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语言特点的分析

合集下载

散文语言的特点

散文语言的特点

一、要点梳理(一)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1.用词角度散文写作时,作者会选用很多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荷塘月色》中,文章运用了许多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形成一种舒缓的音韵美。

如“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富有韵味,同时也与文章朦胧淡雅的意境相吻合。

文章用词准确生动。

如,一个“泻”字与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的特点,创造出幽静朦胧的意境。

2.遣词造句:整句和散句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

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于叙述说明,整句长于抒情。

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

例如《回忆鲁迅先生》作者通过文字和句式的参差错落,长短交错,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合理运用,使得文字张弛有度,缓急更迭,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再如《老王》一文中作者用语平淡有味,多用短句,但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

如:“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3.各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荷塘月色》中多出运用比喻、比拟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荷塘月色。

抓住事物的特征作比:将“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的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用通感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比拟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绘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效果。

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4.语言风格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

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

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

散文作者通常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

往往通过以下手法来实现:一是托物言情,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乃作者之情;三是虚实相生,借助设想、想象,曲折地表达好恶与爱憎;四是运用象征或调动多种修辞手法将真意婉转而出。

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应该把握好这四个方面。

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

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

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引言: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个人感悟、思考和体验的文学形式。

它以真实生活为基础,以抒发情感、展示思想为目的,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从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一、散文的特点:1. 平实自然的语言:散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不拘泥于修辞手法,更注重真实和直接的表达。

2. 真实生活的题材:散文以真实生活为题材,关注日常琐事、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生活的美好和深刻。

3. 主观情感的抒发: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表达作者的情感、思考和感悟。

4. 灵活多样的结构:散文的结构灵活多样,可以是记叙、抒情、议论等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章节划分。

5. 真实性和虚构性的结合:散文常常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但也可以适度虚构,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二、散文的鉴赏方法:1. 关注情感表达:散文作品中的情感是作者的真实感受,读者可以通过细致品味文字中的情感表达,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

2. 抓住细节描写:散文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读者可以通过细致品味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 理解主题思想:散文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核心观点,读者可以通过深入理解文字中的言外之意,领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4. 分析叙述方式:散文作品中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读者可以通过分析叙述方式,如记叙、抒情、议论等,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

5. 对比与联想:散文作品中的对比和联想常常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感悟,读者可以通过对比和联想,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结语: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平实自然的语言和真实生活的题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关注情感表达、细节描写、主题思想、叙述方式以及对比与联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散文作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鉴赏散文,提升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分别为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生动的描写手法、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话的运用。

一、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现代散文以多样性的语言风格为主要特点之一。

散文来自于生活,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因此使用的语言风格也各异。

有些散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短小精悍的句子和朴素的词语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人物的感受。

这种风格给人以简洁明了、易读易懂的感受,例如《草地之歌》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另外一些现代散文则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期达到独特的效果。

这种风格有时候更加充满了诗意和质感,例如余秋雨的散文《自在独行》中,他以“一个战士,用一片坚硬的铁,磨砺出锋锐的刃来,我是用言语雕琢出我的武器,那是一支巍然不动的利剑”,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追求。

二、生动的描写手法现代散文以生动的描写手法为特色。

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人、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因此描写是散文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散文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描写手法常常以感官的刺激为主,使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事物。

如丰子恺的散文《炊烟》中,他运用了细腻而形象的描写,如“烟袅袅地从厨房的竹窗里悠悠涌出”、“漫天纷飞的筷子,像蝴蝶,像叶片,像白云,像蒲公英”等,使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炊烟的柔软和漫天飞舞的场景。

三、抒情性的表达方式现代散文以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为特点。

散文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抒情性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

散文中通常会借助书写人物、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等方式,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巴金的散文《秋天的童话》中,他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和秋天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散文是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以平实朴素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性。

那么,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是什么呢?下面就来探究一下。

一、散文的特点1. 流畅自然散文是自由的,没有固定的韵律和形式,因此,其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非常自然、流畅,自由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不受形式和结构的约束。

2. 真实感人散文的主体是人的心灵,作者把深入了解人的内心后的真实感悟,表达出来的情感非常真实、感人。

例如,鲁迅的《故乡》和韩愈的《师说》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散文作品,他们的文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情感。

3. 文字精炼散文是文字的艺术,要有文字的精炼和语言的优美。

好的散文作品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在情感和思想上击中读者的内心。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就是一部极为出色的散文小说。

4. 追求自由散文是追求自由的艺术,它有一种写作风格,不拘泥于形式和条条框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席慕蓉的《被雨包围的城市》和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等都是比较好的现代散文作品。

二、散文的写作技巧1. 抓住点滴细节散文是要表现生活和情感的,因此,作者需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例如,这个季节的花开得正艳,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2. 抒发情感散文是情感的艺术,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打动读者的内心。

例如,当作者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生活中的情感细节来表达内心的疲惫,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文章的情感。

3. 塑造形象散文写作中,塑造形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形象是读者认识和感受散文作品的关键。

因此,作者应该通过描写形象来引导读者,把读者带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

例如,描写人物的生活细节,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4. 保持朴素散文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技巧就是保持文章的朴素,表达思想和情感没有必要用太高大上的文字和花哨的句式,只要平实地表达,就能够把最真实的感悟和思想展现出来。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说服力强)等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特征。

对比: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正侧描写: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本文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1、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例如“。

”朴实清新中有隽永,没有斧凿痕迹,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节奏。

2、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例如“。

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方法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自由的形式和多样的内容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常常以自然、生活和人文等为主题,通过文字的表达,展示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散文的特点以及欣赏散文的方法,并提供一些优秀散文作品的欣赏。

一、散文的特点1. 自由的形式:散文不受严格的格律和韵律限制,可以自由选择文章的篇幅、段落结构和语言风格。

这种自由的形式使得散文可以更加贴近真实生活,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2. 真实的生活:散文往往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散文以真实为基础,追求真实与艺术的结合。

3. 简洁的语言:散文注重言简意赅,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内容。

散文通过简洁的语言,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句子,往往能够表达更多的意义。

4. 深刻的思考:散文往往通过对人生、自然、社会等诸多问题的深入思考,展现出作者对世界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散文以思想深度和内涵丰富为特点,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欣赏散文的方法1. 细读品味:欣赏散文时,要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句,感受作者的文字之美。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要用心去品味。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发掘出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2. 善于联想:散文往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展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欣赏散文时,可以借助联想的力量,将作者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与自己的经历进行对应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

3. 分析思辨:散文往往蕴含深刻的思想和见解。

在欣赏散文时,可以通过分析和思辨,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态度。

可以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思想对自己的触动和启示。

三、优秀散文的欣赏1. 《古镇雨巷》——林语堂:这是一篇描写古镇雨巷美景的散文,以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情感表达,展现出古镇雨巷的独特魅力和人文风情。

《小石潭记》教案: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

《小石潭记》教案: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

《小石潭记》教案: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所写的一篇散文,文字简洁明了,句式简单清晰,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风景的感悟和人生体悟。

作为一篇散文,其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也有着独特的魅力,下文将从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来表现事物、抒发一定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等的文学形式。

《小石潭记》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其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字简洁明了《小石潭记》的文字非常简洁明了,字字珠玑,句句气韵生动;短小精悍,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例如:“道逢乞儿,钟鸣鼎食之家惭愧不如;遇鸡焚之,狗吠山谷之间闻者足以不寐。

”这一段文字虽然只有两句话,却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精练,道理深刻。

2、句式简单清晰《小石潭记》的句式也非常简单清晰。

这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追求简洁、明确、富于形象感染力。

通过简洁的句式,立意深刻,表达思想深邃,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意境效果。

例如:“平川远近,郁郁葱葱,实以时雨为天物。

”这句话并没有使用高深的文辞和隐晦的比喻,但却让人立刻想起绿草如茵的平原,感受到淅淅沥沥的细雨轻抚着大地的舒适感。

3、富有诗意唐代古文的特点是富有诗意。

《小石潭记》同样也富有诗意。

这种诗意并不是随便加上一些诗句或者押韵,而是蕴含在富有表现力的句子中。

例如:“日既西倾,步次将归。

”这一句话不但用诗意的语言表明了诗人悲壮的心情,而且更在情感和音韵上增强了诗人的意境感染力和气场。

二、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表现手法也是一篇好散文的关键因素。

《小石潭记》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法,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1、自然景色的描写《小石潭记》中自然景色的描写非常精美,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

这种描写手法通过颜色、形式、气氛等多个方面展现出自然的美和神韵。

例如,文章中的写道:“兹地有二,一曰小石潭,一曰大石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语言特点的分析
散文的语言特点分析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看“字”
用词精炼准确、鲜明生动。

步骤:哪些字用得好。

这些字的意义。

用这些字的作用:
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

表情达意
(一)看“词”
1.看是叠词、拟声词
作用: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
形成语言的音乐美(音节和谐)
2.看是否用了仿词、双关、移就等
3.看用词是否富有色彩
颜色、方言、褒贬、反语、口语。

.
(二)看“句子”
1.从整句、散句,长段句的角度看
2. 从修辞的角度看
(四)看语言的风格
常见散文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
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
考卷试题举例:
1.舒婷的《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以文章中加点两处语句为例,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6分)本文语言特点是幽默诙谐。

“横看成岭侧成峰”借用古人诗句诙谐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儿子脸上青春痘之多、之大;“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儿子由于近视而不得不凑得很近去看电视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

显出幽默诙谐的智慧。


2.李存葆的《雪野里的精灵》: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4分)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3.张锐锋的《被时间决定的讲述》: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分)
①形象生动。

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
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

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

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而细腻。

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4.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1)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
(2)运用对比的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深刻印象。

(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5.杨振声的《书房的窗子》: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6分)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

(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

(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
&
6.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19.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4分)
口语化、善用短句,对比。

应举例分析。

7.(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说着……
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8.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分析它的表达效果(5分)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来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特色:幽默风趣、意味深长。

效果:沈从文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委婉地吐露了心中的不平之气,显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又含蓄地讽刺了侮辱他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轻蔑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