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黏度增大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合集下载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一、引言焦油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铺设、防水层施工等领域。

为确保焦油的质量,提高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对焦油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焦油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二、质量控制目标焦油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焦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施工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具体目标如下:1. 物理性质:焦油的密度、粘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的要求。

2. 化学性质:焦油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含量等化学性质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的要求。

3. 施工性能:焦油的涂覆性能、附着力、耐久性等施工性能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的要求。

三、质量控制方法为确保焦油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1. 原材料检验:对焦油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包括石油沥青、添加剂等。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密度、粘度、溶解度、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等。

2. 生产过程控制:控制焦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焦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符合要求。

3. 产品检验:对焦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施工性能的测试。

检验项目包括密度、粘度、溶解度、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涂覆性能、附着力、耐久性等。

4. 质量记录和追溯:建立焦油质量记录和追溯体系,记录原材料的来源、生产过程的参数、产品检验结果等信息,以便追溯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责任。

四、质量控制标准为确保焦油的质量,可以参考以下标准:1. 国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焦油质量控制标准》(GB/T XXXX-XXXX),对焦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施工性能进行检验和控制。

2. 行业标准:根据行业标准《道路用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JT/T XXXX-XXXX),对焦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施工性能进行检验和控制。

3. 地方标准:根据地方标准《焦油质量控制标准》(地方标准编码),对焦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施工性能进行检验和控制。

五、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焦油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焦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方法、记录和追溯体系等。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引言概述:焦油是一种常见的石油副产品,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屋顶防水、沥青混凝土等领域。

然而,焦油的质量对于其应用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焦油质量的控制,以确保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原料选择1.1 原料质量:选择高质量的石油原料是确保焦油质量的关键。

原料应具有较低的硫含量、较高的沥青含量和适当的粘度。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焦油的性能和稳定性。

1.2 原料混合:在生产过程中,混合不同原料可以改善焦油的性能。

通过合理的原料混合比例,可以调整焦油的粘度、柔软度和抗老化能力,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1.3 原料检测:对于每批原料,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硫含量、沥青含量、粘度等指标的测定。

只有通过检测合格的原料才能用于焦油的生产。

二、生产工艺2.1 温度控制:焦油的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焦油中的沥青分解,降低其质量。

因此,需要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2.2 搅拌时间:搅拌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焦油的质量。

过长的搅拌时间会导致焦油中的气泡过多,影响其密实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确保焦油的质量。

2.3 过滤处理:在焦油生产过程中,通过过滤可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提高焦油的纯度和稳定性。

因此,过滤处理是焦油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三、质量检测3.1 粘度测试:粘度是衡量焦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粘度测试,可以评估焦油的流动性和柔软度,确保其在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黏度测试:焦油的黏度是指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

通过黏度测试,可以确定焦油的温度敏感性,以便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温度控制。

3.3 成分分析:焦油中的成分分析可以帮助了解其组成和性能。

通过对焦油中沥青、溶剂等成分的分析,可以评估焦油的质量和适用性。

四、质量控制措施4.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焦油质量控制的基础。

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环节,确保焦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焦油加工工艺改进节能降耗说明

焦油加工工艺改进节能降耗说明

焦油加工工艺改进节能降耗说明1.引言焦油是一种副产品,其质量对于焦化行业和环保都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焦油加工工艺存在能源消耗高、排放物浓度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焦油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需要对焦油加工工艺进行改进。

2.传统焦油加工工艺问题传统焦油加工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1能源消耗高传统焦油加工工艺中,加热炉和冷却装置等设备需要耗费大量能源。

尤其是加热炉在焦油加热过程中能耗较高。

2.2排放物浓度大传统焦油加工工艺中,焦油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物,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2.3焦油利用率低传统焦油加工工艺中,焦油的利用率相对较低,部分高价值组分无法有效提取和利用。

3.焦油加工工艺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传统焦油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改进措施的介绍:3.1采用节能设备在焦油加热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替代传统加热炉,如高效搅拌器和聚能式喷嘴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焦油的加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2安装尾气处理系统通过安装尾气处理系统,能够有效收集焦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其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3焦油研磨精炼技术通过采用焦油研磨精炼技术,可以将焦油中的高价值组分有效分离和提取。

这样既能提高焦油的利用率,又能够降低废料处理的负担。

3.4热回收利用在焦油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热回收利用技术,将焦油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其他工艺或设备中,减少能源的浪费。

4.改进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焦油加工工艺的改进,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具体效果和经济效益如下:4.1能源消耗降低改进后的焦油加工工艺中,采用节能设备和热回收利用技术,焦油加热过程中的能耗大幅减少,能源消耗降低30%以上。

4.2环境污染减少通过安装尾气处理系统,焦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物排放浓度大幅降低,环境污染减少50%以上。

4.3焦油利用率提高通过采用焦油研磨精炼技术,可以将焦油中的高价值组分有效分离和提取,焦油利用率提高30%以上。

焦油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

焦油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

焦油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焦油比重偏大、粘度大,一方面不利于焦油脱水,再者焦油流动性大,向初冷补焦油使混合质量差,影响初冷温度优化控制。

下面从多角度分析焦油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焦油质量可由喹啉不溶物QI(或甲苯不容物)、灰分和水分来衡量。

喹啉不容物主要有五种成分:煤粉焦粉炭黑无机灰分和沸点高于350℃的重质组分。

焦油由喹啉不溶物和装煤高度有关。

装煤高度低,由于没有足够的煤来吸收炉墙的热量,从而导致炉鼎温度升高。

炉顶空间大使碳化室内的焦炉煤气停留时间长,从而使焦炉煤气过热分解,形成更多的QI副产物。

炭黑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于装煤平煤次数增加,进入炭化室的空气或氧气增多,产生炭黑多喹啉不容物QI(或甲苯不容物)、灰分和水分彼此相关,喹啉不容物QI增高,则水分和灰分含量相应增加。

炭化室顶部厚结石墨问题在焦炉生产管理中,由于焦炉吸压力制度、加热制度的不规范、及煤饼倒塌后未采取降温措施等诸多原因,导致炭化室顶部结了厚厚的一层石墨。

石墨的增多会导致炉顶空间温度升高,在加煤时也会因石墨的增多而产生阻力从而导致煤饼倒塌,影响生产产量,煤饼的倒塌反过来又造成炉顶空间过大,煤气导出缓慢,煤气在里面发生二次裂解,进一步使石墨增多,形成恶性循环。

焦油乳化煤焦油和氨水形成了以碳质粉末(煤粉+焦粉)为乳化剂的稳定油包水型(w/o)型乳化液。

其稳定性受乳化剂粒度、组成、剂量、及分散相组成等因素影响乳化剂越细乳化剂中煤粉比例越大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焦油乳化剂就越稳定,乳化剂剂量越大,乳化液粘度越大。

焦油含水控制水在焦油中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在受热时形成乳浊液的小水滴存在于交油中不能立即蒸发,而处于过热状态,当党建热温度过高时所有小水滴在焦油整个容积中急剧汽化蒸发,容易造成突沸窜油事故。

加热过高,对流现象严重,轻质组分易挥发,造成焦油损失,污染环境。

焦油必须控制好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可根据其比重大小控制。

如下:解决焦油质量的根本方法一、防止炭化室顶部结石墨,使喹啉不溶物Q降低措施1、集气管的压力控制集气管压力是根据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保持在5Pa来确定的。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的液体,是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

它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屋顶防水、沥青混凝土等领域。

焦油质量的控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保护环境以及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焦油质量的控制标准和相关要求。

1. 外观和颜色焦油应呈黑色或深棕色,不应有明显的杂质和异物。

外观应均匀,无凝块和结块。

2. 密度和粘度焦油的密度和粘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密度应在1.00-1.10 g/cm³之间,粘度应在100-300 cSt之间。

3. 挥发性焦油的挥发性是指其在一定温度下的挥发性能。

挥发性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般应在5-15%之间。

4. 沥青含量焦油中沥青的含量直接影响其质量。

沥青含量应在50-70%之间,以保证焦油的黏结性和稳定性。

5. 溶剂残留焦油中的溶剂残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般不应超过2%。

6. 硫含量焦油中的硫含量是衡量其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指标。

硫含量应低于4%,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 pH值焦油的pH值应在5-8之间,以确保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

8. 焦炭含量焦油中的焦炭含量应在10-20%之间,以保证焦油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9. 其他指标根据具体需求,焦油的质量控制还可能包括其他指标,如抗拉强度、温度稳定性、氧化性等。

为了确保焦油质量的控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的原料选择和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要求。

3. 定期进行焦油质量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4. 对焦油进行合理储存和运输,避免污染和质量变化。

5. 培训员工,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总之,焦油质量的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要求,以及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确保焦油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焦油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其在道路建设、屋顶防水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引言概述:焦油是一种常见的石油产品,其质量对于石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焦油质量的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焦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正文内容:1. 焦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1 保证产品安全性焦油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其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焦油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1.2 提高产品性能焦油作为石油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

通过控制焦油质量,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满足市场需求。

1.3 降低生产成本焦油质量的不稳定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增加,维修和更换设备的频率也会增加,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通过控制焦油质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焦油质量控制的方法2.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石油原料是控制焦油质量的重要环节。

原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硫含量、重金属含量、沥青质含量等因素,以确保焦油的质量符合要求。

2.2 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工艺是影响焦油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控制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控制焦油的成分和性质,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3 检测和分析建立完善的焦油质量检测和分析体系,可以及时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质量指标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

2.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焦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制度等,可以有效提高焦油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5 持续改进焦油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等措施,可以提高焦油质量的水平,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总结:焦油质量的控制对于石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保证产品安全性、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焦油质量控制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控制焦油质量的方法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控制、检测和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等。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一、任务描述焦油是一种常用于道路铺设和施工工程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焦油质量的控制标准,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二、原材料选择1. 焦油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应选择优质的石油作为生产原料,确保焦油的基本性能良好。

2. 石油的选择应考虑其硫含量、密度、粘度等指标,以满足不同工程对焦油质量的要求。

三、生产工艺1. 焦油的生产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以保证焦油的质量稳定。

3. 应使用合适的添加剂和催化剂,以提高焦油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质量检测1. 对焦油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方面。

2. 外观检测应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杂质等指标,确保焦油无明显的色差和杂质。

3. 物理性质检测应包括密度、粘度、软化点和渗透性等指标,以评估焦油的使用性能。

4. 化学成分检测应包括挥发分、胶质含量、沥青质含量和残炭含量等指标,以评估焦油的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

五、质量控制标准1. 焦油的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5212-2014《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2. 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可以制定更严格的焦油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六、质量管理措施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和成品检测等环节。

2. 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每一批焦油的质量稳定。

3. 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设备和人员,确保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七、质量改进措施1. 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焦油生产工艺的水平。

2. 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焦油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 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

焦油质量的控制一、引言焦油是一种由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屋顶防水、涂料等领域。

为了确保焦油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焦油质量的控制标准和相应的检测方法。

二、焦油质量的控制标准1. 外观要求:焦油应为黑色均匀液体,不得出现明显的杂质、凝块或颗粒状物质。

2. 密度要求:焦油的密度应在1.02~1.10 g/cm³之间,可通过密度计进行测量。

3. 黏度要求:焦油的黏度应在250~400 cSt之间,可通过黏度计进行测量。

4. 溶剂可溶物含量要求:焦油中的溶剂可溶物含量不得超过8%,可通过溶剂萃取法进行测定。

5. 挥发分含量要求:焦油中的挥发分含量不得超过20%,可通过加热失重法进行测定。

6. 柔软度要求:焦油的柔软度应在70~90 dmm之间,可通过柔软度测定仪进行测量。

7. 粘度要求:焦油的粘度应在2000~6000 mPa·s之间,可通过粘度计进行测量。

8. pH值要求:焦油的pH值应在5.0~7.0之间,可通过pH计进行测量。

三、焦油质量的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取一定量的焦油样品,观察其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有明显杂质、凝块或颗粒状物质,则判定为不合格。

2. 密度检测:使用密度计,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量,记录测得的密度值,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断。

3. 黏度检测:使用黏度计,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量,记录测得的黏度值,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断。

4. 溶剂可溶物含量检测:采用溶剂萃取法,将焦油样品与适量溶剂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搅拌和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进行浓缩,最后用称量法确定溶剂可溶物含量。

5. 挥发分含量检测:采用加热失重法,将焦油样品放入预称好的铝盘中,加热至一定温度,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冷却并称重,通过重量差计算出挥发分含量。

6. 柔软度检测:使用柔软度测定仪,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量,记录测得的柔软度值,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 3 —01— 30
国 标
≤4 . 2
≤4 . 0
装炉煤 水分 小于 9 %, 煤料过 于干燥 . 细 小 的 煤 粒 会 进 入 集 气 管 混 入 焦 油 中 .造 成 焦 油 中杂 质 增 多 . 黏
度增大 。
焦化 在 2 0 1 2年 l 1 月 冬 季 保 供 气 期 间 . 生 产 负 荷 增
重要 因素 , 应控制在 9 % ~ 1 1 %。
装 炉煤 水分 高 . 导 致炭 化室 温度 波动 大 . 影 响 焦 炉 热 工调 节 装 炉 煤 水 分 每增 加 1 %. 将 会 造 成 炭 化 室 温度下 降 2 0℃ ~ 3 0℃ 炭 化 室 横 排 温 度 不 均 匀 , 造 成 煤饼 煤气析 出速率 不 同 . 煤气 裂解 程度 不 同 . 对 焦 炭

2 0 1 3年 l O月
师 立兵 : 焦 油 黏 度 增 大 的 原 因分 析 与 改 进 措 施
一 4 7
2 . 2 装炉 煤配 比的影响
神龙焦 化在 2 0 l 2年 1 2月 的 配 煤 中 增 加 了 气 煤 、 弱黏煤等高挥发分 、 低变质煤种 的配人量 。 两 者 配 比最 高时达 到 2 5 % 和 l 1 % ( 见表 2 ) 。 在 该 配 煤 比情 况 下 , 装 炉煤挥发分增加 , 煤 饼 在 炼 焦 过 程 中 收缩 剧 烈 . 煤 气 中
表 1 神 龙 焦 化 焦 油 黏 度 及 水 分 统 计
日期
2 O1 2 —1 1 —25 4.64
水分 / %
6.8
级 为 一 级 和 二 级 的焦 油 E 踟分 别 为 不 大 于 4 . 0和
4 . 2。焦 油 黏 度 大 说 明 其 中 所 含 的 重 组 分 及 杂 质 多 . 焦油质 量差 。
2 O 1 2 一l 2 - 0 9
20l 2 一l 2—2 4 201 3 —01 —1 8
4 . 8 2
5. 64 4. 03 2 .36
7 . 6
8.9 6.1 3. 46
1 存 在 问题
山西神龙 能源 焦化 有 限责任 公 司 f 以 下 简 称 神 龙焦化) 是 山 西 省 晋 中 市 榆 次 区 唯 一 的 城 市 煤 气 气 源厂 。 现 有 2座 T J L 4 3 5 0 D型 焦 炉 . 设 计产 能 为 7 0万 t / a, 并 配 套 建 有 煤 气 净 化 和 化 产 品 回 收 系 统 神 龙
质量 、 煤气组分 、 焦油 质量都产生不 同程度影响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9
作者简 介 : 师立 兵 ( 1 9 8 O 一 ) , 男, 河 北易 县 , 工程 师 , 学士 , 2 0 0 3年本科 毕业 于太 原理 工大 学环境 工 程专 业 , 现 从事技 术管 理 工作 , E - m a i 1 : s h i 1 i b i n g @ s i n a . c o m 。
样 就 造 成 了 焦 油 黏 度 增 大 的 恶 性 循 环
无法 降至 4 . 0 % 以下 。 焦 油 质 量 的 变 化 对 正 常 生 产 和
销 售 带 来 影 响
2 原 因分 析
2 . 1 装 炉 煤 水 分 的 影 响 捣 固 炼 焦 的装 炉 煤 水 分 是 影 响 焦 油 质 量 的 一 个
师立兵
( 太 原 煤 气 化股 份 有 限公 司焦 化 厂 , 山西 太 原 0 3 0 0 2 4 )
摘 要 从装炉煤 水分 、 装 炉煤配 比 、 炉 顶空 间温度 、 集气管 压力等方 面分析 了焦 油黏度增 大 的原 因 , 并 通
过 强化操 作 、 严格 控制工 艺参 数等措施 , 控制 炉顶空 间温度 在 ( 8 0 0 ±3 0 )℃ 、 集 气管压 力在 9 0 P a ~ 1 3 0 P a 、 煤 饼 高 度不低 于 4 0 0 0 m m , 并确 保煤饼 密度 , 使得焦 油黏度 降至正常 范围 。
第 5期 ( 总第 1 6 8 期)
2 0 1 3年 1 0月
煤 化 工
C o a l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N o . 5 ( T o t M N o . 1 6 8 )
0c t .2 01 3
焦 油 黏 度 增大 的原 因分 析 与 改进 措 施
加后 , 出现 了焦 油 黏 度 显 著 增 大 的 现象 , 平均 4 . 2 9, 最高达到 5 . 6 4 ( 见表 1 ) 。 焦 油 黏 度增 大 的 同时 , 焦 油 水 分 也 随 之 明 显 增 加 .长 时 间 加 热 静 置 脱 水 .水 分 也
装 炉煤水 分小 于 9 % 或 大于 1 1 %, 煤 饼塌 煤 、 扒 皮 现象 严重 . 造成煤 饼高度 降低 或缺 角 . 致 使 炭 化 室 顶 部、 侧壁局部 高温 , 加 速 了 荒 煤 气 中轻 组 分 物 质 裂 解 ,
关键词 焦油黏度 , 装炉煤水 分 , 装炉煤 配 比, 炉顶 空间温度 , 集气 管压力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9 5 9 8 ( 2 0 1 3 ) 一 0 5 - 0 0 4 6 — 0 3 中图分类 号 : T Q 5 2 2 . 6 文 献标识码 : B
焦 油 黏 度 是 反 映 焦 油 质 量 的 重 要 指 标 。实 际 操 作中, 常 用 黏度 指标 E ∞反 映 焦 油 的 黏 度 值 , 质 量 等
导致焦油 中轻组分物质减少 , 焦 油 黏 度 增 加 由 于 焦
油 中轻 组 分 物 质 的 减 少 . 清 洗 横 管 冷 却 器 的 冷 凝 液 中 轻 焦 油 含 量 也 随 之 减 少 .影 响 横 管 冷 却 器 洗 萘 效 果 . 煤 气 冷 却 效 果 变 差 .又 阻 碍 了轻 组 分 物 质 的 回收 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