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0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合集下载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内 容 提 要本章的重点是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其存在性问题;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问题。

一般均衡的概念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

所谓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将单个市场孤立起来,只考察某个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研究方法,即假定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将所有的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决定的方法。

瓦尔拉斯、阿罗和德布鲁等经济学家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认为一般均衡模型应该包括4个基本条件: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每个消费者都是产品需求者和要素供给者,他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他们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考虑中间产品,只考虑最终产品的生产和交换。

在这4个基本条件下,一般均衡是存在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只存在唯一的一组相对价格可以实现一般均衡。

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在3个假设前提上:1、经济由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构成,所有的生产均由生产部门完成,所有投入品均由消费者提供,没有中间产品。

2、经济中有H 个居民,每个居民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他在要素收入的约束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将其所有收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其偏好即效用函数为既定不变。

3、经济中有K 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他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生产各种商品以使其利润最大化,没有投资和中间产品,生产函数既定不变。

根据假设,一般均衡模型中包含三类方程: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方程(∑===Hh ih i d r i QQ 1),,2,1( )及对要素的供给方程(∑=++==Hh jh j s n r r j QQ 1),,2,1( );2、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方程(∑=++==Kk jk j d n r r j QQ 1),,2,1( )及对商品的供给方程(∑===Kk ik i s r i QQ 1),,2,1( ); 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方程:),,2,11(),,,,(21n P P P Q Q n i d i d ==以及),,2,1(),,,,(21n i P P P Q Q n i s i s ==。

员工福利待遇-第10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精品

员工福利待遇-第10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精品
Q1k = Q1k ( P1, ···, Pr ; Pr + 1, ···, Pn ) ······ Q r k = Qr k( P1, ···, Pr ; Pr + 1, ···, Pn ) ➢对各种要素的需求也是价格体系的函数: Q( r+1) k = Q(r+1) k ( P1, ···, Pr ; Pr + 1, ···, Pn ) ······ Q n k = Q n k ( P1, ···, Pr ; Pr + 1, ···, Pn )

······

Q ns = Q ns ( P1 , ···, Pn )
➢ 或者: Q i s = Q i s ( P1 , ···, Pn ) ( i = 1, ···, n )
➢要使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必须使n 种商品市场的 供给同时达到均衡:

Q1d ( P1, ···, Pn ) = Q1 s( P1 , ···, Pn )
K
式中:
Qjd
=∑Q
k =1
jk
( j = r+1, ···, n )
为第 j 种要素的市场需求
⑶市场体系的一般均衡
➢所有市场(包括全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供求同时达 到均衡。
➢将产品和要素统统看作商品,则市场上就有n种商品(r 种 产品、 n-r 种要素), n个价格。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这 n 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
市场的商品供给和要素需求
➢市场的商品供给和要素需求是所有单个厂商商品供给和 要素需求的加总,因此,每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也是整 个价格体系的函数:
Q1s = Q1s ( P1, ···, Pr ; Pr + 1, ···, Pn ) ······ Q rs = Q rs ( P1, ···, Pr ; Pr + 1, ···, Pn )

西经第10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西经第10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文件名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与帕累托最优 第三节 帕累托最优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四节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第五节 社会福利函数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刘成刚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0章 2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二、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刘成刚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0章 3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即此时所有的商品和要素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种市场 和价格的相互作用。
相对于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而言,以市场 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为前提,考察各种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 状态时价格与产量决定,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0章 25
Y
生产可能性曲线
[教材P235图10-3]
Y3
●E1
把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个点所
对应的两条等产量线的产量
Y2
● E2
水平描述在XY两产品的空 间中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Y1
● E3
0
学如逆水X行1 舟不进X则退2 刘成刚X3
X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0章 26
边际产品转换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均衡 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刘成刚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0章 32
交换最优边际条件的实现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课件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课件

17
(3)帕累托最优状态
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
义帕累托最优状态,即: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 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 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 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 种资源配置状态为怕累托最优状态。
2024/8/5
18
帕累托最优状态
2024/8/5
29
10.5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问题和假定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由生产的契约曲线可以推导出生产可能性曲线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3)产品空间的三个区域 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024/8/5
30
一、问题和假定
假定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和B,它们 在两种产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以及两个生产者 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 两种产品X和Y。
2024/8/5
9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 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 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如下:他随 意报出一组价格,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 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 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 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 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这就 是瓦尔拉斯体系达到均衡的试探过程。
202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2024/8/5
11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

第10章一五节

第10章一五节

百度文库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1•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及其这二个市场是相互影响的。

2•简化的市场经济情况;有2个要素市场,石油和煤(替代);2个产品市场,汽油和汽车(补充)。

3•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

°Q2Q I Qo Q4)原油市场(d)汽车市场=0 工(C)汽油市场Qi Q Q Q石油市场对各个市场的影响是双向的;其他市场的变化又会反馈回来,影响石油市场。

二、一般均衡存在性在市场中,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体系上,所有商品的供求都相等。

(过程略)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实际经济中回出现价格不等于均衡值,所以假定市场上有一拍卖人。

任务是寻求与确定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方法是,先给出一组价格,供求相等,成交;不等进行调整。

需求〉供给或需求<供给。

第二节经济效率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如,“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商品的供求都相等” 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如,“均衡状态是最好的状态,应该保持这种状态”本章的福利经济学就是实证经济学。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1•前提,假设社会有2人甲和乙,有二种资源配置A 和B。

对甲;A>B、A=B 和A<B乙则有A>' B、A=' B和A< B从社会的观点看A和B哪个优哪个劣?从整个社会看有9种可能的选择(P328)按社会观点重新分类(1)・A优于B包括A>B, A=' B(2)A与B无差异,A=B 和A=' B(3)A劣于B,A<B 和A=' B结论;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也有A优于B。

称为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资源的改变至少有一个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帕累托最优状态;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经济学史 上最先充分地认识到一般均衡性的重要性。 他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 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的问题
尽管瓦尔拉斯最先认识到一般均衡 问题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一般均衡存在性的 证明却是错误的。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即使确实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还有一个问 题须要解决;实际的经济体系是否会达到这个一般 均衡状态? 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即使所有市 场都达到供求一致,则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经济体 系当然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上不再变化。如果现行 价格并不等于均衡值,实际的交易可能发生在“错 误”的价格水平上。则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就 未必成立。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瓦尔拉斯假定市场 上存在一位“拍卖人”。
B
T
C ⅡA
O
X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
X
生产与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二、看不见的手原理 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 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 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 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 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更大。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得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 这一状态下,社会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消费者从 消费产品中获得最大满足,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生产 要素按各自在生产中的贡献取得报酬。按帕累托最优 标准,这种状态是社会最优的。
Y
P
Y2
e"
F
Y1
c"
O
X2
X1 P'
X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重要问题
研究是否存在一般均衡状态; 如果存在,是否具有经济效率;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一般均衡 经济效率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四节
第五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帕累托最 优的被称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first theorem of welfare economics)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任意的帕累托最优状态都可以有一套竞争价格来 实现������ 被称为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second theorem of welfare economics)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Y dY MRT lim x 0 X dX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边际转换率 (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在生产可 能性边界上,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一个单位,必
须要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总结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其效率如何,是否达到了 帕累托有效?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A B MRS XY MRS XY
回顾: 1.交换的最有条件
2.生产的最有条件
3.生产和交换的最有条件
MRS XY MRTXY
第二节
经济效率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2、一般均衡 3.实证经济学 4.规范经济学 5.帕累托标准6帕累托改进7.帕累托最优状态8.帕累托最优条件9.契约曲线10.生产可能性曲线11.效用可能性曲线12.社会福利函数 13.社会无差异曲线 14.不可能性定理二. 选择题1.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和乙不会变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2.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获得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以上均正确3.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A.不使某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4.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对甲和乙,MRTxy=MRSxy;B.对甲和乙,MRSxy=Px/Py;C.(MRSxv)甲=(MRSx Y)乙;D.上述所有条件。

5.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MRTS LK=P L/P K,B.MRTS LK=MRSxy;B.C.MRTxy=MRSxy;D.(MRTS LK)x=(MRTS LK)y。

6.在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

A.MRT XY=Px/P Y;B.A与B的MRS XY=Px/P Y;C.(MRS XY)A=(MRS XY)B;D.MRTxy=(MRS XY)A=(MRS XY )B。

7.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MRS XY MRS XY PX / P Y
C D MRTS LK MRTS LK PL / PK
MRS XY MRT XY
31

2.8 社会福利函数
◦ 社会福利函数究竟存不存在?
◦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
16


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在任何特定的群体 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 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 局。 80/20法则 努力与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 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 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
(Vilfredo Pareto,1848-1923)
三个人的社会:1,2,3 三种社会状态:a,b,c 每个人的偏好都是严格的 偏好具有传递性
结论:投票的多数原则不能形成社会偏好次序
39

孔多赛悖论(投票悖论The voting paradox)
◦ 投票悖论又称为循环的大多数,是指在集体投票时容易出现 投票结果随投票次序的不同变化,大部分甚至全部备选方案 在比较过程中都有机会轮流当选的循环现象。 ◦ 没有任何解决办法能够摆脱“投票悖论”的阴影,在从个人 偏好过渡到社会偏好时,能使社会偏好得到满足,又能代表 广泛的个人偏好这样一种排序方法,只有强制与独裁。这样 寻找合理的社会选择机制的努力就几乎陷入了困境。

1.一般均衡论 2.福利经济学
◦ ◦ ◦ ◦ ◦ ◦ ◦ ◦ ◦ 2.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2.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2.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2.7效用可能性曲线 2.8社会福利函数* 2.9惯性与均衡的多样性*
◦ 一个替代品的例子
◦ 两个相互依赖的市场:
VCD 电影票
4

1.2一般均衡过程(举例)
假设政府对每张电影票 征收1元的税收。 一般均衡分析:电影票价格上 升引起对VCD需求的上升。
5

1.2一般均衡过程(举例)
VCD价格上升提高了对电 影的需求。
反馈效应一直持续下去
6

1.2一般均衡过程(举例)
◦ 加法型社会福利函数
◦ 乘法型社会福利函数
◦ 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W= min(UA,UB)
42

2.9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2.9.2均衡的多样性
UB 加法型:W(x)= UA(x)+ UB(x)
社会强调的是所有成员的效 用总和(而非其分配) 。
无差异曲线
W1
O
UA
43

2.9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2.9.2均衡的多样性
◦ 商品必须在最小成本条件下生产,并且必须在人们愿意购买 它们的组合点上生产。
Y
MRSXY = MRTXY
B
为什么?
MRTXY
Y0
MRSXY
e
O X0 X
30


2.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看不见的手”原理
◦ 给定一些理想条件,单个家庭和厂商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最 优化行为将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11

一天,交通台的娱乐节目的最后,主持人给听众留下 一个没有答案故事,要求听众解答。故事说的是一个 帅小伙开车到某偏僻的地方,(这个地方出租车很少 )遇上了想搭车人,一位是救过他命的医生(医生会 开车);一位是一位漂亮的姑娘;还有一个人背着一 个病人急需去医院看病。他的车只能座四个人,主持 人留下问题是:这个帅小伙他如何作才能使几方面都 满意呢?
13

2.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 帕累托标准
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优于另一种,而没有人认 为其劣于另一种,则从全社会来看该种状态也较优。
14

2.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 帕累托改进 Pareto improvement
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 其他人的状况变坏。
17
18

19

2.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引入无差异曲线
20

2.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交换可以提高效率直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YA A B MRSxy MRS xy = C OB
交 换 的 埃 齐 沃 思 盒 状 图
XB
交换的契约线 contract curve
UA3 UA2 UB3 OA


没有梨就谈不上分配,判断一种经济制度优劣的标准首先不 是平等而是效率; 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是保证过程的公平,即保证人人有平等 竞争的机会;
46
UB 乘法型:W(x)= UA(x)· UB(x) 社会比功利主义更加重视收入 的分配和平等问题。
无差异曲线
W2
O
UA
44

2.9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2.9.2均衡的多样性
UB UBc UBa a 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W= min(UA,UB)
c b
W3
更加重视提高社会上 状况最差的那些人的 生活水平。
UB1 XA
UA1 UB2
YB
21

2.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你能看到的交换
小孩子换食物,玩具 80年代大学里女生饭票和和男生的劳动
22

2.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契约线反映了所有的帕累托最优分配。
A B MRSxy MRS xy =
根据帕累托标准,契约线上的任意两点是不可比的,但社会的分配 偏好可以从帕累托最优状态集合中选择。
40


2.9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2.9.1惯性
◦ 要能够从初始的低效率状态变动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主 体必须对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以及通过变化可能达到的状态 具有充分的认识。 ◦ 由于改变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即使初始状态是低效率的,它 也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
41


2.9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2.9.2均衡的多样性
◦ 帕累托最优状态 Pareto Optimum(经济效率)
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 资源配置状态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人的境况变好而又 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坏。
15




牧师、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三人决定去打高尔夫球。在他们前 边,是两位打得非常缓慢的人。他们因实在受不了开始大声的 抱怨,心理学家忍受不了这样的节奏,就走向那两位缓慢者的 球童,要求让他们这些后来者先打。球童说可以,并解释说他 们二位是双目失明的退休消防队员,所以球打的很慢;他们都 是因为在大火中救人而致盲的,所以希望三位不要再提高嗓门 抱怨了。 牧师听罢深感惭愧地说:“我身为神职人员,可我居然一直在 诅咒盲人球打得慢。” 心理学家亦感到惭愧:“我是一位职业为人排忧解难的人,可 我一致在抱怨需要帮助的盲人的球打得慢。” 经济学家见状表情凝重地对球童说:“下次让他们晚上来打球 。”
2

3.效率与公平*

1.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 局部均衡分析假设一个市场的活动与另一个市场的活动是相
互独立的。
◦ 一般均衡分析的目的是,在考虑反馈效应的前提下,确定所
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反馈效应是指一个市场上价格或数量的调整是由于其相关市场的 价格和数量调整引起的
3

1.2一般均衡过程
Y
特征3.生产不可能性区域 和生产无效率区域
Y3 Y2
特征2:凸向右上方
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原因: 边际报酬(边际生产力)递减
Y1
O
X1
X2
X3
X
28

2.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投入要素数量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Y
p p c′ p′ O X1
c〃
p′ X
29
X1

2.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C LK
= MRTS
D LK
◦ 根据帕累托标准,契约线上的任意两点是不可比的。
26

2.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假设
◦ 两种要素L、K且数量既定 ◦ 生产两种商品X、Y ◦ 两个消费者且彼此了解对方的偏好 ◦ 商品交换无成本
27

2.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转换曲线):表示用既定数量的劳动 和资本能够生产出来的商品X和Y的各种组合。 ◦ 派生于生产契约线
无差异曲线
O
45。
UAa
UAb
UA
45

……长大后的孔融还会将最大的梨让给哥哥吗?假设长大后 ,孔融和哥哥共同经营家里的那片果园,当然里面种植最多 的还是梨树,哥哥身体比较羸弱,脑子也不是很灵活,果园 的多半活都是由孔融完成的,秋末丰收,父母摘了最新鲜最 大的梨分给他们兄弟。孔融知道,当地的人们最喜欢收获第 一茬果子,如果把这些又大又甜的梨拿到集市上出售肯定能 卖个好价钱。孔融考虑到这些,并想想自己付出的劳动比哥 哥多后,还会把最大的让给他吗?
9

匈牙利诗人裴多斐先生曾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
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对裴先生的名言,经济学的问题表达式是:假若一个
人的精力在生命延续、爱情的享受、自由的追求三者
间选择,配置在哪一个上最合算?
10

2.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一种规范经济学
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 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 ,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家户之间的 最优分配。 研究资源的最优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