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练习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练习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2. 8.“红柿摘下未熟,每蓝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

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A.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D.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3.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城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向光性 D.促进侧芽生长4.下列各组植物激素中,其生理作用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是()A.赤霉素和高浓度的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和低浓度的生长素5.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6.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7.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 主动运输B. 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了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就能得到无子番茄C.植物的向光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结果可能相同9.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21年整理)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21年整理)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的全部内容。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1.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时,一定出现的情况是()A。

细胞皱缩 B.细胞涨破 C.发生质壁分离 D。

体积膨胀2.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

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C。

K+通过原生质层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3.生物膜与半透膜在功能上的相同之处是()A.都能让大分子物质通过 B。

都能让离子和小分子自由通过C.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D。

都能让水分子自由通过4.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能证明( )①该细胞是活的②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③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④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中含纤维素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5.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②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③大量吸水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6.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淀粉、淀粉酶不能通过而麦芽糖可以通过)内注入淀粉和淀粉酶溶液,插入细玻管后,用线系紧密封并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温度为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30*2分)1.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干种子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D.洋葱内表皮细胞2.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动情况是()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3.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观察质壁分离④加0.3g•mL﹣1蔗糖溶液⑤观察质壁分离复原⑥观察正常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⑥①②④③⑤4.已知某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内的30倍,若向细胞膜上注射氰化物(抑制能量ATP 的形成),发现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减弱,而加入载体蛋白活性抑制剂时,对钾离子的吸收明显减弱,则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5.如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7处的浓度一定大于6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处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6.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B.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7.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试管中会产生CO2的是()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②葡萄糖+线粒体③丙酮酸+线粒体④丙酮酸+内质网.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8.下列生理过程和现象中,能发生“ATP ADP+Pi+能量”反应的是()A.氨基酸进入肝细胞 B.塑料袋中土豆变酸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水9.如图所示实验中属于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A.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催化剂不同B.催化剂不同、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C.试管的大小、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试管的大小10.A 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参与A 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②其所含五碳糖为脱氧核糖;③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 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④A 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可以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B.酶能促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C.所有的酶都具有专一性D.细胞内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12.关于ATP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放能反应一般与A 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葡萄糖中B.吸能反应一般与A TP的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C.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D.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13.将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与一定浓度的酶溶液混合后,在0~80℃的范围内,从0℃开始,每隔3分钟升高5℃,同时测定混合液中剩余底物的量,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如下图甲.试问,如果将装置从80℃开始依次每隔3分钟递减5℃,测定剩余底物的量,绘成的曲线是图乙中的()A.B.C.D.14.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A.全部来自水B.部分来自O2C.全部来自葡萄糖D.部分来自葡萄糖15.如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③产生的A TP最多,过程④需要水的参与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③将受到抑制C.①③与①②过程相比,能够彻底分解有机物D.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6.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17.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明显影响其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钾离子C.葡萄糖、甘油 D.钾离子、氨基酸18.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胞吞、主动运输19.若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1mol的CO2,那么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葡萄糖时,可形成CO2的量是()A.1mol B.2mol C.6mol D.3mol20.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A.丙酮酸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2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22.下列各类生物细胞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相应化合物的一项是()A.玉米胚细胞产生丙酮酸 B.乳酸菌产生CO2C.苹果细胞产生乳酸 D.人体肝细胞产生酒精23.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细胞内A TP生成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是()A.B.C.D.24.常食大蒜能保护心脏.大蒜切开后,其内的蒜素半胱氨酸能在胱硫醚连接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硫化物(如H2S),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实验表明,经蒜素半胱氨酸处理的动物,左心室肌细胞内胱硫醚连接酶的活性增加,血浆里的增多H2S,动物的死亡率大为降低.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B.硫化氢进入血浆时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大蒜能保护心脏的原因之一是能产生硫化氢,降低胆固醇D.胱硫醚连接酶作用是降低核糖体中脱水缩合反应的活化能25.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而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图为某同学所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A一定是蛋白质,因为A是酶B.若图中的B表示氨基酸,A表示酶,则该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C.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D.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26.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A.肺泡 B.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7.播种前浸种时间过长,就会引起烂种和烂芽,其主要原因是()A.细胞二氧化碳中毒 B.细胞酒精中毒C.细胞乳酸中毒 D.细胞无法进行呼吸作用2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A.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分布是不均匀的29.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B.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被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30.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31.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代表分子;B代表;C代表.(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4)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32.人们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科学实验中,得到如图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B点对应的温度是酶的温度,此时酶的催化活性最高.(2)甲图中由B点到C点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增高而.(3)乙图中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上移/下移).(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其作用的底物是.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原因是.33.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1)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释放的CO2除了用澄清石灰水检测外还可用检测;CO2是第阶段形成的;产生A TP最多的是第阶段.(2)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34.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O CO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mol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mol.(2)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在时较好.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0*2分)1.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干种子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D.洋葱内表皮细胞【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2、有大液泡(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无大液泡的或死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解答】解: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为没有细胞壁,A错误;B、干种子没有大的中央液泡,依赖于亲水物质进行吸胀吸水,不能发生渗透作用,更不能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的中央液泡,C错误;D、洋葱内表皮细胞属于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高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故选:D.2.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动情况是()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则失水;反之,植物细胞则吸水.根毛细胞也是如此.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解答】解: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即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细胞呈现细胞渗透吸水现象.故选:C.3.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观察质壁分离④加0.3g•mL﹣1蔗糖溶液⑤观察质壁分离复原⑥观察正常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⑥①②④③⑤【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过程中,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是正常的细胞,第二次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解答】解: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过程中,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在制作装片(②)后进行第一次显微镜观察,观察观察正常细胞(⑥);然后滴加质量浓度为0.3g/mL 的蔗糖溶液(④),进行第二次显微镜观察,观察质壁分离细胞(③);接着加清水(①),进行最后一次观察,观察质壁分离复原(⑤),所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②⑥④③①⑤.故选:B.4.已知某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内的30倍,若向细胞膜上注射氰化物(抑制能量ATP 的形成),发现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减弱,而加入载体蛋白活性抑制剂时,对钾离子的吸收明显减弱,则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化物,使能量ATP的形成减少,但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减弱,说明细胞吸收钾离子与能量无关;而加入载体蛋白活性抑制剂时,对钾离子的吸收明显减弱,说明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可判断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故选:B.5.如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7处的浓度一定大于6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处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1、据图分析,1表示细胞壁,2表示细胞膜,3表示细胞核,4表示液泡膜,5表示细胞质,6表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外界溶液,7表示液泡.2、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解答】解:A、图中2细胞膜、4液泡膜、5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B、6处的浓度大于7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6处的浓度小于7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6处的浓度等于7处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C、图中1是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则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C正确;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其颜色逐渐加深,D错误.故选:C.6.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B.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该题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对于细胞识别具有重要作用;②是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解答】解:A、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A正确;B、②是膜蛋白,有的膜蛋白属于载体蛋白,参与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消耗能量,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正确;C、①是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作用密切相关,C正确;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是其功能特点,D错误.故选:D.7.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试管中会产生CO2的是()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②葡萄糖+线粒体③丙酮酸+线粒体④丙酮酸+内质网.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②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③24[H]+6O2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解答】解:①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细胞膜已破裂的酵母细胞具备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够完成有氧呼吸的过程,有二氧化碳产生,①正确;②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反应物是丙酮酸和水,葡萄糖不能直接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因此虽然具有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但缺少反应物,不能产生二氧化碳,②错误;③丙酮酸和线粒体,具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物和场所,可以产生二氧化碳,③正确;④有氧呼吸的场所不在内质网上进行,缺少反应场所,无二氧化碳产生,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是①③.故选:A.8.下列生理过程和现象中,能发生“ATP ADP+Pi+能量”反应的是()A.氨基酸进入肝细胞 B.塑料袋中土豆变酸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水【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必须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细胞利用;A TP的合成过程一般与放能反应相偶联,A TP水解过程一般与耗能过程相偶联.【解答】解:A、氨基酸进入肝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因此会发生ATP的水解过程,A正确;B、塑料袋中的土豆变酸,是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结果,会发生ATP合成过程,B错误;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无ATP水解,C错误;D、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水分通过渗透作用完成,不消耗能量,无A TP水解过程,D错误.故选:A.9.如图所示实验中属于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A.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催化剂不同B.催化剂不同、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C.试管的大小、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试管的大小【考点】酶的特性.【分析】酶的作用特点是具有高效性,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而言的;分析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不同,一个是无机催化剂三氯化铁,一个是过氧化氢酶,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生成量或反应物的剩余量表示;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变量是无关变量.【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不同,因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度,或过氧化氢的剩余量.故选:B.10.A 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参与A 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②其所含五碳糖为脱氧核糖;③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 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④A 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 ﹣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 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 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解答】解:①参与A 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五种元素,①正确;②其所含五碳糖为核糖,②错误;③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③错误;④A 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④正确.所以,②③错误.故选:C.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可以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B.酶能促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C.所有的酶都具有专一性D.细胞内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次还有少量RNA;酶的作用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等.【解答】解:A、酶既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A正确;B、酶的作用是对细胞新陈代谢起催化作用,保持细胞代谢活动正常进行,B正确;C、专一性是酶作用的特点之一,C正确;D、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RNA的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D错误.故选:D.12.关于ATP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放能反应一般与A 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葡萄糖中B.吸能反应一般与A TP的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C.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D.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 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解答】解:A、放能反应一般与A 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A错误;B、吸能反应一般与A TP的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B正确;C、酶具有高效性,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C正确;D、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一般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D正确.故选:A.13.将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与一定浓度的酶溶液混合后,在0~80℃的范围内,从0℃开始,每隔3分钟升高5℃,同时测定混合液中剩余底物的量,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如下图甲.试问,如果将装置从80℃开始依次每隔3分钟递减5℃,测定剩余底物的量,绘成的曲线是图乙中的()A.B.C.D.【考点】酶的特性.【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同酶有最适宜温度,低于最适宜温度,随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高于最适宜温度,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高温会使酶的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解答】解:由题图可知,对于该酶来说,最适宜温度较低,80℃会使酶的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因此如果从80℃开始依次每隔3分钟递减5℃,酶失去活性,温度降低,酶活性不恢复,因此反应物的剩余量不变.故选:B.14.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A.全部来自水B.部分来自O2C.全部来自葡萄糖D.部分来自葡萄糖【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过程:(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福建省莆田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HIV病毒与蓝藻的区别是()A.有无遗传物质 B.有无核膜 C.有无细胞结构 D.有无蛋白质2. 人体胚胎发育是从下列哪项开始的()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受精卵3. 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A.单个细胞活动 B.人体各系统配合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 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4. 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乙肝病毒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5. 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A.蛋白质分子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蛙6. 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是()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系统7. 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人8. 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化为图乙,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③④⑤ B.④③②⑤C.⑤④③② D.①④⑤③9. 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10.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则应将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微生物处于视野中央()A.甲 B.乙 C.丙 D.丁11.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T2噬菌体 HIV SARS病毒 B.毛霉菌根瘤菌发菜C.乳酸菌酵母菌醋酸杆菌 D.大肠杆菌硝化细菌蓝藻12. 如图分别表示形态、功能都不相同的两种细胞,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其统一性表现在()A.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D.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拟核13.蓝藻与菠菜细胞的本质区别分别是()A.有无遗传物质 B.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壁14. 下列生物中具有拟核的一组是()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SARS病毒⑥念珠藻⑦葡萄球菌⑧霉菌⑨紫菜A. ①⑤⑥⑦⑧⑨B. ①②⑥⑧C. ①⑥⑦⑧D. ①⑥⑦15. 支原体是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自由水是细胞内生化反应的良好溶剂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仁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C.失去细胞核,细胞寿命将会缩短 D.大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核孔3.丽藻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而生活在同一片水域的轮藻仅高63倍。

对两种藻类细胞积累K+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K+的积累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B.吸收K+的过程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K+积累量的差异取决于它们遗传基础的差异D.K+吸收速率与池水中的溶解氧的浓度无关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酶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 B.酶为生化反应提供了活化能C.不同的细胞可能含有同一种酶 D.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5..用35S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时,需利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逆转录酶B.噬菌体增殖时,遗传信息不能由mRNA传递给tRNAC.子代噬菌体不能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若改用14C标记噬菌体,也能示踪区分DNA和蛋白质6.处于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A.核仁解体B.染色体移向两极C.细胞板形成D.出现新的核膜7.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都在染色体上B.基因的表达都需要RNA的参与C.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D.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8.下列育种目标与采取的育种方式相匹配的是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突变是否有利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D.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10.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17-18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生物(生物)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17-18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生物(生物)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C、质粒都可作为运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4.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5.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A.随机交配B.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6.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

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7.当某种新药问世时,可有效治疗病毒性感冒。

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病毒接触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药物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8.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D.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没有地理隔离也可能有生物进化B.有生物进化才能形成生物多样性C.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进化D.生物进化意味着肯定有新物种形成10.右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11.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一生物一、选择题1.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 B.细胞 C.各种化合物 D.各种元素3.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遗传物质4.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实验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5.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

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 )A.羧基(-COOH ) B.氨基(-NH2 )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 D.氨基和羧基6.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水分子:( )A.n个 B.m个 C.(m+n)个 D.(m-n)个7.在人体细胞中,核苷酸种类有:( )A.3种 B.4种 C.6种 D.8种8.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分别是:( )①核酸②核糖核酸③脱氧核糖核酸④蛋白质⑤脂类⑥糖类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②④9.蛋白质、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脱氧核苷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10.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一项是:( ) A.组成某些重要的复杂化合物 B.作为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C.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11.以下细胞结构中,不含有脂类成分的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叶绿体12.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和中心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线粒体D.线粒体和叶绿体13.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14. 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A.膜的选择透过性B.线粒体供能C.核内有遗传物质D.细胞保持完整性15.人的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人体血糖的蛋白质。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氨基酸 B.核苷酸 C.细胞 D.组织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 细胞体积的大小不同B. 有无细胞核C. 有无细胞器D. 有无遗传物质DNA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C.“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D.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5.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

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

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A.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B.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C.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D.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6.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7.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8.组成人体和玉米的最基本元素是 ( )A.C B.H C.O D.N9.如图是由4个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A.1.大量元素 2.主要元素 3.基本元素 4.最基本元素B.1.最基本元素 2.基本元素 3.主要元素 4.大量元素C.1.基本元素 2.最基本元素 3.大量元素 4.主要元素D.1.主要元素 2.大量元素 3.最基本元素 4.基本元素10. 下列哪一事实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 )A.生物与非生物都由元素构成 B.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构成元素都是碳C.生物与非生物中的元素含量相差很大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1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蛋白质、核酸、糖类 B.蛋白质、核酸、蛋白质C.核酸、蛋白质、糖类 D.糖类、蛋白质、核酸12.根据药理分析,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进行实验鉴定()A.碘液 B.斐林试剂 C.苏丹Ⅲ试剂 D.双缩脲试剂13.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溶液溶质的元素组成检测试剂颜色反应溶质的基本单位甲C、H、O ①砖红色葡萄糖乙C、H、O、N等双缩脲试剂②③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14.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15.一个蛋白质分子有二条肽链构成,共有266个氨基酸组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A.264和266B.265和264C.264和3D.2和216.蛋白质功能各异,是因为它们在结构组成上 (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②肽键的结构不同③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④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⑤氨基酸数目不同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④ D.④17.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A.细胞核内 B.拟核内 C.细胞质内D.染色体上18.大肠杆菌、烟草叶肉细胞、烟草花叶病毒三种生物所含有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 )A.4、8、4和4、5、4 B.4、5、4和4、5、4C.5、5、4和8、8、4 D.5、8、4和8、8、419.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图中连接正确的是()20. 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A.核苷酸的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数量的多少22.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月考试卷高一生物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2.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水螅B.心肌细胞C.变形虫D.卵细胞3.HIV病毒与变形虫的区别;蓝藻与菠菜细胞的本质区别分别是()A.有无细胞壁、有无遗传物质 B.有无细胞结构、有无核膜C.有无核膜、有无细胞结构 D.有无核膜、有无细胞壁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下列关于盐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B.水解核酸,使DNA和RNA分离C.调节染色剂的pH D.加速染色剂与RNA结合5.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B.核糖和尿嘧啶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D.核糖和胸腺嘧啶6.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下面哪一项不是其要点()A.—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生产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7.在鯨体内,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干重状态下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分别是()A. C.P.N.K和蛋白质B. C和水C. C.H.O.N和蛋白质D. O和蛋白质8.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9.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A.12000 B.10236C.10218 D.13764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右图所示分子是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B.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C.只有必需氨基酸是生物体所必需的D.氨基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1.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B.不同的二糖水解后产生的单糖可能不同C.植物细胞中的多糖都是储能物质D.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结构不同,但是组成它们的单体相同12.近年来有关脂质的研究备受关注。

脂质组学(Lipidomics)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入研究。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细胞中都含有脂质B.性激素、维生素D、抗体都属于脂质C.有些脂质可以参与血液中糖类的运输D.脂质都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13.鱼类在水中遨游、鸟类在空中飞翔,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体内的基本组成相似。

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A.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14.关于细胞内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形式存在B.大部分水在细胞里可以自由流动C.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是在水中进行的D.水在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中含量相同15.小麦种子萌发时,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A.等于1B.下降C.上升D.不变16.人体体液中存在着许多缓冲系统(如H2CO3和HCO3-、HPO42-和H2PO4-等),它们既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又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这说明无机盐()A.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能够维持生物体体液的酸碱平衡C.能够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是构成细胞的成分17.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少Fe3+,血红蛋白不能合成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D.球场上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而倒地是随着汗液丢失了过多的钠盐所致18.有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鸡血的成熟红细胞是容易得到且效果较佳的实验材料B.为了加速红细胞在水中吸水涨破可以用玻璃棒快速搅拌C.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可以采用离心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D.此实验可以为后续研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提供实验材料19.水溶性染色剂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

把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着色。

利用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的进入20.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A.糖类和脂质B.糖类和蛋白质C.蛋白质和脂质D.蛋白质和核酸21.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如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促进物质的运输22.选择藓类作为观察叶绿体材料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A.取材方便 B.叶绿体清楚 C.叶子薄而小 D.细胞质流动快23.下面是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其中脂质合成的“车间”的是()A.B.C.D.24.在人体的表皮细胞中可以找到,而在蚕豆叶表皮细胞中却找不到的细胞器是()A.中心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D.内质网25.当某种病毒侵入人体时,会妨碍细胞的呼吸,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那么这种病毒直接影响的细胞器最可能是()A.线粒体 B.中心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26.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除细胞核外还有含DNA的是( )A.核糖体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C.叶绿体和内质网D.高尔基体和液泡27. 月季花的花瓣细胞中,具有色素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 液泡C. 中心体和核糖体D. 叶绿体和液泡28.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A.麦芽糖酶B. 核糖核酸C. 胰岛素D. 载体蛋白29. 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 高尔基体由扁平囊和小泡构成,是细胞分泌物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车间”及“发送站”C. 液泡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其内含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D. 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30.某物质是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该物质生成的场所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 )A.高尔基体和叶绿体B.核糖体和细胞核C.核糖体和线粒体D.细胞核和线粒体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10分)回答下列有关细胞膜的问题:(1)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选取人体的____作为获得细胞膜的材料:A.成熟的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选取该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3)科学上鉴别活细胞和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

死细胞会被染色的原因是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植物细胞在细胞膜之外还有一层细胞壁,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下面是实验室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洁净的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液体中涂抹几下,盖上。

(2)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转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可看到呈色的是线粒体,而近乎无色。

33.(20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 ]内填数字)(1)要想研究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需要借助来分离各种细胞器。

(2)图A所示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 ]等结构。

(3)图A中[ 2 ]的功能是对来自[ ] 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4)图B中[ 1 ]是,其内膜折叠成,上面附着有呼吸酶。

(5)图B中[ 5 ]是,跟细胞的有关。

A B高一生物月考试卷答案(总分100分)选择题:(共30题,1题2分,总分60分)1-5:BCBAB6-10:DCBBB11-15:CAADC16-20:BBADC21-25:CDDAA26-30:BDBCC非选择题:(共20个空,1空2分,总分40分)31:(共5个空,1空2分,总分10分)(1)A 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2)蛋白质(3)控制物质进出(4)纤维素和果胶32:(共5个空,1空2分,总分10分)(1)健那绿染液盖玻片(2)视野中央蓝绿色细胞质33:(共10个空,1空2分,总分20分)(1)差速离心法(2)植物1细胞壁9叶绿体11液泡(后3空顺序可调)(3)10内质网(4)线粒体嵴(5)中心体有丝分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