 。 结 果 表 明 : 气 隔层 法 生 产 的 原 原 种 气孔 外翻 率低 , 同时 单 株 结 薯 量 大 , 且 抗 危 机 能 力 较 强 。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