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情观察与护理
危重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01
02
03
个体化护理方案
根据每个危重新生儿的病 情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 护理方案,包括喂养、清 洁、疼痛管理等方面。
预防性护理
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如 定期口腔清洁、皮肤护理 等,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 症的风险。
康复性护理
针对危重新生儿可能存在 的神经发育问题,开展早 期康复性护理,如抚触、 被动体操等。
血气分析
检测新生儿的血气分析指标, 了解酸碱平衡状态和氧合情况 。
病原学检测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病原 学检测,如细菌培养、病毒检
测等。
02
危重新生儿护理要点
基础护理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确保新生儿处于舒适的环境中,防止过热或 过冷。
喂养管理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 喂养时间和量,保证营养供给。
胀等症状。
皮肤颜色
注意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 出现青紫、苍白等异常及时处
理。
大小便情况
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次数、颜 色、性状等,出现异常及时处
理。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常规
定期检测新生儿的血常规指标 ,了解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血小板等情况。
生化指标
检测新生儿的肝肾功能、电解 质、血糖等生化指标,了解身 体各系统功能状况。
疼痛管理
对于需要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新生 儿,要采取措施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并发症预防
预防感染
预防褥疮
严格遵守消毒和隔离制度,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定期给新生儿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 同一部位。
预防低血糖
预防高胆红素血症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 糖。
可疑新生儿感染情况的观察护理

每4小时观察一次皮肤 颜色和呼吸频率
04
每天观察一次体重和 进食情况
06
每月观察一次神经行 为发育情况
观察内容
01
生命体征:体温、呼吸、 心率、血压等
02
皮肤状况:颜色、湿度、 完整性等
03
感染症状:红肿、疼痛、 分泌物等
04
饮食状况:进食量、进 食时间、进食方式等
05
排泄状况:尿量、大便 次数、颜色等
04 防护设备:医护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等
05
监测:密切监测新生儿的感染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病情监测
01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如体温、呼吸、心率等
03
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 实验室检查,了解新生儿的 感染情况
05
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新生 儿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02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皮肤、黏 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 观察有无感染症状
06
精神状态:反应、睡眠、 哭闹等
3
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症状 加强新生儿营养,提高免疫力 保持新生儿生活环境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新生儿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治疗方案
01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02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育完全,容易受到感染
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感染类型
01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 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02
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 胞病毒、轮状病毒等
03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 菌、曲霉菌等
新生儿肺炎患者的详细护理

新生儿肺炎患者的详细护理
一、环境护理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室温维持在22-24℃,
湿度在55%-65%。
2. 避免让新生儿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减少探视,降低感染风险。
二、生活护理
1. 确保新生儿充足的休息,提供舒适的环境,使其更容易呼吸。
2. 按照医嘱,给予新生儿合适的食物和水分,注意营养均衡。
三、呼吸护理
1. 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 定时为新生儿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出。
四、观察与监测
1.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
2. 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咳嗽、气促、发绀等症状,评估病情变化。
五、药物护理
1. 严格按照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 给予抗生素治疗时,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过敏反应。
六、心理护理
1. 给予家长必要的心理支持,解答其疑问,减轻其焦虑。
2. 鼓励家长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增强其信心。
七、健康教育
1. 向家长讲解新生儿肺炎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2. 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包括呼吸护理、药物护理等。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有助于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康复。
然而,每个新生儿的病情和需求都有所不同,护理时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止 、 洁的仪表 、 整 轻盈 的动作 , 给人 以美感 上 , 重要 的是 人性 更
化护理能体现 护士对患者 的真情实感 。 针对 不同的患者及 时提 供不同的人性 化护理 , 能使患 者在短时 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 。 我院外宾病房开 展人性化 服务 , 以人为本 、 把 患者 至上 的 人性化护理理念渗透到 了护理工作 的每一个环节。 人性化护理 的实施使护士转 变了观念 , 增强 了服务意识 , 而提高 了患者 从 满意度和护理服 务质量 , 也提高 了护士 的职业形象 , 提高 了 更 医院在医疗 市场上 的竞争能力 。
2 做 好 全 面 观 察 , 强 护理 加
1 新 生儿 啼哭 . 1
新生儿 只能用哭声来 表达 ,我们要从
不 同的哭声 中了解病情 的变化情 况 。正 常新生儿哭 声宏亮 有 力, 回声均匀 。如新 生儿 肺炎则哭声无力伴有紫绀 , 呼吸急促 ,
低钙患儿则多在夜间惊哭大 叫, 儿腹痛时呈阵发性且哭声尖 患 叫 , 连 续 性 。一 般 啼 哭 可 能 是 需 要 进 食 。 有
…
2 0 , ( )3 . 0 8 4 2 :4
参 考 文献
吴 德香. 化护理 在肿瘤 患者 中的应用 [. 临床医药 杂志 , 人性 J 实用 J
【 黄津芳_ 2 】 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 . 中华护理杂 志,9 83 ( 1 : 19 ,3 1 )
6 6 7 .
[ 张福桃. 3 ] 美国私立医院见闻阴. 护理研究 ,0 5 1 ( )2 8 2 9 2 0 ,9 2 :7 — 7 .
( 收稿 日期 :00 0 — 3 21—5 1)
新 生儿 的病情 观 察 及 护 理体 会
危重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不能遮盖小阴唇
及阴蒂
二 正常足月儿的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新生儿呼吸道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纤毛运动差,易出现气道堵塞、感染、呼 吸困难及拒乳;新生儿肋间肌薄弱,呼吸 主要靠膈肌的升降,呈腹式呼吸;新生儿 的呼吸中枢发育不够成熟,呼吸节律常不 规则,频率较快,约40~50次/分。
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出生时经产道挤压,1/3肺液由口鼻排出, 其余由肺间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为湿肺。
病情才平稳或经窒息复苏后,仍处于抑制状态; ②产伤、巨大头颅血肿、肢体麻痹; ③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过期产儿、小于胎龄
儿、大于胎龄儿、巨大儿; ④脐带绕颈、有各种先天畸形; ⑤双胎或多胎婴儿; ⑥有疾病的新生儿
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如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烟、吸毒、酗酒史, 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史等。
鼻
鼻痂处理 ◆温水滴入,鼻痂软化后用膝状镊子轻轻夹出
注意事项:固定头部,以免损伤 ◆棉絮刺激打喷嚏喷出 ◆无菌小棉签在鼻前庭轻轻卷出
五官的观察与护理
口
特点:黏膜娇嫩,易擦伤,造成严重感染,禁止纱布擦
上皮珠:牙龈上或硬腭中线处可见高起黏膜平面的小白点 挑破后可引起感染
鹅口疮:口腔黏膜及舌等黏膜上的雪片样白苔,不易擦掉 强行剥脱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渗血 致病菌:白色念珠菌
大、小便的观察与臀部护理
异常大便: 消化不良:黄色 次数多 粪水分开 糖过多:泡沫水样 酸味浓 蛋白质多:硬结块 臭味较浓 进食不足:绿色 量少 次数多 小儿多哭闹 肠道感染:大便次数多 水样 带黏液 腥臭 小儿厌食 呕吐 腹胀 烦躁 发热 嗜睡 脱水
大、小便的观察与臀部护理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第四节新生儿专业一、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湿度适宜。
2.身份识别:新生儿入母婴同室,需核对新生儿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出生时间、性别等)及全身情况,并告知家属及产妇。
3.体位护理:将新生儿安置在婴儿床内,出生6小时内,新生儿头放平或稍低位,偏向一侧,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如有紫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遵医嘱吸氧,并报告医师。
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新生儿保暖。
每日测体重1次、测体温4~6次,观察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与对症处理。
5.新生儿护理:根据情况,每日行新生儿沐浴1次,眼部护理、脐部护理、口腔护理、臀部护理各1次。
6.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新生儿医师,必要时转新生儿科继续治疗。
二、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prematureinfant)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统称为早产儿。
1.维持体温稳定(1)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病情,给予不同保暖措施,测体温6次/d。
(3)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2.维持有效呼吸(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取侧卧,头肩抬高15°,头偏向一侧。
(2)有缺氧症状时,遵医嘱给予吸氧,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出现呼吸暂停,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拍打足底、托背、睡水床等措施。
3.合理喂养(1)尽早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2)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给予鼻饲喂养。
(3)每日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
4.预防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卫生。
(2)限制探视,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3)室内物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5.密切观察病情(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2)观察患儿喂养、精神、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等。
新生儿病情观察

新生儿病情观察
1 哭声新生儿不同的啼哭可以辨别病情变化和需求,因此应认真观察,正常哭声宏亮有力,如哭声软弱无力,带有呻吟,常是产程延长,产钳娩出的婴儿。
颅内出血的患儿哭声中时而出现脑性尖叫,伴有前囟饱满,双眼凝视等表现。
新生儿肺炎患儿常哭声无力,哭时口周有发绀伴鼻扇和呼吸急促。
低钙性啼哭常伴有夜间惊叫。
2 吸允正常新生儿哺乳时吸允有力,早产儿则吸允无力,如出现拒乳,不哭,反应差则提示病情严重。
3 呕吐哺乳后溢乳属正常现象,如持续呕吐应考虑幽门梗阻,胃肠炎,颅内压增高呕吐呈喷射状。
4 大小便如24至48小时没排大小便属于异常现象,应记录。
检查是否有先天性的肛门闭锁,泌尿系统有无畸形。
新生儿尿量每天400ml左右。
5 脐带新生儿产后三天常规断脐,脐部是细菌侵入的门户,应常规脐部护理,保持干燥,防止感染,防止败血症。
6 皮肤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特别是腋下,腹股沟,臀部,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7 意识正常新生儿神清,反应灵敏。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重症新生儿护理是指对处于危重病情或需要综合护理的新生儿进行专门护理,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以下是重症新生儿护理的一般规范。
一、环境准备:1. 护理室要保持安静、温暖、干净,光线要柔和。
2. 护理室要装备完善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护理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3. 护理器具要严格消毒并放置整齐,方便使用。
4. 床铺要平整、干净,为新生儿提供有舒适感的睡眠环境。
二、新生儿的观察:1.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随时记录。
2.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意识、反应、色泽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口腔、肛门等部位的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三、呼吸道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鼻腔和口腔,预防并治疗呼吸道感染。
2.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呼吸窘迫等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循环系统护理:1. 定期测量新生儿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随时监测心电图和心功能。
2. 做好新生儿的血液检查、输血等操作,注意护理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五、消化系统护理:1. 对于需要喂养的新生儿,要根据医嘱进行喂养,保证喂养的时间和量。
2. 对于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要进行光疗和监测血清胆红素。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吐奶情况,及时清理口腔和保持干净。
六、感染预防与护理:1. 严格做好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2. 定期进行新生儿的皮肤护理和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3. 注意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传播。
七、心理护理:1. 给予新生儿足够的爱与关心,保持亲密接触,增强亲子关系。
2. 尊重新生儿的个人习惯和需求,适当给予安抚和悉心照顾。
3.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为其提供温情呵护。
综上所述,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是保证重症新生儿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消化奶液:加奶过快或间隔时间过短(吸出物 物可回胃,已消化奶液尤其含大量粘液时应丢 弃);
• 血性:鼻饲损伤、咽下母血、药物如妥拉苏林、 茶碱等。
惊厥
正常活动 正常足月儿肢体均有一定张力,以屈肌占优势,故四肢保 持在屈曲状态,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收。被包打开后, 由于肢体束缚被解除,皮肤受到寒冷刺激,肢体即出现粗 大震颤样的手足徐动,有时可见踝部、膝部和下颏的抖动。 这些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是由皮层下中枢支配,在新生 儿期出现并无病理意义,
指呼吸停止<10秒,在两次发作间期呼吸正常,且
不伴有心动过缓。
呼吸暂停发作时护士简单分析
早产儿呼吸暂停 孕周<36周的早产儿非常普遍(原发性呼吸中枢发 育有关),有一次呼吸暂停发作的早产儿常不需氧疗。 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常发生生后2-7天。
足月儿的呼吸暂停 常和严重疾病有关。 发生在生后24小时内的呼吸暂停通常是病理性的。 呼吸暂停可能是惊厥一种形式。
(4)低血压时须观察有无休克症状:如心动过速、低灌注、核 心温度正常但四肢末梢凉、脉压下降、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 代酸、尿量减少等。
皮肤黄疸
生理性黄疸 只有排除病理性原因的黄疸才能考虑生理性黄疸。新生儿 早期黄疸不要轻易下生理黄疸结论,必须告知家长每天在 自然光下密切观察与随防。
病理性黄疸 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展过快(每天>5mg/dl);退而现; 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未退;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12.9mg/dl,早产儿>15mg/dl;
新生儿病情观察与处理
周月娥
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 正常新生儿的肛温在36.2-37.8℃之间。新生儿对高热耐受 力较差,当体温超过40℃并持续较长时间时,不仅可引起 惊厥,还可产生永久性脑损伤,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注意点: 当发现患儿体温过高时,须排除以下因素如光疗、小儿哭 闹、暖箱温度过高或衣着过多,尤其在夏天室内环境温度 过高或冬天紧靠取暖设备。
上消化道出血量超过3ml时,可有黑便。较高位的 消化道出血时,大便呈黑色柏油样便;
出血量达40ml以上,很快地通过肠道时,亦可呈 现红色血便;
便血量少,呈鲜红色与大便不相混匀,则病变在结 肠以下之直肠或肛门,病情多较轻。
胃 潴留
• 吸出上次喂养总量的30%即认为是异常的,一次 胃吸出物大于15ml 即被认为是过多。
惊厥动作 突然出现的肌张力改变、持续性的伸肌强直,反复迅速的 肢体某一部位抽搐,以及阵发性痉挛是具有病理意义的。
护士观察到类似惊厥时如何分析
1、是否真正惊厥,这个问题很重要! 2、颤抖发作时,婴儿眼球运动正常,紧握婴儿抖动的
肢体,抖动停止,而且肢体的运动比较精细. 3、惊厥时眼球运动异常(例如凝视、眼球震颤或强
分析:
(1)袖带的宽度是否合适(袖带的宽度应该为上臂2/3),如果 袖带过宽则会得出错误较低的数据;如果过窄则会得出错误 较高的数据。
(2)通过动脉导管测量,需确认导管内无气泡,无血凝块并已 校准传感器,否则数值不准。
(3)疼痛、哭闹、易激惹、吸吮或直立位时血压会升高。睡眠 时新生儿收缩压要降低5mmHg。
保暖过度与感染性发热
保暖过度
肛温升高 手足热 腹壁皮肤温度低于 手部皮肤温度(<2 ℃) 皮肤红色 姿势伸展
外观健康
感染发热
肛温升高 手足凉 腹壁皮肤温度超过 手部皮肤温度(>3 ℃) 皮肤较苍白 精神萎靡
一皮肤硬肿,并可使体内各重要 脏器组织损伤,功能受累,甚至导致死亡。
呼吸暂停发作时护士简单分析
一般情况良好的新生儿在吃奶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 应考虑误吸的可能性。
插胃管可引起迷走反射,导致呼吸暂停发作。
胃食管反流也可引起呼吸暂停,大多发生在喂奶过程 中或喂奶后不久。
新生儿心率变化范围
正常新生儿心率范围
年龄 最低 平均 最高
0-24小时 85
119 145
1-7天 100 133 175
心率异常应排除的良性原因
心动过速: 热或寒冷应激、疼痛刺激、药物如阿托品、氨
茶碱、肾上腺素等。
心动过缓: 排便、呕吐、排尿、胃管喂养、吸痰、药物如洋 地黄类、钙剂等。
血压问题
高血压: 足月儿收缩压>90mmHg和舒张压>60mmHg; 早产儿收缩压>80mmHg和舒张压>50mmHg;
低血压: 指血压低于同年龄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
注意点: 须考虑环境温度、保暖措施或热量摄入。
呼吸异常
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为35-50次/分; 呼吸过快:指呼吸频率持续大于60-70次/分; 呼吸过慢:指呼吸频率持续小于15-20次/分。
呼吸暂停与周期性呼吸
呼吸暂停
指呼吸停止>20秒,或较短暂停但伴有氧饱和度下
降或心动过缓(<100次/分)。
周期性呼吸
新生儿意识障碍四种状态
嗜睡 很容易唤醒,但不易保持觉醒状态。
迟钝 用非痛性刺激可以唤醒,但醒来很迟,且不完全清醒,不 能保持觉醒状态。
浅昏迷(昏睡) 只有疼痛刺激才能唤醒。
昏迷 疼痛刺激也不能唤醒。
谢谢
母乳性黄疸 常见,但原因不清楚。黄疸持续2周后,体格检查正常,而 且大小便正常(无浅色大便,深色尿),可观察。黄疸持 续超过生后3周,应进行尿胆红素和血清胆红素测定。
对生后不足48小时出院新生儿提供随防并监测胆红素情况。
呕血与便血
消化道出血为新生儿常见重要症状。一般情况下, 十二指肠提肌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 血,以呕血为主;而下消化道出血以便血为主。
直性眼球水平偏斜),紧握婴儿抽动的肢体抽动 不停止,而且肢体运动比较大。 4、颤抖时脑电脑正常,而惊厥伴有脑电图的异常。
反应低下
反应低下是一组临床症状,包含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肌张力 减退,肢体活动减少,哭声弱和吸吮无力。
判定 意识障碍
检查方法是给新生儿刺激包括痛觉刺激,观察反应及程度。 刺激方法可用手轻摇胸部,弹足底,针刺。 肌张力减退 表现为双下肢外展,双臂松软,肘膝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肢 体被动运动时无抵抗。
8-30天 115 163 190
标准差 16.1 22.3 19.9
心率异常
心动过速
指心率大于同日龄的平均值加2个标准差。 心动过缓
指心率小于平均值减2个标准差。 通常持续<15秒发作的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 缓是良性的,大于15秒发作,常需要心电图的全 面评估。
心动过速伴随有呼吸急促、皮肤灌注不 良、嗜睡、肝脏增大和肺部罗音提示已导 致心衰发生,需要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