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的好处
语文写作文细节描写的好处

语文写作文细节描写的好处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
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的性格。
比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存有一处细节就是:竺可桢每天早晨一下班就把那两支放到铜套子里的钢笔式温度计,领到院子里滑下来,然后搞早操。
略过早操又把温度计领到屋里,记录当天的气温。
这支温度计,他经常挂在外衣右边的小口袋里,长久的插来插去,小口袋盖布总是先弄断了。
这样,搞衣服时,他爱人就恳请成衣工人多搞一块小口袋盖布,短诗伸缩式。
这不起眼的一小块口袋盖布却反映出这位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勤奋的可贵精神。
又如,周立波的《分马》之中,作者对老孙头的刻画也有这么一个细节描写:他狠很地摔起至木棒,棒子落在半空,却仍在地上。
作者用细致入微的动作细节,刻画出老孙头对马又快乐又怨的心理活动。
并使人物的性格真实而独特。
这样的细节描绘,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道就是比比皆是。
谁能够忘掉阿q服毒自杀前画圈的细节;谁不回忆起朱自清的父亲爬到月台时的背影?至于《变色龙》中奥楚辇洛夫孕妈咪“道具”——军大衣的动作,坚信谁都会记忆犹新。
这些细节描绘都给人遗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
刻画人物有赖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这些常规的手法,但如果在此基础上,重蹈覆辙细致入微的细节,就可以并使作品锦上添花,并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注重、更典型。
二、展示故事情节。
话剧《陈毅市长》中,一已经开始了解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及了墙上那显眼的字条:闲聊严禁少于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
这个细节的发生为下文剧情的发展种下了伏笔。
已经开始陈毅市长好不容易“头球”,又受“三分钟”的管制,而后陈毅市长使用激将法逼使齐仰之“破例”,存有“三分钟”而至后来的“秉烛夜谈,三天三夜”。
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

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细节描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文艺的词儿,但其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想象一下,你坐在一个热闹的咖啡馆,四周的人声鼎沸,咖啡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服务员手中的托盘上,五颜六色的蛋糕就像小孩的玩具,样子好看得让人忍不住想多拍几张照片。
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让人身临其境,还能唤起我们的情感,让人觉得“哇,这地方真不错!”那么,细节描写到底有什么用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让故事更加生动1.1 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细节描写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让故事变得生动鲜活。
你看啊,光说“今天下雨了”,那真是没什么意思,谁听了都会打哈欠。
但是如果你描述一下“窗外的大雨像小孩子发脾气一样,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窗户,水珠在玻璃上滑来滑去”,哎哟,立刻就不一样了,读者的脑海中能想象出那个场景,心里也会有种共鸣,仿佛自己正躲在窗后,听着雨声,心里默默祈祷不要被淋湿。
1.2 增强情感共鸣细节描写还能让人物的情感更加立体。
当你看到一个角色在悲伤时,如果光用文字说他“很难过”,那种感觉就像是吃了块没调味的豆腐,乏味无比。
可是如果你这样写:“他低下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嘴唇微微颤抖,仿佛随时要崩溃”,哎,这时候,读者不禁心里一紧,仿佛感受到了他的痛苦。
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甚至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流泪。
2. 丰富故事的层次2.1 创造背景氛围细节描写还可以丰富故事的层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
比如说,讲到一个古老的城堡,如果你只说“城堡很大”,那这城堡就是个空洞的外壳。
但是如果你补充说“这个城堡墙壁上爬满了青苔,阴暗的角落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哇,这样一来,读者瞬间能感受到那种古老与神秘,仿佛自己也走进了故事里,想要探索每一个角落。
2.2 增强人物个性通过细节描写,我们还能更好地展现人物个性。
想想一个粗犷的大汉,光说他“很强壮”,谁都会觉得没啥意思。
作文——细节描写(含示例)

作文——细节描写细节决定成败中学生写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做不到具体生动。
有的同学写的故事框架很好,却很难打动人,难以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细节,缺少真实细腻、饱含真情的细节描写。
细细揣摩大师的名篇,能够感动我们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细节,而并非每一个部分。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好处)1.用细节激活读者情感生活中感人的情景往往是朴素的,生动的,我们在记叙描写时要做到真实自然,原原本本地再现出自己被感动的地方,就同样能感动别人,这也是好文章能让我们感动的秘密之一。
平凡的动作,平凡的情景,经过大师之手就变得不同凡响,感人至深了。
其实,大师们并不拥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只要我们努力,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也能够练成金手指。
2.用细节传达人物神韵小说中许多虚构的人物,却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对他们成功的塑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富有个性的细节。
3.用细节彰显文章主旨——通过细节来表现主题。
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点,譬如:每个学生都遇到被人作为榜样,或父母整日以别人作榜样激励自己的情况,但很少想到把它写到自己的作文中,在2004年大兴区中考满分作文中,就有一个小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以此为切入点写了一篇《叔叔阿姨需要我》,写了自己因为有很多人等待我做榜样而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写得简洁流畅,以选材角度新颖而广受好评。
(三)细节描写之人物描写(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今日重点——细节描写之肖像描写一、感知肖像描写【孙悟空】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
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是文章的生命。
一篇文章,尤其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有出色的细节描写,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就觉得真实可信;反之,文章情节再曲折,思想主题再深刻,也只能是干巴巴的,让读者觉得味同嚼蜡,缺乏感染力。
可见,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下面就介绍细节描写的几种作用。
一、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范进中举》一文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就有力地刻画了胡屠户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待他清醒后,在回家的路上,“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
这里“低着头”的细节描写,不但表现了胡屠户心灵的卑劣,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范进敬畏的真诚。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影响着封建社会的所有人。
一路上替女婿扯了几十回衣服的细节描写,生动画出了胡屠户善于讨好,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也与前面胡屠户奚落、鄙视范进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这个封建市侩小人的丑恶灵魂。
文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文章末尾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细节描写。
当范进把六两多银子递给胡屠户,“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胡屠户非常贪财,但又不能不推让一下,他贪婪而又虚伪,显得非常可笑。
这些细节描写都明显地体现了他的内心活动,屠户见财心喜,“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他假意推让,又生怕弄假成真,生怕已经到手的银子又失去了,所以他推时仍攥着拳头,而且动作那么不爽快,是慢吞吞地“拿过来”,可见他口是心非。
一听范进真心相送,他就再不客气,动作又是那么快,“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这些细节描写,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使其性格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
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麦琪的礼物》一文中,作者对德拉和杰姆这对贫穷的小夫妻家中两扇窗户中间的“一面壁镜”的细节描写,就起到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细节描写作用

【细节描写作用】一、细节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1、从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从动作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出人物形象的心理。
3、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精神状态。
4、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及命运5、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6、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特征二、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三、细节描写可以表现生活环境。
总之,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细节描写分类:服饰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插叙的作用】一是,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
二是,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三是,加上插叙,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xx句在全诗中什么作用】(内容、结构、手法)①内容:从句意入手,用简洁的句子交代句意。
②手法:分析句子的手法,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③结构:分析句子在整首诗中的作用,如果是律诗,首联作用一般为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烘托氛围;颔联作用一般为承上启下;尾联作用一般为总结全诗,点明主旨。
最主要结合诗句对全诗分析。
【分析主人公情感变化】主要是分析文中作者的行文思路,行文思路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词。
如果没有关键词,也可以通过作者描写的景物,角度来分析。
细节描写及细节描写的片段

细节描写及细节描写的片段、作文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
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
细节要真实。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的前提条件。
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必须建立在细节真实的基础上。
离开了真实的细节描写,就会失去感人的艺术力量。
细节还要新颖独特、有生命力。
二、细节描写的分类与片段描写1、场景细节描写例如:(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都德《最后一课》)(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以上句(1)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
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
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句(2)和句(3)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句(2)较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
句(3)较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2、服饰细节描写例如:(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2)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照片里的故事细节描写做批注

照片里的故事细节描写做批注照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记录我们美好时光的重要工具。
然而,除了直接呈现的主角和背景,照片里往往藏着一些故事细节。
这些细节可能是表情、动作、环境、光影等,都能深化我们对照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对于一张照片,透过细节描写进行批注,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把握照片所述的故事。
首先,面对一张照片,我们可以通过细节描写去详细描述人物表情变化。
例如,在一张照片中,我们看到一位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坐在餐桌前准备享受美味的晚餐。
如果我们以小男孩的视角来描写照片,我们可以表现出他的细节变化,比如他可能在摆弄餐具,眼神开始闪烁,脸上渐渐泛出一丝微笑等。
这些细节反映出孩子内心的情感变化,也具有情感共鸣的效果。
其次,我们也可以透过细节描写来展现照片的环境和背景。
比如,在一张照片中,我们看到一位女性在一座大城市的街道上匆匆赶路。
若我们将细节注重在周边环境中,就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街道上的喧嚣气息,感受到摩肩接踵的人流和迎面而来的寒风。
这种细节描写的好处在于让读者的感官更贴近照片,能够真正的感受到照片所蕴含的氛围和情感。
此外,光影也是照片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同的光线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而利用细节描写来描述光线变化,能够让读者更为贴近画面,更好地理解照片中所描述的内容。
比如,在一张照片中,我们看到一只鸟儿在树枝上自由地飞翔,如果我们用一些形容词如“轻松”、“鲜亮”来形容照片的色调和自然光线,会让读者深入感受到画面所表达的自由和轻盈。
同样,如果在照片中利用强烈的钨丝灯光打出剪影效果,能够使画面更加鲜明有力,符合毫无瑕疵和自信的主题。
最后,通过对照片故事细节的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度地挖掘照片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
实际上,每一张照片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思考和启发。
而加入细节描写,不仅更好地呈现出照片中的情感和内涵,更重要的是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造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照片的意义。
总之,照片中的故事细节描写,能够增强照片的魅力,让我们从图像中感受到不同的细节和情感变化。
细节描写和方法总结

细节描写和方法总结1.在描写人物时可以从头到脚进行逐步描写,包括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等细节2.细节描写可以通过对环境、气氛、情感等方面进行刻画,增加作品的情感厚度3.描写细节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采4.在描写情节过程中,可以通过细致描绘人物的内心矛盾、犹豫等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5.通过对衣服、配饰、举止等方面的描写,为人物塑造独特的形象特点6.描写天气、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细节,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沉浸感7.描写风景、建筑等细节,可以为场景描绘丰富的背景信息8.通过描写人物的身体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可以增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9.在叙述事件时,可以运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式来展现细节10.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时,可以通过语气、语言风格等细节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11.通过描写环境气氛,如潮湿的空气、蔓延的恐惧氛围等细节,可以烘托出作品的氛围12.结合人物的思想、行为、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对人物进行多角度的刻画13.使用细节描写可以让作品更有层次感,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14.通过窥探人物的细微情感、内心矛盾等细节,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15.在描写行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细节来展示人物的特点16.运用适当的细节描写,可以使情节更加丰富多彩,吸引读者的关注17.一个细节的描写往往可以延伸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作品的深度18.细节描写要贴合作品整体氛围和主题,有助于传达作者的意图19.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时,可以通过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复杂性和独特性20.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21.细节描写是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言行举止、环境氛围等,让读者更加真实感受到故事情节。
22.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23.细节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视觉感受,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情节。
24.细节描写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更容易被作品吸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人物在细节中“立”起来
江汉油田实验初级中学付正宇
【选点说明】
有人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
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
的重要手段。
”运用细节描写写人,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可以突
出人物性格,抒发自己的真情,有效地突出中心。
可反观初中生的作文,细节描写严重缺乏,造成许多学生写人不生动、不丰满,而写人记事又是我们初中语文作文训练的重点,因此引领学生重视细节描写,感受细节描写并且尝试细
节写作是至关重要的。
【策略说明】
1、以趣激学
本节课以视频小品片段导入,旨在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通过抓人物的肖
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征来体会什么是细节以及细节对塑造人物的重要作
用。
2、从经典佳作中悟方法
经典名篇是我们写作的典范,在“悟细节”这一环节中,我通过《背影》中父亲的动作描写、《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语言描写以及通讯报道中对杨善洲的
肖像描写,让学生品悟出:我们可以从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
致地刻画,从而使人物“立”起来。
3、以生为本,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活动
在评改环节,开展小组内互评、师生共评共改的方式,让学生在共同评改
的交流中感受如何用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提高写作水平,让不同写作水平的
学生都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从而爱上写作。
4、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在“写”这一环节,我从生活中找了两幅具有感人细节的图片,旨在引导学
生多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才是我们写作的真正源泉。
【过程设想】
一、引细节
谈话:同学们喜欢赵本山的小品吗?
播放小品《说事儿》片段。
问题引导:视频中大叔、大妈性格十分鲜明,他们分别是什么性格?从哪
些地方看出他们性格不同?
(引导学生分别从衣着、语言、动作方面抓特征)
师:这些能够集中反映人物性格、使人物鲜活的肖像、语言、动作,就是细节。
(板书:细节)怎样运用细节来写人物,让笔下的人物“立”起来呢?让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悟细节
(1)我们曾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此文“平中见奇”,堪称现代散文的典范,特别是文中对父亲车站买橘时背影的一段细节描写,犹如一杯清茶,
细品起来,情思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材料1……(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
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问题引导:
①文段对父亲进行了哪个方面的细致刻画?(父亲爬月台的动作)
②②具体运用了哪些动词?(探、攀、缩、倾)
③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父亲爬月台时怎样的状态?(艰难)你能否以一
个动词为例,说明一下。
(“攀”字写出了月台的高;“缩”字点明爬时的困难;“倾”字说明他身子肥胖,爬时很费劲。
作者用词用得这么精准,得益于细致地
观察,连父亲脚、手、身子是怎么动的都观察到了)小结:文段中作者抓住了
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并将其细化,分解成许多小的动作,如“探”“攀”“缩”“倾”。
这一“探”、一“攀”、一“缩”、一“倾”突出了父爱的崇高,让父亲变得很高大。
(板书:动作)
材料2?…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
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2)这是一位隐忍的母亲,儿子双腿瘫痪后常常自暴自弃,母亲没有责骂、
没有埋怨,而是把所有的苦楚都埋在心里。
为了帮助儿子摆脱痛苦,母亲两次
提议去北海看菊花,第一次儿子拒绝了,第二次儿子终于答应了。
问题引导:
①“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可看出母亲当时什么样的心情?(急切、高兴)
为何这样急切?(想让儿子早点走出阴影,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②第二处的
语言描写母亲说着说着为什么又不说了?(害怕触及到儿子的伤痛,多么细心
的一个母亲啊)
小结:言为心声,母亲的话处处流露着母亲的细心以及对我的爱,这些语言描写也让母亲变得更加伟大!(板书:语言)
材料3:他身材不高、消瘦,一身藏青色中山装总是挂在他那消瘦的身架
上,他脸色黧黑,岁月的沧桑写满了那张瘦削的脸,一双枯枝似的手拄着拐杖,
虽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
(3)这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杨善洲,他是云南前宝山地委书
记,退休后带领群众扎根大山,植树造林。
我们来看看这一个个真实的数据。
(见课件上事迹简介)这一个个数据让我们震惊!一个暮年的老人竟然创造了
这样伟大的奇迹!
问题引导:
①这段文字主要抓住了哪个方面来刻画人物?(肖像)②具体说来,从哪
些方面来描写肖像的?
身材、脸、手:突出“瘦”(整日劳作、忘我工作,十分辛苦)衣服:总是一副中山装(勤俭)
小结:虽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为百姓造福的坚定信念、追求)
这段文字抓住了人物的瘦、习惯性的衣着、以及人物的精神状态来刻画人
物。
将一个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人民公仆形象展示在我们面前。
人物的肖像
描写要刻画特点,以形传神。
(板书肖像)
三、写细节
写好细节首先要善于观察,下面是老师从生活中搜集的一些感人的细节,
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1、观察下面两幅图画,从中选择一幅,说一说哪一个细节最打动你?
(图片一:身残志坚;图片二:姐妹情深)学生交流
2、发挥你的想象,把打动你的一个细节写下来,注意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
物的思想品质。
活动要求:①用3-5分钟的时间,运用细节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写人物②写完后小组内互评。
评定要求:对人物进行肖像、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能表现人物精神品质或内心世界,语言生动的可评为A等;
能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但描写不够细致可评为B等;
细节描写很少甚至没有运用细节描写,不能集中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可评
为C等。
③展示作文片段。
师生共同点评、修改。
四、习作训练
请从下面几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来完成,要求让人物在细节描写中“立”起来。
1、最美的瞬间 2、爱在细微处 3、这,让我感动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怎样用细节来写人物,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让我感动。
其实,生活中细节无处不在,一次温暖的搀扶,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像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像万仞高山中的一粒石子,虽然渺小,却能传神。
相信只要同学们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并能将它形诸笔墨,就可以让细节描写在你的文章中大放光彩,使你笔下的人物更丰满。
希望这节写作课能留给同学们一些启示。
板书设计:
让人物在细节中“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