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
2010年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 27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比赛决赛试题及答案一、( 25 分)填空题1.一个粗细均匀的细圆环形橡皮圈,其质量为M ,劲度系数为k,无形变时半径为 R 。
现将它使劲抛向空中,忽视重力的影响,设稳准时其形状仍旧保持为圆形,且在平动的同时以角速度绕经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的轴线匀速旋转,这时它的半径应为。
2.鸽哨的频次是 f 。
假如鸽子飞翔的最大速度是u ,因为多普勒效应,察看者可能观察到的频次范围是从到。
(设声速为V。
)3.以下图,在一个质量为M 、内部横截面积为 A 的竖直搁置的绝热气缸中,用活塞关闭了必定量温度度为T0的理想气体。
活塞也是绝热的,活塞质量以及活塞随和缸之间的摩擦力都可忽视不计。
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快度为g ,现将活塞迟缓上提,当活塞抵达气缸张口处时,气缸恰好离开地面。
已知理想气体在迟缓变化的绝热过程中pV保持不变,此中 p 是气体的压强,V是气体的体积,是一常数。
依据以上所述,可求得活塞抵达气缸张口处时气体的温度为。
4.(此题答案保存两位有效数字)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代替了光束被用来“照耀”被观察物。
要想分辨 1.0 10 10 m (即原子尺度)的构造,则电子的物质波波长不可以大于此尺度。
据此推断电子的速度起码需被加快到。
假如要想进一步分辨 1.0 10 12 m 尺度的构造,则电子的速度起码需被加快到,且为使电子达到这一速度,所需的加快电压为。
已知电子的静止质量31 19m e 9.1 10 kg ,电子的电量 e 1.6 10 C,普朗克常量 h 6.7 10 34 J s ,光速 c 3.0 108 m s 1。
二、( 20 分)图示为一利用传输带输送货物的装置,物块(视为质点)自平台经斜面滑到一以恒定速度 v 运动的水平长传输带上,再由传输带输送到远处目的地,已知斜面高h 2.0 m ,水平边长 L 4.0m ,传输带宽 d 2.0m ,传输带的运动速度v 3.0m/s 。
2010年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解读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一、(25分)填空题1.一个粗细均匀的细圆环形橡皮圈,其质量为M ,劲度系数为k ,无形变时半径为R 。
现将它用力抛向空中,忽略重力的影响,设稳定时其形状仍然保持为圆形,且在平动的同时以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的轴线匀速旋转,这时它的半径应为 。
2.鸽哨的频率是f 。
如果鸽子飞行的最大速度是u ,由于多普勒效应,观察者可能观测到的频率范围是从 到 。
(设声速为V 。
)3.如图所示,在一个质量为M 、内部横截面积为A 的竖直放置的绝热气缸中,用活塞封闭了一定量温度度为0T 的理想气体。
活塞也是绝热的,活塞质量以及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摩擦力都可忽略不计。
已知大气压强为0p ,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活塞缓慢上提,当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缸刚好离开地面。
已知理想气体在缓慢变化的绝热过程中pV γ保持不变,其中p 是气体的压强,V 是气体的体积,γ是一常数。
根据以上所述,可求得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体的温度为 。
4.(本题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取代了光束被用来“照射”被观测物。
要想分辨101.010m -⨯(即原子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物质波波长不能大于此尺度。
据此推测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
如果要想进一步分辨121.010m -⨯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且为使电子达到这一速度,所需的加速电压为。
已知电子的静止质量319.110kg e m -=⨯,电子的电量191.610C e -=-⨯,普朗克常量346.710J s h -=⨯⋅,光速813.010m s c -=⨯⋅。
二、(20分)图示为一利用传输带输送货物的装置,物块(视为质点)自平台经斜面滑到一以恒定速度v 运动的水平长传输带上,再由传输带输送到远处目的地,已知斜面高 2.0m h =,水平边长 4.0m L =,传输带宽 2.0m d =,传输带的运动速度 3.0m/s v =。
2010年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试卷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试卷一.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项是正确的。
把正确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则该质点的位移s (从t =0开始)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图2中的哪一个?() 2.烧杯内盛有0︒C 的水,一块0︒C 的冰浮在水面上,水面正好在杯口处。
最后冰全部熔解成0︒C 的水,在这过程中( )(A )无水溢出杯口,但最后水面下降了(B )有水溢出杯口,但最后水面仍在杯口处(C )无水溢出杯口,水面始终在杯口处(D )有水溢出杯口,但最后水面低于杯口3.如图所示,a 和b 是绝热气缸内的两个活塞,他们把气缸分成甲和乙两部分,两部分中都封有等量的理想气体。
A 是导热的,其热容量可不计,与气缸壁固连,b 是绝热的,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但不漏气,其右方为大气。
图中k 为加热用的电炉丝,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两部分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
现接通电源,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系统又达到新的平衡,则( )(A )甲、乙中气体的温度有可能不变(B )甲、乙中气体的压强都增加了(C )甲、乙中气体的内能的增加量相等(D )电炉丝放出的总热量等于甲、乙中气体增加内能的总和4.一杯水放在粘性上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夏天一块冰放在桌面上,冰的上方也有“白色气”。
( )(A )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变来的“水的气态物质”(B )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变来的“水的液态物质”(C )后者主要是由冰变来的“水的气态物质”(D )后者主要是由冰变来的“水的液态物质”5.如图所示,电容量分别为C 和2C 的两个电容器a 和b 串联接在电动势为E 的电池两端充电,达到稳定后,如果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V 接到电容器a 的两端(如图),则电压表的指针稳定后的读数是( )(A )E /3 (B )2E /3(C )E (D )0 6.已知频率为ν、波长为λ的光子的能量E =h ν,动量为P =h /λ,式中为普朗克常量,则光速c 可表示为( )(A )P /E (B )E /P(C )EP (D )E 2/P 2(A ) (B ) (C ) (D ) 图1 图2a b 甲 乙7.某种核X 经过α衰变后变为核Y ,再经过β衰变后变为核Z ,即a b X −→αc d Y −→βe f Z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 =e +4(B )c =e (C )d =f -1 (D )b =f +2 二.填空题。
2010年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一、(25分)填空题1.一个粗细均匀的细圆环形橡皮圈,其质量为M ,劲度系数为k ,无形变时半径为R 。
现将它用力抛向空中,忽略重力的影响,设稳定时其形状仍然保持为圆形,且在平动的同时以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的轴线匀速旋转,这时它的半径应为 。
2.鸽哨的频率是f 。
如果鸽子飞行的最大速度是u ,由于多普勒效应,观察者可能观测到的频率范围是从 到 。
(设声速为V 。
)3.如图所示,在一个质量为M 、内部横截面积为A 的竖直放置的绝热气缸中,用活塞封闭了一定量温度度为0T 的理想气体。
活塞也是绝热的,活塞质量以及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摩擦力都可忽略不计。
已知大气压强为0p ,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活塞缓慢上提,当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缸刚好离开地面。
已知理想气体在缓慢变化的绝热过程中pV γ保持不变,其中p 是气体的压强,V 是气体的体积,γ是一常数。
根据以上所述,可求得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体的温度为 。
4.(本题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取代了光束被用来“照射”被观测物。
要想分辨101.010m -⨯(即原子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物质波波长不能大于此尺度。
据此推测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
如果要想进一步分辨121.010m -⨯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且为使电子达到这一速度,所需的加速电压为。
已知电子的静止质量319.110kg e m -=⨯,电子的电量191.610C e -=-⨯,普朗克常量346.710J s h -=⨯⋅,光速813.010m s c -=⨯⋅。
二、(20分)图示为一利用传输带输送货物的装置,物块(视为质点)自平台经斜面滑到一以恒定速度v 运动的水平长传输带上,再由传输带输送到远处目的地,已知斜面高 2.0m h =,水平边长 4.0m L =,传输带宽 2.0m d =,传输带的运动速度 3.0m/s v =。