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鲁科化学一轮复习题库 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
化学鲁科版一轮天天练:第3周 第4天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含解析

第4天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1.下列反应(均未配平)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A.Cu+H2SO4―→CuSO4+SO2↑+H2OB.CH3COOH+Ca(ClO)2―→HClO+(CH3COO)2CaC.I2+NaClO3―→NaIO3+Cl2D.HCl+MnO2―→MnCl2+Cl2↑+H2O解析:B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知,D项正确。
答案: D2.某强氧化剂RO-3中R元素能被还原成较低的价态,如果还原2.4×10-3mol RO-3需要6×10-3 mol Na2SO3(Na2SO3转化成Na2SO4),则反应后R元素的价态是() A.0B.+1C.+3 D.+4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RO-3得到的电子是6×10-3 mol×2÷(2.4×10-3 mol)=5,所以R在反应后的价态是0价,A项正确。
答案: A3.R2O n-8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中R2O n-8变为RO2-4,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A.1 B.2C.3 D.4解析:Mn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7价,失去5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1 mol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是2 mol×5÷5=2 mol,即R在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因此反应前R的化合价是6+1=+7价,则n=2,故B项正确。
答案: B4.将0.195 g锌粉加入到20.0 mL的0.100 mol·L-1 MO-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M B.M2+C.M3+D.MO2+解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解答。
锌粉的物质的量为0.003 mol,完全反应后失电子0.006mol ,若M 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x ,则(5-x )×0.020 0 L ×0.100 mol·L -1=0.006 mol ,可得x =2,故B 项正确。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含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2分)1.某物质中元素被还原了,则该元素一定( )①化合价升高 ②化合价降低 ③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④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4.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发生的反应是MnO -4+5e -+8H +=Mn 2++4H 2O 。
下列离子能让此反应过程发生的是 ①Fe 2+②C 2O 2-4 ③SiO 2-3 ④IO -3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C .4Fe(OH)2+O 2+2H 2O===4Fe(OH)3 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6.小美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五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间不能发生反应。
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为( )A .复分解反应,1个B .置换反应,2个C .化合反应,3个D .分解反应,2个7.下列反应与Na 2O 2+SO 2→Na 2SO 4相比较,Na 2O 2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B .2Na 2O 2+2SO 3→2Na 2SO 4+O 2 C .2Na 2O 2+H 2SO 4→Na 2SO 4+H 2O 2 D .3Na 2O 2+Cr 2O 3→2Na 2CrO 4+Na 2O8.以KI 为碘剂的加碘食盐,由于受空气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工业生产中需添加稳定剂以减少碘的损失。
高考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习题+解析)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B、有单质产生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氧化剂在同一反应中既能够是反应物,也能够是生成物D、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确信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3、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①C ②S ③K2S ④KNO3 ⑤N2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4、下列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在水溶液中共存的是A、NH4+、Ba2+、SO42-、Cl-B、I-、H+、Na +、NO3C、Mg2+、K+、NO3-、Cl-D、Cu2+、Al3+、Br -、Na+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MnO4 →MnO2B、Cl--→Cl2C、H2S →SO2D、Fe2+ →Fe6、硫化亚铁能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方程式配平正确的是A、2FeS+6H2SO4=Fe2(SO4)3+3SO2+2S+6H2OB、4FeS+18H2SO4=2Fe2(SO4)3+9SO2+7S+18H2OC、6FeS+16H2SO4=3Fe2(SO4)3+6SO2+7S+16H2OD、8FeS+18H2SO4=4Fe2(SO4)3+3SO2+11S+18H2O7、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Cu2S+2Cu2O→6Cu+SO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2O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68、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明白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①G→Q+NaCl ②Q+H2O→X+H2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QGZYXB、GYQZXC、GYZQXD、ZX GYQ9、(05年高考题江苏卷)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21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鲁科专用课时集训:第二章 第5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 含解析

第5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课时集训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及关系辨析4,5,6,7氧化剂和还原剂1,2,3,8,9一、选择题1.如图是印在食品包装内常见小袋子上的部分图案,该小袋子内的物质最有可能是( A )A.铁粉B.氧化钠C.亚硫酸钠D.生石灰解析:铁粉具有还原性,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无毒,最适合作为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A符合;氧化钠、生石灰不具有还原性,B、D不符合;亚硫酸钠虽然具有还原性,但亚硫酸钠对人体有害,可损害肝、肾等器官,因此不适合用作食品添加剂、脱氧剂,C不符合。
2.下列物质应用中,利用物质氧化性的是( C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纯碱去油污C.臭氧作自来水消毒剂D.活性炭作冰箱里的去味剂解析:A项,利用SO2漂白性;B项,纯碱去油污是利用了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C项,臭氧作消毒剂,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D项,活性炭作去味剂,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3.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D )A.Cr 2→CrB.HNO3→NO2C.SiO2→SiD.CH3CH2OH→CH3CHO解析:Cr 2→Cr,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HNO3→NO2、SiO2→Si,氮元素、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均被还原,需要加还原剂才能实现;CH3CH2OH→CH3CHO是被氧化的过程,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4.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C )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解析: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会生成 Fe(OH)2白色沉淀, Fe(OH)2被氧化为Fe(OH)3,反应过程中出现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项,由于氯水显酸性,先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后由于HClO具有氧化性,使红色溶液迅速褪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 项,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发生沉淀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l+S2-Ag 2S+2Cl-,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项,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的反应为3C u+8H N O3(稀)3Cu(NO3)2+2NO↑+4H2O,NO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 等。例如:
(2)常见的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 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例如:
2.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锰元素至少参加了3个氧化还原
反应,C正确;
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每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电子,若KMnO4 转化为MnCl2过程中得到的电子全部是Cl-生成Cl2所失去的电子,则气体的 物质的量最大,由2KMnO4~5Cl2可知,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应为0.25 mol,但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O2,因此最终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25 mol,D错误。
易错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不能是同种物质。( × ) (2)合成氨反应中,N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NH3只是还原产物。 (×) (3)在Na2O2与CO2反应中,生成1 mol O2时转移4 mol电子。( × ) (4)反应SO2+H2O2 === H2SO4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 )
强基础 增分策略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联系
3.从三个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项目 得氧失氧 化合价 变化 电子转移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来自氧化还原反应有物质得氧、失氧的反 物质得氧的反应 物质失氧的反应
应
元素化合价升高 元素化合价降低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
的反应
的反应
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八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含解析)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2020·亳州模拟)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O2在上述反应中只作氧化剂B.氧化产物只有Na2FeO4C.Na2FeO4处理水时,既能杀菌,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8 mol电子发生转移【解析】选C。
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6、氧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0和-2,所以硫酸亚铁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错误;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Na2FeO4和O2,B项错误;Na2FeO4处理水时,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6价的铁被还原生成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C项正确;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Fe,由+2价→+6价,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还有氧元素,由-1价→0价,则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2 mol×4+1mol×2=10 mol电子转移,D项错误。
2.(2020·蚌埠模拟) 酸性KMnO4溶液和CuS混合时,发生的反应如下:Mn+CuS+H+Cu2++SO2↑+Mn2++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B.Mn2+的还原性强于CuS的还原性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D.若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解析】选C。
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没变,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到+4,只有硫元素被氧化,A项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uS> Mn2+,B项错误;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CuS,设KMnO4为x mol, CuS为y mol,根据电子守恒:x×(7-2)=y×[4-(-2)],x∶y=6∶5,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C正确;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0.1 mo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KMnO4的量为0.1×=0.12 mol,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由+7降低为+2,故转移电子为0.12 mol×(7-2)=0.6 mol,D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3 氧化还原反应 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3 氧化还原反应鲁科版一、选择题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CO+H2O高温CO2+H2B.3NO2+H2O2HNO3+NO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解析解题时抓住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这一基本点,H2O作氧化剂只能是H元素化合价降低,B中N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C中Na2O2中O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D中氧化剂为F2。
答案 A2.泰国洪水过后,为预防细菌滋生,居民多用“84”消毒液消毒。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B.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1 mol电子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O2、SO2相同D.“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盐酸)共同使用解析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其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A项正确;Cl2+NaOH===NaCl +NaClO+H2O,1 mol Cl2反应转移1 mol电子,B项正确;NaClO、Na2O2的漂白性均为氧化型,SO2为化合型漂白,C项错误;“84”消毒液中NaClO与盐酸混合,发生化学反应:ClO-+Cl-+2H+===Cl2↑+H2O,故D项正确。
答案 C3.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解析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置换反应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4.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D.O2、SO2、H2O解析元素具有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具有最低化合价时只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F无正价,故只具有氧化性;K没有负化合价,只具有还原性;HCl 中H +具有氧化性,Cl -具有还原性。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周第2天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天天练(含解析)鲁科版

第2天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概念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2)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外因(即反应条件,诸如反应物的浓度、温度、酸碱性环境等)。
(×)(3)强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5)一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氧化剂,则一定有另一种物质作还原剂。
(×)(6)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7)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8)Fe比Cu还原性强,所以Cu2+比Fe3+氧化性强。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各组物质均可用作氧化剂的是( )A.F-、I-、S2-B.Fe3+、MnO-4、NO-3C.ClO-4、Mg D.Cl2、Fe3+、Al解析:F-、I-、S2-只能作还原剂,A项错误;Mg只能作还原剂,C项错误;Al只能作还原剂,D项错误。
答案: B2.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D.NaClO3、NaClO4解析: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变为+5和-1,符合邻位转化规律。
既然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则氯元素的化合价应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选项A中均降低,选项D化合价均升高;选项B、C与题意相符,但选项C中NaClO不是最终产物。
答案: B3.已知: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CO+H2O高温CO2+H2B.3NO2+H2O2HNO3+NO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解析解题时抓住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这一基本点,H2O作氧化剂只能是H元素化合价降低,B中N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C中Na2O2中O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D中氧化剂为F2。
答案 A2.泰国洪水过后,为预防细菌滋生,居民多用“84”消毒液消毒。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B.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1 mol电子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O2、SO2相同D.“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盐酸)共同使用解析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其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A项正确;Cl2+NaOH===NaCl +NaClO+H2O,1 mol Cl2反应转移1 mol电子,B项正确;NaClO、Na2O2的漂白性均为氧化型,SO2为化合型漂白,C项错误;“84”消毒液中NaClO与盐酸混合,发生化学反应:ClO-+Cl-+2H+===Cl2↑+H2O,故D项正确。
答案 C3.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解析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置换反应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4.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F 2、K 、HClB .Cl 2、Al 、H 2C .NO 2、Na 、Br 2D .O 2、SO 2、H 2O解析 元素具有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具有最低化合价时只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 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F 无正价,故只具有氧化性;K 没有负化合价,只具有 还原性;HCl 中H +具有氧化性,Cl -具有还原性。
答案 A5.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
其反应原理为:C 3N 3(OH)3△ 3HNCO;8HNCO+6NO 2 △ 7N 2+8CO 2+4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3N 3(OH)3与HNCO 为同一物质B.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 mol NO 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D.反应中NO 2是还原剂答案 C6.亚氨基锂(Li 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 2NH +H 2===LiNH 2+Li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Li 2NH 中N 的化合价是-1B .该反应中H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Li +和H -的离子半径相等D .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解析 首先明确Li 在化合物中一定是+1价,确定反应Li 2NH +H 2===LiNH 2+LiH 是一 歧化反应,H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次对照选项做出判断。
答案 B7.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
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2Sb 2S 3+3O 2+6Fe=====高温Sb 4O 6+6FeS ①Sb 4O 6+6C=====高温4Sb +6CO ↑②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 2S 3、Sb 4O 6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每生成4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解析在①中Sb、S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Sb2S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②中碳是还原剂,其还原性强于Sb;生成4 mol Sb时①中的还原剂是6 mol Fe,②中还原剂是6 mol C,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1,故B项正确。
答案 B8.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解析A项,Li2NH中N的化合价是-3。
B项,该反应中H2一部分生成LiNH2,一部分生成LiH,故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正确。
C项,Li+离子半径小于H-离子半径。
D 项,钢瓶储氢是物理变化,二者原理不同。
答案 B二、非选择题9.小明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装置图如下:(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NO2的氧化性;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回答)。
(3)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证明NO2的氧化性?(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利用Cu与浓HNO3的反应制取NO2,再利用NO2与水的反应制NO;分别在不同的装置中检验它们的性质,在小明的实验设计中乙装置不能区分NO2和HNO3是谁氧化了Na2S,故应在无水的环境中检验NO2的氧化性。
答案(1)Cu+4H++2NO-3===Cu2++2NO2↑+2H2O溶液变浑浊有红棕色气体生成(2)3NO2+H2O===2HNO3+NO,制取NO,并用排水法收集NO(3)NO2和水反应生成的HNO3是一种氧化性酸,可将Na2S氧化,使溶液变浑浊可将干燥的NO2与干燥的H2S气体混合,若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即可证明NO2的氧化性10.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PbO2、PbSO4(难溶盐)、Pb(MnO4)2(强电解质)、H2O、X(水溶液呈无色)和H2SO4,已知X是一种盐,且0.1 mol X在该反应中失去3.01×1023个电子。
(1)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有9.8 g H2SO4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3)如果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①请你画出该原电池的装置图,并注明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名称。
②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0.1 mol X在该反应中失去3.01×1023个电子知,X在该反应中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5,分析已知的五种物质只有高锰酸铅中含锰元素,根据元素守恒知,X 必含锰元素,由高锰酸铅中锰元素为+7价推知X为硫酸锰(溶液呈无色),由于硫酸锰在该反应中+2价锰离子失电子转化成MnO-4,另一种物质必做氧化剂,分析各物质中的元素化合价知氧化剂为二氧化铅,还原剂为硫酸锰,还原产物为硫酸铅,高锰酸铅为氧化产物,根据电子守恒配平:5PbO2+2MnSO4―→Pb(MnO4)2+4PbSO4,根据SO2-4守恒知硫酸是反应物,水是产物,这样就能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2)由以上知,2 mol H2S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10 mol。
(3)理论上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二氧化铅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惰性电极石墨为负极,+2价锰离子在负极区发生氧化反应,装置图见答案。
正极反应:5PbO2+10e-+20H++4SO2-4===Pb2++4PbSO4+10H2O;负极反应:2Mn2+-10e-+8H2O===2MnO-4+16H+,将正极和负极反应式加合可得第(1)小题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答案(1)5PbO2+2MnSO4+2H2SO4===Pb(MnO4)2+4PbSO4+2H2O(2)0.5 mol(3)①如图所示②5PbO2+10e-+20H++4SO2-4===Pb2++4PbSO4+10H2O11.“绿色试剂”双氧水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如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KC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 A+NH3↑。
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2)在标准状况下有0.448 L氨气生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3)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
(4)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守恒原则可知,A的化学式为KHCO3。
(2)H2O2中O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变为-2价,每生成1 mol NH3,转移2 mol电子,标准状况下0.448 L NH3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转移的电子数为2.40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