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K科学争论研究_困境及其争论分析方法的意义_姚莉萍

合集下载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科学研究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例如,人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电力、石油等能源,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其次,科学研究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改善生活。

例如,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寿命得以显著延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再者,科学研究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环境科学的研究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另外,伟大的科学家们也曾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研究是人类进步的灯塔。

”这句话表明了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方观点:尽管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力量。

首先,人文艺术领域的发展同样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其次,社会科学的研究同样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再者,科学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科学研究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伟大的人文艺术家和社会科学家们也曾对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例如,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够改变世界。

”这句话表明了人文艺术对社会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科学研究并不是唯一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综上所述,尽管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力量。

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同样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的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的辩论辩题正方,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推动技术的进步,改善人类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研究可以解决许多现实问题,比如医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疾病,环境科学可以保护地球资源,工程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正是由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人类的力量,科学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

”因此,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反方,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是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而这些资源可能会被用于一些不太有意义的研究项目,导致资源的浪费。

其次,一些科学研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比如核能研究可能会导致辐射污染,基因改良可能会带来生态风险。

此外,一些科学研究可能会被用于军事目的,导致战争的加剧。

因此,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完全有利,我们需要慎重对待。

正方,虽然科学研究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

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科学研究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行的。

而且,科学研究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规范和监管来避免,比如加强环境保护,限制军事应用等措施。

因此,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反方,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科学研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可能会引发道德和伦理方面的争议,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引发道德困扰,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伦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慎重地对待科学研究,不能一味地追求发展而忽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正方,尽管科学研究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推动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

正如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我们唯一的灯塔。

”因此,我们应当支持科学研究,同时也要规范和监管,以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辩论辩题正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科学研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可以带来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还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首先,科学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创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人类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改进医疗技术,延长寿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其次,科学研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许多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会带来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控制的最高形式。

”因此,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反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被夸大了。

尽管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

首先,科学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取得成果的时间周期较长,投入产出比并不高。

其次,科学研究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例如,尽管人类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科学研究并没有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科学并不是一种确切的知识,而是一种临时的知识。

”因此,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被夸大了。

在这个辩题中,我站在正方的角度,认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带来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还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控制的最高形式。

”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科学研究,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研究的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的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的辩论辩题正方,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生活质量、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首先,科学研究可以带来技术创新,例如,通过对医学、工程、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新的药物、新的能源技术、新的环保技术,从而改善人类生活。

其次,科学研究可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通过对气候变化、疾病传播、自然灾害等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保护地球环境,保障人类健康。

最后,科学研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例如,通过对历史、文化、人类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推动人类社会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反方,科学研究虽然有其重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学研究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例如,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但最终可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其次,科学研究可能导致伦理道德问题,例如,一些科学研究可能涉及动物实验、基因编辑等问题,可能会引发伦理道德的争议。

最后,科学研究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拥有更多资源和技术优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无法享受到科学研究带来的好处,从而加剧了全球的不平等现象。

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研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表明了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另外,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曾说过,“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难。

因为目标是值得的。

”这句话表明了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挑战性和意义。

经典案例: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起了“阿波罗计划”,最终成功将人类送上月球。

这一壮举不仅是科学研究的胜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事件表明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生活质量、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尽管科学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能否定其重要性和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科学研究,以推动人类社会向更加文明、繁荣的方向发展。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正方,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带来技术创新、医学进步和社会进步。

科学研究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比如疾病治疗、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

通过科学研究,人类可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灯塔。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方,科学研究虽然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科学研究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例如,为了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大量的自然资源被耗费,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其次,科学研究可能引发伦理道德的问题,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导致人类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底线的模糊。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科学研究,而是需要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正方,虽然科学研究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停止进行科学研究。

相反,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研究的监管和规范,确保科学研究的方向符合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

同时,科学研究也需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以实现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反方,尽管科学研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我们需要审慎权衡利弊,避免盲目追求科技进步而忽略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道德底线。

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科学研究不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活动,它需要受到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只有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需要注意其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加强科学研究的监管和规范,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以实现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科学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和医学的进步。

例如,人类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改进医疗技术,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其次,科学研究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匮乏的挑战。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可再生能源和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问题。

最后,科学研究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例如,历史上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是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的,如电力、飞机、互联网等,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因此,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反方观点,科学研究并非万能之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绝对必要。

首先,科学研究可能导致伦理和道德问题。

例如,生物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引发伦理争议,如克隆、基因编辑等,这些技术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其次,科学研究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例如,一些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最后,科学研究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在科学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科技落后的困境,这会加剧全球南北差距。

因此,科学研究并非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应当是全世界的科学家。

”这句话表明了科学研究的国际性和普世价值。

而霍金也曾说过,“科学是人类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人类摆脱贫困和疾病,也可以毁灭整个地球。

”这句话警示我们科学研究的双刃剑性质,需要谨慎对待。

经典案例,20世纪的人类登月计划就是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这一计划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科技水平,也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然而,也有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核武器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权衡利弊,谨慎对待,以确保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SSK科学争论研究述评

SSK科学争论研究述评

文章编号:1000-8934(2001)11-0060-06SSK 科学争论研究述评3莫 少 群(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把科学争论作为重要的研究场点,以表述其相对主义的和社会建构论的知识主张。

本文概述了SSK 科学争论研究的基本策略、主要代表人物和经验研究纲领,并做出相关评价。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科学争论;相对主义;社会建构论中图分类号:G 30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1-06-18作者简介:莫少群(1965-),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学。

3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赵万里先生的允许,参阅其博士论文,特此致谢! 70年代以来,科学争论成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研究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并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研究进路,其中,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对科学争论的研究处于一个最为显著的位置。

一方面,SSK 是继默顿范式之后在STS 研究领域处于主流地位的理论流派,它最明确地代表了对科学争论进行相对主义的和建构论的研究路线;另一方面,SSK 把争论研究提高到一种战略地位上,作为与实验室研究和文本话语分析相并列的重要研究“场点”(site ),SSK 的主要研究纲领,如利益分析模式、经验相对主义纲领、科学编史学、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等也都是以争论研究为基础形成和展开的。

鉴于争论研究在SSK 中的地位,以及SSK 争论研究在整个争论研究领域中的影响,本文将概述SSK 争论研究的基本策略、主要代表人物和经验研究纲领,并做简要的评价。

1SSK 将科学争论纳入其研究视野,首先与整个STS 研究领域对于科学争论的认识转向有关。

在传统的理性主义科学观中,科学以基本命题的一致性为基础,科学家之间在理论、事实、实验及其解释等方面的不一致可以通过客观的科学标准、中立的观察语言以及判定性的实验加以解决,争论则意味着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对科学发展秩序的干扰。

科学探究需要“失败”与“挫折”

科学探究需要“失败”与“挫折”
至 两 跳 … …让 学 生 在 “ 失 败” 中, 真 正 经 历
科学 捻需要“ 失败" 与“ 挫著 I = i "
◇姚 继 洪
过程 , 真正探 究科学 , 从 而 真 正 地 获 取 科 学教育的成功 。 从“ 失败” 的探 究 中 也 经 历 科 学 探 究 过 程

三、 在“ 失败 ” 的 探 索 中还 能 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创造 活动 的核心是 培养 学生 的创造 性思维 。创 造性 思维就其性质来说 , 是发 散 思 维 和集 中思 维 的综 合 。 世 界 各 国把 发 散 思维 作 为 创 造 力 培 养 的重 要 方 法 。实 践 证明 , 科 学 课 也 可 以让 学 生 从 “ 失 败” 的 探 索 中 培 养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 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马铃 薯在液体 中的沉浮》 一课 , 当教师演示 “ 马铃薯 在清 水 中沉 和 在 盐 水 中 浮 ” 的实验 后 , 学 生 一
【 科学探 究】
“ 老师 , 我 们小组的实验失 败了” , “ 老 师, 我 的实 验发 现和他们 不一 样 ” ……面 对学生研究 过程的一个个 “ 失败 ” 和“ 挫 折 “ 现象 , 我们应如何应对 ? 科学探究 是小学科学教 育的核心 , 引 导学 生亲身经历 , 是科学探究 的精 髓 。如 何 引导学生科学有 效地 “ 经历探究” 呢? 从 历 史上 的每一 项重 大科学 成 就 中不难看 出: 经历科 学 的探究 过程 , 绝 不是举 步摘 桃, 一帆风顺的 。 我们要给学生创设的 , 应 该 是“ 跳起来 , 摘 到桃子” , 可能是一 跳 , 甚
从“ 失败” ——“ 再探 究 ” —— “ 再发现” 的 经 历 ,使 学 生 在 各 自的 思 维水 平 上 形 成 前期概念 , 通 过 探 究 把思 维转 化 成 语 言 , 把 个人的“ 发现” 转化 为全班的共同财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2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4 No.2 2007年4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Apr.,2007SSK科学争论研究困境及其争论分析方法的意义姚莉萍1,韩 卿2(1.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4;2.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40)摘 要:与SSK实验室研究关注知识实践!的社会建构不同,SSK科学争论研究侧重于对争论中的知识主张!的建构过程进行社会学研究。

鉴于此,文章拟从研究场点!、关于争论的争论!、争论分析方法!三个层面,在阐述利益模式和经验相对主义纲领的基础上,就SSK科学争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SSK争论分析方法之于科学史的意义展开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SSK科学争论研究;利益模式;经验相对主义纲领;SSK争论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7)02-0046-04何为SSK科学争论研究?赵万里在∀科学的社会建构#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对知识真理的社会建构!研究,并视其为例示了强纲领路线的最佳典范。

本文认为,这与他将同属SSK微观经验研究范畴的实验室研究界定为对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研究之间存在区别。

知识真理!与科学事实!是不同层面上的概念,真理不能同人类的概念和语言工具相分离∃∃而%事实&本身只是存在![1],这也表明了二者对于知识主张和知识实践的不同关注。

柯林斯(H.M.Collins)将科学知识看作是经社会磋商达成的科学真理,且真理只有作为一个社会地组织起来的语言的、概念的和社会的行为的偶然过程的结果才是可能的,除了被用来假定或认可它的依据之外,再没有适当的依据建立真理的标准。

![2]只是柯林斯并没能回答真理的实在论问题,也回避了实在论与相对主义之间的争执,且由探讨费时费力的真理问题!转向探寻人们无法处理真理信念问题的原因!。

拉图尔(tour)将科学事实看作是以实在为根据的、由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所产生出的文学标记被理解和证明为事实的结果,科学活动不是%关于自然界&的,而是一场建构实在的激烈战斗![3]。

实验室研究由于着重处理科学家的日常工作实践,看似在表面上避开了棘手的认识论问题,但却无法回答诸如微观描述与宏观说明的关系等问题。

鉴于此,本文拟从三个层面对SSK科学争论研究进行阐释。

首先,科学争论是SSK实现研究目标的重要研究场点!。

SSK的全部工作旨在说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

在既成的科学!中,社会因素往往被消解了,人们最终看到的只是科学知识中理性、确定的一面;而作为质疑常规科学的科学争论!,则非常便于研究者观察曾被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是如何在争论!中得到澄清以及科学共识是如何达成的。

其次,SSK科学争论研究本身引发了一系列争论 关于争论的争论!。

这是由于,SSK理论本身面临许多认识论和方法论困境,因而围绕SSK科学争论研究,有关反身性!、对称性!等问题的争论便接踵而来。

再者,SSK科学争论研究逐渐成为了一种分析方法!的代名词。

如柯林斯声称,有人说我发明了%争论研究&,我认为,我是发明了走向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即以有争议的科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到实验室观察他们之间的争论!。

[4]虽然当下的SSK 争论分析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但其所坚持的公正性和对称性分析思想、倡导的微观进路叙事方式等,对于科学史研究而言具有莫大的启迪。

一 SSK科学争论研究纲领SSK科学争论研究作为英国SSK学者最早发掘的研究场点,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便于追踪制造中的科学,易于揭示科学的社会本性。

它不仅代表了后库恩科学社会学的英∋收稿日期( 2006-09-26∋作者简介( 姚莉萍(1978-),女,山东菏泽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科学哲学;韩 卿(1978-),男,山东日照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

国进路、融合了宏观的因果说明模式和参与式观察的微观经验方法,并对争论!这一能够直接反映科学活动实际的最佳场点进行案例分析,因此在SSK经验研究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而本文之所以选择利益模式的宏观进路和经验相对主义纲领的微观进路加以阐述,是因为在SSK领域中,科学争论研究工作的其他进路,如夏平(S.Shapin)的批判编史学纲领!、皮克林(A.Picker ing)的科学动因说!、平奇(T. Pinch)和比克尔(W.Bijker)的技术的社会建构纲领!等,都是在两种研究纲领基础上的借鉴与拓展。

1.利益模式:自然动因!20世纪70、80年代,巴恩斯(B.Bar nes)、麦肯奇(D.M ac K enzie)、布鲁尔(D.Bloor)以及早期的夏平、皮克林等爱丁堡学派的主要人物,在库恩(T.S.K uhn)的范式概念以及历史相对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对历史上的一系列科学争论案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统计学争论、17世纪微粒哲学在英国与活力派哲学的争论、19世纪初爱丁堡颅相学争论、20世纪高能物理学家间的争论等进行了自然主义的解读。

引入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对科学活动进行完全自然的、描述性而非评价性的理解,旨在贯彻强纲领的各项主张。

社会学家所关注的是对那些被认为是知识的东西的自然主义理解,而不关注对什么东西值得被作为知识进行评价性估断。

![5]通过审视他们发现,科学家的家庭出身、阶级地位和专业利益等与科学家自身科学信念的产生和维持通常是一致的。

因而,科学知识的扩展和应用作为科学家有目标取向或有私利的行为,要对其进行社会学的因果说明,必须引入利益!解释资源。

当然,他们对利益概念的界定是相当宽泛而又模糊的,它既可以是经济、政治利益(涉及广泛的社会背景因素)或宗教利益(涉及一般的文化取向),又可以是认识利益或专业利益(涉及所属的专业或学派),也可以是职业利益等。

同时,他们认识到利益!只是分析知识信念状况的必要非充分要素,即某种知识信念的背后必定存在某些利益缘由,但利益缘由却不必然导致某种知识信念的产生,从而确保了对强纲领尤其是公正性和对称性原则的进一步贯彻。

再加之,SSK强纲领把科学知识看作是科学家一致同意的结果、科学共同体共同接受的信念,这在某种程度上隐含着因为科学家相信,所以科学知识成为真!的预设,因而也就不难得出利益!因素致使科学家相信的推论。

2.经验相对主义纲领:磋商共识!与爱丁堡学派运用利益概念对历史上的科学争论进行宏观社会学因果说明不同,巴斯学派采用了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的微观经验方法对那些仍处于开放状态的科学争论的结束机制进行跟踪式研究,他们的研究进路被称为经验相对主义纲领!(EPO R,empir ical programme of relat ivism),即是从科学实践本身出发对科学家的信念作相对主义说明,以表明不存在跨文化的理性标准,从而较爱丁堡学派更充分地贯彻了强纲领的主张。

作为巴斯学派的核心人物,柯林斯开展的争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20世纪70、80年代 1981年,他在∀科学社会研究#(SSS)杂志上主编了知识和争论!专刊,使得SSK科学争论研究在此后几年内得到极大发展; 1985年,他发表的∀改变中的秩序#一书是关于科学争论经验研究的总结性代表作,就争论结束的磋商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引力的阴影#(2004)则是他关于争论研究的最新力作,该书围绕引力波探测案例就EPO R所涉及的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柯林斯是相对主义的公开倡导者,并对其有着独到的诠释。

他首先把对自然界认识的基本不确定性称为相对主义,他指出,无论实在论者还是相对主义者,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都会假定一些东西是实在的,这就好比把对世界的全部认识看成一个圆,实在论者会认为整个圆都是实在的,而相对主义者则认为圆的绝大部分是实在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和相对的,但恰恰是这一小部分不确定的东西最令科学家感兴趣、最易引起争论,因而也最富有意义。

其次,他倡导方法论的相对主义!,即不把相对主义看作是有关科学本性的一种理论,而看作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策略,一种重时效的策略上或是方法论上的选择。

我把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方法来使用,并不对世界的形成方式做出某种断言∃∃实在论与相对主义之间的战争不会有结果![6],相对主义与实在论的争论也不是问题所在∃∃我们没必要担心什么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等问题,我们只需要了解专业知识,即了解我们所具备的做某事的能力。

![7]在经验相对主义纲领下,柯林斯将科学争论分为解释弹性期(Interpretative Flex ibility)、争论终结期(Closure)、社会极大影响终结理论期(L ar ge Social Influences on Closure)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在解释弹性期!,有关科学知识的解释是多元的,实验结果能否作为确定性的检验标准有待商榷。

因为按照传统观点,实验的可重复性作为业已接受的检验标准,是决定接受或拒斥一项科学发现的最高法庭!。

但柯林斯指出,实验的可重复性本身也是社会磋商的对象,若将其作为判决性的检验标准,必将陷入实验者回归!(ex perimenters& r eg ress)之中。

因为一项工作是否被认为重复了原始实验是无法界定的:实验不是单靠遵从一套程序规则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技巧、需要不可言传的知识;实验的完善性只能通过检验实验结果的适当性来确定,而适当的实验结果又只能从完善的实验中获得∃∃如此等等,需要不断借用新的实验对检验进行再检验,从而不断陷入新的争论之中。

在争论终结期!,柯林斯将争论结束归结为核心群!(co re-set)(挑起、参与、解决争论的科学家盟友和敌人群体)运用磋商手段!来打破实验者回归!,从而得到争论双方都认为适当!的科学知识,且知识的确定程度随着它在时间和空间中越过的核心群边界而大幅度提高。

当然,这一归结是否充分还有待商榷。

因为对适当!、核心群!以及磋商!本身的界定,需诉诸于进一步的磋商!,这样一来就势必陷入无限磋商的循环之中;抑或,所谓的争论结束并非对争论本身的终结,而只是进入到了另一个回归的过程。

柯林斯本人也意识到,对于核心群的磋商共识能否以及如何获得更广泛人群认同的问题,他并没有给出充分阐释。

他之所以提出EPOR第三阶段社会极大影响终结理论期!,便是试图将核心群理论加以延伸,通过运用网络!、涵文化模型!等概念,把知识传递看作是依靠科学家之间非正式的、个人的交流而非重复实验的一种文化传递,从而将上述机制同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相联系,以探究争论结束与科学共同体之外的社会文化力量之间的关系。

二 关于争论的争论SSK科学争论研究在SSK领域中有其独到的方法论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