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的作用汇总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细节描写是作文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能为叙事提供生动的场景和形象,增强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在作文创作中,适当运用细节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感人。
下面我将就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增添情感共鸣细节描写可以通过呈现人物、环境、事件的细腻、真实的情节,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情感。
例如,在描写夏日的一天时,通过描写烈日下人们汗水淋漓、衣衫湿透,表达了夏季的炎热酷暑;或者描写父亲送别儿女时的柔情脉脉,给读者带来家庭温暖的感受。
这些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具感触性,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二、产生视觉冲击细节描写可以通过刻画景物、人物形貌、动作细节等更加具体的方式,让读者产生视觉冲击。
例如,描写秋天树叶的颜色渐变,有的呈现出金黄色,有的逐渐变为淡绿,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秋天的变化;或者描写雨后小草上落滴的水珠,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感觉。
这些具体而细致的描写,让读者对文章中的事物能够形象地构建起来,获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丰富文学形象细节描写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环境等更加鲜活、生动,从而丰富了文学形象。
例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其特点、性格和情感,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饱满。
通过描写人物的衣着、神情、语言,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
这些具体细致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人物产生更深的代入感。
四、凸显主题意义细节描写可以通过对事件、事物的细腻描绘,突出主题和表达作者的观点。
例如,在讲述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时,可以通过描写其经历的细节,如努力学习、突破困境,从而凸显出坚持和奋斗的主题;或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山水的变化,春天的花开,来传达作者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些细节描写将主题与具体细节相结合,使主题思想更加突出。
五、提高文章质量细节描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写作技巧,它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具体,提高文章的质量。
通过细节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细节描写的实用性

细节描写的实用性1. 提升情感表达细节描写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情感。
通过具体的细节,读者能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增强情感共鸣。
例如,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一个人物的表情、语气、行为举止等细节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
这样的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2. 刻画人物形象细节描写还可以用来刻画人物形象。
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细节,读者可以形成对人物的直观印象,并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作者可以描述一个人物的衣着整洁、言辞谦和,从而展示其绅士风度和优雅气质。
这样的描写能够使人物栩栩如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
3. 展示环境背景细节描写还能够用来展示作品中的环境背景。
通过描绘周围的风景、气氛、气味等细节,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想象出故事发生的场景和背景。
例如,作者可以描写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花草鲜艳、鸟语花香,从而营造出一个温暖宜人的环境。
这样的描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增强作品真实感细节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通过准确地描写事物的细节,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想象出作品中所描述的人物、环境等。
例如,作者可以描绘一个古老房屋的褪色墙壁、破旧家具,从而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风化和故事的历史。
这样的描写能够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层次感和真实性。
结论细节描写的实用性无可置疑。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作品可以更生动地表达情感、刻画人物、展示环境等,从而吸引读者并使其身临其境。
作为写作者,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

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细节描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文艺的词儿,但其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想象一下,你坐在一个热闹的咖啡馆,四周的人声鼎沸,咖啡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服务员手中的托盘上,五颜六色的蛋糕就像小孩的玩具,样子好看得让人忍不住想多拍几张照片。
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让人身临其境,还能唤起我们的情感,让人觉得“哇,这地方真不错!”那么,细节描写到底有什么用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让故事更加生动1.1 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细节描写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让故事变得生动鲜活。
你看啊,光说“今天下雨了”,那真是没什么意思,谁听了都会打哈欠。
但是如果你描述一下“窗外的大雨像小孩子发脾气一样,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窗户,水珠在玻璃上滑来滑去”,哎哟,立刻就不一样了,读者的脑海中能想象出那个场景,心里也会有种共鸣,仿佛自己正躲在窗后,听着雨声,心里默默祈祷不要被淋湿。
1.2 增强情感共鸣细节描写还能让人物的情感更加立体。
当你看到一个角色在悲伤时,如果光用文字说他“很难过”,那种感觉就像是吃了块没调味的豆腐,乏味无比。
可是如果你这样写:“他低下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嘴唇微微颤抖,仿佛随时要崩溃”,哎,这时候,读者不禁心里一紧,仿佛感受到了他的痛苦。
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甚至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流泪。
2. 丰富故事的层次2.1 创造背景氛围细节描写还可以丰富故事的层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
比如说,讲到一个古老的城堡,如果你只说“城堡很大”,那这城堡就是个空洞的外壳。
但是如果你补充说“这个城堡墙壁上爬满了青苔,阴暗的角落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哇,这样一来,读者瞬间能感受到那种古老与神秘,仿佛自己也走进了故事里,想要探索每一个角落。
2.2 增强人物个性通过细节描写,我们还能更好地展现人物个性。
想想一个粗犷的大汉,光说他“很强壮”,谁都会觉得没啥意思。
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
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
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
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
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
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
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细节描写作用

细节描写作用
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
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
细节要真实。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真实的细节,是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的前提条件。
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必须建立在细节真实的基础上。
作文辅导之细节描写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
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神态、一句话语、一个物件等,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情感。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1. 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品质和内心世界。
2. 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 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4. 营造氛围,烘托主题。
三、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1. 观察入微仔细观察描写对象,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但又能体现特点的细节。
2. 精选细节并非所有观察到的细节都要写进作文,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典型细节。
3. 巧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对细节进行描绘,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4. 多种感官结合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和描写细节。
5. 精雕细琢用词选用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增强细节描写的感染力。
例如:“她的手在颤抖,那微微发颤的手指就像寒风中瑟缩的树枝。
”(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她的紧张)
“风呼呼地刮着,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恐惧。
”(拟人手法,赋予树叶人的情感)
四、细节描写的注意事项
1. 要服务于主题和人物,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2. 适度描写,避免过于繁琐,导致文章拖沓。
3. 保持真实可信,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特点。
细节描写技巧运用的作用

细节描写技巧运用的作用细节描写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故事或场景中的细微之处。
细节描写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描绘出人物的外貌特征、情感状态、行为举止以及环境的变化等等。
细节描写不仅可以丰富故事的情节和背景,还可以增加作品的可信度和真实感,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以下是细节描写技巧的几个运用及其作用。
1.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细节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通过描写一个人的颜色、身材、面部表情、眼神等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知到这个人物的形象。
而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和习惯,可以更好地展现这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比如温柔、勇敢、固执、机智等等。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和个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营造场景氛围和环境:细节描写可以通过描绘环境的细微变化和细节,来营造出不同的场景氛围。
例如,通过描写大雨滂沱、寒风凛冽、阳光明媚等细节,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不同的天气状况,从而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此外,通过描写城市的拥挤、嘈杂、繁华以及自然环境的宁静、美丽、荒凉等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沉浸在故事的环境之中,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3.传递情感和感受:细节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和行为来传递人物的情感和感受。
例如,描写一个人的眼神流露出的忧伤、喜悦、愤怒、幸福等情感,可以让读者对人物的内心感受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同样,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面部表情等细节,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紧张、兴奋、害怕等情绪。
细节描写在传递情感和感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让读者更加贴近人物,与之共情。
4.丰富故事情节和细节:细节描写可以在故事情节中插入一些细小的细节和情节,以丰富故事的发展和内容。
通过描述人物的举止、想法和周围事物的变化等细节,可以为故事增加丰富的细节,使故事更加立体和生动。
通过细节描写,可以在故事中加入对话、动作和心理的描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以及事件的进展和结果。
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在文学创作中,细节描写是一种常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小说或散文的情节、人物和环境。
细节描写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精心的观察和描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内容。
它能够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感,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增强情节的真实感通过细节描写,作家能够创造出一个真实而有力的故事世界。
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才能够准确地感受到情节中所发生的事情和人物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一部关于战争的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战场上的炮火轰鸣、士兵们的呐喊声以及血肉横飞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
细节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背景和发展,使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和内心活动等细节,读者可以逐渐了解并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个性特点。
例如,通过描写一个人温文尔雅的外表、温和亲切的笑容,以及他习惯性拿着一本经典名著的场景,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温柔善良和对知识的追求。
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使读者对其产生共鸣和保持长久的记忆。
营造生动的环境氛围细节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品的环境氛围,使其更加生动。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可以帮助读者进入故事所发生的场景,感受其中的细微差别和气氛变化。
例如,通过描写一个被阳光照耀的花园,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鸟儿的欢快歌唱,读者可以感受到花园中的宁静与美丽。
细节描写可以使环境更加真实可感,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强化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细节描写还可以帮助作家强化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细节,作家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一个描述爱情的故事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两个人物之间的眼神交流、轻柔的触碰和温馨的氛围,表达出爱情的美好和深沉。
细节描写可以使作品既具体又富有感染力,更好地传递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描写我们知道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
我们学生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
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丝毫不见任何感染力。
所以老师感到学生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一个制约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互相关联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或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细节方面很明确的)状态作描绘和摹写。
简言之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细腻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细节描写的类型一、人物细节描写类型①语言细节描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老妪回忆先母事: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一个回顾的语言细节描写,其情其景历历在目,无怪“(妪)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读者在此感受的是温暖的情义,自然会为之动容。
②行动细节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
”(鲁迅《药》)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抢”“扯”“塞”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动作的粗鲁、凶狠。
“抓”“捏”等动词反映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贪婪、惯于敲诈的嘴脸。
③神态细节描写:如《孔乙己》中的一段神态描写: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不幸这隐痛又被别人给戳到,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的刻画出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二、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
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
”这个行为环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当人们读到这一环节细节描写时,谁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谁不会对他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谁不会进一步深思国民的劣根性?三、环境中的细小物体一篇小说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仓房里堆放着犁粑锄头一类的农具,齐齐整整倚在土墙上,就像一排人的形状。
那股铁锈味就是从它们身上散出来的。
这是我家的仓房,一个幽暗的深不可测的空间。
老奶奶的纺车依旧吊在半空中,轱辘与叶片四周结起了细细的蛛网。
演义把那架纺车看成一只巨大的蜘蛛,蜘蛛永恒地俯瞰着人的头顶。
随着窗户纸上的阳光渐渐淡薄,一切杂物农具都黯淡下去,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你看上去就像一排人的形状。
天快黑了。
演义的饥饿感再次袭来他朝门边跑去,拼命把木扉门推推推,他听见两把大锁撞击了一下,门被爹锁得死死的,推不开。
“放我出去。
我不偷馍馍吃了!”这段文字设定了一个环境空间,那就是深不可测的仓房,在这个环境空间里作者没有平均运用笔力,而是抓住了细小的物件:奶奶的纺车。
为什么单单去写纺车这个存在呢?从行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为了映衬主人公演义内心的焦灼和他庞大的无助感。
细节描写的技巧既然细节描写非常重要,那么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展开。
①修辞方法: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也常常采用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作家采用较多的是夸张、比喻和反复等。
这种修辞手法体现的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如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
比喻生动形象,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闹剧一样,令人痛心悲愤。
而且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也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②标点符号: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
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
共有六句,其中却有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这样两处:(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2)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
第一句写闰土的变化,一声“老爷!”破坏了他们往日素朴的友谊,在他们情感交流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一个省略号,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
第二句分明是写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省略号显示了他的声音低微,又断断续续,有说不出道不明的苦。
而这苦正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把他折磨成一个“木偶人”,使他走向麻木迟钝的深渊。
这省略号里,浸透了闰土的血泪,包含了无数的人生辛酸悲凉。
③词语选用:文学大师福楼拜教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这样说:“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
你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找准这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止。
你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似是而非的语句去敷衍。
”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是每个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
而细节描写往往采用的词语多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描摹情形状态的形容词。
孙犁《荷花淀》里写到:听说丈夫要到队上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个。
作者用“震动”、“吮”两个动词,准确、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队去的消息之后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一个关心丈夫,体贴丈夫,但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思想进步的青年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④运用道具:我们不会忘记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小说四次描写了军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而精心设计的“道具”。
小说开头“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新的军大衣显然体现出他上台不久,而这着装无疑成为他借以炫耀和吓人的工具。
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
”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
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
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
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走狗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细节需要的注意问题1、选用典型细节典型细节要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深刻反映主题。
2、细致观察事物细节描写用于写人时,要把握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尽相同,所以说话、做事都会有不同的方式。
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积累。
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3、服从中心需要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
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4、要体现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
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所进行的动作描写,攀、缩、倾等动词突出了父亲虽然承受着家庭的变故和自己歇业的双重心理负担,但还是给予我了无私的爱,这种爱入微深沉,读来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
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小环节,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是情节中的一粒粒闪亮的珍珠,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就不会光鲜起来。
细节描写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是叙事不具体,描写不充分,内容空洞,不能具体形象地写人、写事、写景,不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让人看了乏味。
究其原因,说到底是不细致观察生活的问题,对要描述的人和事缺少真切的印象,缺少切身的感受。
但对要描写的人和事有了真切的印象和感受,作文时又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需要学生学会细节描写。
二、运用描写的前后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A: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这种害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
啊!晚上看家,太害怕了。
B:爸妈上街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
当我看到行人从窗外走过的黑影,或是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我便以为小偷来了,吓得说不出话来。
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喊叫,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家的电视机。
我不敢捉小偷,所以冲进卧室里,锁起了房门,躲在被窝里,捂着头,哆哆嗦嗦的一直祈祷:爸、妈,赶快回来吧!小结:三、运用教材的典型实例和学生的习作明确描写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景物描写:妈妈一面仔细地照顾着爸爸,一面费尽周折为他找药方,抓药,回家常常是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但在爸爸面前她又快活得像个孩子,每天傍晚都拉着爸爸到河边散步。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把粼粼的水面涂上一层最平静、最温柔的金色。
爸爸妈妈像恋爱时那样牵手、微笑。
他们的足迹一直延伸到远方,没有尽头。
语言描写:好了初四的生活很紧张,时间的步伐也飞快,就连打个哈欠也要预定时间。
拖着脑袋走进卫生间,看着镜子扮个鬼脸,甚是苦不堪言。
姥姥开门又进来,大喊三声:“快!快!快!”要迟到了还发呆!与之相伴的还有旋律激昂的交响曲。
“啊!我还没刷牙呢!”“水已经给你接好了!”“啊!我还没洗脸呢!”“热水已经给你倒上了!”“啊!我还没吃饭呢!”“牛奶面包已经准备了!”“啊!我还没垫鞋垫呢!”“已经给你垫好了!”“啊!我书包还没收拾呢!”“已经给你装好了”“啊!来不及了!”“别磨蹭了,快走吧!哎,把帽子戴好了,过道时要小心”。
动作描写:(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