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探究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探究
鸟巢式护理是针对新生儿的一种护理方式,通过模拟母亲怀抱的环境来进行婴儿的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提供婴儿所需的温暖、安抚和安全感,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鸟巢式护理的实施过程以及对新生儿的效果。
实施鸟巢式护理的关键是为婴儿提供一个温暖、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合婴儿生活的环境,例如在婴儿床或摇篮中铺上柔软的床垫,并在其中放置一个小垫子或抱枕以模拟母亲的怀抱。
然后,在婴儿床的两侧放置几个保护栏,以防止婴儿意外滚落。
鸟巢式护理还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或加热器来调节环境。
一旦准备就绪,就可以将婴儿放置在鸟巢护理区域中。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或父母需要采取一定的技巧和姿势来确保婴儿的安全和舒适。
将婴儿放置在护枕或小垫子上,以模拟母亲怀中的感觉。
然后,用毛巾或薄绒布将婴儿包裹起来,以提供额外的温暖和安抚。
接下来,将婴儿放在床上,并将保护栏放置好以确保婴儿的安全。
鸟巢式护理的实施对新生儿的效果有多方面。
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提供婴儿所需的温暖和安抚,使他们感受到母亲的怀抱。
这一点对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特别需要额外的关怀和安全感。
鸟巢式护理还可以帮助婴儿与护理者建立亲密的联系,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鸟巢式护理还有助于促进婴儿的发育和成长。
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刺激,婴儿可以感受到身体的肌肉运动和平衡变化,从而促进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
这种护理方式还可以帮助婴儿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鸟巢式护理对于新生儿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并住院治疗的新生儿9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成分常规护理组(n=48,采用常规护理)和鸟巢式护理组(n=48,采用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体温波动情况、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鸟巢式护理组的出暖箱时间、体温波动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鸟巢式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常规护理组(14.58%),P<0.05。
结论针对新生儿的护理给予鸟巢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新生儿出暖箱的时间、减缓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鸟巢式护理;临床效果新生儿指的是出生未满28天的婴儿。
由于新生儿刚脱离母体不久,自身的生长发育尚未健全,抵抗力较弱,免疫力较低,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从而引发感染,造成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研究发现,常规的护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护理所需,而鸟巢式护理的出现为新生儿创造了一个与宫内相似的环境,有效减少新生儿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促进新生儿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
为此,本研究选用了9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开展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进行分娩并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96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鸟巢式护理组,每组48例。
其中,常规护理组男32例,女16例,胎龄35~40周,平均胎龄(37.42±1.69)周,体重2.6kg~4.8kg,平均体重(3.27±1.58)k。
鸟巢式护理组男29例,女19例,胎龄36~41周,平均胎龄(38.21±1.03)周,体重2.5kg~4.6kg,平均体重(3.59±1.27)kg。
两组新生儿的基本资料比较,组间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1T00:51:41.18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梁亚芬[导读] 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具体应用方法与效果。
梁亚芬太原市太航医院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具体应用方法与效果。
方法:将我院2022年2月-8月期间出生的60例新生儿纳入研究,根据出生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0,常规护理+鸟巢式护理),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综合护理效果与相关指标。
结果:在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身高、头围、体重增加量方面,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在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胎便转黄时间方面,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在新生儿每日夜间睡眠时间方面,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上述不同参数分析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生长,改善胃肠功能,并延长睡眠时间,有重要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鸟巢式护理;胃肠功能;生长发育;睡眠状况临床报道指出,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其对加快新生儿的新陈代谢,改善胃肠功能与营养状况均有重要意义[1]。
新生儿不具备语言表达、肢体表达等能力,通常在出现相关症状后开展护理,使得护理呈现出滞后性,且造成实际生理与心理护理的不足。
近年来,部分文献[2]指出,通过对早产新生儿、足月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可取得较好效果,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为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22年2月-8月期间出生的60例新生儿资料,对不同新生儿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相关资料前瞻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2年2月-8月期间出生的60例新生儿纳入研究,根据出生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
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胎龄:38周-40周,平均胎龄(39.45±0.40)周;体重2550g-4200g,平均体重(3250.45±65.25)g。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探究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探究新生儿护理是对新生儿进行全面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鸟巢式护理是对新生儿进行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护理方法。
该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以期为新生儿护理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一、鸟巢式护理的概念和原理鸟巢式护理,是一种源自丹麦的婴儿护理方式,它的理念是模仿鸟妈妈在巢中对幼鸟的呵护。
鸟巢式护理的核心原理是尊重婴儿的生物节律和个体差异,提供温馨、温暖的环境、人性化的关爱和亲情,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实施鸟巢式护理的主要步骤包括:要为新生儿提供一个温馨、温暖的环境,保持室温在适宜范围内;要给予新生儿充分的母爱和关怀,包括触摸、言语、注视等;要满足新生儿的生活需求,包括喂养、保健、清洁等。
二、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的作用1. 促进新生儿生理发展。
实施鸟巢式护理可以给新生儿提供温暖、安稳的环境,有利于新生儿的生理系统功能正常发育,如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
2. 促进新生儿心理发展。
鸟巢式护理的关键是给予新生儿充分的母爱和关怀,这有助于建立新生儿与母亲的亲子关系,有利于新生儿的心理发展和情感稳定。
3. 促进新生儿社会性发展。
通过与新生儿进行密切互动,如触摸、言语、注视等,能够促进新生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有利于新生儿的社会性发展。
4. 增强新生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鸟巢式护理能够增强新生儿的自身免疫力,有利于减少新生儿的疾病发生率。
三、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注意事项1. 确保环境温暖。
室温适宜是实施鸟巢式护理的基本条件,室温要保持在24℃-26℃之间,过于寒冷或过于炎热都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3. 注意卫生保健。
保持新生儿的清洁卫生是实施鸟巢式护理的重要环节,要定时为新生儿清洁口腔、皮肤、鼻腔等部位,保持其整洁。
4. 注重喂养。
鸟巢式护理要注重给予新生儿适宜的喂养,要根据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食欲,合理安排喂养时间和食物种类。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鸟巢式护理的概念鸟巢式护理最早是由美国加州了蒙塔利公园的妇幼保健中心提出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新生儿护理模式,旨在保证新生儿在靠近自然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照顾和治疗。
这种护理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亲子接触、母乳喂养和家庭式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合适的生理、心理和环境支持,来促进新生儿的成长与发育。
1、促进早期皮肤接触早期皮肤接触是新生儿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促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家庭感情,同时有助于婴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免疫功能发展。
鸟巢式护理模式充分利用了亲子接触的优势,鼓励母亲与婴儿进行早期皮肤接触,从而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的疼痛反应和厌食症等问题的发生。
2、促进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还能促进其智力发展。
鸟巢式护理模式通过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并为母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3、促进新生儿发育在鸟巢式护理模式下,新生儿得以接受到充分的自然光和自然声音,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同时,这种护理方式所提供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条件也有助于维持新生儿体内的稳定环境,避免它们遭受环境紊乱和伤害。
4、降低医疗成本鸟巢式护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式护理的优势,将婴儿从重症监护室中转移回家庭,使医院所需的资源大大减少。
同时,它也可以减少因医院住院而导致的家庭和社会成本,对于提高医疗效益和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鸟巢式护理模式对于促进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提高母婴情感交流和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这种护理模式需要有专业的医疗保障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不能盲目推广和过度依赖。
因此,在实践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应用和改进。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1. 引言1.1 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鸟巢式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方式,以及它对新生儿的益处和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中的作用。
我们还会对鸟巢式护理与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鸟巢式护理的优势和特点。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强调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性,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背景新生儿是人类生命的起点,是社会的未来。
由于新生儿生理系统未完全发育,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新生儿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方法主要侧重于生理、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缺乏对新生儿的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持,容易造成新生儿的情绪不稳定,影响健康成长。
针对传统护理方法的不足,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鸟巢式护理应运而生。
鸟巢式护理源自于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医学中心,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生儿护理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仿照鸟类自然孵化小鸟的方式,将新生儿温暖、安全地放置在母体怀抱下,以模拟胎内环境,提供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帮助新生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和成长发育。
鸟巢式护理强调建立亲子关系,注重对新生儿的爱与关怀,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基于鸟巢式护理模式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关注并采用这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以期提升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当前,关于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临床实践的重视。
有必要深入研究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际效果,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1.3 研究意义研究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鸟巢式护理的实施方式和益处,可以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护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护理水平和技能。
针对鸟巢式护理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善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探究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探究鸟巢式护理是一种针对新生儿的特殊护理方法。
在该护理中,护士会利用床单或毛巾等材料将婴儿包裹起来,模拟鸟巢的形状,旨在提供安全、舒适和温暖的环境,促进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探讨实施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的效果。
鸟巢式护理可以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在鸟巢中,婴儿被包裹住,像在母体中一样受到保护。
这种包裹可以给予婴儿一种安全感,减少他们的焦虑和压力,促进睡眠和休息。
鸟巢式护理还可以防止婴儿的四肢随意活动,避免受伤和睡眠不安。
鸟巢式护理有助于控制婴儿的体温。
新生儿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体温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在鸟巢中,婴儿被包裹得紧紧的,可以防止体温的散失,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这可以帮助婴儿保持恒定的体温,减少感染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鸟巢式护理还可以促进婴儿的运动发育。
在鸟巢中,婴儿的四肢被限制了一定程度的活动,这可以防止他们的肌肉僵硬和关节变形。
鸟巢式护理也不应过度限制婴儿的活动,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发育。
在实施鸟巢式护理时,护士需要及时地对婴儿进行观察和调整,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运动刺激。
鸟巢式护理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形成。
婴儿在鸟巢中感受到来自护理者的关爱和温暖,这可以增强他们和护理者之间的亲近感。
鸟巢式护理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婴儿的护理中来,深化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发展非常重要,因为亲子关系的形成可以提供给婴儿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促进他们的积极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实施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的效果是显著的。
它可以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促进婴儿的睡眠和休息。
它还有助于控制婴儿的体温,促进他们的运动发育,并促进亲子关系的形成。
在实施鸟巢式护理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度调整,以确保婴儿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鸟巢式护理是一种特别注重新生儿护理的护理方法,其核心理念是模拟孕妇子宫环境,为新生儿提供稳定、温暖、温湿度适宜的生存环境,以提高其生存能力和适应力。
该方法主要包括保暖、保湿和保持新生儿姿势等方面的操作。
鸟巢式护理能提供稳定的温暖环境,对保持新生儿体温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因为温度过低而出现低体温,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鸟巢式护理使用的箱式床能提供一定的保温效果,防止新生儿受凉,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环境温度确保室内的温度适宜。
鸟巢式护理能提供适当的湿度环境。
孕妇子宫内湿度较高,新生儿习惯生活在高湿度环境中,因此保持婴儿床内的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过低的湿度会导致新生儿皮肤过干,易发生皮炎等问题。
通过加湿器等设备,可以保持合适的湿度,减少新生儿皮肤的水分蒸发。
鸟巢式护理还重视保持新生儿的姿势。
在婴儿床中使用特殊的床垫和垫套,可以使新生儿保持俯卧或侧卧的姿势,这有助于预防脊柱畸形和保护新生儿的头部、颈部等脆弱部位,有效避免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导致的压力溃疡等问题。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提供稳定的温暖和适当的湿度环境,能够更好地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求,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保持新生儿的姿势有助于预防姿势畸形和压力溃疡等问题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鸟巢式护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新生儿,特别是一些需要特殊医学护理的新生儿,比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
在应用鸟巢式护理时,护士需要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护理方法的安全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作者:李玉芬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
新生儿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脱离母体直至出生成长28天的胎儿,在医学上以母体的妊娠周期为依据,又分为早产儿、足月儿、过期产儿,新生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新生儿护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1]。
新生儿刚脱离母体以及初始成长时期,由于个体组织器官都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很难直接适应外界环境,有些甚至需要在暖箱中观察一段时间。
为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本文展开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新生儿80例为本次研究护理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新生儿。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出生1~
11d,平均(6.89±0.63)d;体重2.39~4.67kg,平均体重(3.94±1.58)kg。
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出生1~11d,平均(6.77±0.49)d;体重2.39~4.67kg,平均体重(3.87±1.62)kg。
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儿;②出生无疾病、无并发症;③新生儿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及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新生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予以常规护理,自新生儿从母体娩出、脐带结扎后,观察新生儿的状态,等待其各项体征正常并保持平稳后送入保温箱内,调整保温箱的光线、温度,调整新生儿的姿势使其头部能够稍向后仰,整体处于舒适状态。
选择质地柔软、无菌的小毛巾轻柔垫在新生儿的
头颈部位,以免新生儿有不适感。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体征,对衣物、被子等用具定时消毒,记录新生儿的体重、体温等变化情况。
实验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模拟母体子宫内的环境,选择干净、无菌、柔软、亲肤的绒布,以对角滚筒的方式折叠为类似鸟巢的形状,将已经准备好的绒布放置于暖箱内预热,新生儿从母体娩出后,观察新生儿的状态,等待其各项体征正常并保持平稳后送入保温箱内,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绒布内,调整新生儿的姿势,使其保持侧卧位,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及体型,调整布卷的边缘使其与新生儿背部、臀部等部位紧密贴合,让新生儿紧密的包裹于鸟巢状绒布中,帮助新生儿四肢呈弯曲状,使其与在母体中的姿势相似,确保布卷松紧度适宜后固定[2]。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体征,对衣物、被子等用具定时消毒,记录新生儿的体重、体温等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护理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的一般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体温波动、胃肠道功能评分。
护理后以医院自制问卷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计算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用 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一般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睡眠时间、体温波动等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新生儿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非常满意29例,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16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为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位出生前,在母体中有天然的保护环境,刚脱离母体的时候,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外界的温度和环境[3]。
且新生儿各项机能都相对较弱,体温调节中枢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新生儿出生之后,初始成长阶段的护理尤为重要。
为减少外界环境对新生儿的刺激,初生时新生儿需在暖箱中观察数个小时,对于足月的新生儿,只要无先天性疾病或缺陷,就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4]。
新生儿护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在新生儿阶段以有效的方式展开护理,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环境,减少外界对新生儿的刺激,让新生儿更为舒适,快速接受和适应生长环境。
鸟巢式护理是针对新生儿的一项新式护理措施,其优势在于有效模拟了新生儿
尚未出生阶段所处的母体子宫环境,以鸟巢形状的绒布包裹住新生儿,并且将新生儿的姿势调整至与母体内类似的蜷缩状。
绒布柔软、温暖、舒适,新生儿被紧密的包裹其中,就如同在母体内一样安全、舒适,不仅减少了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的紧张感,也有利于稳定新生儿的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发,让新生儿能够安全、舒适的在稳定的环境中休息。
鸟巢式护理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
在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40例新生儿展开了鸟巢式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护理满意率达到了97.50%,高于对照组的92.50%。
证实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婷. 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41):219-220.
[2]任会玲.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12):125-126.
[3]曾凡莉.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18(26):244+246.
[4]胡娟. 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3):4390-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