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重要知识点(1)

合集下载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要点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要点新闻采访与写作②一、什么是新闻?标题:题型完整,肩、主、副题消息(5个W一个H)、通讯概念消息、通讯的署名、电头必须规范,消息的导语、主体注意分段,通讯注意最精彩、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放到最前面……二、针对性刻意重复是一种互联网背景下有效而实用的学习方法。

在新闻写作练习中,指找到一篇范文,根据逻辑结构分解成若干模块,从自己最弱的模块开始,进行针对性地反复练习。

三、记者的10个工作环节一篇新闻稿件的诞生,是一项复杂的链条式的劳动过程,其中收集线索、确定选题、策划采访方案、实地采访、梳理采访素材、筛选新闻事实、补充采访、写初稿、修改、发往编辑部10个环节,都是记者完成的事项,也是新闻诞生的最基础的工作。

记者工作的10个工作环节,可以归纳为3大类:思维方式、实地采访、写作修改。

四、怎样让消息出新出彩?1、借口说话。

即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

一是假托,如西方记者常用‚此间观察家‛说,观察家其实就是记者自己。

二是实引,引用别人的话。

但表达的是记者的观点。

2、和盘托出。

把构成该消息的主要事实好的坏的、正面的反面的都报道,让各种见解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3、简明扼要。

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目前评选优秀消息的字数一般限制在千字以下。

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而是对人物事件作简略勾画,重点细节点上几笔。

五、什么是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

西方新闻界通常称之为‚新闻鼻‛‚新闻眼‛,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生命。

六、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新闻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劳动,脚板子底下出新闻,只有一头扎进最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基层的情况摸透,把上级的精神吃透,新闻敏感才能诞生。

2021年自考《新闻采访写作》重要知识点(1)

2021年自考《新闻采访写作》重要知识点(1)

2021年自考《新闻采访写作》重要知识点(1)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担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标的目的。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罗记者的直接不雅察和物证材料。

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第二手材料——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得来的材料就属于这一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

真实包罗整体真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需真实。

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记。

写事实,表真情,翔实可信,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是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一般包罗: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

新闻要素的选择依据其新闻性和宣传性,在新闻要素是“何事”是核心,新闻报道必需有两个要素,其中必需有“何事”。

用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不雅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报道原则。

它寓理于事,把不雅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

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示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

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示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快,讲求时效,是新闻的第二生命。

新闻写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脑子快,笔头快,所谓“倚马可待”。

新闻写作上的“慢三拍”现象是指:采访慢、写作慢、传播慢边缘文学包罗:报告文学、调查文学、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历史上第一家以中国人民为阅读对象的控中文报刊,其中的《月食》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

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考试重点

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考试重点

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考试重点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担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第二手材料——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得来的材料就属于这一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

真实包括整体真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

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着的标志。

写事实,表真情,翔实可信,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是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

新闻要素的选择依据其新闻性和宣传性,在新闻要素是“何事”是核心,新闻报道必须有两个要素,其中必须有“何事”。

用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报道原则。

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

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

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快,讲求时效,是新闻的第二生命。

新闻写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脑子快,笔头快,所谓“倚马可待”。

新闻写作上的“慢三拍”现象是指:采访慢、写作慢、传播慢。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要点新闻采访和写作是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新闻评论员,都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入手,为大家总结一些考试复习的要点。

一、新闻采访1. 采访准备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研究相关的话题和问题,并制定好采访计划。

记者还应该熟悉采访的场景和环境,以便更好地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

2. 提问技巧在采访过程中,提问是记者获取信息的关键环节。

记者应该学会使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以引导采访对象提供详细和具体的回答。

此外,记者还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尊重采访对象,并避免使用偏颇或引导性的问题。

3. 信息核实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需要进行核实。

记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收集各方面的证据和证言,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报道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时,记者应该注明出处,并避免对信息的歪曲和篡改。

二、新闻写作1. 标题和导语新闻标题和导语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元素。

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同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导语则应该扼要介绍新闻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使其愿意进一步阅读。

2. 结构和段落新闻报道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合理的段落划分。

记者应该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随后,记者可以按照时间、地点或事件的重要性进行逐步展开,确保报道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每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避免信息的混乱和重复。

3. 语言和风格新闻报道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

记者应该尽量使用客观中立的措辞,避免主观色彩和个人情感的介入。

此外,记者还应该注意报道的风格和节奏,使其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三、其他考点除了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外,考试还可能涉及一些其他的相关内容。

例如,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新闻报道的法律法规等。

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

新闻采访与写作(一)复习纲要

新闻采访与写作(一)复习纲要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一、新闻采访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信息与新闻的联系与区别:信息与新闻都是客观事物的情况、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及其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新闻是对信息的传播,但是并非所有信息都能成为新闻。

信息的概念外延远比新闻大得多,只有那些具有了新闻价值,并且被媒体报道、被受众所关注的信息才会成为新闻。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新闻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作为记者,对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或者偏废。

但是它们在整个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先后顺序还是有差别的。

新闻采访在整个新闻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是一切新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写作只能在采访的基础上进行。

1.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在新闻实践中,客观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新闻事实的新闻作品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

只有采访才能认识客观事物,而写作则没有直接认识客观事实的能力,它必须借助采访才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2.新闻写作反作用于新闻采访如果没有写作过程,那么采访工作都将变得没有意义。

可以这么说,采访活动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写作才能达到结果。

写作是采访活动的归宿。

第二章记者第一节记者的历史意大利的威尼斯,是资产阶级报纸的发源地,也是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诞生地。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

“开元杂报”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

归义军“进奏院状” 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无冕之王”: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

是“并驾于国会、政府和法院的第四种势力”。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的英国。

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

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

第二节记者的职责与职业要求记者的职责:采写新闻、反映情况、做群众工作记者的职业要求:正义感、使命感、责任心1、正义感。

自考“新闻采访学”复习笔记(第一章)

自考“新闻采访学”复习笔记(第一章)
是因为新闻传播的需要,伴随着报纸的产生而出现的。
“访友”、 “访事”、 “报事人”、 “访员”、 “采访”“记者”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梁启超 主办的《清议报》
记者称谓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最后以“记者”作为规范的称谓和国 际上一致起来,反映了人们对记者职业特征认识上的变化。
3、他们热爱人民,是人民的忠实代言人。
4、他们尊重事实,重视调查研究。
5、他们学识渊博,并有专攻。
6、他们写得既多又快。
7、他们掌握了多种外国语言。
自考“新闻采访学”复习笔记(第一章)
第一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
1、新闻采访学是以新闻采访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新闻采访学是以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3、新闻采访学是研究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历史概述
第三节 学习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和方法
意大利威尼斯,是资产阶级报纸的发源地,也是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诞生 地。
日报的发展,成为 19 实际西方职业记者队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子媒介的崛起“无冕之王”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实践中我们最值得学 习的是什幺?
1、他们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2、他们热爱真理,几十年如一日为真理而战。

新闻采访与写作 考试知识点(最终修订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 考试知识点(最终修订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知识点1.什么是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活动本质是什么?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P25)新闻采访的本质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P29 1、2、3)2.什么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新闻敏感就是“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P54)主要内容:1.在众多线索中判断线索。

2.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可以引起受众兴趣3.在同一个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判断哪个最重要,哪个价值最大。

4.报道新闻事件时效性的判断。

5.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发现哪些可能成为重要新闻的能力。

3.简述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目录大标题)1.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

2.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3.注重发挥事实本身作用。

4.在真是的前提下追求时效性。

4.消息与通讯的区别:①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②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③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④在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⑤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5.简述新闻采访的方法:(详见李原恺书目录页)新闻采访的方法:一般方法有提问、倾听、观察、记录。

特殊方法有隐性采访、网络在线采访、精确新闻采访等。

6.什么是新闻线索?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有哪些?所谓的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P47)来源渠道:(P50)1.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2.企事业单位3.重大文体活动4.社会网络5.其他媒体的报道6.日常的平凡生活7.新闻采访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详细内容见课本P25)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2.以平等沟通为手段3.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8.新闻写作应该从哪些方面保证新闻真实性?一、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二、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三、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不能“合理想象”四、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五、描写要有分寸感六、要注明新闻来源七、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9.什么是隐性采访?特点是什么?(P116)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就新闻事实(事件)进行采访。

新闻采访写作 复习资料

新闻采访写作 复习资料

新闻采访写作复习资料新闻采访写作复习资料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需要准备充分,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便能够获取准确、全面、客观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新闻报道。

下面是一些新闻采访写作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记者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首先,记者需要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包括其身份、职业、经历等。

其次,记者需要明确采访的目的和主题,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问。

最后,记者还需要准备一些采访工具,如录音笔、相机等,以便记录采访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二、采访技巧与方法1. 提问技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善于提问,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

首先,记者需要采用开放性问题,即那些需要对方详细回答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或“否”问题。

其次,记者需要注意提问的顺序,将重要的问题放在前面,以便能够及时获取关键信息。

最后,记者还需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要尊重采访对象,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言辞。

2. 采访技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还需要掌握一些采访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

首先,记者需要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不要急于打断或干扰对方的思路。

其次,记者需要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真实意图。

最后,记者还需要善于引导对话,以便能够深入探讨某个话题或问题。

三、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记者需要注意一些写作技巧,以便能够生动、有趣地呈现新闻事实。

首先,记者需要注意新闻报道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等。

其次,记者需要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以便能够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要点。

最后,记者还需要注意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避免夸大事实或夹带个人观点。

四、新闻伦理与法律在进行新闻采访和报道时,记者需要遵守一定的伦理和法律规范。

首先,记者需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权,不得擅自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

其次,记者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得歪曲事实或夸大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重要知识点(1)
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担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第二手材料——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得来的材料就属于这一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

真实包括整体真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

 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着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