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仔针尾的体会

合集下载

孔雀鱼刚出生针尾-孔雀鱼针尾病用什么药

孔雀鱼刚出生针尾-孔雀鱼针尾病用什么药

孔雀鱼刚出生针尾-孔雀鱼针尾病用什么药孔雀鱼针尾病用什么药孔雀鱼针尾病对于刚患病的鱼苗,可以捞出放到大缸中单独饲养,加入少量粗盐或青霉素,喂食鲜活水蚤,加强过滤使水循环起来,强迫鱼苗游动,一周内可以治愈。

对于稍大的鱼体可能伴有病菌的寄生,可看到尾部或者头部皮肤的表面有一层白翳似的东西覆盖。

孔雀鱼最重要的观赏价值就在它的尾部,针尾的产生,大大影响了观赏效果。

患病的孔雀鱼尾鳍夹角明显变小,甚至呈锥形,如同针尖一般。

而且针尾具有潜伏性和传染性,因此得了这种病症的鱼儿要及早的隔离出来。

当发现鱼缸中的孔雀鱼得了针尾,原缸水要勤换,并且下药预防,,这样才能保证全缸孔雀鱼的安全。

土霉素的用量一般是三升的水加一粒药片,直接投放就可,最好是为得此病的孔雀鱼进行一周的药浴,并且每天都需要换水及补充药物。

孔雀鱼在饲养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孔雀鱼的健康才行。

孔雀鱼和金鱼不但共生的很好上个月养鱼老道饲养了一批孔雀鱼,总共是四十条,被朋友要走了一些,还剩下来可能不到三十条了,一开始几天,我还把刚出生的小鱼苗放到了小水池中,把大鱼直接和金鱼饲养在了大鱼池里,后来再发现的孔雀苗我也懒得去捞了。

一、孔雀鱼和金鱼共生的很好其实这种饲养方法以前我好像也没有试验过,今年可能是第一次,因为实在没地方去安置这些孔雀鱼了,只有把它们和金鱼饲养在了一起。

但是我就发现,虽然刚开始投入的孔雀鱼个体并不是太大,不过金鱼们还是追不上它们的,至少我大体上看了看几乎是一条也没少,虽然分摊开来不是很多,我也数不出来。

不过由于今天的天气较为炎热,我就顺便到鱼池子里凉快一下,当然了,主要是为了水面的腐烂莲叶,所以当我进入到鱼池一看,孔雀鱼的数量那可是有增无减啊。

二、孔雀鱼大鱼吃小鱼的问题如何解决?那么,在这个水池里遇到大鱼吃小鱼的问题咋办?这也是一开始我比较担心的问题,因为金鱼的个体可不小。

后来我才发现这个担心纯属多余,因为在前几天我还没有发现有大量的孔雀鱼苗存在,而从昨天开始大量的鱼苗突然间就显现了出来。

针尾的可行性研究

针尾的可行性研究

针尾的可行性研究最近患针尾的还是很多,经过各位大大的指点我的鱼BB针尾已经完全治愈为了能够帮助经常患针尾的朋友,在此总结了下特此发个针尾治疗合集(参照大肥鹅等资深鱼友的建议以及亲身经历)具体分为两大部分想用哪种办法,切合自身因鱼而异。

发病症状本病主要病症最初见鱼儿烦躁不安各鳍条紧夹不展游泳时呈蛇行或只甩尾巴不怎么前进似在挣扎进而眼眶下颌体表胸鳍基出现小块或点状血斑。

有的鳃丝出血锗端烂蚀重者烂至鳍基但也有为数极少鱼只,在重感染鱼群中不发病估计此病由肠道先行感染有部分孔雀鱼已由遗传获得免疫,有研究者认为是嗜水汽单胞菌所致。

发病原因1,残饵过多。

2,饲养密度过大。

3换水温差太大等原因。

(以上等原因最终使水质恶化导致针尾)治疗方法物理治疗1、隔离移开病鱼或健康的鱼,水温升至28~30度。

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放在大缸里《因为硝化細菌的建立是非常全面的水體大水質好且穩定魚苗在這樣的水體當中不論從自身的抵抗力還是從對針尾的治療方面都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2、加海盐具体多少自己定吧我是600*250的缸放了两把。

3、造流打氧(开泵让鱼鱼欢快的游起来吧~)4、可以打会灯光或者晒会太阳不过归纳以上几点水质是重中之重~药物治疗1、加甲基蓝(水变蓝),还有就是2天换一次养好的硝化水每次换的比例全部水的4分之12、药饵。

连用3天,剂量为土霉素2。

5~4克/50千克鱼或呋喃唑酮2~5克/50千克鱼。

3、土霉素或氯霉素0。

25~0。

5PPM,或呋喃唑酮0。

2~0。

5PPM入缸不换水连用五次(隔日一次)。

若是预防用药按2、3中的药量,隔1~2天施药一次。

孔雀鱼疾病防御

孔雀鱼疾病防御

孔雀鱼疾病防御饲养孔雀鱼的朋友一直有一个很大的困惑,那就是自己的爱鱼总是经常出现病变,通常情况下,得病的孔雀鱼可救治且痊愈的很少,就算治好了观赏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就必须在这方面做好防御工作,孔雀鱼疾病在各个季节都会有,而冬季更是不能例外,冬季常见的四种病症有——针尾,水霉,腮霉,白点,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冬季孔雀鱼疾病防御是如何进行的!孔雀鱼的疾病预防如果做到位,很多的不幸完全可以避免,尤其是在冬季,基本上都是水温造成的疾病。

那么我们来看看几种疾病孔雀鱼针尾描述:不用说,针一样的尾巴,这个形态只有在小鱼龄的时候能发生,成鱼多数到不了“针”的阶段就PP了,科学的饲养环境下,1月-6月鱼龄的鱼不大容易得这个病,但可发作于所有鱼龄范围,危害极大。

重点防御对象:老年鱼,BB鱼,做月子鱼关键词:大温差。

温度是导致针尾的最最最常见,也是影响最最最大的一个因素,只要注意了这点,饲养型针尾就可以很好的预防了,先天缺陷型采用马桶战术,个体发病,直接淘汰。

危害指数:5颗星预防难度:1颗星治疗难度:3颗星孔雀鱼水霉描述:嘴唇,眼睛,身体等各个部位发生白膜,伤口部位生长菌丝,都是霉菌类危害,在贫养水体中,这个病的发作几率很小,如果配合25度以上高温,预防效果更好,各人按照自己对水质的控制能力设置合理温度是预防这个病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水质控制能力低,温度就相对调整到高点,但会加大针尾的发病几率,酌情设置温度。

关键词:低温,水体富养。

低温是霉菌最最喜欢的,尤其在18-22度这个区间,如果能把温度设定在这个范围而不发生真菌类疾病,恭喜你,你的水质管理已经到达很好的水平了。

危害指数:5颗星预防难度:1颗星治疗难度:4颗星孔雀鱼腮霉描述:也是真菌的一种,跟烂腮有明显区别,烂腮主要发病与春夏交替的集结,主要是细菌在腮大量繁殖导致的,会导致充血,严重会开窗,而腮霉的症状是真菌在腮大量繁殖,症状是腮不会开闯,而且腮盖会膨胀起来,到发病晚期鱼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窒息,在水中时而不动,时而猛穿梭一下,到了这个程度基本就离死亡不远了。

有人说孔雀鱼苗容易发生针尾问题,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孔雀鱼苗容易发生针尾问题,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孔雀鱼苗容易发生针尾问题,这是为什么?
孔雀鱼针尾病也称缩尾病。

主要是由于感染了水霉菌等细菌性疾病,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腐烂引起的。

所以治疗针尾,首先要治疗水霉病。

在发现感染初期,迅速把鱼缸水温升到28---30°C,把水换掉1/3,加3--5%的盐,治疗3--5天,一般情况会逐渐好转。

如果是后期的话,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比如甲基蓝,阿莫西林,青霉素等按百升水2--3片投放,治疗3--5天,待水霉菌消灭后就等待慢慢恢复了,这期间要注意保持好水质,防止水霉病反复发作。

归根到底,鱼类的疾病绝大部分都是由于水质太差引起的。

所以在平时应该注意水质的维持,最好保持鱼缸水温恒定,换水量在1/3左右,并保证换水温度不能出现超过2°C的温差。

如果鱼缸较小,过滤也小的话,可以考虑加个水妖精或者网购一个小的滴流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总之保持好水质是减少鱼病发生的根本。

刚出生的孔雀鱼怎么样,如何防止针尾

刚出生的孔雀鱼怎么样,如何防止针尾

刚出生的孔雀鱼饲养及针尾预防孔雀鱼是一种胎生鱼,而且繁殖速度比较快,所以受到了很多喜欢繁殖的新老鱼友们的喜爱。

老鱼友我们可以经常来交流交流心得,这里主要是想教一下新鱼友如何饲养好刚出生的小孔雀鱼。

这是刚出生3—7天的小孔雀鱼,自己用快餐盒做了个简单孵化盒放在大鱼缸中因为孔雀鱼母鱼体内具有储精功能,所以孔雀鱼的繁殖很快,通常一个月就会下一窝小孔雀鱼,少的十几条,多的几十条。

小鱼出生后要及时把它捞出来,以免被大鱼吃掉。

新出生的小鱼如何饲养,我总结了几个经验告诉大家。

1、喂养刚出生的小孔雀鱼第一天是不需要喂养的,刚出生的孔雀鱼会找个位置静静的待着,慢慢的吸收卵黄,第二天才开始到处游动,到水面附近。

这时有丰年虾的可以喂一点丰年虾。

没有丰年虾的可以再等一天,第二天开始喂鱼食的粉末,粉末自己研磨的越细越好,这里推荐鱼虫干(水蚤干)的粉末,好研磨,用个圆棒擀一擀就可以了,作为小鱼的开口粮很不错。

喂食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喂食太多,刚出生的小孔雀鱼喂食只需要小勺背面轻轻沾一下鱼食,然后弹入到鱼缸就足够了。

以后基本按照每条小鱼一天投喂小鱼鱼头大小的饵料就可以了。

2、换水养鱼先养水,水对鱼来说至关重要,刚出生的小孔雀鱼比较喜欢老水,因为刚出生不久的孔雀鱼拉的粑粑并不多,所以前几天都不需要换水的,以后可以准备个吸管,把沉积在下面的便便吸出来,水不浑浊时不要换,换水的时候注意留三分之二的老水,更换三分之一的新水(新水要困几天)。

我建议用孵化盒放在大鱼缸中养,这样水质比较稳定,换水也简单,只要把孵化盒提几下就可以了。

3、防针尾刚出生的小孔雀鱼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针尾,针尾就是孔雀鱼的尾巴合拢起来像针一样的尖。

小孔雀鱼出生后身体很虚弱,所以养小孔雀鱼时注意水流不要多大,水流过大小孔雀鱼就会不停的游动,身体疲惫就很容易生病了。

小鱼基本不需要怎么补氧,如果养的密度很大,补氧时要控制速度,不要让水流动过大。

4、多与小鱼互动喂食时可以敲敲鱼缸边缘,让小鱼聚集过来,一次喂食时也可以分批投喂,让水面震动,让小鱼都聚集过来,争抢到的食物才是最香的食物!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给我,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学习。

孔雀鱼针尾原因--孔雀鱼针尾怎么办

孔雀鱼针尾原因--孔雀鱼针尾怎么办

孔雀鱼针尾原因-孔雀鱼针尾怎么办孔雀鱼针尾病怎么治?孔雀鱼的观赏价值重在其尾,而坑爹的事偏偏孔雀鱼针尾的得病症状又在尾巴上,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赏效果。

通常来说,孔雀鱼针尾的患病鱼的尾鳍夹角明显变小,甚至呈锥形,如同针尖一般,这种状态的病鱼,观赏价值已经完全丧失。

患针尾病的孔雀鱼会出现焦躁不安、鱼鳍夹紧、游动不规则、离群,且患病后逐渐消瘦,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渐渐死亡。

这还是其次,更可怕的是孔雀鱼针尾病具有潜伏性和传染性,也就是说,你会忽然发现鱼缸很多鱼同时得了针尾,因此当你发现有少量鱼针尾时,你应该庆幸,并要及早隔离出来。

很多鱼友觉得孔雀鱼针尾病的产生与环境不良有关,也有资料显示其原因主要是嗜水汽单胞菌所致。

但通常情况下,孔雀鱼成鱼很少会得针尾病,针尾病主要是在1-2月左右的幼鱼中流行。

更不可思议的是,不同品种的孔雀鱼幼苗发病的几率也是不一样。

且经常在针尾病的鱼群中也有个别鱼仔不会得病,这就说明针尾病的传播与鱼只本身的抵抗力有关。

像孔雀鱼针尾这种严重的疾病,只有在早起发现才有治疗的意义,因此当养殖孔雀鱼密度较大时,一定要勤于观察。

只要发现了鱼缸中有可能是针尾的病鱼就要立即隔离处理,且原缸也要勤换水,并下药预防。

要做到宁可错杀也不可遗漏,这样才能保证你全缸孔雀鱼的的安全。

而且针尾病得了基本上就不要幻想鱼能自己痊愈,及时、快速的隔离才是王道。

孔雀鱼针尾病的治疗方面,在药物的选择上,呋喃西林(俗称黄粉)和盐其实应对竖鳞和充血还行,针尾的话就缺乏药效了,甲基蓝、庆大霉素也是对针尾的帮助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执着用上述药品,很可能会让你的鱼病情加重,从而错过治疗良机。

根据药性以及不少养鱼人的经验,很多朋友都认为土霉素治疗孔雀鱼针尾病的效果是最佳的。

土霉素属于治疗预防一体化的药物,很容易买到而且便宜。

在治疗孔雀鱼针尾时,土霉素的用量一般都是3升水1粒药片,如果是预防的话,用量可以减少。

而且土霉素在药性上来说不会危害到鱼缸内生物的安全,可放心使用。

孔雀鱼生宝宝感悟心得

孔雀鱼生宝宝感悟心得

孔雀鱼生宝宝感悟心得大家好,我是@静静的养鱼人,喜欢分享养鱼的经验和趣事。

每天为大家分享养鱼的心得和技巧。

今天给大家分享我养过一个非常可爱的孔雀鱼宝宝。

我是养鱼爱好者,孔雀鱼是我家养得比较多的鱼种。

这个小鱼苗也是我从宝宝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宝宝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而且个头还不小。

一、出生后的情况刚出生的小鱼苗,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只是有点弱,可能会比较难养,我也不想过多去干预他,所以就放在水族箱里给他留了一个角落。

但当时因为水族箱也没水,我就先给他上了两次鱼。

当时看着小家伙身上像只小猫一样,特别可爱!小家伙长得特别可爱,比我想象中要大一圈。

而且看着小家伙可爱时的样子,我非常有成就感!而且我发现这个小家伙特别喜欢喝水并且喜欢上了在水里游来游去,我非常欣慰!二、怎样饲养才能让小鱼长得漂亮因为之前养过孔雀鱼,对它的习性还是比较了解的。

所以我一般都会定期给它换水。

因为要让小鱼苗长得漂亮,鱼缸要保持一定的水质,不然会影响它的健康成长。

小鱼苗一天换两次水,水温也要保持在25度左右。

平时我们也不用刻意给鱼换水,因为鱼缸要保持干净卫生,只要水质好是不需要注意,那么鱼的体质一定会越来越好。

孔雀鱼一天可以喂两三次饵料来给鱼吃,并且还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才行。

如果饵料不够我们可以给孔雀鱼再喂一点小鱼苗专用的饵料。

我一般都是用两块小石头夹住孔雀鱼,这样它们也不容易从石头上掉下来。

三、几个小窍门在养孔雀鱼的过程中,有几个小窍门。

一是把鱼缸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水温不要太高,最好在30度以上,不然鱼群会有应激反应。

二是定期在水中放一些浮萍,这样也可以起到预防孔雀鱼生病的作用。

三是可以放一些青苔之类在孔雀鱼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东西,它们可以帮助孔雀鱼生长速度更快。

如何预防小鱼针尾

如何预防小鱼针尾

如何预防小鱼针尾引言小鱼针尾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尾部。

它会对鱼类造成痛苦和疾病,给养殖业和渔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为了保护鱼类的健康和提高养殖业的效益,预防小鱼针尾的发生和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小鱼针尾的方法和措施。

1. 维护鱼类的健康环境•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定期清理池塘或鱼缸的底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地。

•水质的监测和调整非常重要,保持适宜的水质参数,如温度、pH值和溶解氧等。

2. 优质饲料的选择和合理喂养•选择优质的饲料,确保饲料中没有寄生虫的卵或幼虫。

•合理喂养,避免过度投喂和不合理的饲料类型,防止养殖密度过高。

3. 定期检查和鉴别寄生虫•定期检查鱼类的尾部以及身体表面是否有寄生虫的痕迹,如划痕、溃烂等。

•鉴别寄生虫种类,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4. 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根据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药物使用的规定和剂量。

•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形成抗药性,定期更换药物,轮换治疗。

5. 清洁和消毒设备工具•养殖设备和工具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以减少寄生虫的传播机会。

•注意养殖设备和工具的隔离使用,避免不同鱼种之间的交叉感染。

6. 控制养殖密度和饲养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鱼类之间的过度拥挤和紧密接触,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合理控制饲养量,避免过量喂养和过度积食,影响鱼类的消化和抵抗力。

7. 强化环境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做好鱼类的防疫工作,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避免外部病原体的传入。

结论预防小鱼针尾的发生和传播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维护环境卫生、优质饲养、定期检查和鉴别、合理使用药物和加强生物安全等。

通过预防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小鱼针尾的发生率,保障鱼类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Smith, J. W. (2002). Control measures for anchor worm in fish. FAO technical pap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鱼仔针尾的体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孔雀鱼仔针尾的真正原因体会
摘自网友的文章
相当一些养孔雀鱼新手都会遇到孔雀鱼仔针尾的现象,我就是其一。

我可以说大鱼生下了十几窝,我养了十几窝,但每窝在养了十几天内就都针尾后死去了。

我按照本论坛上的多起解决方案来实施根本不行,光各种药品买了十多种,什么日本黄粉、甲基蓝、孔雀绿石、土霉素、氢大霉素等等通通没用!什么少喂、勤换水,什么每天换水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三天全换掉!什么要晾水24小时以上、什么各种清水剂、什么各种类型的过滤器、什么各种大缸、小缸、什么消化细菌培养、什么各种加氧泵、什么各种高级小鱼食、什么干食、活食等等通通照样针尾后死去,最多能活下一、两条来就不错了。

有的论坛斑猪就会教一句话,我给其总结如下:“你喂多了,剩食把水质变坏了,每天要换水三分之一,三天全换,用日本黄粉加土霉素治针尾病”。

这些胡说八道的话误导我快一年,简直就是小鱼的杀手!
十几窝有上千尾小鱼都先针尾后死掉,从此,我对养小鱼失去了信心。

好几个晒水的缸,有两三个月没管了,水也不换,其中有的缸内还能看出水中长出了白丝状的东西,放在凉台上光线亮的缸壁上还长出了绿色斑点。

某一天,大鱼又生了十几条小鱼,我也没心思去好好养它们了,反正养不活嘛。

我从孵化器内把小鱼捞出,随便放到一个有三个月没换水的还有点白丝状的缸里,水在缸里还有一半。

我也不喂,也不换水,也没过滤泵和打氧泵。

由于忙工作吧,十多天过去了,我不经心的看了一下放小鱼的缸,是不是水都臭了可眼下的现象使我大为惊讶!十几条小鱼竟然在缸内快速乱窜,仔细一看,都长到有一厘米长了,看样鱼身上也长出小鳞片的样子了,这个时期小鱼已经有很强的抵抗力了。

这缸内水很清,也没细丝状的东西了,可能是被小鱼吃了吧。

我突然醒悟到,我以前小鱼针尾的原因是否我换水太勤了,小鱼不适应勤换水才造成针尾的?
以后,我又把大鱼们刚生下的小鱼分别放到有一个月以上没换水的几个小缸里,也放到有过滤、有加氧泵的小缸里,也不换水,只要水清,不太浑,也不会太混,因为有过滤装置,基本就不用换水。

每天喂一次到两次,每次喂一点点鸡蛋黄和脱壳的丰年虾卵,不要剩下。

十多天就在没有过滤装置的缸内抽出一点点污物,十多天也就加一点点晾过有半个月以上的水。

什么药也没加,小鱼们活的十分快乐,在鱼缸内快速窜动,很健康。

几个10X20X25厘米缸里的鱼一条也不针尾,一条也没死去,长到两厘米长时,我就捞大大缸里和大鱼们一起生活。

现在,我养的小鱼再也不针尾了,已成活了几百条,我都养不下了,纷纷送给朋友了。

总结经验,要想使小鱼不针尾疲劳而死去主要是“不要换水”!小鱼不适应频繁的换水和加水,不管是否凉了半个月以上的水。

加水也就到半月后加上被蒸发掉的一点点水,其二,不要喂多的吃不了。

再补充一点:
冬天小鱼喂养避免针尾的方法
在冬季,当室温低于25度时, 虽然水温由电热管加热保持在28度左右, 但是由于室温低于25度, 刚生出的小鱼不到一星期就会发生针尾, 这不是因病菌, 也不是因水混, 也不是因用了新水, 而是水面温差和吹氧气泡带来的冷空气造成的针尾!
当室温在25度以下时, 如果缸中水温低于30度, 或者缸中水面的水温和中下层的水温如果相差一度以上(因小鱼愿意在水面游动), 或者往水中吹气泡加氧使水中有冷空气水流, 都会使刚生下的小鱼发生针尾现象。

所以,在冬季养刚生下的小孔雀鱼时要注意如下:
1 水温要保持在31度加减一度,最好在缸上面加盖上有少量气孔的盖子
2 不要往水中吹氧,以免房间中的冷空气带进水中
3 不能添加新自来水,最少要晾水5天以上
4 1个月内不要换水,添加老水即可,要有上过滤系统不定期过滤污垢就可以了,不要老开过滤器,让小鱼儿在安静中生长
5 添加的水要用热开水调和到与缸内的温度一致时再慢慢添加到缸内
总之,水温变化多和换水太频容易使小鱼发生针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